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师说》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小说阅读-5.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947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小说阅读-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说》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小说阅读-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说》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小说阅读-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说》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小说阅读-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说》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小说阅读-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应用体验对点训练及时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老爱情苏童我在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故事后,相信也有一些读者会受到一丝震动。话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是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但是一个矮子。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

2、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裁,是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娘家。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面立即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得太多,穿得也太多。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唉,对你们说了多少

3、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么一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过一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了下来,死了,据说死因是心肌梗塞。死者人缘好,邻居们听说了都去吊唁。他们看见平日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了,都不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她不哭才奇怪呢!他们奇怪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外孙不懂事,就问:“外公,你怎么不哭?”老人说:“外公不会哭。外婆死了,外公也会死的,外公今天也会死的。”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老人摇摇头,说:“外

4、公不骗人,外公今天也要死了。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大人们听见老人的话,都多了心眼,小心地看着他。但老人并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地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夜深了,守夜的人们听见老人喉咙里响起一阵痰声,未及人们做出反应,老人就歪倒在亡妻的灵床下面了。这时就听见堂屋里自鸣钟“当当当”连着响了起来,人们一看,正是夜里12点。正如他宣布的那样,那矮个子的老人心想事成,陪着妻子一起去了。如果不是人们亲眼看见,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对生死相守的老人确有其人,他们是我的邻居,死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同一天。

5、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犹如生了锈一样,任人们怎么拨转就是一动也不动。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选自现代青年,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如老夫妻到煤店买煤,一起给女儿开门,一起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等,用以表现老夫妻在生活中总是相依相随。B小说的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老夫妻外貌上的巨大差距让邻居们都觉得他们不般配,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改变了人们的看法。C作者在开篇就说“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结尾说“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

6、突出了这个故事的大众性,强调平凡更能打动人心。D老妇人因心肌梗塞离开了人世,大家都奇怪老人为什么不哭,其实老人是把生死之事看开了,认为人都是会死的,自己也一样。E小说中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是运用肖像、细节、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此选项“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改变了人们的看法”这一说法属无中生有;C项,不是突出故事的大众性,也不是强调平凡更能打动人心,而是开篇设置悬念,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D项,不是老人看开了生死之事,而是老人抱定了与老妻同去的信念。答案:选E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BD不给分。2小说的标

7、题“老爱情”有什么含义?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的能力。分析“老爱情”这一标题的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分析。从表面看,小说讲了一对老人的爱情故事;从深层看,“老”还有永恒、生死相依等意思。答案:表层含义:小说讲述的是一对老人的爱情故事,体现的是一种老式爱情,即中国传统的同甘共苦、夫唱妇随的爱情。深层含义:“老爱情”中的“老”即为永久、永恒之意,真正的爱情永远青春不老。妻子死了,丈夫也平静地“陪着妻子一起去了”。老夫妻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3小说中的“女儿”这个形象有何特点?小说安排这个人物有何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

8、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通过这些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比如,“女儿”把自己的孩子放到父母家,体现了她的自私;埋怨父母,表现出她的不孝等。作用方面,要考虑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比如,结构上,争吵的情节,与母亲的死是有关系的,作用是推动情节的发展;内容上,“女儿”的表现与父母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了父母的宽厚等。答案:形象特点:自私、浅薄。(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家里,凡事首先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不孝、不懂得感恩。(回到父母家,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的“女儿”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闲人,老妇人的猝死与“女儿”的吵闹密切相关。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9、,作者是以“女儿”的浅薄、利己反衬老夫妻的宽容和仁慈。4小说结尾说老人夜里12点陪着老妻去了,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不再转动了。有人说这个情节太过离奇,不符合常理,应该删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态度。若答不应该删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这个情节表现了老人对爱情的忠贞;从情节结构的角度看,这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情节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小说表达的主题的角度分析,这个情节表现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之情。由此可以得出答案。若答应删掉,言之成理亦可。答案:不应该删掉。这个结尾看似离奇,但从小说的写作看,又是合理的。结尾的这个情节恰是小说的高潮,那矮小的老人在和孙子的对话中就已经明确了死志,结尾这个情节就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突出了老人视爱情重于生命的形象,“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这个情节恰好体现了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突显了小说“生死相依、爱情永存”这一主题。(答“应该删掉”也可。要求分析条理清晰,能够自圆其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