收藏 分享(赏)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201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国甲卷)2022届高考语文精创预测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谈到中国话剧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现代属性,其次会想到它的现实使命。它是顺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开启民智的现实需求出发,借鉴西方戏剧经验而创造生成的舞台艺术,发挥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话剧未生成之前,中国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以歌舞演故事,以写意性与程式化表演,以典型化、符号化脸谱和曲牌体、板腔体音乐模式,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20世纪初,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局,决定了中国话剧的必然出现,它是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

2、选择,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的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1907年秋,王钟声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睡狮”。他表示:“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鉴于改良社会的急迫性,新剧的倡导者抛弃了门派众多、技艺复杂的戏曲,选择了更具灵活性、实践性的话剧艺术作为创新的突破口。话剧不是供人欣赏的“玩意儿”,而是唤起民众、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朱双云新剧史所概括的“生类”“旦类”,显然脱胎于戏曲行当。然而,新兴的话剧不同于戏曲,话剧对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真实、思考人生、发挥现实作用的强调,显然不同于成熟的

3、戏曲艺术对形式美的倚重,而是更加彰显了社会人生的参与感、在场性和现实功用。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了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商鞅李白蔡文姬等话剧的持续热演,杜甫苏轼詹天佑等话剧对历史人物的重新书写,都表明了民族文化史和心灵史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显现,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在于它多大程度地融入了传统戏曲的外在表现手法,尽管这是话剧民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即从骨子里流露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4、”。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话剧将难以立足;没有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广采博收的气度,中国话剧将难以发展。因此,话剧人应当不断努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摘编自宋宝珍中国话剧:110年的回眸)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话剧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出现的、具有现代属性的舞台艺术。B.中国话剧的出发点是时代和现实的需求,其发挥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C.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

5、习性。D.中国话剧是国人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促成了民族的自强、文化的振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话剧的现代属性入手,阐述了中国话剧的产生、作用、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B.文章通过梳理中国话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C.文章引用王钟声的话,意在阐明话剧诞生之初,它的实用性远远大于其艺术性。D.使用旧题材的商鞅等新话剧演出获得成功,证明话剧融通民族文化是可行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话剧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对传统戏曲所倚重的形式美不太关注。B.话剧是文化素养的显现,内容与形式结合的产物

6、,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C.中国话剧如果能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D.话剧人如果能够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就能创造出艺术精品。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业、畜牧业等生产发展过程中,长期观察天文、气象与农业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及与水的凝聚物相关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

7、、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有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二十四节气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部分长江流城的特定地理气候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只有这个纬度的地区才有四季分明的气象条件,并且这循环往复的自然天象、物候是可以被人重复观察并记录的;中国人强调要不误农时,人们只有长期定居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才有可能不断地观察和积累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来更好地指导生产,而华夏民族很早便进入了较发达的农耕文明社会。(摘编自刘迎秋说说二十四节气,文史知识)材料二当下,人们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淡薄是有原因的。中国长期以农立国,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农业生产来认识和利用节气的。随着城市化进程

8、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这些产业依赖更精细的时间制度,和季节、时令转变的关系相对疏离。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认为时间的变化是阴阳互相作用的结果,人在天地间要循时而动,顺应阴阳变化,促成阴阳调和。因此,天象、物候、人事就被统一组织到一个严密的时间秩序中,时间就被划分为依次出现的不同段落。每个段落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属性,成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要求人的活动和时间特性保持高度一致。近代以来,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宇宙观。此外,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公元纪年代替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传统历法,成为官方历法。(摘编自张

9、勃二十四节气及其保护)材料三二十四节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虽有减弱,却始终在延续。无论清明的踏青、扫墓,还是冬至的团聚、祭祀,都在提醒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应有适当的舒缓与休憩,适时地关注家人、朋友以及更宽广的世界。一些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则是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过程,以顺应四季有序,万物有时。北京一些医院开创性地推出“三伏贴”“三九贴”,这种治疗方式的时间依据正是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这种长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发挥影响的特征,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大都把非遗与“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这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即一种传统文化究竟能否被看作“非遗”,

10、能否列入代表名录,同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并没有必然联系;最关键的,反而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传承:它必须是一种活着的遗产,与活着的人的生活实践密不可分。(摘编自每个人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参考消息)1.下列对材料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时间制度,它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的季节特征和鲜明的气象条件为基础而确立的。B.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得益于合适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农业文明,更离不开人为的划分,它需要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和积累相关的自然物候现象。C.二十四节气把时间的流转直接和自然的变化规律关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文

11、化含义,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含义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远。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遗产,虽随社会变迁影响力趋于减弱,但仍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获得国际认可。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对时间精细度有更高的要求,节气与社会逐渐走向疏离。B.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蕴含在节气文化中,认为应将时间设置成不同节气,人们要依据节气而动,顺应阴阳变化,这与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不同。C.“三伏贴”“三九贴”的推出,说明我们在延续节气传统的基础上,

12、也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再创造”,以便让它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D.在评判二十四节气这类传统文化是否属于“非遗”时,不能将之与濒危性直接联系起来,而应关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性,它必须回归日常生活和生产。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1)传统社会:_(2)现代社会:_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边小抠边城浪子20世纪30年代初,祖父从河北唐山随太祖父闯关东来到黑龙江德都三里铺。唐山人被称为“老呔儿”,一般认为“老呔儿”都是很抠门的。别的“老呔儿”抠门不抠门我不知道,反正抠门在祖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太祖父在河北唐山的时候就是个小财主,到了黑

13、龙江德都三里铺后,经过多年打拼,成了拥有几万亩良田、经营着十多间粮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了。祖父从小就被人称作“边小抠”。听老辈人讲,祖父小时候用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范本的字较小的话,他一定会将纸张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对准范本,直到纸的正面全部写满,再翻过来把纸的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以免浪费。后来,太祖父去世了,祖父继承了太祖父的遗产,顺理成章地成为拥有几万亩良田和十多间粮铺的大财主。长工们没有一个不叫祖父“边小抠”的。他和课本里的“周扒皮”唯一不同的就是“周扒皮”会在半夜里自己学鸡叫让长工们早起干活儿,而祖父会买采一笼子的公鸡。它们在半夜此起彼伏地打鸣,让长工们半夜就

14、起来干活儿。最让长工们不满的,就是祖父规定一顿饭只分配给每个长工三个馒头、一碗汤,说是给多了会浪费。长工们常年为祖父累死累活地干活,劳动强度很大,饭量也大,所以三个馒头和一碗汤对于大多数长工来说,都是吃不饱的。家里人没有一个不叫祖父“边小抠”的。当时家中富有,就连三里铺的县长和警察局长见了祖父都要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可祖父却对家里人规定了一百多条的“家规”。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明确规定:全家无论男女老少,衣服不穿上五年不准买新衣,不是逢年过节不准吃大鱼大肉。听母亲说,爱美的小姑当时刚刚二十出头,仅仅因为有一天偷穿了男友给买的新裙子,被祖父发现后当众狠狠痛打了一顿,并差一点儿彻底断绝了父女关系。祖父

15、不但对周围的人苛刻,对自己更是严厉刻薄。衣服穿得补了又补,饭菜馊了也舍不得扔。一日三餐只吃一个馒头、一碗稀粥和一碟咸菜。祖父抠门,但爱面子。每次临出门前,他会往嘴上蹭一蹭猪皮,弄得满嘴都是锃亮的猪油,出了门就显摆说刚在家里吃完红烧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打进了三里铺。当地一些热血青年和爱国人士,秘密组成了抗日联军队伍,以游击战的方式打击日本侵略军。不久,祖父作为边家的“大掌柜”,突然做出了一个令全家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让账房先生给所有长工结清了工钱,遣散了长工。后来,祖父今天卖点儿粮,明天卖点儿地。家里有人反对,祖父胡子一翘,眉毛一挑,回答反对的人:“鬼子横行三里铺,强抢强占,咱们卖地卖粮,总比

16、被日本鬼子抢了强吧?”家里人听后,觉得在理,从此,便没有了反驳之声。家里的房产被祖父卖得只剩下两间低矮的小草房。解放后,祖父去世,我父亲被划分为贫农。祖父卖地卖粮所得的银两,都花在了什么地方,直到祖父去世也没有交代。再后来,父亲从德都县志上读到这样一条记载:边忠华,男,生卒年不详,祖籍河北唐山,爱国人士。抗日时期,变卖家产,秘密向东北抗日联军捐赠现金、银票、黄金和粮食,为德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边忠华是我祖父的名字。(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写祖父抠门,后写祖父变卖家产,秘密向抗日联军捐赠,结构上欲扬先抑。B.祖父对长

17、工苛刻,每餐饭“三个馒头、一碗汤”,希望能从长工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C.爱美的小姑偷穿新裙子被祖父当众痛打,说明祖父执行“家规”严格,惩罚不避亲。D.小说采取第三人称的视角,在冷静的叙述过程中,凸显主人公在特定时代的光辉形象。2.文中的祖父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英宗复位,进尚书。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

18、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曹钦之反也,击贤东朝房,逼

19、草奏释己罪。赖王翱救,乃免。门达方用事,锦衣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五月大雨雹,大风飘瓦,拔郊坛树。贤言:“天威可畏,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成化二冬卒,年五十九。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B.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

20、事遂寝/亨益恶贤C.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D.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举人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B.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魏晋以后称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C.御史,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为皇帝耳目,故又称耳目官。D.谥,谥号,指古代帝王、官

21、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味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本文中属于官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贤才华横溢。考中乡试第一,所献上的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也被皇帝认可,命令他抄写好放置在身边,以备随时审阅。B.李贤关爱百姓。山东发生饥荒时,他反对徐有贞的说法,请求放赈;在长江南北水灾后,请求朝廷能废除一切征敛。C.李贤刚直不阿。当石亨、曹吉祥当权,李贤虽有顾忌但他仍能从容回答皇上的提问,对石亨等人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D.李贤曾两次遭遇危险。曹钦谋反时,逼他起草奏章开释自己的罪行;门达因李贤进谏而借袁彬的案件陷害他,李贤几乎不免于难。4.把文中

22、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2)天威可畏,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三、诗歌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从大处落笔,描绘了一幅天缀碧云、地铺黄叶、水

23、浮寒烟的秋景图。B.“芳草无情”一句把“芳草”拟人化,直接点明了诗人瞩目望乡的“有情”。C.“黯乡魂”“追旅思”互文对举,强调主人公漂泊时间之长与乡思离愁之深。D.该词上阕侧重写景,借景抒情;下阕则主要用“黯”“思”“愁”直抒胸臆。2.“明月楼高休独倚”这句话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四、默写题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观沧海中,描写碧波荡漾、岛屿高耸的句子是“_,_”。(2)苏轼赤壁赋中“_”一句写出了明月初升后的情态,“_”一句通过写人的感受突出了箫声的悲凉与幽怨。(3)白居易琵琶行中“_,_”形象地描摹出音乐中的休止部分,以无胜有,隽永含蓄,为后文积聚了无穷的力

24、量。五、语言表达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由中铁二院承担全线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已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寄托着两国人民的殷殷期盼,凝聚着两国人民的美好憧憬,承载着二院人铸造精品工程的匠心与服务交通建设的初心。参建者们以苦干实干的信念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把高质量呈现作为头等大事抓,夜以继日,_,向“塔山”猛攻,_,跑好冲刺阶段。勘察设计团队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和高精度电子水准仪等先进设备和技术,研发三维断面自动采集系统,(_)。“我们的选线思路是从宏观到局部,再到工点,逐步找到最优方案”,设计师说起选线方案的时候,当初踏勘现场的情形依然_。合龙的大桥无言、贯通的隧道无声,它们静静地_在那里,是中老铁路建

25、设者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栉风沐雨 踔厉奋发 记忆犹新 屹立B.筚路蓝缕 踔厉奋发 记忆犹新 矗立C.栉风沐雨 蹄疾步稳 历历在目 矗立D.筚路蓝缕 蹄疾步稳 历历在目 屹立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通不便和植被茂盛给野外勘测工作带来的巨大困难被克服B.来克服交通不便和植被茂盛给野外勘测工作带来的巨大困难C.因而克服交通不便和植被茂盛给野外勘测工作带来的巨大困难D.不但克服了交通不便,而且克服了植被茂盛给野外勘测工作带来的巨大困难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聚着两国人民的美

26、好憧憬,承载着二院人服务交通建设的初心与铸造精品工程的匠心。B.承载着两国人民的美好憧憬,凝聚着二院人服务交通建设的匠心与铸造精品工程的初心。C.承载着两国人民的美好憧憬,凝聚着二院人铸造精品工程的匠心与服务交通建设的初心。D.承载着两国人民的美好憧憬,凝聚着二院人服务交通建设的初心与铸造精品工程的匠心。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几年,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 。虽然如此,但是如何科学地减,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些人觉得,减盐很简单,炒菜时少放一勺盐就可以了。这一想法很片面。在饮食上,科学“减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做到厨房里科学用盐。可以在厨房准

27、备一把限盐勺,根据家庭成员年龄及身体的具体情况而制定每天的盐摄入量。其次,要对味精、酱料等调味品多加注意。 ,显性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烹调用盐,隐性盐包括酱油、酱类等调味品和饼干、咸菜等高盐食品。再次,除了摄入的盐要控制外, 。饮食中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这些食物含钠元素较少,水分也多,对排盐有一定帮助。为了彻底排盐,吃盐较多的人需要多运动、多喝水,通过汗液、尿液把身体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出,进一步清理人体的内环境。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依据上文,为社区“健康生活”宣传栏拟写宣传语,要求列举科学减盐的三条措施,每条不超

28、过15个字。六、材料作文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卢梭在怜悯是人的天性中认为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然而有些同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倒了不敢扶;行人罔顾车辆喇叭声而随意穿越马路;小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父母却认为是天性使然种种现象表明,怜悯心已被自爱心取代。对卢梭和有些同学的观点,你有什么思考和认识?请联系现实,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1.D2.B3.

29、A解析:1.“促成了民族的自强、文化的振兴”错,原文第3段说的是“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2.文章只是阐述了传统戏曲对话剧的影响,并没有提到话剧对传统戏曲的影响,所以不能说二者“相辅相成”。3.B项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话剧都能体现“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C项“中国话剧如果能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只能表明它具有民族特色,但不足以推出“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一结论。D项“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不是“创造出艺术精品”的充分条件。2.答案:1.C; 2.B; 3.(1)传统社会:作为官方历法的一部分,用以记录时间。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依据,方便人们掌握农事经验,指

30、导农业生产。作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指导社会生活。(2)现代社会:提醒人们劳逸结合,适时关注家人、朋友和更宽广的世界。推动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以顺应自然万物的时序。催生新的治疗方式。解析:1.A.扩大范围。材料一第二段是“部分长江流域”,而非“长江流域”。B.曲解文意。作为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三个原因,“合适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农业文明”“人为的划分”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关系D.强加因果。前后并无因果关系。2.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将时间设置成不同节气”并非中国传统宇宙观的内容。3.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谈的是二十四节气对传统社会的影响,根据“二十四节气特定地理气候与农耕文

31、明相结合的产物”“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农业生产来认识和利用节气的”“成为国家政令和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依据,要求人的活动和时间特性保持高度一致”等语句可概括出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材料三则主要说的是二十四节气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根据“提醒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应有适当的舒缓与休憩,适时地关注家人、朋友以及更宽广的世界”“一些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万物有时”“这种治疗方式的时间依据正是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等语句可概括出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答案:1.B2.祖父是一个勤俭节约、做事严苛的人。比如,他把纸张正反面都写满了字才扔掉,对长工、家人、自己要求严苛等。祖父是一个讲究家风、重

32、视原则的人。比如,他定下超过一百条“家规”,痛打违反家规的小姑等。祖父是一个深明大义、有家国情怀的人。比如,几乎把所有家产卖光,所得银两家人不知去处,最后父亲从当地县志上得知银两被捐给了抗日联军。(意思相近即可)3.呼应标题,照应前文。文章以“边小抠”为标题,且前文一直以“边小抠”来称呼祖父,最后道明“边忠华是我祖父的名字”,呼应标题,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道出真相,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前文一直铺垫祖父“抠门”“严苛”,最后道出祖父实际上是秘密将家产全部捐给了抗日联军的真相,欲扬先抑,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构思精巧,升华主题。小说在构思上,以“边小抠”拟题,以“边忠华”点题,并且“忠华”这一名

33、字暗示了主人公的情怀,最后道出,既升华主题,也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希望能从长工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说法错误。阅读文章可知,祖父苛待长工,是希望节省下更多钱财能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如支持抗日。2.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概括,要对小说进行整体把握,结合具体情节按照小说叙述的顺序归纳概括。小说前几自然段是背景介绍,从练字用纸、每餐定量等情节可以看出祖父勤俭节约、做事严苛;从“制定家规”“痛打小姑”等情节可以看出祖父讲究家风、重视原则;从“卖地卖粮”“支持抗日”等情节可以看出祖父深明大义、有家国情怀。将以上主要内容分条概括作答即可。4.答案:1.B2.D3.A4.(1)门达依仗着

34、皇上的恩宠更加骄横,李贤乘着某个时机详细地陈述了门达的罪过,皇帝又一次召见告诫门达。(2)上天的威怒是值得害怕的,陛下应当感到恐惧而加以反省,不要亲近左右侍从和受宠幸的人,要尊崇信任老成的人,共同谋划国家大事。解析:1.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首先看句子中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些名词在句子中不是作主语就是作宾语,如表示人名的“孛、享、帝、贤”,再根据动宾式句式特点,可判断“孛来近塞猎/享言传国玺在彼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亨益恶贤”,所以选B。原文标点是: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译文:孛来靠近边塞来打猎。石亨说传国玺在他那里

35、,可掩击而夺回来。皇上动心了。李贤说不可开战端,玉玺不足为宝,这事就这样停下了。石亨更加记恨李贤。2.“带有褒扬意味的称号”应为“带有褒贬意味的称号”;如周厉王、隋炀帝中的“厉”和“炀”就带有贬的意味。3.A项,“命令他抄写好放置在身边”错误,从文中来看,命令的是“翰林”,而不是李贤。参考译文: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考取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考中进士。景泰二年二月呈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英宗重新即位后,他升为尚书。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奏对皇上都切中机宜,皇上非常宠爱

36、他。山东闹饥荒,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皇上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就不赈施抚恤,坐看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啊。”皇上于是命增拨银两。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争权,他们都忌恨李贤。御史们弹劾石亨、曹吉祥,石、曹两人怀疑是出于徐有贞、李贤的主意,便向皇上告状,把两人投进监狱。过了一个月,恢复他为尚书,仍入内阁当值如常。孛来靠近边塞来打猎。石亨说传国玺在他那里,可袭击他们夺回玉玺来。皇上动心了。李贤说不可开启战端,玉玺不值得成为这样的宝贝,这事就算停止了。石亨更加恨李贤。当时石亨、曹吉祥当权,李贤因为顾忌而不敢把话说尽,但他常常从容回答皇上的

37、提问,因此对石亨之辈也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当时每年都有边警,天下发大水,长江南北尤其严重。李贤外筹划边防策略,内请宽恤百姓,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皇上采用他的建议,四方得以安宁,民力得到复苏。他又趁机提出实行宽容和怜惜百姓的政策,又请求停罢江南织造的事务,清理锦衣卫的案件,停止边臣所上的纳贡进献,停止内外采买的行为。皇上很为难。李贤坚持他的意见,连着四次向皇上争取,他的同事都很害怕。李贤退下后说:“作为大臣就应当知无不言,岂可闭口不言、尸位素餐呢?”曹钦谋反的时候,在东朝房殴打李贤,逼他起草奏章开释自己的罪行。依靠了王翱的营救,才免于祸患。门达正掌握着朝政大权,锦衣官校恣意妾为,横行霸道,为祸甚

38、大。李贤多次请求予以制止,皇帝召来门达进行告诫。门达依仗着皇上的恩宠更加骄横,李贤乘着某个时机详细地陈述了门达的罪过,皇帝又一次召见门达告诫,门达对季贤恨之入骨,借袁彬的案子陷害李贤,李贤几乎不免于祸。宪宗即位,提升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管讲解经筵事务。五月,下了大雹子,大风把瓦都刮飞了,把郊坛的树都拔了起来。李贤说:“上天的威怒是值得害怕的,陛下应当感到恐惧而加以反省,不要亲近左右侍从和受宠幸的人,要尊崇信任老成的人,共同谋划国家大事。”年冬天去世,终年五十九岁。皇上十分哀悼,追赠为太师,封谥号为文达。5.答案:1.B2.照应上文。“楼高”“独倚”暗示上片所写之景都是倚楼所见;“明月”

39、呼应“斜阳”;从“斜阳”到“明月”,可见主人公倚楼时间之长,突出乡思离愁之深重。承上启下。承接前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两句交代了“独倚”的原因;引出后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夜不能寐而借酒浇愁,但酒入愁肠却更添乡思之泪。解析:1.B.“直接点明”错,“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说无情的芳草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是借芳草含蓄表达思乡之情。故选B。2.“明月楼高休独倚”是说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倚靠。这句话承上启下。上文写景,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楼高

40、”“独倚”暗示上片所写之景都是倚楼所见。且此句中“明月”呼应上片的“斜阳”,从傍晚到夜晚,可见主人公倚楼时间之长,突出乡思离愁之深重。“明月楼高休独倚”还承接前句“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这交代了“独倚”的原因,夜间因思念而不能入睡,只能独倚楼。“明月楼高休独倚”又引起下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借酒浇愁,酒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6.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徘徊于斗牛之间;泣孤舟之嫠妇(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7.答案:1.C2.B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41、)的能力。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避。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难与辛苦。根据语境,此处不存在“创业”的环境,故选“栉风沐雨”。蹄疾步稳:原指马跑得很快同时很平稳,可引申为速度快并且很稳定。踔厉奋发: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此处根据“跑好冲刺阶段”可见,是形容速度快,故选“蹄疾步稳”。记忆犹新:对过去的往事还记得很清楚,好像最近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记忆犹新”前应该搭配“对”,此处选“历历在目”。矗立:高耸地立着。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屹立”侧重于人的意志精神,矗立一般用于物。此处用于大桥、隧道

42、,是物,故选“矗立”。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从前句来看,主语是“勘察设计团队”,而A把主语换成“巨大困难”,无法衔接,排除A。前后句之间应该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排除C。“交通不便和植被茂盛”都属于“巨大困难”,D项把它们拆分开,不符合事实,排除D。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二,一为搭配不当,应该是“承载憧憬”,“凝聚初心/匠心”。二为语序不当,应该先“初心”,后“匠心”。8.答案:1.减盐的重要性;盐摄入包含显性盐和隐性盐;体内多余的盐分也要想办法排出2.过量食盐莫摄入,蔬菜水果宜多吃,运动喝水要牢记。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

43、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语法上看,此处应填一个短语作为“意识到”的宾语:从内容逻辑上看,因为“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所以“开始意识到”某一措施很重。再结合此空后面文字可知,该措施即“减盐”。故此空应填“减盐的重要性”。第二空,此处应填一个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既要评价前文“减盐”的片面做法,也要引出后文科学“减盐”的复杂。故此空可填“这一想法很片面”(或“减盐远非如此简单”)。第三空,此处应填的内容为“吃盐较多的人需要多运动多喝水”的目的,即排除体内的多余盐分,是在前文“饮食中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基础上取的进一步“排盐”措施。故此空应填“为了彻底排盐”。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整合信息的能力

44、。解答此类题型,先筛选文段信息,再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调整句式使之整齐。科学减盐的三条举措,文段二“首先”“其次”“再次”已分别作了具体说明。第一条措施,强调盐的摄入量要据年龄和身体情况而定;第二条措施,强调要注意显性盐和隐性盐的摄入;第三条措施,强调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给出了具体的“排盐”建议,即增加蔬菜、水果在饮食中的比例,以及多运动、多喝水明确三条措施的具体内容后,就是调整句式。宣传标语,要求表达简洁,主题鲜明,宜采用主谓结构,具体措施宜具体,切忌笼统宽泛。9.答案:【参考例文】我们的怜悯心一直都在老人跌倒不敢扶,看到弱小受难不敢伸出援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怕“引火

45、烧身”,招惹麻烦,危及自身。这显然是“自爱心”占了上风,“怜悯心”被极大压制。不能不说,这些担心自有其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以及行动风险,总是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自我第一”的冷漠与无情,但这不是我们丧失为人处世之本的“怜悯心”的理由。道理显而易见。谁都不想生活在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环境中,谁都不想在自己受难时无人伸出援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如孟子所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丧失怜悯心,个人不成其为“人”,社会不成其为人类社会。怜悯心是对弱者的悲悯、同情和关怀,是人性中的高贵情怀。而自爱心,更多顾及的是一己私利。都麻木不仁隔岸观

46、火,都噤若寒蝉龟缩不前,都个人至上他人梦断,这个世界何来良好运转!人类社会要良好运转,显然更需要拥有高贵情怀的人的支撑!忧国忧民的杜甫就是高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铺盖冷如铁,床头雨倾泻,人生未卜,冻死未足,却愿以己命,换房屋庇佑天下书生。何等的怜悯心,何等的大爱心,那自爱心的小我早已被驱逐出了高贵的灵魂!忠君爱国的屈原自是楷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绸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

47、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朝谇夕替,然九死不悔,为余心所善,哀民生多艰。屈原洁身自爱,但不自怜自惜,他的怜悯之心升华为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之心,以死明志也在所不惜!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相信你和我一样,是对杜甫、屈原这样具有“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的人心怀敬仰的。其实只要你留心,照样会在我们身边感受平凡人带给我们的感动。一名男子在昆明市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门口持刀致伤7人后,劫持1名小男孩做人质。面对砍伤7人的穷凶极恶的歹徒,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为稳住歹徒,关键时刻,一名年轻的女记者自告奋勇,到了离歹徒

48、距离不到3米的地方!她机智的插话,耐心的安抚,为缓解歹徒情绪,创造最佳的营救时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是铁肩担道义的女记者,但也是柔弱而胆小的女孩子。自爱心是本能,但对被劫持孩子的怜悯心及由此产生的勇敢和担当才是高贵的情怀! 人类拥有价值观,不像计算机那样精准的算计。如果每行一事都出自“自爱心”的算计,只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而不是怀怜悯之心,救人于水火之中,那么必然是冷漠横行,社会一片黑暗!我们对杜甫、屈原的敬仰,对年轻女记者的嘉许,恰恰证明了我们的怜悯心一直都在,到该发光的时候也一定会熠熠生辉!怜悯澎湃,春暖花开!解析:【写作指导】从整体上把握,可以着眼“怜悯心”与“自爱心”两个关键词。作文有很好的现实导向性,对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是必要的引导。不能因一些个案而以偏概全,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谨小慎微,甚至导致全社会的“怜悯心缺失”。不能因某些人“自爱心”的膨胀“吃掉”了他的“怜悯心”而看不到或者假装看不到这“怜悯心”生长出的勇敢担当与作为。当然,这并不是轻易否定“自爱心”,这一点,辩证行文也是必要的。行文思路方面,可以先分后合,如分别分析“怜悯心”和“自爱心”的实质或基本内涵,在比较辨析中论述保持怜悯心、升华自爱心的必要性;也可将二者统一在一起思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