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677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8 谭嗣同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8谭嗣同传学习谭嗣同舍身取义的崇高品质,认识这一人物思想上的局限性。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传主作出恰当的评价。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在政治和学术方面都有显著的业绩。谭嗣同是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中最杰出的英雄人物。他积极投身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变法运动,精心撰写了仁学一书,猛烈抨击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反映了民族

2、资产阶级要求进步发展的呼声,号召人们“冲决网罗”。这部书是他主张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在近代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变法维新只坚持了103天就失败了。光绪遭幽禁,康、梁逃亡日本,谭嗣同等6人被杀。就义的6人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六君子”。梁启超逃往日本后,为了悼念牺牲的“六君子”,分别为他们写了小传。由于作者熟知传主的经历与性情,故所述真实可信感人。传记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戊戌变法运动的整个过程,高度颂扬了谭嗣同为变法维新鞠躬尽瘁、临危不惧、杀身成仁的精神,是后人了解谭嗣同的重要文献之一。一、通假字衍绎南海之宗旨“衍绎”通“演绎”,发挥乃丁宁而去“丁宁”通“叮咛”,嘱咐面稜稜有秋肃之气“稜稜”同“

3、棱棱”,严肃的样子二、一词多义(1)适(2)任(3)故(4)焉三、词类活用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淹通群籍,能文章名词活用为动词,写文章四、古今异义集同志讲求磨厉古义:研究探讨。今义:追求。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经世之条理古义:方法,步骤。今义:不紊乱。知其为非常人矣古义:不是一般的。今义:很。需次金陵者一年古义:居住。今义:第二等,第二位。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古义:共同志向的人。今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一种称谓。有开懋勤殿故事古义:旧例。今义:有情节的,用来讲述的事情。以流通经典为己任古义:顺利的阅读。今义:流转通行。五、特殊

4、句式幼丧母,为父妾所虐,备极孤孽苦被动句弱冠,从军新疆省略句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君不之信宾语前置句天下健者,唯有足下判断句足下何以待之宾语前置句谭嗣同具有怎样的政治见解?我们应如何评价?我的理解谭嗣同的政治见解,文中并没有作很多正面的述说,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一斑。谭嗣同以及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这些所谓维新派,都是略有些资本主义思想的士大夫。他们拥护皇帝,提倡君主立宪,主张抵御外侮,挽救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希望中国也走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道路。但是他们软弱并脱离群众,眼光短浅,政治经验不足,把变法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又幻想同拥有军权的袁世凯合作,又没有缜密的计划,失败在所

5、难免。谭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是有一定见解的;当然,一旦维新失败,便“惟待死期”,以流血“自嗣同始”则看法未免有所偏颇。这篇传记是怎样塑造谭嗣同这个人物的形象的?我的理解这篇传记以叙述为主,也用描写和议论的方法。谭嗣同刚“被征”时,“适大病”,待稍愈,竟“扶病入觐”,足见他是怀有炽热的爱国热情的。他“奏对称旨”,具有高超的政治见解,而且,30岁出头就担任相当于“宰相之职”的“参知政事”,又具有突出的工作能力。谭嗣同毕竟是阅历浅、经历少,尤其在政治斗争方面的策略太欠缺。这就不能不导致以后斗争的失败。事败以后,谭仍在谋划“救皇上”,要以死“酬圣主”。他千方百计关心同志,帮助同志脱险。对

6、自己,则是“惟待死期”,把一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可说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谭的性格和受骗的过程着重通过对话作了具体交代,而其中袁世凯幕府一官员用荣禄耍手段的复杂过程说明袁、荣二人的关系的一段只有几十个字,可见文笔之简练。谭嗣同自己视死如归和对同志的关怀备至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谭的风格、精神。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我的理解其一,他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活动或场面,加以着力叙写,笔墨酣畅淋漓,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谭嗣同造访袁世凯和谭嗣同诀别梁启超这两段文字,写得笔饱墨酣,生动感人,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二,作者把爱憎褒贬的态度和论断,寄寓在叙事之中,融化在人物的语言行动之

7、中。梁启超当时是谭嗣同的战友,他写这篇传记时是怀着深刻的悲痛和崇敬之情来写的。他严格按照史传文学的要求,不自由议论,不作主观抒情,力求在真实的记叙之中,让事实说话,让形象说话。他把自己的爱憎褒贬留注于笔端,抓住那些最能揭示战友精神品质的言行和场面,作酣畅淋漓的叙写,借以倾吐自己一腔挚爱敬仰之情,表达自己对战友的评价和论断。谭嗣同“以血荐轩辕”谭嗣同个性爽直,立志高远,是当时有名的才子。1898年,被破格提拔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列强瓜分中国的野蛮,他义愤填膺,积极追随梁启超开展维新变法来寻求救国之道。不料“九月政变”由于袁世凯的出卖而功败垂成,维新派相继入狱。面对险境,日本友

8、人苦劝谭嗣同东渡日本避祸讲学。但谭嗣同泰然自若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终于在1898年9月9日被杀于北京南城菜市口。虽然谭嗣同的观点过于表面化,但他为国富民强甘愿献身的一腔热血将彪炳史册。不屈的谭嗣同在谭嗣同的精神气质中,既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式“抵抗绝望”之悲情,亦有共工撞不周山式不屈不挠之勇气。在狱中,谭嗣同题诗云:“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时任刑部司员的唐烜在日记中写道:“倔强鸷忍之慨,溢于廿八字中。”唐氏又在戊戌纪事八十韵中描述谭嗣同临刑前的神态:“谭子气未降,余怒冲冠

9、发。”身为刑部官员的唐烜也不得不对其英勇气概表示钦佩之情。谭嗣同从容就死,向死而生,走上了一条求仁、求真之路。谭嗣同的志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狱中题壁的诗句,大义凛然,豪气冲云。其实,谭嗣同少时就有大志,渴望能建功立业。甲午战争后沉重的民族灾难,使谭嗣同义愤填膺,感到再不能因循守旧,苟且图存,因而倡导新政,立志变法。“首在浏阳设一学会,集同志讲求磨厉”“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事”“慷慨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谭嗣同从1895年后才开始从事维新运动,当时康有为、梁启超已成为维新名士,到1898年遇难,谭嗣同从事维新运动只有三四年时间,却做出很大成绩,作为

10、一个后来者却终能与康梁齐名,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这与他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谭嗣同“忠于爱国,勇于任事,不避艰难,不畏疑谤”,最终以满腔豪情和一腔热血实践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积累与运用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B乃丁宁而去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解析:选B。“丁宁”通“叮咛”,嘱咐。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父命就官为候补知府就:担任B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到去C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假:给以D君竟日不出门 竟:竟然解析:选D。D项,竟:整,从头到尾。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

11、同的一项是()A题一诗于狱壁志士渐集于湘楚B天津阅兵之阴谋 荣禄固操、莽之才C竭死力以补救 以流通经典为己任D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 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解析:选C。C项,“以”,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把。A项,“于”都是介词,表处所;B项,“之”都是助词,的;D项,“而”都是连词,表顺承。下列语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B天津阅兵之阴谋,君知之乎C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D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君不之信解析:选B。A项,介词结构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

12、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父继洵,官湖北巡抚。幼丧母,为父妾所虐,备极孤孽苦,故操心危,虑患深,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弱冠,从军新疆,游巡抚刘公锦棠幕府。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自是十年,来往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各省,察视风土,物色豪杰,然终以巡抚君拘谨,不许远游,未能尽其四方之志也。自甲午战事后,益发愤提倡新学,首在浏阳设一学会,集同志讲求磨厉,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焉。时南海先生方倡强学会于北京及上海,天下志士,走集应和之。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游京师,将以谒先生,而先生适归广东,不获见。余

13、方在京师强学会,任记纂之役,始与君相见,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经世之条理,则感动大喜跃,自称私淑弟子,自是学识更日益进。时和议初定,人人怀国耻,士气稍振起,君则激昂慷慨,大声疾呼,海内有志之士,睹其丰采,闻其言论,知其为非常人矣。以父命就官为候补知府,需次金陵者一年,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事,未尝与俗吏一相接,君常自谓“作吏一年,无异入山”。时陈公宝箴为湖南巡抚,其子三立辅之,慨然以湖南开化为己任。丁酉六月,黄君遵宪适拜湖南按察使之命,八月,徐君仁铸又来督湘学,湖南绅士某某等蹈厉奋发,提倡桑梓,志士渐集于湘楚

14、。陈公父子与前任学政江君标,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省之倡。于是聘余及某某等为学堂教习,召某某归练兵,而君亦为陈公所敦促,即弃官归,安置眷属于其浏阳之乡,而独留长沙,与群志士办新政。于是湖南倡办之事,若内河小轮船也,商办矿务也,湘粤铁路也,时务学堂也,武备学堂也,保卫局也,南学会也,皆君所倡论擘画者,而以南学会最为盛业。设会之意,将合南部诸省志士,联为一气,相与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而先从湖南一省办起,盖实兼学会与地方议会之规模焉。地方有事,公议而行,此议会之意也;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此学会之意也。于时君实为学长,任演说之事,每会集者千数百人,君慷慨论天下事

15、,闻者无不感动,故湖南全省风气大开,君之功居多。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果:果断B天下志士,走集应和之 应:响应C其子三立辅之 辅:辅助D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 大:广泛解析:选A。A项,果,成功。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幼丧母,为父妾所虐如姬父为人所杀B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君退朝,乃告同人曰D于时君实为学长乃设九宾礼于庭解析:选B。A项,“为”,都表被动。B项,“焉”,助词,表陈述语气;兼词,于此。C项,“乃”,都是连词,于是。D项,“于”,都是介词,在。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

16、现谭嗣同“寻求真理”“立志图强”的一项是()弱冠,从军新疆,游巡抚刘公锦棠幕府首在浏阳设一学会,集同志讲求磨厉谋大集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省之倡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事将合南部诸省志士,联为一气,相与讲爱国之理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ABC D解析:选D。是介绍谭嗣同早年从军情况,不能反映“寻求真理”“立志图强”。是“陈公父子与前任学政江君标”的事迹,不是谭嗣同的。是“设会之意”不是谭嗣同的事迹。排除这三项即可。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谭嗣同小时候就丧母,被父亲的小妾虐待,受尽孤臣孽子之苦,所以操心危难的事,忧虑祸患比较多,品德才智一天天增长

17、起来。B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后,谭嗣同更加发奋提倡西方的新学,开始在浏阳开设了一个学会,这实际上是湖南全省新学的起点。C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慷慨激昂,大声疾呼。海内有志之士,看到他的丰采,听到他的言论,便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D1897年6月黄遵宪恰好就任湖南按察使,8月,徐仁铸又来督办湘学,他在家乡提倡新学,有志之士逐渐会集于湖南一带。解析:选D。D项,徐仁铸“在家乡提倡新学”错,原文是“湖南绅士某某等蹈厉奋发,提倡桑梓,志士渐集于湘楚”。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译文:(2)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

18、书。译文:(3)地方有事,公议而行,此议会之意也。译文:答案:(1)刘锦棠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打算向朝廷推荐他,恰逢刘锦棠因为侍奉亲人而辞官,事情没有结果。(2)深探孔子、佛家学说的精奥之处,融会贯通群贤的思想方法,推广康有为的学说宗旨,写成了仁学一书。(3)地方上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议定而行,这其实是议会的意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绅,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宦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氏,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

19、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稹为宰相,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稹遂罢;欲引牛僧孺,惧绅等在禁近沮解,乃授德裕浙西观察使。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免台参以激绅。绅、愈果不相下,由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

20、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从容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始,绅南逐,历封、康间,湍濑险涩,惟乘涨流乃济。康州有媪龙祠,旧传能致云雨,绅以书祷,俄而大涨。开成初,郑覃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武宗即位,徙淮南,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足缓

21、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节选自新唐书李绅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B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C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D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题关键是对意思的理解,根据内容断句。要把这些句子放到文章中去,理解了意思,

22、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厚遇”的对象是李绅,“遣使者就第劳赐”的主语是皇帝,“为逢吉中伤”表被动,“入谢”的主语是李绅。加上标点为: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指年幼丧父,“鳏寡孤独”一词中,“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B“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助教”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C“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汴梁、石头城等。D“

23、京兆尹”一般指京师所在地的行政长官,唐朝时的京兆尹即长安的行政长官,其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解析:选C。该题考核文化常识。C项“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汴梁、石头城等”错误,“汴梁”是开封的别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绅很有才华,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小时候母亲亲自教他知识,他个子矮小且擅长写诗,当时人称他为“短李”。B李绅智勇双全,他不愿为李锜写奏章,就假装害怕发抖写不成字,李锜以死相威胁时,他也毫不畏惧。C李绅经历坎坷,他曾因得罪李锜而下狱,也曾被牛僧孺罢免御史中丞之职,还曾因建议立深王为太子而被贬为端州司马。

24、D李绅颇有政绩,他历经多代帝王,担任过多种官职,当地方官也能造福于民,死后还被赠官太尉。解析:选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还曾因建议立深王为太子而被贬为端州司马”错误,这是李逢吉为诬陷李绅编造的说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译文:(2)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译文:解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重点词语:“闻”,使皇上知道;“谢”,谢绝;“市”,买、获取。第二句,重点词语:“危”,高;“尸”,堵住。答案:(1)有人想将这事报告皇上,他谢绝说:“我本受仁义

25、激发,不是为了获取名声。”(2)河南府有很多小无赖,有时戴着高帽子敞着衣裳,打大球,堵住大路,车辆马匹不敢通过。参考译文:李绅,字公垂,是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因世代在南方做官,因此客居润州。李绅六岁失去了父亲,他像成人一样哀痛。母亲卢氏,亲自教他读书。他生来矮小精明能干,在写诗方面最有名,当时号称“短李”。元和初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国子监助教,他不乐意,就离职了。他客居金陵,李锜喜欢他的才干,任命他为掌书记官。李锜渐渐不守国法,幕僚没人敢说,李绅多次劝告,他不听;李绅想离职,他又不允许。遇上皇帝派使者召唤李锜,他称病不去,接着胁迫使者为众人奏报皇帝,希望能够留下。李锜叫李绅写奏疏,他坐在

26、李锜面前,假装害怕发抖,以致不能写字,写几笔就涂掉,写坏了几张纸。李锜发怒骂道:“你怎敢这样,不怕死吗?”他答道:“生平没有见过兵器铠甲,今天因此而死已经满足了。”有人说许纵会写军中文书,李绅不值得任用。于是把许纵召来,许纵按要求执笔写了,李锜就把李绅关进监狱,李锜被杀死后,他才被释放了。有人想将这事报告皇上,他谢绝说:“我本受仁义激发,不是为了获取名声。”唐穆宗召他进京任右拾遗、翰林学士,他和李德裕、元稹同时代,号称“三俊”。元稹当宰相,李逢吉派人报告于方的案件,元稹就被罢免了;李逢吉想推荐牛僧孺,担心李绅等人在皇帝面前阻拦,就任命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牛僧孺当了宰相,任命李绅为御史中丞,是看

27、到他性格刚强急躁,容易出问题,又看到韩愈刚强直率,就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不需参谒台臣来激怒李绅。李绅和韩愈果然互不相让,因为这把他们都免职,任命李绅为江西观察使。皇帝一向对李绅很好,派使者到他家里去慰问赏赐,认为他愿意出京任官,他哭着说是被李逢吉陷害。他进宫谢恩,又自己诉说原因,皇帝醒悟了,改命他为户部侍郎。等到唐敬宗即位,李逢吉看到李绅失去了依靠可以算计,让王守澄乘便上奏说:“故世皇帝当初讨论立太子时,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为太子,只有宰相李逢吉请求立皇上,李续、李虞赞成他。”李逢吉也乘机说李绅曾做不利于皇帝的事,请求把他赶出京城。皇帝刚登基,不能辨别,就贬李绅任端州司马。后来皇帝

28、在宫中找到去世皇帝亲手装的一箱奏章,打开后,看到裴度、杜元颖、李绅多次上奏请求立他为太子,才非常受感动而醒悟了,把李逢吉一伙呈上的诽谤奏章都烧了。起初,李绅贬去南方,走到封州、康州,水浅流急处危险阻塞,只有乘着河水猛涨才能过河。康州有座媪龙祠,过去传说能呼风唤雨,李绅写文章祷告,不久河水猛涨。开成初年,郑覃任命他为河南府尹。河南府有很多小无赖,有时戴着高帽子敞着衣裳,打大球,堵住大路,车辆马匹不敢通过。李绅治理坚决严厉,他们听到风声都吓跑了。唐武宗登基,他调任淮南,被封为赵郡公爵。任职四年后,因脚无力不能上朝,辞去职位。后去世了,赠官太尉,赐谥号叫文肃。三、表达与交流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1

29、)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画面内容。(80字左右)答: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漫画,要注意分析画中的对象;其次,要分析出图中各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变化的规律;最后,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对画面进行介绍。答案:(示例1)两人栽树,左边一人只在地上画圆圈标出要栽树的地方,未栽一棵树;右边一人栽了一棵树,辛勤培育,树已长大。(示例2)两人栽树,一人在找地,一人栽了一棵树;后来,找地者还在找,栽树者在浇水;最后,树已长大,找地者还在找地。(2)请用一句话写出漫画的寓意。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漫画寓意是指画面所揭示的社会生活的特质。本幅漫画通过左右两边不同情景的对比,

30、揭示出在社会生活中“要重视行动,不要空想”的道理。答案:(示例)一万个“0”抵不上一个“1”。(或:行动胜于空想。)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修改。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答: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得体。书信属应用文体,要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用是否准确,语体是否得当。“寄奉”是敬辞,用于自己寄给别人东西,这里应使用一个别人给自己东西的敬辞。“些许”在这里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合适。“惠存”“光临”“过目”是用于请别人做事的敬辞。五处都是对象用错。答案:“寄奉”改为“惠赐”;“过目”改为“拜读”;“些许”改为“莫大”;“惠存”改为“珍藏”;“光临”改为“前往”。-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