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一) 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633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一) 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一) 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一) 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一) 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达标训练(一)百家争鸣(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烽出并作,备引一端”,学派众多,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最重要原因的是()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3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清静无为B兼爱非攻C克己复礼D加强君主集权4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

2、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 D墨家5(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7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8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

3、“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墨子C荀子 D韩非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

4、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1)上述材料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试指出四则材料所提出的核心主张。(10分)(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主张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四核心主张的影响和演变情况。(4分)课时达标训练(一)1选A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剧变所决定的。A项全面概括了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含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剧变。2选DA项只能体现法家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观点,与题意不符;强调尊卑等级关系的是儒家思想,主张“贵贱有序”,B项排除;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思想文化

5、的主流,C项排除;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其源头,百家争鸣局面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故D项正确。3选C“清静无为”是道家思想,“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加强集权君主集权”是法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4选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属于儒家学派,故B项正确。 5选C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

6、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D项错误。6选C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理解。题干材料大意是:人民饥饿,是因为居上位者收过多的税费;人民难于管理,是因为居上位者太多事了,人民难以治理。这段材料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C。7选D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把握,关键是要抓住各派思想的核心主张。题干中“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的是“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的基本主张,故选D。8选B由“兼爱”“非攻”“节俭”“节用”可知是墨家的主张,创始人是墨子,故选B。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诸子百家的治世主张。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王道之始”等信息进行判断;第二小问结合四则材料信息逐一进行说明。第(2)问,联系材料中“国安而暴乱不起”等信息,从社会变革、各自利益等方面进行思考。第(3)问,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中心问题:治理国家和巩固统治的方式。核心主张:材料一主张“仁”和“德”;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而治”;材料四主张严刑重罚。(2)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的剧烈变化,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3)影响:材料四的主张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演变: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思想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