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湘阴县第五中学高一语文《咏怀古迹(其三)》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403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阴县第五中学高一语文《咏怀古迹(其三)》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南省湘阴县第五中学高一语文《咏怀古迹(其三)》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咏怀古迹(其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2、 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情怀。3、 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4、 背诵诗歌,赏析并积累名句。【学法指导】诵读法 探究、讨论法【学习过程】【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自主学习】一、 知识积累1、 认读字音:朔( )漠 青冢( ) 省( )识2、 理解词义:去

2、紫台 青冢 省 春风面 环佩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1、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3、概括诗歌主要内容。【合作探究】一、咏怀古迹(其三)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二、名句赏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课堂小结】【课堂检测】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