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国殇教材分析国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的课文。这首诗,大约是楚怀王二十八年,屈原在楚国两次败于秦国时写的。这是一首祭祀诗。它的主体部分,是将士们英勇战斗血染沙场以及对阵亡将士的深切悼念,赞颂他们勇武刚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本文应从诵读体验入手,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展开联想,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屈原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开创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诗歌的熊熊火焰。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接触过屈原的诗歌,但还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还比较零散、肤浅,有必要以国殇的教学为契机,让学生加深对屈原诗歌的理解,提高鉴赏、评
2、价、探究的能力,养成亲近屈原的人文情怀。国殇是一首祭祀诗,也是一首爱国诗,在行文上带有“兮”字,这是楚辞的特点,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挑战。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作品风格。(2)进一步学习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人深沉而激昂的感情。(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爱国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诗歌第一段战斗的壮烈场面。教学难点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 具多媒体课 时一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3、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937年12月12日大家必须记得,南京大屠杀,中国政府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殇日,举国哀悼。同学们知道“国殇”的含义吗?多媒体展示:板书课题和作者解题:国殇1、内容国家的悲伤与劫难。2、为国牺牲的将士。学生阅读并回答激发兴趣讲授新课朗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提示:听的时候注意字词的读音。另外,把你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不能理解的字词划下来。提问:(多媒体展示问题)1、朗读非常的精彩,听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字词方面,你们在预习的过程当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提问。总结:读过之后,我们感觉到这首诗意境雄浑悲壮。强调重要词语:轂、躐、骖殪、絷、霾、枹、怼。学生
4、听读。思考、讨论、回答。检查、强调字音,同时感受名家朗读的艺术魅力。整体感知思考并回答:大家初读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内容?总结:结合背景以及对屈原的了解我们可以基本上把握住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整体感知内容,了解全文结构和思路。品读情感一、朗读感悟思考:1、刚才我们说到这是一首追悼死者的挽歌,作者通过哪些语句表达对将士们的哀悼的?2、同学们分角色读出这些语句。学生朗读、思考、讨论并回答。理解内容,朗读体味,掌握朗读方法及技巧。3、 同学们读出屈原对阵亡将士怎样的赞叹?4、 这首诗的后八句是对将士的赞美,前十句写的什么?有什么作用?5、 前十句诗歌写了哪些物象?请用自己的
5、语言描述。学生改写,讨论交流。学生练习朗读。理解内容,尝试改写。指导朗读二、 朗读课文感悟思考:1、从诗中所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所讴歌的是一群失败的将士,你是否赞同讴歌这样的对象?谈谈理由。提示:楚国当时的状况、屈原的心理、以前学过的文章、人物。(背景:楚怀王17年,楚与秦战于丹阳,秦军大败楚军,斩首8万,夺取汉中郡,俘虏楚7000多人)学生阅读、思考、比较、讨论、回答。了解屈原当时的思想特点。指导朗读。本课小结 三、再读课文这是一批英勇无畏的战士,悲惨壮烈的场面震撼着我们视听的同时,那股英雄豪气涤荡于我们心田。这是一首血泪交并的赞歌,从古至今流传的祭文、挽歌何止千万,但写得如此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却绝无仅有。这唯一的国殇纵然穿越了漫长的千年,依然洋溢着充沛的力量与壮美的情感。这浓烈的爱国精神一直光照现实,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来让我们再次怀着一颗真挚的爱国之心,攒上满身充沛的激情,把全诗齐读一遍。思考总结归纳,鼓励探究。课后作业1、背诵全诗。2、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总结巩固教学成果。板书设计奋勇杀敌楚国将士热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