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素养测评一、选择题1(2020河南郑州一模)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他们将君主行为斥之为“专制”,并通过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材料反映了( )A法国贵族成为反封建的先驱B法国传统秩序蕴含了民主趋势C征税激起了法国大革命爆发D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法国国王征税须经高等法院登记,公共舆论也能对政府施压,这说明法国传统秩序蕴含了民主趋势,故选B项;法国贵族通过公共舆论施压政府并不是反封建,排除A项;三级会议的召开激起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排除
2、C项;贵族要求限制的是国王的强权做法,排除D项。【答案】 B2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A借鉴了英国责任制内阁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解析】 材料中法国议会以一票多数确立共和制,又通过决议维护共和制,表明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与借鉴英国责任制内阁无关,排除A项;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排除B项;材料表明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维护,与民主政治的曲折无关,排除C项。【
3、答案】 D3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A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B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C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D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解析】 据材料“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不一定是精英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不能说明共和政体的需要,故B项错误;材料“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和“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表明中央与地方的相互牵制,体现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故C项正确;由材料“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表明不是工业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
4、答案】 C4(2021宜春模拟)有学者评价近代法国政治体制时指出:“如果议会(众议院)解散政府,政府也可以解散议会作为回敬,这就使内阁能够避免完全屈从于议会。而使两个相互反对的力量旗鼓相当,这才会造成两者之间可能和必要的合作,保持政局稳定。”该学者旨在说明()A议会与内阁实力均衡B权力机构协作C法国代议制缺少制衡D法律至高无上【解析】 从材料的内容来看,法国政体中缺少了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利和制衡,这也会使得内阁倾向于议会,导致权力分布失衡,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B选项错误,材料讨论的是制衡而不是协助;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内容。【答案】 C5(2020辽宁省实验中学模拟
5、)“德国牢不可破的统一是摆脱它目前的贫困和创造国家财富的首要条件,统一使它走向了经济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却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下列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是()A君主立宪政体确立B宰相成为政府首脑C帝国议会权力较小D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德国完成统一以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但它的君主立宪制度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留因素,皇帝拥有绝对权力是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内容,故选D项;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政治现代化的表现,故排除A项;与皇帝拥有绝对权力相比,宰相成为政府首脑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不是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特点,故排除B、C
6、两项。【答案】 D6(2020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俾斯麦曾说:“重视对于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作联系手段,并以王朝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稳定,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这表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A君主制得到各阶层的拥护B权威政治有其法律合理性C继承了旧时专制主义传统D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并不拥护君主制,君主制得到各阶层的拥护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帝国的存在是德意志人情感上的认同,并非体现其存在的法律合理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德意志人情感上认同王朝,并将王朝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仍然存在旧时专制主义的传统,
7、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德意志人对王朝的情感上的认同,并非主要体现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故D项错误。【答案】 C7(2020运城模拟)德意志1871年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成员代表组成,德意志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材料表明近代德国( )A初具民主政治雏形B民主发展较为缓慢C帝国议会形同虚设D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解析】 从材料中的必须得到议会的同意,可以看出,德国近代政体具备了民主政治的雏形,也就是有民主代议制,A正确。【答案】 A8(2020福州质检)普鲁士时期流行针对法国的爱国歌曲莱茵河上的警惕。19世纪末,宣扬全球扩张的德国至上
8、成了德国非正式的国歌。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主义思潮席卷欧洲各国B欧洲大国间力量对比失衡C法德矛盾成为欧陆主要矛盾D德国挑战美国霸权野心【解析】 材料反映了针对德国发展崛起的歌曲,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迅速发展,体现了对外扩张的愿望,故选B项;材料只是涉及有关德国的歌曲,不能说明民族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排除A项;“19世纪末,宣扬全球扩张的德国至上成了德国非正式的国歌”说明德国意在全球扩张,并非只是针对法国,排除C项;19世纪末,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德国挑战美国霸权野心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答案】 B9(2020成都检测)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
9、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A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B超越了时代的要求C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D促进了工业化发展【解析】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民主的重要标志,故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符合德国国情,顺应了时代要求,故B项错误;题干中“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与C项冲突,故C项错误;题干中“尽管是出于的催化剂”,并结合所学,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故D项正确。【答案】 D10(2021南昌摸底)1878年
10、,德皇威廉一世连续遭到暗杀。愤怒的俾斯麦解散帝国议会,重新选出一批新议员,通过了反社会主义法,禁止社会主义者的一切集会、组织、结社以及各种报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德国()A行政机构控制立法机构B政治体制具有浓厚专制色彩C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潮D代议制民主体制的阶级本性【解析】 据材料“德皇威廉一世连续遭到暗杀通过了反社会主义法,禁止社会主义者的一切集会、组织、结社以及各种报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可知,统一后德国压制劳工党的政治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选D项;德皇大权独揽,议会和宰相都没有实际的决策权,不存在控制关系,排除A项;材料重在强调议会颁布的
11、反社会主义法,没有体现德国政治体制的封建残余,排除B项;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排除C项。【答案】 D11(2021三明模拟) 有学者指出,早在君主政体下,君主政权决定了德国政党对国家行政的有限影响;到德意志帝国时期,虽然流行多党政治,但德国政党数目不多,对其制约与管控也比较容易。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时期()A政党之间矛盾激烈B代议制度有待发展C经济发展不合时宜D宪政意识尚未出现【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的政党数量不多,且容易控制,权力不大,这是代议制发展不完善的表现,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政党矛盾,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故C选项错误;
12、德意志建立君主立宪制时宪政意识出现,故D选项错误。【答案】 B12(2021三明模拟)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A体现共和精神B说明司法权独立C防止专制独裁 D凸显行政权至上【解析】 限制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权力,法国议会可以修改宪法都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故C正确;英国有国王,不是共和政体,排除A;材料中体现不出法国司法是独立的,排除B;材料中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体现行政权受到制约,排除D。【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3、要求。材料一唐代对皇帝之诏敕的封驳蔚然成风,并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贞观元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畦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朝后期到五代,封驳制度一度被废。到北宋,再度恢复。北宋前期设置封驳司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等,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摘编自王雪玲论唐宋时期的封驳制度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确定议会为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以秘密投票方式选出,
14、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立法提案权,为军队总司令,可以任免一切文武官员,宣布大赦,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此外,总统也可以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宪法规定,总统得到上院的同意,便可解散议会的下院。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分析唐宋封驳制度与法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解析】 (1)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一“贞观元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畦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以得出封驳制度可以让中央各部门相互监督
15、,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皇帝的诏令必须有政事堂的印章,这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据材料一“北宋前期设置封驳司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等,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可以看出封驳制度可以驳回大臣奏章甚至皇帝的诏书,对各部门的重要公文进行审查。第二小问作用,唐宋时期的封驳制度实现了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有利于中央政府决策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在封驳制度下甚至可以驳回皇帝的诏书,可以对皇权实施制约,防止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2)第一小问理论依据,依据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其理论来源应该是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
16、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第二小问不同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其内容上来看,唐宋时期的封驳制度对权力的制约实质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程序的监察,而法国实现的是中央权力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又相互制约;从目的上来看,唐宋时期的封驳根本上是为了加强皇权,而法国的权力制约是为了防止专制维护民主;从两者的作用来看,唐宋时期的封驳制度是人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问题,而法国以法律的形式实现权力的制约,较好的避免了专制和腐败问题。【答案】 (1)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中央政府决策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
17、(2)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同点:唐宋时期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法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唐宋时期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法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唐宋时期权力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和低效;法国较好地避免了专制和腐败等问题。14(2020山东省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政治策略对德国政治发展的独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所谓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策略,表现为统治阶级在历史发展潮流和革命“威胁”面前,能够“先发制人”,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和满
18、足某些“革命”要求,进而达到驾驭时局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利益的目的。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解读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德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题考查德国政治现代化的特征,可从其保守性和防御性方面进行阐释,并结合德国政治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进行说明。对德国政治现代化的评价要全面,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阐述时要注意全面分析。【答案】 示例:论题:近代德国的特殊国情使德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明显的“防御性”特征。阐述:近代德国政治现代化开启于德国的统一,而德国的统一是由君主专制色彩浓厚的普鲁士完成的。在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德国统治阶层为了抵制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驾驭国内势力、保障自身的利益,在政治上采取了有别于英美等国的民主政治形式。即德国统治者在形式上实行了议会制民主政治,但其实际上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正是德国国内的特殊环境,使德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明显的“防御性”特征。(若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