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296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2014版高中语文《复习方略》四川专用 专项提升作业(10)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项提升作业(十)十 古代诗歌鉴赏1.(2013鞍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雨晴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答:_(2)“卧看星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中“坐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答

2、:_2.(2013成都诊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秋雨叹三首(其一)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失。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这时候正困守长安。决明:一种豆科植物,初夏长苗,入药可明目,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答:_(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

3、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_3.(2013哈尔滨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满江红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榆塞:代指北方边塞。(1)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上阕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答:_(2)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

4、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答:_4.(2013遂宁诊断)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溪居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1)诗中描绘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答:_(2)清代沈德潜认为此诗用了“不怨而怨”的反衬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5.(2013太原模拟)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糖多令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

5、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南楼,即黄鹤楼,在武昌黄鹄山(今蛇山)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纷争之地”(蓼园词选),很多词人登临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_(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答:_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南巴尉时所作。长沙傅,指汉代长沙王太傅贾谊。(1)联系全诗,说说作者“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

6、些。答:_(2)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两句。答:_7.(2013贵州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注】张元幹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注】胡铨(字邦衡)被贬到新州以后,继续写了一些慨叹国事的词作。这些词作通过彭德器传到了张元幹手中。他读后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和韵词。(1)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赏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答:_8.(2013郑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江楼夕望招

7、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答:_(2)对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答:_9.(2013南充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1)这首词所描绘的暮春初夏景象由哪两幅图景组成?诗人借此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说明。答:_(2)“翠叶

8、藏莺,珠帘隔燕”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词进行分析。答:_10.(2013正定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越江,即粤江,这里指柳江。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1)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题目的中心内涵的。答:_(2)此诗表达了诗人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11.(2013葫芦岛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山路见梅感而有作钱起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晚溪寒水

9、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1)清代纪昀评价这首诗:“唐人梅诗不似宋人作意。此首特有情韵。五、六最佳。”有人说,第六句中的“蜂”字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2)就诗歌表达主旨而言,这首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答:_12.(2013吉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夏日题老将林亭张蠙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注,曾不交锋向塞沙?【注】凌烟阁: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

10、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_(2)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答案解析1.(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不必求全。前两联描绘雨晴后的景色,内容上抓住“雨晴”概括即可。“江面清”并非写雨后的江面,而是以江面喻天色;“纤云不动小滩横”是承接“江面清”的又一比喻,写雨后“纤云”挂在蓝天上,纹丝不动,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颔联中鹊有“衣”又能“语”,雷有“气”,都是拟人手法的运用。答案(示例):内容:诗的前两联通过西南方天空“缺”出的一隅(西南方天空露出的一片蔚

11、蓝),天空中一抹不动的纤云,羽毛“犹湿”的鸣鹊和低沉的残雷来表现雨过天晴之景。(注意要有修饰语表现出雨晴,如羽毛“犹湿”、残雷等)手法:诗人主要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晴。比喻:首联“江面清”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清明之色。“纤云不动小滩横”一抹纤云好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拟人:鹊羽未干说“衣犹湿”,雷声没有马上消失说它是怒气未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过天晴的特点。(2)答案: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坐看牵牛织女的寂寞凄凉。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

12、爽可安稳入睡,急切地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到天明,表达了作者对雨过天晴的喜爱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2.(1)参考答案:用秋日风雨中“烂死”的百草反衬决明的“颜色鲜”,把决明的叶与花分别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2)参考答案:“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可看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

13、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3.(1)答案:开篇写“金甲雕戈”“辕门初立”,回忆主人公当年在军中的威武形象。“一挥千纸,龙蛇犹湿”显示他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铁马”“楼船”两句追忆紧张的军旅生活,最后笔锋一转,用李广难封的典故写自己不受重用。(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由于烛之武退秦师是必修课文,很容易看出作者是在用典。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是向国君郑伯发牢骚,含有空怀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愤懑。结合本词下阕内容,很容易对作者抒发的情感做出判断。答案:用典抒情。作者化用烛之武的典故,抒发主人公空怀

14、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难为所用,老来只能闲居的无奈和愤慨,自嘲的口吻中包含着对自己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深沉感伤。4.(1)答案:描绘了诗人被贬官后闲居无事,到菜地种菜、农田除草,到山中赏景高歌的情景。这些生活情景具有无人打扰、悠闲自在的隐逸特点。(2)答案:表面上看诗人为官时被官务所累,被贬永州可过一种闲居山林、自由自在、无官一身轻的日子,说是“不怨”,实际是为反衬“来往不逢人”的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忧郁之情,又是有“怨”。【误区警示】考生在回答这类题目时最易犯的就是粗心大意,忽视问号的个数,以致回答不全面或答非所问,张冠李戴。不注意提问有先后顺序,结果答案表述思路不清晰。回答时应注意:认真审题,

15、抓住题干中的信息,明确要求回答的角度。回答关键看问号,做到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忌乱答一通。回答要依据提问的顺序来答,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地回答,力求答案简明,条理清楚。5.(1)答案: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岁月不再、昔是今非、忧国伤时等悲慨感伤之情。二十年过去了,哀叹故人不在,痛惜自己的少年壮怀已被磨灭,眼前关系国家存亡的重镇竟是满目凄凉,“新愁”满怀,难以尽述。(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词一起头就用了两个偶句,略点景物,写登楼之所见。这残芦满目、浅流如带的意境,不仅气象萧瑟,而且写出了居高临下的眺望之感,是统摄全篇的传神之笔。接下去,作

16、者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以虚间实,别起波澜。“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随意转,极见工力。过片以后纯乎写情,都从“重过”一义生发。曰“故人”,曰“旧江山”,曰“新愁”,曰“不似”,莫不如此。“浑是新愁”,四字包括三层含义:本有旧愁,是一层;添了新愁,是第二层;愁到了“浑是”的程度,极言分量之重,是第三层。旧愁为何?就是他忆鄂渚诗所云“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之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卒章三句买花载酒,本想苦中求乐,来驱散一下心头的愁绪。可是这家国恨、身世愁又岂是些许花酒所冲淡得了的!答案: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中实写眼前凄冷

17、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行了对比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6.(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主旨的能力。“乡心新岁切”写出作者急切的思乡之情,“独”字和“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则写出了自己的孤独,“老至居人下”和“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写出了自己被贬的现实和对前途的担忧无奈。答案:新年将至,思乡心切;身处异乡,孤独寂寞;年老被贬,归期不定。(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注意诗中的意象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猿”一般给人以凄凉的感

18、觉。另外“同”“共”二字实际写出了自己的孤独。答案:这两句写自己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吹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被贬地的荒凉和自己远离家乡的孤独,表达出内心的凄苦之情。7.(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词主要写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借以突出词人内心之中的悲愤之情。开头一句,化自杜甫可叹诗中“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的名句,直写世事的变幻莫测,人生的风雨难料。“千古功名”一句,承上句“变”字之意,转入到对自己的政治理想破灭的感叹。“好是”二句进一步借用古诗来抒发词人对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愤慨。“风光全似中原日”一句,承上转下,一个“似”字

19、,透露出词人对昔日中原风光的留恋。末句以情收束,含意深远。“自由身”是指不受拘束之意。当时的胡铨已失去人身自由,所以词人劝慰友人,不要太过执着,放宽心态,可以在小醉里得到暂时的自由,也同时是对友人的嘱托。答案: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词人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悲愤之情。对朋友远贬外地的同情和关切之情。(2)答案:用典。“白衣苍狗变浮云”化用杜甫的可叹诗中“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的名句,反映了世事的变幻莫测。“好是悲歌将进酒”语出李白的将进酒,抒发了词人对在政治上横遭迫害的愤慨。对比。“风光全似中原日”一句今昔对比,物是人非,抒发了词人对中原风光的思念和对山河破碎的无限痛惜。借景抒情。“雨后飞花

20、”一句,抒写暮春时节对繁花凋零的惋惜之情,也暗喻了对南宋朝廷前途的忧虑。8.(1)【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应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答案: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2)【解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

21、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答案: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二字。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

22、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9.(1)答案:包括出游时的郊外之景和归来后的日落之景。抒发了诗人对韶光易逝的惆怅、惋惜的情怀。(2)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两句诗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不着痕迹。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阕“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珠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10.(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除了要解说诗歌内容和题目的联系外,还要说明使用了什么手法,如何使用的。最后还要点明基本的思想情感。答案:首联开篇点题,直接点明别离,描述了兄弟

23、间的别离之情。颈联情景交融,渲染和对照了彼此境遇,表现了自己处境险恶,也遥想行人所去之地,山川阻隔,相见甚难。尾联运用想象手法,说此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表达了无尽的离别之苦。(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既然是复杂的,也就是多方面的,往往是身世遭遇与离别之情的合体,二者相互渗透,互为一体。前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倍黯然”三字,既集万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开启下文。三、四两句紧接着伤叹自己的贬谪身世:“一身”,形象地说明身世的孤零,“万死”,沉痛地诉说了遭遇的历尽艰危。“去国六千里”,展示了离开京城的遥远路程;“投荒十二年”,表明了被贬僻荒的漫长岁月。每一个字都渗透着作者的悲愤

24、不平之情。五、六两句分写别后各自在柳州和途中将会见到的景色。这两句对偶,一写山,一写水,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用浓墨重彩渲染出了在去留离别间黯然神伤的两种不同境界,烘托出了无尽的离情别恨。结尾两句,写今后的相思之情。答案: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一、三、四联表达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第二联集中表现了诗人被贬谪的愤懑愁苦之情。11.(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关于第一种理解:本诗写山梅于僻冷处开放,而自有风日送暖,数蜂关照,还不算过于沉寂。这是对山梅的传神写照,也借以抒发感慨。唐人咏物用“兴”的方法,兴则神妙;宋人咏物用“比”的方法,就不如“兴”法灵动,显得

25、板滞。所以纪昀有此评价。关于第二种理解:若按“特有情韵”而言,“蜂”字为好。前四句写山梅生长环境的恶劣,起着衬托的作用,以恶劣环境反衬山梅品格的高洁。五、六句自身有正衬的意思,用清凉的水和飞舞的蜂来衬托山梅的美好和幽香。面对此景,何尝不想到人生?于是回忆起江南的生活,自身的经历,为什么不喝一杯呢?答案:晴天里,傍晚天气渐寒,清水照着山梅的影子,优美动人,淡淡的幽香吸引着蜜蜂飞舞。山梅尽管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仍然有蜂来光顾,“蜂”字从侧面烘托出山梅的美好和幽香,体现了山梅美好的品性和气质。(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前四句的意思是说山梅生长在山路上,还有大风摧残着

26、,在山村的篱笆旁稀疏地开着,受到主人的冷落,连行人经过都感到凄凉。山梅生长在这恶劣的环境中,还能保持自身的优良品质,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这一反衬的手法运用得很高明。答案:前四句运用了反衬(衬托)手法。山梅生长在偏僻的山路上,还有大风摧残,在山村的篱笆旁稀疏地开着,连行人经过都感到凄凉。写山梅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其来反衬山梅品格的高洁。全诗通过赞美山梅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犹能保持自身的优良品质,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像山梅那样具有高洁的品质和顽强的毅力的感情。12.(1)答案:颔联描绘了微雨蒙蒙,“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斑驳陆离,绿草纤细低垂。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

27、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凄清冷落、寂寞萧条的景象。(2)答案:心境寂寞孤单中不乏闲适自得的曾经征战沙场的老将形象。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有一种不得已的无奈;“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却“渐欲似”,这就把老将的孤寂无奈揭示出来。颈联“井放辘轳闲浸酒”,“辘轳”是汲取井水的装置。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体现老将与鹦鹉为伴,以饮酒自娱,闲适自得中透露出孤寂。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