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江苏省徐州三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一、语言文字应用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清淡 操刀 心照不宣B清新 主笔 不约而同C清淡 主
2、笔 心照不宣D清新 操刀 不约而同(2)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 而没有了“魂”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缺乏生气和美感 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BC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
3、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3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4阅读下面表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平均每天花在数字媒介阅读上的时间 比例对象时间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初中生及以下1小时以下55.13%60.75%78.24%79.17%14小时40.52%36.72%19.71%19.12%4小时以上4.35%2.53%2.05%1.71%A学历越高,数字媒介阅读时间越长B很少有学生成天通过数字媒介阅
4、读C高中生数字媒介阅读时间相对较短D数字媒介已成为所有人的阅读方式二、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
5、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高考试题库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
6、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推:追究C不痛绳之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3)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苟不以盐
7、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4)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三、古诗词鉴赏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四、名句名篇默写7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若夫乘天地
8、之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4),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5)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6),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五、现代文阅读一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水乡戏台祝勇 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 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
9、起彼伏。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这里把戏台称为“万年台”。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鉴湖上有座钟宴庙
10、戏台,至今留存。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无论水上,还是岸边,人们都可以同时欣赏同一出戏。 乌篷船,天下闻名。它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打鱼人的家。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余的,但他们需要戏台。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它们真正的停泊之地。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情感,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
11、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
12、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翻覆颠倒。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立体。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我想象着越王勾践用古老的绍兴话发出的复仇誓言;想象着西施、范蠡在绍兴话里谈情说爱;“五四”时代的文学热涌中,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的绍兴口音,也会变得索然。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
13、录音机,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再遥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选自2014年2月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文章前三段描写了水乡戏台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2)文章为什么要叙写鲁迅对绍兴的回忆?(3)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4)“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作者懂得了什么?试结合全文探究。六、现代文阅读二9难以逃避的选择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
14、。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 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
15、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
16、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
17、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选自 2014年12月1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1)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 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七、作文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
1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2016年江苏省徐州三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应用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
19、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CA清淡 操刀 心照不宣B清新 主笔 不约而同C清淡 主笔 心照不宣D清新 操刀 不约而同(2)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 而没有了“魂”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缺乏生气和美感 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BCD【考点】语段综合考查【分析】(1)本题考查近义
20、词的辨识能力,解答本题应首先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可采用排除法,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选用词语;(2)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中的排列句子的顺序,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内容,然后找出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排列句子的顺序,【解答】(1)清淡 :清明恬淡;不热烈不浓郁;清新:清爽而新鲜;操刀:执刀;比喻做官等;主笔:旧时指报刊编辑部中负责撰写评论的人,也指编辑部的负责人;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第一方框处强调的是对“春联墨香”的描写,故“清淡”更符合语境;故排除BD;现在主笔只是一种宽泛的称
21、谓,此处应指写春联的人,故选排除A;答案为C(2)本语段讨论的话题是”春联”,文段首先介绍过春节书写春联,接着说写春联的讲究,一般由村里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字写得好人主笔,那是的春联向书法展,而今天春联成了印刷体,缺少生气和美感,过年贴春联也成了一种形式;根据空白处前“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由此可得出描述的对象和前文相反,应是指“印刷体的春联”,故首选;然后应解释说明印刷体的春联的给人的印象,故“缺乏生气和美感”紧承;故排除AC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的原因是“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故先后;是结果所以句子的排列顺序为:;故选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A有的人看够了城
22、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考点】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23、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解答】A搭配不当,“发生”和后文“案情”搭配不当,改为“出现”B语序不当,应该是“每当火车鸣着汽笛”C成分残缺,应该在“从过去”前面添加“经历”以和后文的“阵痛”搭配D表述正确故选D3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考点】修辞方法【分析】本题考查对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要特别注意区别比喻与拟人、排比与对偶、借喻与借代之间的不同【解答】A借代:“嚼得菜根”借代吃得苦全句意思:人能吃得苦,方能做成事;B
24、借代:“唾沫星子”借代人言;全句意思:人言可畏;C比喻:“乌云”比喻坏事,“金边”比喻好的一面全句意思:不要只看到坏的,还要看到背后的希望;D借代:“臭皮匠”借代平庸的人,“诸葛亮”借代有智慧的人;故选:C4阅读下面表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平均每天花在数字媒介阅读上的时间 比例对象时间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初中生及以下1小时以下55.13%60.75%78.24%79.17%14小时40.52%36.72%19.71%19.12%4小时以上4.35%2.53%2.05%1.71%A学历越高,数字媒介阅读时间越长B很少有学生成天通过数字媒介阅读C高中生数字媒介阅读时间相对较短D数字媒介已成为所
25、有人的阅读方式【考点】图文、表文转化【分析】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D项“数字媒介已成为所有人的阅读方式”于表格中无依据答案:D二、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
26、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高考试题库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
27、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推:追究C不痛绳之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
28、后都减轻刑罚。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3)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4)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
29、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围绕题干要求筛选【解答】(1)C 不严厉用法律制裁他们绳:约束,制裁(2)C “从此后都减轻刑罚”错,原文是“俟秋成,当仍旧法”,意思是“等秋天收获了,当会依旧按原来的法律办事”(3)苟:如果;活:使活;患深:定语后置句,很大的后患句子翻译为: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尚:尚且;名:名词作动词,喊名字句子翻译为:傅先生是
30、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4)注意围绕题干要求“惜才”筛选文章信息: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官;咏以言激上官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遂敦勉就举;求傅霖答案:(1)C(2)C (3)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4)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官;咏以言激上官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遂敦勉就举;求傅霖参考译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
31、城人太平兴国五年,这年夏天,以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因当年歉收,民众有很多人私自卖盐来自给,捕获犯法的人数百个,张咏全都减轻刑罚然后遣散他们部下属官请求说:“不严厉用法律制裁他们,恐怕无法禁止此事”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受饥饿的人九万,如果不靠盐来救活,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就会酿成大患了等秋天收获了,当会依旧按原来的法律办事” 咸平五年,真宗因张咏以前在蜀郡政绩优异,又命他再次出任益州知州,恰好朝廷派遣谢涛巡视西蜀,皇上因此令他转告张咏说:“有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了” 张咏与青州人傅霖少年同学傅霖不做官张咏显贵之后,请傅霖出来做官,请了三十次也没请动,到这时他却来谒见守门人来报告说
32、傅霖求见张咏责骂说:“傅先生是天下贤士,我尚还不能跟他做朋友,你是何人,竟敢直呼其名!”三、古诗词鉴赏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考点】思乡怀人诗【分析】这是唐代诗人吴融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离开朝廷,漂流在外,却依然怀念长安生活的心情【解答】(1)首联“一枝红艳出墙来”,写的是春色美景,本应令人
33、愉悦,然而“墙外行人正独愁”,诗人却满怀愁绪,与美景形成对比,或者说,以美景反衬诗人的愁绪,以乐景衬哀情;(2)“可堪逢处更难留”、“春浅香寒蝶未游”,写惜春之情,诗人看到杏花开放,却想到它很快将要凋零,挽留不得,而此时天寒,尚无蜂蝶欣赏,为之惋惜;诗人无法长看花开,又是为何呢?结合诗题“途中”和首句“行人”可看出,诗人正在赶路途中,飘零在外,无法尽情欣赏美景,因此有飘零流离之感;最后一联,诗人由杏花想到京城曾见过的盛景,此刻流落在外,却再也看不见这幅美景,也体现诗人虽飘零在外,仍心系朝廷的情怀;答案:(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
34、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3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借代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译文:一枝
35、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鉴赏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动人的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经历过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然望见邻家墙头上伸出一枝俏
36、丽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无比欣喜激动叶绍翁的诗句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可是吴融对此却别有衷怀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守着这枝鲜花观赏,也看不了得多少时间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令人倍觉难堪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会感到有
37、几分孤独寂寞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想象进一步驰骋,从眼前的鲜花更联想及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指中国)大地上,景象是绚丽夺目的浮现于脑海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诗人被迫离开朝廷,到处飘零,心思仍然萦注于朝中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诗篇借杏花托兴,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笔法特别委婉细腻晚唐诗人中,吴融作为温(庭筠)李(商隐)诗风的追随者,其最大特色则在于将温李的缛丽
38、温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此篇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四、名句名篇默写7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分析】复习名句默写要认真做到
39、以下几点:(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如:“为人性僻耽(d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3)边诵边写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4)规范书写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5)看清要求高考名句填空要求是“任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阅卷时以前句中答
40、对的句数计分所以考生答题时首先一定要看清默写要求【解答】(1)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至)(2)而御六气之辩(重点字:辩)(3)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膺)(4)日月忽其不淹兮(重点字:淹)(5)举匏樽以相属(重点字:匏樽)(6)信誓旦旦(重点字:誓)(7)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赢、仓皇)(8)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暖)五、现代文阅读一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水乡戏台祝勇 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 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
41、戏。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这里把戏台称为“万年台”。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
42、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鉴湖上有座钟宴庙戏台,至今留存。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无论水上,还是岸边,人们都可以同时欣赏同一出戏。 乌篷船,天下闻名。它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打鱼人的家。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余的,但他们需要戏台。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它们真正的停泊之地。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情感,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
43、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
44、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翻覆颠倒。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立体。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我想象着越王勾践用古老的绍兴话发出的复仇誓言;想象着西施、范蠡在绍兴话里谈情说爱;“五四”时代的文学热涌中,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的绍兴口音,
45、也会变得索然。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再遥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选自2014年2月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文章前三段描写了水乡戏台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2)文章为什么要叙写鲁迅对绍兴的回忆?(3)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4)“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作者懂得了什么?试结合全文探究。【考点】散文阅读【分析】(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46、C(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解答】(1)从原文中依次概括“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可概括出“戏台多”“把戏台称为万年台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可概括出“历史久”“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可概括出“构建巧”“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可概括出“形式美”(2)从原文中找答案
47、,“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这是最根本的,从内容上分析的再看下文的“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原来作者想要表达是“人生之戏”,所以是前一部分给后一部分作铺垫,所以是结构上的而引入名人,最基本的想法就应该是“增加文章内涵,体现文化的厚重感”,这个答案考生是要死记住的,这是表达效果上的(3)从概括段落大意入手,叙写“戏台”依次是从地域、历史、文化入手的;通篇写“戏台”,围绕戏台,扣题行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是构思文章的基本思路;结构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实入虚,这也是散文经常运用的手段考生
48、可以把阅读和写作对接,以读促写,以写和读相参照,可以相互促进(4)审读“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注意加着重号的字,可知“我觉得自己懂的就是前面所说的不懂的”,所以分为两点,(1)懂得了绍兴(2)懂得了绍兴水乡戏台的意义因为要求“结合全文探究”,所以依次在原文从头至尾寻找支撑句来印证观点即可答案:(1)戏台多,历史久,构建巧(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形式美(4分每点1分)(2)内容上,表现戏台给他的温情和文化熏陶以及他写的作品中的有关戏台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代中国少年;结构上,为下文写“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作铺垫(是文章由
49、对戏台的实写转入虚写的转折点);表达效果上,增加文章历史文化的厚重感(4分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3)将叙写主体“戏台”放在地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描写;以“戏台”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结构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实入虚(6分每点2分)(4)懂得了绍兴: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绍兴人对历史文化的贡献,绍兴人的生活懂得了戏台的意义:水乡戏台是水乡美丽的风景,水乡戏台展现生活的舞台,水乡戏台慰藉人心,水乡戏台是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的载体,熏陶培育人的学校(6分每点1分,任答六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二9难以逃避的选择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
50、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 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
51、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
52、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
53、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选自 2014年12月1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1)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 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考点】散文阅读【分
54、析】(1)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者思路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和D级(鉴赏评价)(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点词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3)本题考查考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能力层次是F级(探究)【解答】(1)本题的解答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开头段的作用;二是故事的作用分析开头文字与下文的关系后,抓住文本特征,依托观点解答即可(2)“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抓住这句话可知“走进去”的含义;“跳进去”与“走进去”相对,指的是不重视论证论据,直接接受论断中间语句在结
55、构上的作用一般都是承上启下、铺垫、对比等,注意分析上下文的内容即可(3)解答本题,只要分析紧扣标题的具体内容(最后一段)即可答案:(1)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启发读者思索;用故事证明了选择的艰难;述说故事本身,就是巧妙证明论点的过程(答出三点,即给6分)(2)走进去:通过重视论证与论据而得出结论;跳进去:直接接受论断(每点2分)为下文谈普通人要重视自我选择张本(做铺垫)(如只回答“承上启下”给1分)(3)阐述人生选择虽艰难但不可逃避;倡导人们遵循良知,自己选择,走一条沐浴人性光辉的路;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每点2分)七、作文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56、文章。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考点】材料作文【分析】非洲谚语强调“但”后面的内容,即: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很远,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它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合作、团队意识;众人智慧胜于个体力量;成功来自集体的团结、协作努力席慕容的话强调个体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之路有些地方可以依靠别人,但有些路必须自己单独去走、体验,即使路上有
57、坎坷、挫折,也要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是人生必走之路,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成长之路两则材料说法各有侧重,可以把两则材料综合起来思考,也可以立足一则,兼顾另一则思考,但不能完全把两则材料对立起来看待、理解【解答】行路人生 我在天光初透的草舍醒来,只有我一个人我踌躇着,不知是在这里等待抑或独自上路我面对着苍茫荒野,大声道:“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那么你告诉我,该孤独上路还是结伴而行?”荒原里一片岑寂猎猎风声似要撕魂裂魄 “你的心意我无从知晓但我势必选择孤独上路”你的声音冉起,震得我惊喜交加我溯着你的声音之源,忆起你笔下祥林嫂的凄惨与抗争 你说,凡是一人有了新主张,得了赞同
58、,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若呐喊于生人前,而生人不语,既非赞同,也无反对,这是怎样的悲哀啊你于是以之为寂寞我了解你的抗争在那样一个黑暗年代,你以笔为戟,独自上路,竟生生地把黑暗撕出一片光明来国人在光亮中惊醒你走得比世人都快了些,你路上的寂寞亦如夜夜搓揉灵魂的猛兽你的孤独只被你在拈笔一笑中了然你用笔,用鲜血,勇担当一切的勇气,为世人引路你身后的一群人,也因此走得更快,更快我对着荒野,微笑着说:“先生,你是勇者” “当众人齐集河畔高声歌唱生活,我必定返回空无一人的山峦”我坐在地上,听着海子微微的吟诵 你说,我不愿与他人在熙攘中前行,我宁愿独自踏上心灵之路无关快慢,无关远近,只愿收割路的
59、幽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了解你这种“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心境你在一曲排箫中走上自己的路途一如那篱落菊花、梅妻鹤子你以身奏的梵音,是诱人入梦的,只有执着于心灵之路的人才梦得进去清茶布衣,麝香酴醾,乐得出世客的逍遥 荒野里回声渐起,从“考盘在涧,硕人之宽独寤寐言,永矢弗谖” 到“世间权钱烧似火(应是:从听世人权似火),不能烧得卧云心”;从“众人之途,当为远行”到“我与世界一同上路”我在一片响声中释然 行路人生,总须有些甘愿领受寂寞独自开路的个人,他们走得快,经受的磨难也更多,但他们不仅觅得本心,也为后来的结伴行人开辟出小道一群人相互扶持,势必走得更慢更远正是这样一群人,垒起了人类文明的金字塔 我拾起背包,决定孤独上路2016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