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1、掌握“数”“分”“间”“拜“直”“为”等实词词义2、理解本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思维体操猜谜:风调雨顺(打一人名)温故1填空:文天祥是(朝)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右丞相,代表(朝)与元人谈判时被扣,脱逃后一再起兵抗敌,兵败被俘,监禁三年,不屈就义。其诗文沉郁悲壮,过零丁洋中的“,”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著名诗篇还有,。南宋文山南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扬子江正气歌2、判断正误:(1)、指南录后序与呐喊自序、送东阳马生序是相同的文体。()(2)、“予自度不得脱
2、,则直前诟虏帅失信”译文是“我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骂元军统帅失信”()(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中的“萃”与“文萃”的“萃”同义。()(4)、“予更欲一觇北”中的“觇”就是一般的“看”的意思。()(5)、“草行露宿”与“船载以入”在词的用法上相同。()(6)、“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译文是“因此我辞去了丞相的职务,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检查第三段的学习情况:1、解释字词:A、具B、诡C、草行露宿 D、无聊E、靡2、翻译: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答案:1、A、通“俱”B、隐蔽C、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里歇宿D、没有依靠E、不2、国家复兴的机会大概就
3、在这一次了。3、内容理解:A、这段叙述了逃出抵达的苦难经历。可分为三层(1)逃脱后的(2)受误后的(3)南下的心情。B、在叙述中用了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找出,并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京口永嘉喜悦困境急切“奔”:急不择路的速度“变”“诡”:形势的突变后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等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下面我们学习第四段1、翻译红色的下列词句:A、为巡船所物色B、几彷徨死C、竟使遇哨D、所陵迫死E、邂逅F、层见错出G、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搜寻走投无路假使凌侮逼迫遇上通“现”痛苦的事情过去以后
4、再回味当时所受的痛苦,那是多么痛苦啊!2、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叙什么事,抒什么情?叙述、抒情相结合,以抒情为主。叙述了种种危险的遭遇,表明了作者忧国、爱国的心志。3、中间写了多少个死,写这么多死的作用是什么?十八个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作者为解救国难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美读练习1、十八个排比句的感情基调:抒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2、停顿:分号的停顿较长3、各句中的重音:诋、骂、争、备不测、物色、彷徨等词4、两个“呜呼”,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讨论)第一个呜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第二个呜呼: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悲痛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提示下文,重读第二个:总结上文,轻读第三个:处在文意转折之前,宜急收。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当然他企图以言辞说动敌人是对敌方估计不足。总结海丰县方饭亭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