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用书P61(单独成册)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废黜/沸反盈天锻炼/放诞无礼潦倒/百无聊赖B呜咽/弃甲曳兵怯弱/锲而不舍嘱咐/人烟阜盛C谗言/缠绵悱恻鉴赏/间或一轮伺候/垂手侍立D溺爱/华冠丽服替身/扪参历井采撷/度长絜大解析:选B。A.fi,dun/dn,lio;B.y,qi,f;C.chn,jin,c/sh;D.n/l,shn,xi。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张家界的景色_,已经不需要溢美之词,广大的游客已经用实际行动为这个景区做了最好的代言。车子差点儿翻落山谷,大家吃惊之余,虽庆幸命保住,但仍不免_。如果我们在集中精力
2、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旁边有人打电话,我们通常会觉得_,无法集中注意力。A妇孺皆知汗流浃背忐忑不安B广为人知 汗流浃背 心烦意乱C广为人知 挥汗如雨 忐忑不安D妇孺皆知 挥汗如雨 心烦意乱解析:选B。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广为人知:流传很广,大家都知道。根据上下文来看,此处应该用“广为人知”。 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挥汗如雨:形容天热出汗多。此处有“恐惧”义,应该用“汗流浃背”。 忐忑不安: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虚或忧虑而不能安心。心烦意乱:形容心情烦躁,思绪纷乱。此处应该用“心烦意乱”。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是()A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B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C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来统筹谋划。解析:选A。B项,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博览会”,尚无谓语部分,后面就改成了以“游客”为主语。C项,语序不当,“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
4、害”与“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轻重颠倒,应互换位置。D项, 成分残缺,缺介词宾语中心语,“小康”后加上“的高度”。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西塘与乌镇无非是环水之中,粉墙黛瓦,小桥石驳。_可惜这座书卷气十足的江南古镇,能树起大旗、成为撑得起门面的大家的,寥若晨星。南浔以其“簪缨世第,蓬荜名儒,相尚藏书,辉炳邑谋”的风采雄称“天下第一镇”,可谓实至名归。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这里豪宅巨厦、富甲天下,是出“沈万三”的地方。相比之下,南浔还有点儿内涵。清代三百年中,南浔出学者四百五十人,著作一千二百种,实乃壮观。南浔一为丝,一为书,湖丝与茅台酒在191
5、5年巴拿马同获金奖,世人称南浔为“诗丝书之乡”。ABCD解析:选A 。本题中,先写西塘与乌镇是要引出南浔,所以后面接,然后总写南浔,接着写南浔的两大特色,再以收总,接后文。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
6、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
7、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
8、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解析:这段文字中有两处使用了比喻,可以从比喻使用的效果角度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的情感要结合整段文字理解。答案:这段文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我”急于背诵的匆忙情景和焦躁心情,表
9、达了“我”对父亲此时要“我”背诵这种无聊的书的不满。6文中画线的“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一句中“梦似的”一词具有怎样的含义?答:_解析:“梦”在这里是比喻的说法,结合上文“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和下文的“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可见这是一个噩梦。答案:“梦似的”写出了父亲毫不顾及孩子的心理,给“我”带来的无奈和烦恼,表现了当时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7作者开始是那样的向往去看庙会,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去看五猖会了,可是他为什么却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答:_解析:解答此题,要理解这段文字采用的先扬后抑的表现
10、手法,前后相比凸显出父亲强迫“我”在这个时候背书,对“我”的伤害之深,影响之大。答案:文章采用了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用向往看庙会的欢乐同下文被迫背诵鉴略造成的压抑对比,表现了父亲的不讲理、不理解孩子的专制对孩子内心造成的创伤和带来的痛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在鲁迅先生故居郑文燮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
11、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鲁迅在北京生活了十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做“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
12、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
13、迅博物馆的所在地。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
14、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
15、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
16、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B文章中有大量的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C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鲁迅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狭小和简陋的特点。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 D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解析:选C。C项,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
17、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9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原文加以概述。答:_答案:(示例)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精神方面:鲁迅先生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10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中,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示例)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突出其“阴冷”“悲悯”的特点;并由此写到他的命运,突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以此烘托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
18、奈的心境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大无畏抗争精神。三、语言运用11鲁迅在三味书屋时,老师出一上联“独角兽”,有人对“九头鸟”“两头蛇”。鲁迅对的是“比目鱼”,受到老师的称赞,老师称赞鲁迅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独”不是数字,是“单”的意思,故不能对数字,“比”不是数字,是“双”的意思,所以好。1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_。”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王富仁先生对此做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
19、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_。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_。解析:解答该题,应当注意前后语境作答,第一空是将孔子与鲁迅相提并论,根据“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一句,因此要填写“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第二空根据“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个精神素质”等信息,可以填写“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第三空根据“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以及鲁迅的特点分析,可以填写“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答案: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