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长沙巩固达标 (45分钟49分)一、基础过关(31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分)()嘉兴方面表示:此次他们将_引进的各类优秀人才“零门槛”“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工资外津贴”等优厚待遇。云南著名山水画家张向彤,坚持以传统笔墨写意丹青,他以儒、释、道文化抒写心胸,妙造山水文人_。江帆楼阁图的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_,很有气势。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A.给予义气辽阔B.给予意气寥廓C.给以义气寥廓D.给以意气辽阔【解析】选B。给以:后面只能带抽象事物,不带接受的人。给予:后面可带接受的人。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
2、益的气概。意气:意志和气概、趣味和性情。寥廓:(天空)高远空旷,一般用于立体空间。辽阔:(土地、海洋等)广阔、宽广,多用于平面方向。从语境与词义匹配上看,B项正确。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B.本市备受瞩目的“年度教师”评选活动于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市附小的李华老师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本市“年度教师”。C.新型播种机实现了“灭茬、旋耕”与深松施肥、精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单独作业,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节约了农时,秸秆焚烧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3、D.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的故事。【解析】选A。A项,指点江山:评说国家大事。望文生义。B项,脱颖而出:比喻才能完全显露出来。使用正确。C项,迎刃而解:比喻解决了关键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顺利地解决了。使用正确。D项,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使用正确。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橘子洲因为伟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而闻名天下。湘江洪水退去后的橘子洲,柑橘树依旧繁茂,群众的生活在逐渐恢复,一切又将回到洪水来临前的状态。B.往橘子洲头一站,吟诵沁园春长沙,你不得不佩服毛泽东,从一景一物到一事一人,他总
4、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言行举止间都散发着思想的光芒和智慧的结晶。C.青年毛泽东常来此游玩及从事革命活动,并感怀而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D.当历史的脚步蹒跚到1925年,毛泽东重游故地,一首气势磅礴、雅韵悠长的沁园春长沙将“指点江山”的豪气尽显无遗。【解析】选B。B项,搭配不当。“散发”不能与“结晶”搭配。4.将下列各句重新排列成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他的诗词雄视千古、包蕴天地,撼五岳、荡四海。毛泽东诗词的魅力,首先来自作品的思想性和他的人格魅力。但凡品读过毛泽东诗词的人,都会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为其诗词那“横空出世”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所感染。由此,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
5、看到思想家的深邃、革命家的气魄、政治家的雄才、军事家的胆略,以及真挚的激情与横溢的才气。同时也来自其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架构起的诗词意象的新颖与独到。A.B.C.D.【解析】选A。这段文字,谈论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句和句提出谈论的话题和毛泽东诗词的魅力的两个来源;句的“此”承上文,指代的就是这种魅力;句进一步写这种魅力;句总结,写这种魅力的影响。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6、”。B.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运动”后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C.词依长短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及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又叫片。D.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解析】选B。沁园春长沙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不属于古典诗歌。6.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的笔调来表述,其语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
7、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解析】选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正常语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7.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3分)()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秋风萧瑟天气凉,
8、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解析】选B。B项与沁园春长沙都描写了明丽秀美的秋景,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8.毛泽东的诗词大气磅礴,豪情万丈。他一生留下的几十首诗词,都像是播撒在他辉煌人生路上的心灵花朵。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是依托沁园春雪而作的,你能根据沁园春长沙对出上联吗?(4分)上联:下联:看今朝风流人物黄河岸边定乾坤【解析】字数相同、平仄协调、结构相同、内容相关即可。参考答案(示例):忆往昔风华少年橘子洲头问浮沉9.请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的场景。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均不超过60字。(6分)(1)用描写的方式扩展。(可以从事物的形、声、色、动
9、态等方面扩展)答:_(2)用议论的方式扩展。(语句中要有观点,要有分析判断)答:_【解析】要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扩写。(1)可以侧重描写鹰的姿态。(2)可以侧重对“鹰击长空”这一做法的点评。参考答案(示例):(1)一只矫健的苍鹰,奋力挥动着翅膀,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盘旋,又陡然冲过冈峦重叠的高峰。(2)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如果没有搏击长空的豪气,就注定与天空无缘。二、阅读鉴赏(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
10、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注】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作“楚天”。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仗工稳,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一方面说明了游泳的地点。B.“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的描写,也显示出诗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C.“风樯动,龟蛇静”,以“风”字起
11、,紧接着上片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运用直接描写的方法,通过神女的眼睛反映中国的巨大变化,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解析】选D。D项,这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11.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里,哪个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6分)答:_【解析】在这两句中,“舒”字最能体现诗人的主观感受,表达诗人的心情。既写景又写情。参考答案:“舒”字最富有表现力。“舒”,舒展,开阔。既写诗人所见,又写诗人所感,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
12、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1933年夏【注】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市北部。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又一次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从空中到眼前的夕晖与青山,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白无力,闪烁着绮丽的暮色。B.第三句化用花间词派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没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C.下片后两句点出此词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D.本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的山川风景
13、的描绘,表达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解析】选A。A项,“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白无力”应是“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13.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加以赏析。(6分)答:_【解析】根据“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判断上片为实写。根据“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描写幽默诙谐,可知下片为虚写。结合诗词具体分析,另外在情感上进行解读。参考答案:虚实结合。上片直写夏天的景色,诗人抓住夏季雨后常出现彩虹这一自然现象,借以寓意。彩虹呈现出各种美丽的颜色,像一条彩带,是谁挥动着这样的彩带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呢?一个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表现出作者战斗胜利后的欣喜心情。下片则写当年的那场鏖战,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
14、那场激战不铺陈、不展开,惜墨如金,只一句“弹洞前村壁”,此时不见硝烟弥漫,但能想象出当时烽火四起;不直写战斗的激烈艰苦,却轻松幽默调侃“装点此关山”。提升培优 (45分钟48分)一、阅读鉴赏(2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注】本词作于1929年10月。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进攻。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农历九月初九,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
15、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而易老,天因无情而难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重阳节年年都会如期而至。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进一步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解析】选A。A项,理解错误,词中并没有表达“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2.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
16、,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6分)答:_【解析】前一句可以从具体的秋天的景物角度理解,后一句是诗人心情的写照。参考答案:不矛盾。“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色并非繁花绿叶这一特点而言的。“胜似春光”是就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同时红军打了胜仗,诗人看到“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3、4题。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
17、家陵阙。3.下列对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一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描绘了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的景象。B.上片前两句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凄清的清晨画面,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C.“马蹄声碎”中“碎”的意思是“碎杂”,生动地刻画出急行军时的景象;“喇叭声咽”中“咽”的意思是发不出声,写出了当时物质条件的恶劣。D.“漫道”的意思是“莫道”,“真如铁”的意思是真的像铁一样坚固,表现红军蔑视困难、不畏强敌的雄心。【解析】选C。C项,“咽”的本义是声音因哽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4
18、.两首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所渲染的气氛是否相同?请加以概括说明。(6分)答:_【解析】抓住能体现气氛的意象分析即可。如“喇叭声咽”“残阳如血”等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灞桥伤别”“西风残照”等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气氛。参考答案:不相同。毛词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李词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伤感的气氛。(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长城谣席慕蓉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
19、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注】席慕蓉,著名作家、画家,祖籍内蒙古,随家定居台湾,其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影响深远。焉支,即焉支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势险要,为古代驻兵防守重地。5.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意象鲜明独特,语言活泼俏丽,感情纯朴真挚,流露着诗人深深的愁思。B.“无情”“蹲踞”“冷眼”,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长城人格化,突出了长城作为旁观者的角色。C.“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采用排比的手法,将长城与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融在一起,加强了情感表达。D.“敕勒川 阴山下/今宵月
20、色应如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勾勒了一幅恬静清旷的画面,意境悠远。【解析】选A。A项,“语言活泼俏丽”分析错误。本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深深的愁思。6.本诗大量使用了第二人称,结尾又使用了第一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_答案:大量使用第二人称,便于诗人把长城直接当作倾诉的对象,增加亲切感,更易于抒发感情。结尾用第一人称,使对长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回归抒情主体,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诗歌交替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使得行文更加灵活,诗人情感的抒发更加自由。二、语言运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21、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_。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疾苦与心声,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任务,
22、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_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显现光明,在困难中指明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_,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悱恻。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含寰宇,_,突显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俯拾皆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贯通古今B.鳞次
23、栉比波澜壮阔感人肺腑博古通今C.鳞次栉比云谲波诡荡气回肠博古通今D.俯拾皆是云谲波诡感人肺腑贯通古今【解析】选A。“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根据适用对象,第一处应选“俯拾皆是”。“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好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根据语境,第二处使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因前面有“使人
24、”,故选用“荡气回肠”。“贯通古今”,将古代和今天连接在一起。“博古通今”,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第四处应用“贯通古今”。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B.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C.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D.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交流性和易理解性【解析】选C。此题有两处需要
25、注意:一是这些意象首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工具,然后才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二是先理解后交流。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诗词蕴含着激情,充满着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B.毛泽东诗词充满炽热的激情,蕴含深邃的理性,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C.毛泽东诗词包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D.毛泽东诗词蕴含着饱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解析】选B。画线语句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中“充满激情”不能修饰“理性”,应为“充满激情”,“蕴含着理性”;“炽热而深邃”也
26、不能修饰“理性”,“炽热”只能修饰“激情”,不能修饰“理性”,“深邃”只能修饰“理性”,不能修饰“激情”。对比四个选项,只有B项最恰当。10.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诗句的句子。(6分)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面对泰山,_漫步西湖,_答:_【解析】本题所给例句中,歌咏的对象是长江,句中引用了诗句,末句点出诗人的情怀。要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参考答案(示例):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写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7、白居易喜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之情。11.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学习完沁园春长沙后,班里举行了一次以“毛泽东诗词朗诵”为主题的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活动。要求: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100字左右。(6分)答:_答案(示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