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135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生物试题(希望部)一、选择题:1. 有一位细胞生物学家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A.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内能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动C. 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都发生在每个细胞内D. 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2、,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不是一切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只能说明单细胞的生命活动在细胞内进行,但对于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不仅仅在细胞内进行,B错误;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但细胞不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C错误;D、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所以每一个生命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D正确。故选D。2. 研究表明,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能识别靶细胞膜上特定受

3、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ACE2),并与之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再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可抑制病毒感染B.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磷酸和4种含氮碱基C.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CE2结合入侵细胞,这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D.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DNA或RNA,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利用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合成自身蛋白质及核酸进行增殖的非细胞结构生物。【详解】A、与S蛋白特

4、异性结合的药物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不能识别靶细胞膜上特定受体无法进入宿主细胞,A正确;B、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能入侵细胞,这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C正确;D、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和结构合成自身物质,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故选B。【点睛】3.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大肠杆菌都具有的组成成分是( )A. 脱氧核糖和DNAB. 载体蛋白和磷脂C. 胆固醇和细胞骨架蛋白D. mRNA和tRNA【答案】B【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含脱氧核糖和DNA 以及m

5、RNA和tRNA。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DNA 和脱氧核糖,A错误;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和大肠杆菌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膜都有载体蛋白和磷脂,B正确;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特有的,原核细胞没有,C错误;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mRNA和tRNA,D错误。故选B。4.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作 GFAJ-1 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 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和生化反应。根据材料进行预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GFAJ-1 细菌体内砷元素含量可能比铜、铁元素多B. 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6、C. GFAJ-1 细菌可利用砷元素合成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物质D. 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答案】C【解析】【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细胞;糖类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绝大部分含有硫,DNA、RNA、ATP和磷脂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氮、磷,另外需要抓住题干信息中“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详解】A、根据题干中“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由于磷是大量元素,所以砷的含量比微量元素(铜、铁元素)多,A正确;B、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

7、,砷之所以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B正确;C、糖类不含磷元素,自然也不含砷元素,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本材料“颠覆”了教材的个别说法,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体内的元素、化合物等相关知识,重点是抓住题干中“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解答。5. 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H+-K+泵维持的。人进食后,胃壁细胞质中含有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胃壁细胞通过H+-K+泵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

8、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H+-K+泵同时具有酶和载体蛋白的功能,其形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密切相关B. H+-K+泵专一性转运两种离子与其结构的特异性有关C. H+和K+在胃壁细胞中的跨膜运输方式均需消耗能量D. 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可用来有效的减少胃酸的分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胃壁细胞通过H+-K+泵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说明胃壁细胞分泌H+和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说明K+进入胃腔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H+-K+泵属于载体蛋白,可以催化A

9、TP水解,所以具有载体和酶的作用,其形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密切相关,A正确;B、H+-K+泵专一性转运两种离子与其结构的特异性有关,B正确;C、K+进入胃腔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D、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会抑制主动运输,减少H+的分泌,所以可用来有效的减少胃酸的分泌,D正确。故选C。6. 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具有多起点双向复制的特点,在复制原点(Ori)结合相关的复合体,进行DNA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DNA上Ori多于染色体的数目B. Ori上结合的复合体具有打开磷酸二酯键的作用C. DNA子链延伸过程中,结合的复合体促进氢键形成D. 每个细胞周期Ori处可起

10、始多次以保证子代DNA快速合成【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过程是首先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成两条单链,解开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链,子链与模板链双螺旋成新的DNA分子,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详解】A、因DNA是多起点复制,且一条染色体上有1或2个DNA,因此Ori多于染色体数目,A正确;B、Ori上结合的复合体具有打开氢键的作用,B错误;C、DNA链延伸过程中结合的复合体促进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错误;D、每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Ori处只起始一次,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需要结合题干分析出复制原点(Or

11、i)结合相关的复合体的作用,结合DNA复制过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解答。7. 如图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的变化(呼吸熵RQ: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012h,种子通过胚根的渗透作用迅速吸水B. 0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RQ1C. A点时,种子无氧呼吸速率和有氧呼吸速率相等,RQ=1D. 48h时,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只有糖类【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曲线图分析可知:种子萌发初期,细胞大量吸水,几乎不消耗氧气,种子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时,氧气消耗明显增多,有氧呼吸增强,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多。【详解】A、

12、干种子的细胞中没有大的液泡,所以012h,种子通过胚根的吸胀作用迅速吸水,A错误;B、0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所以RQ1,B正确;C、A点时,释放的二氧化碳等于吸收的氧气,所以种子不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48h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少于吸收的氧气,所以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不仅仅是糖类,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8. 呼吸作用过程中,能够还原O2的物质是( )A. NAD+B. NADPHC. NADP+D. NADH【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13、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无氧呼吸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会产生还原性辅酶即NADH,具有还原性,在第三阶段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详解】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消耗NAD+产生的H(NADH)具有还原性,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O2,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故选D。9.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成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两大类。前者是需要吸收能量的,后者是释放能量的,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

14、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直接功能。根据以上描述,请确定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 )A. 从类囊体外到类囊体内B. 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C. 从类囊体到叶绿体基质D. 从叶绿体基质到细胞质基质【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叶绿体内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ATP,其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而暗反应消耗ATP,是吸能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ATP的移动方向从叶绿体类囊体薄

15、膜至叶绿体基质。故选C。10.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图甲、乙。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B. 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是微生物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 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可能是进行了乳酸发酵D 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答案】D【解析】【分析】

16、甲组装置的NaOH吸收CO2,因此甲组右试管的液面变化是由于瓶内氧气体积的变化所导致的。乙组装置的蒸馏水既不吸收CO2,也不吸收氧气,因此乙组右试管的液面变化是由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之差导致的。【详解】A、甲组烧杯中的氢氧化钠能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有氧呼吸O2的消耗量,A正确;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的差值,B正确;C甲组右管液面不变,说明微生物没有消耗氧气。乙组不变,说明也没有产生CO2。综合甲、乙两组可知,微生物可能进行的是乳酸发酵,不吸收氧气也不产生CO2,C正确;D、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微

17、生物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乙组不变,说明氧气的消耗量等于CO2的释放量。综合甲乙两组可知,说明微生物只有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乳酸发酵过程中不消耗氧气,也不会生成二氧化碳;酒精发酵过程中不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11. 下列有关叙述中,其中正确的是( )A. 经过强酸、强碱、高温、低温处理的酶会永久失活B.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的过程为活化能C. 动物体内的酶比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偏高D. 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脂肪、淀粉都可以水解【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18、下,酶的活性最高;高温、过酸、过碱等条件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C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 4045C之间。【详解】A、经过强酸、强碱、高温处理的酶会永久失活,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A错误;B、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B错误;C、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比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偏低,C错误;D、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脂肪、淀粉都可以水解,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平时注意课本细节知识的积累,课下及时复习巩固。

19、12. 对图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种条带,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bcd条带1条带2A. 表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B. 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C. 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 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女儿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表格:对l4号个体分别进行基因检

20、测,由于1、2号都是杂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而表格中a、b和d为杂合子,c为纯合子,则3号也为杂合子,c为隐性纯合子。【详解】A 、图中4号为患者,属于隐性纯合子,对应于系谱图中的c,A正确;B、图2中c为隐性纯合子,则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B正确;C、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图2可知3号的基因型为Aa,根据图1可知8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因此两者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D、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他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D错误;故选D。13.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

21、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分析甲图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甲可能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甲和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图中,可能是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所以D项正确。A、B、C项不正确。故选D。14. 把某人的某一精原细胞放在含有15N的dNTP的培养液中分裂一次,然后发育成初级精母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后期时,含有15N的染色体数目为( )A. 23B. 46C. 92D. 0【答

22、案】B【解析】【分析】细胞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配到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去,导致所有子代DNA均含有母链。【详解】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分子复制一次。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细胞减数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15N标记的母链和一条14N的子链,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3条非同源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15N标记的母链和一条14N的子链,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含

23、有15N,共有46个DNA分子。故选B。【点睛】15. 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 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 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 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

24、以与鸟嘌呤配对【答案】A【解析】【分析】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详解】A、从图中可知,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A错误;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

25、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A。16.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B.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C. 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D.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详解】A、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A正确;

26、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B正确;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C正确;D、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可以由脊髓来控制完成,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没有。17. 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 膀胱中的尿液B. 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C. 肺泡腔内的气体D. 小肠腔内的消化液【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

27、。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组织液,膀胱中的尿液、肺泡腔内的气体以及小肠腔内的消化液都不属于内环境,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对于内环境组成的理解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8. 以下关于胰岛素、甲状腺激素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需要借助体液运输B. 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C. 在代谢时发挥催化作用D. 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

28、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动物激素需借助体液运输,A正确;B、激素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B正确;C、激素在代谢时发生调节作用,不能发挥催化作用,C错误;D、激素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器官,即靶细胞、靶器官,D正确。故选C。19. 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某功能低下有关。这项功能是( )A. 免疫防御B. 免疫自稳C. 免疫监视D. 免疫识别【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防御性保护作用;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免疫监视指机体清除和识别突变的细胞。【详解】肿瘤是由于细胞

29、癌变,而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属于免疫监视。故选C。20. 生长素和乙烯都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会影响乙烯的合成B.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发育C. 生长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乙烯是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D.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乙烯只分布在成熟果实中【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生长素和乙烯都是植物激素,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乙烯在植物各个部位都有合成和分布;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如乙烯含量增高,会起到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详解】、当植物

30、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正确;B、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C、生长素和乙烯都是植物自身合成的,C错误;D、生长素和乙烯各器官各器官均有合成和分布,D错误。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二、不定项选择题: 2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能源物质的是( )A. 糖类B. ATPC. 蛋白质D. 无机盐【答案】D【解析】【分析】1、有机物可以为生物体提供能量;2、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

31、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详解】糖类、蛋白质氧化分解形成ATP可以给生物体提供能量,因此糖类、ATP、蛋白质属于能源物质,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能源物质,、B、C错误,故选D。【点睛】22. 下图是以390mol/mol的大气CO2浓度和自然降水条件为对照组(即C390+W0组),分别研究CO2浓度升高至550mol/mol(即C550+W0组)和降水增加15%(即C390+W15组)对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其中P为C390+W0组曲线上的点,此时的光照强度为600lx。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大

32、豆的CO2固定量、O2释放量等来表示图中大豆的净光合速率B. 光照强度为1400lx时,C390+W15组大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强于C390+W0组C. 分析C390+W15组和C550+W0组数据表明适当增加降水可提高气孔的开放度,增加大豆CO2的摄入量,可促进大豆光合作用D. P点时,仅增加15%的降水量对大豆净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比仅升高CO2浓度到550mol/mol的作用明显【答案】ABC【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在三个组中,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均随光照强度上升而上升,超过一定范围不再上升。C550+W0组与对照组(C390+W0组)比较,净光合速率始终较高,C390+W15

33、组则更高于C550+W0组,可能与水分充足时,植物气孔开放,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大气中CO2有关。【详解】A、可以用大豆的CO2吸收量、O2释放量等来表示图中大豆的净光合速率,A错误;B、据图分析,三条曲线与Y轴的交点在一起,说明三组大豆的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照强度为1400lx时,C390+W15组大豆的净光合作用大于C390+W0组,说明C390+W15组光合作用强度强于C390+W0组,但呼吸作用并不强于C390+W0组,B错误;C、分析C390+W15组和C390+W0组数据对照,表明适当增加降水可提高气孔的开放度,增加大豆CO2的摄入量,可促进大豆光合作用,C错误;D、P点时,仅增加15

34、%的降水量对大豆净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比仅升高CO2浓度到550mol/mol的作用明显,D正确。故选AB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23. 下面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某种药物可以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膜包被着服用,由此推测该药物一定是脂溶性物质B.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苏丹染色后用体积分数75%酒精洗去浮色C. 恩格尔曼使用水绵作实验材料,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是叶绿体D. 观察叶绿体时,选取菠菜下表皮细胞,不需染色,保持有水状态观察即可【答案】BD【解析】【分析】

35、细胞膜的特征: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脂肪与苏丹染色后呈橘黄色,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水绵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本身为绿色,植物细胞需要滴加清水保持活性。【详解】A、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某种药物可以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膜包被着服用,应是头部朝向外界的水环境,尾部朝向药物,由此推测该药物一定是脂溶性物质,A正确;B、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苏丹皿染色后用体积分数50%酒精洗去浮色,B错误;C、恩格尔曼使

36、用水绵作实验材料,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是叶绿体,C正确;D、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观察叶绿体形态时可选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细胞,D错误。故选BD。24.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 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 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D.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答案】BCD【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

37、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相同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A错误;B、四分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所以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B正确;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C正确;D、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所以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BCD。25. 下列图示中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8、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图中1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2是受精作用,3是配子随机结合产生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4是选择。【详解】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是图中的1过程。故选A。三、非选择题:26. 阅读下面有关材料:材料一:人正常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如果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就可能形成异常的血红蛋白。这样的血红蛋白可聚合成纤维状,性质也与正常血红蛋白有差异,由它参与组成的

39、红细胞就会扭曲成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大为削弱。材料二:取甲乙两个试管,添加等量的蛋白酶溶液。对甲试管进行煮沸处理,在溶液中出现絮状沉淀。将甲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与乙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振荡,絮状沉淀消失。材料三: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各功能区隔蛋白质的含量依次为:基质67%,内膜21%,外8%膜,膜间隙4%。并且内膜的蛋白质种类也明显多于外膜。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材料体现出蛋白质有_功能。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 。(2)蛋白酶能够识别肽链中一些特殊的氨基酸,并水解与此氨基酸相连的肽键,将蛋白质水解为可溶于水

40、的多肽,正常情况下蛋白酶分子之间是能够共存的。请你分析材料二中絮状沉淀消失的原因:_。(3)请分析材料三中内膜、外膜蛋白质不同的原因 _ 。【答案】 (1). 运输、催化 (2). (3). 蛋白酶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将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位点隐藏;当失活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疏松,隐藏的特殊氨基酸暴露出来,能够被蛋白酶识别,并水解成为可溶性的多肽。 (4). 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解析】【分析】材料1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的功能发生变化,证明了蛋白质具有运输作用,材料2证明蛋白酶具有催化蛋白质分解的功能,加热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功能改变。蛋白酶分子

41、之间是能够共存的,原因是蛋白酶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将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位点隐藏。材料二中絮状沉淀消失的原因为当蛋白质失活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疏松,隐藏的特殊氨基酸暴露出来,能够被蛋白酶识别,并水解成为可溶性的多肽。【详解】(1)由材料1可知,血红蛋白突变后运输氧的能力大为削弱,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由材料2可知,酶具有催化作用,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2)由题干叙述可知,材料二中絮状沉淀消失的原因为蛋白酶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将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位点隐藏;当蛋白质失活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疏松,隐藏的特殊氨基酸暴露出来,能够被蛋白酶识别,并水解成为可溶性

42、的多肽。(3)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内外膜的功能不同,膜上的蛋白质也不同。【点睛】考查有关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点,注意题干中上下文的叙述,结合题意,规范答题。27. 请回答下列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1)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是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连接。(2)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原因是_。(3)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

43、AT、GC、CG,推测“P”可能是_。(4)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_。(5)请你在下面框图中画出某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模式图_。(6)假定某生物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将100个用15N同位素标记了DNA分子的体细胞加入含14N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同步培养(细胞分裂同步进行)。某时刻测定细胞的总数目为3200个

44、,在这3200个细胞中,含15N放射性的细胞个数大约有_个。(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先将40个普通噬菌体(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中)进行标记,只得到400个被标记的噬菌体,利用他们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结果培养时间过长,细菌完全裂解,得到了4000个子代噬菌体,请问含有32P噬菌体所占比例最多为_%。【答案】 (1).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3). 相同 (4). 嘌呤必定与嘧啶互补配对 (5). G或者C (6). 20% (7). (8). 388 (9). 20【解析】【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

45、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4、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详解】(1)DNA复制的时间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2)在DNA分子

46、模型搭建实验中,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相同,原因是嘌呤必定与嘧啶互补配对。(3)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U-A、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因此替换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4)该DNA分子中A=T=30%,G=C=20%,该DNA分子正常复制后,子代DNA中的G由该DNA的C含量决定,因此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占20%。(5)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其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模式图是:。(6)100个细胞分裂形成3200个细胞,所以细胞共分裂了5次,DNA分子复制5

47、次,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根据其特点进行分析。将100个用15N同位素标记了DNA分子的体细胞加入含14N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进行分裂,所以最终有400个DNA分子被标记,而3200个细胞共有DNA分子6400个,所以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1/16,每个细胞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不含15N的细胞的比例是,含15N的分子的比例为,所以含15N的细胞个数为个。(7)噬菌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所以400个噬菌体有400个DNA分子,最多800条单链含有32P,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最多800个,而噬菌体的数目有4000个,所以比例为20%。【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知识,识记D

48、NA复制的时期和特点,难点在解答(6)题时需将生物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行解答。28. 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的。这表明黄色和圆粒都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都是隐性性状。孟德尔又让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这当然是在意料之中的。奇怪的是,F2中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孟德尔同样对F2中不同的性状类型进行了数量统计,在总共得到的556粒种子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如果你有幸参与了孟德尔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你随机拿取他的F2代的一粒黄色圆

49、粒种子,设计实验探究这粒种子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_。(2)若你随机拿取他的F2代的若干黄色圆粒豌豆种子,让其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2211,让黄色圆粒豌豆随机交配,则后代黄色与绿色的比例为_ 。【答案】 (1). 思路:让该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统计后代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若后代种子表型及比例为:全部为黄色圆粒,则该种子基因型为YYRR;若后代种子表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11,则该种子基因型为YYRr;若后代种子表型及比例为:黄圆绿圆=11,则该种子基因型为YyRR;若后代种子表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则该种

50、子基因型为YyRr (2). 81【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黄色和圆粒都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都是隐性性状,设控制黄色和绿色的基因为Y、y,控制圆粒和皱粒的基因为R、r。由于F1自交所得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可知F1基因型为YyRr,则F2中黄色圆粒基因型应为Y_R_,据此分析。【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F2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有YYRR、YYRr、YyRR、YyRr,共4种。当随机取F2代的一粒黄色圆粒种子,为探究这粒种子的基因型,可将该黄色圆粒豌豆种子种下后,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统计后代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种子全部为黄色圆粒,则该种子基

51、因型为YYRR;若后代种子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11,则该种子基因型为YYRr;若后代种子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绿圆=11,则该种子基因型为YyRR;若后代种子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则该种子基因型为YyRr。(2)F2代的若干黄色圆粒豌豆种子与隐性类型(yyrr)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2211,由于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r,则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YyRrYyrryyRryyrr=2211,可推得其亲本黄色圆粒豌豆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YRYryRyr=2211,其中Y基因的频率为2/3、y基因的频率为1/3。让亲本黄色圆粒豌豆随机交配,则后代黄色占2/32/3+22/31/3=8/9,因此后代黄色与绿色的比例为81。【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掌握利用测交法探究某一个体基因型的方法,并能根据相关知识对结果进行预测。- 2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