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答:_【解析】首联写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到山顶,月光如银,轻泻在山中的小溪上,水汽飘浮在溪水上,又弥漫在山间。颔联接着写到,月光照耀下的水汽如同天上的白云,轻轻地飘到诗人所居住的山寺前。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烟”的洁白,又用一“流”字点出了“烟”飘流的动态。【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
2、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答:_【解析】本诗是一首关于“竹子”的咏物诗,分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出答题的区域,看看哪几句是写“竹子”的,即写物的,哪几句是写情的,即通过物来吟情的。通过阅读可知,诗的前六句是咏物的,后两句是抒情的。那么可通过前六
3、句来概括竹子形象;(2)概括完形象后,可用一句话对咏物的目的进行概括分析,即对“情”的分析。此诗咏物的目的不求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2)这首诗借咏竹告诉我们: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这首诗为什么写到雁?答:_【解析】这是一首写客中秋思的诗。要理解为什么诗中写到雁,就必须了解“雁”这一意象与诗歌主旨之间的联系。“雁”在古代诗文中往往与两情交往、思亲思乡和孤独连在一起。
4、诗的第三句有一个词“乡心”,这是全诗的诗眼,因此,本诗中“雁”的意象是表明作者的思乡之情。【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4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_【解析】第一步:找出诗中的物象。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诗,物象就是野菊。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是集中描写野菊的地方,其重点是“幽色”和“减妙香”。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第三步: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挖掘其深层含意。咏物诗一般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象征了一种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品格。从全诗看,“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运用对比手法,将野菊的高洁置于至高的境界上更突出了野菊的本质特征。第四步:根据要求整合答案。【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