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 选读》课堂作业:《知其不可而为之》2.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352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 选读》课堂作业:《知其不可而为之》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 选读》课堂作业:《知其不可而为之》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 选读》课堂作业:《知其不可而为之》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知其不可而为之课堂作业(二)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题。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2、?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从政者殆而 殆:危险 B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赋:停止2选出下列加黑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趋而辟之B是鲁孔丘与 丘不与易也C何德之衰 不得与之言D而谁以易之 子路行以告3.下面对这段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接舆经过孔子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

3、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答: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答: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答: 5.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 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4、。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6(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三、作文 8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孔子的勇武精神让人佩服,庄子的认命态度也未必没有道理。其实,就个人来说,“为之”还是“安之”,最终还是

5、看什么事。 请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或“知其不可而安之”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两题任选一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知其不可而为之(二)1 C【易:改变,改革】2 A【A均表修饰,可译为“着”;B通“欤”,吗,跟,同;C这样,他;D跟,同,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3. B【应是把孔子比作凤凰】4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荡不安,那么(你)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飞禽走兽是不能跟它们同群共处的,(我)如果不跟世上的人群相处又能跟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