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2 小专题25 中国农业及农业问题一、我国的农业1、种植业(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秦岭淮河以南:水田,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商品粮基 地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平原、
2、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油料基地:山东、河北花生,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最大)。糖料基地: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出口农业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花卉、蔬菜、水果等。2、林业、牧业和渔业(1)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作用: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最大天然林区;西南横断山区是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2)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西藏牧区、宁夏。农耕区畜牧业:饲养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是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3)水产业有利条件:大陆边缘有广阔的海域(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河湖水域面积广。东南部水产业发达的因素:水域面积大,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技术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3、农业的发展措施(1)积极调整农业结构(2)科技兴农(3)走农业产业化之路4、WTO与中国农业1、粮棉生产受到冲击,油料、蔬
4、菜和园艺业等生产更具竞争优势,养殖业面临发展机遇。2、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方向:优质、高产、高效 动力:科学技术 具体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即“公司加农户”例1山东省寿光县(现为寿光市)原为产粮大县,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主要是大蒜、土豆、大白菜、洋葱等)出口县,2002年其蔬菜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强。图10中甲图是该县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乙图是该县种植业产值结构变化,两图中A 都代表1994年情况,B都代表2002年情况。据图分析:图10(1)2002年,该县蔬菜播种面积占种植业总面积的 ( ) A30 B40 C50 D60(2)近八年来,该县是如何调整农业结构的?这种调整的积极意义是
5、什么? (3)为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有人建议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甘蔗、柑橘等经济作物种植(利润高于蔬菜),这个建议是否可行?为什么?(4)请你对寿光县农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些建议。(1) B (2)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 采取这种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蔬菜的单位面积产值比粮食高得多),增加了国家外汇收入;另一方面,蔬菜种植所需要的劳动力多,解决部分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 (3)不行。山东省属于暖温带,热量条件不能满足甘蔗、柑橘的生长需要;建玻璃温室造价过高,生产成本太大,农民赢利少、甚至可能亏本。(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能增加经济效益而
6、不损害环境的,都可给分。如建造塑料大棚, 生产反季节蔬菜;对蔬菜进行加工、包装,还可以加工成罐头;利用蔬菜生产和加工的副产品(如菜叶、菜根、瓜皮等),发展家禽、家畜饲养;种植花卉。发展水产养殖等二、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A、东北区(黑、吉、辽)1、自然条件分析(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湿润半湿润区,灌溉水源充足。(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4)沼泽地面积很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所以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5)
7、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2、农业特色(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B、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1、自然条件分析:(1)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春旱(春季和初夏干旱)威胁农业生产是个普遍问题。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多数地方灌溉水源不足。(2)华北平原、
8、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许多地方,盐碱危害很严重。(3)黄土高原的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不少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但土质疏松,地表无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2、农业特色:(1)冬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2)棉花是本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C、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
9、、苏、浙、沪)1、自然条件分析:(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春末夏初,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更为有利,如果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旱,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旺盛,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所以抗旱任务很重。(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2、农业特色:(1)淮河
10、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D、南部沿海地区
11、(闽、台、粤、桂、琼及香港、澳门特区)1、自然条件分析:(1)我国纬度最低的一个区,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濒临海洋,夏季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这里丰沛的降水,雨季从4、5月份开始,延续到9、10月份。本区气候炎热多雨,无霜期长,作物几乎可以全年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三熟。(2)台风活动频繁,侵入我国的台风约80%在本区登陆。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带来一定灾害,有时也可缓解沿海地区的旱情。(3)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平原面积不大,珠江三角洲和台湾的西部平原是本区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2、农业特色(1)水稻在本区普遍种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甘蔗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
12、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又可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据基上种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种类。(3)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4)有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5)台湾的樟树颇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E、西南区(川、黔、滇、渝)1、西南三
13、省一市在北纬35以南,云南省南部还伸入到北回归线以南。四川、贵州、重庆和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云南南部属热带。川滇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很高,气候显著降低,形成高山气候。2、四川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可生长甘蔗,柑橘,柚子。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3、成都平原为冲击扇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灌溉便利,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早有“天府之国”美誉。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生猪、桑蚕的生长也很有名。4、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是重要的水稻产区,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因溶洞
14、、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 5、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可以生长,而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袭,夏季又无台风危害,具有发展热带作物的良好环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F、青藏区(藏、青)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3、湟
15、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G、
16、西北内陆区(内蒙、宁、甘、新)1、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送到,水循环很不活跃,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的地区。气候表现为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日照丰富;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这里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西北区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植物来说,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夜间气温低,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本区所产瓜果品质十分优良。3、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本区农耕必须依靠灌溉,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小麦
17、、水稻、棉花、油菜、甜菜等都生长良好。(1)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利用黄河流向微微倾斜的自然坡度,开挖引水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宁夏平原至今保存有秦渠、汉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舍向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发展成为“塞上米粮川”。(2)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灌溉农业仅限于高山山麓的冲积平原上,这里土质较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水灌溉,把荒漠变成了肥沃的绿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长绒绵的主要产区,这里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积温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鲁番盆地,有引地下水灌溉的
18、特殊工程坎儿井。4、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因降水较丰而成为我国水草最丰美的牧场和打草场,三河一带出产的三河牛、三河马,闻名全国;宁夏所产的滩羊是稀有的优质裘皮羊品种;新疆境内的天山、阿尔泰山,地形雨较多,山腰以云衫林为主的山地针叶林,以上以下生长牧草,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区,所产细毛羊是优良畜种。5、本区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任意樵采,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危害。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防止沙漠蔓延和草场退化,是本区环境治理和改造的重要任务。三、我国的农业国土整治A、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1东北农
19、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1)区域概况东北区组成:黑吉辽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气候与主要农作物: 地 区温度带 10的积温 作 物南 部暖温带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 部中温带 10003600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北 部寒温带 1000 春小麦、大豆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种类型的地形。(2)土地资源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最有利的条件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很高的黑土、黑钙土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国土整治的一个方向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3)森林资源优势全国最大林区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林蓄
20、积占全国的1/3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主要林木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4)结论: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性的大型农业、林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北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是粮食基地。(5)注意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现有耕地和平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1)黑土的利用:(2)沼泽的保护(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化比重在全国最大。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林业的现状与问题现状:
2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才供应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最多,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高,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2)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 按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3)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挖掘森林工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22、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例2读某城市周边地区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描述图中1月-20 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 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区相比较,最具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些?3. 说明城市A的交通区位优势。4. 分析图中B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答案】1. 图中20 等温线向南(或向低纬方向突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两侧地区低,主要是受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影响。2. 有广阔的平原,肥沃的黑土,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3. 城市A(哈尔滨)是松花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内河航运便利,又有京哈、滨洲、滨绥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同时还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和通往国
23、内各大城市的航空线。4. B河流(松花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于积雪融水补给出现的春汛,夏季由于雨水补给出现的夏汛,故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沛,汇入的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例3读图回答问题。(1)A 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2)B区域是玉米的主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3)C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在开垦,其原因是什么?(4)东北
24、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起了重大作用。除此以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有效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品种等(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它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4)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兴农;控制人口增长等。 例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图14材料2 农业部于2003年11月6日发文
25、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材料3 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表二地区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M23.5%16.7%3.2%3.4%34.5%N6.3%25.5%0.7%14.6%18.6%(1)填出图14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N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3)材料
26、3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和_,使大气中_减少,_增加。(4)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5)保护该地区的农业自然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M河套平原 N宁夏平原 塞外江南(2)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秸秆还田。(3)水分 有机质 悬浮质 水分。(4)土地沙化(荒漠化) 因大量引黄花菜河水灌溉,使黄河流量减少 土壤盐碱化。提高了土壤的墒情;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吹走;增加大气降水机率(5)保护植被,禁止乱垦监挖;合理灌溉,提倡喷灌、滴灌 B、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1中低产田
27、治理的地理背景(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取决定性影响(2)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和缓的地势,使黄淮海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重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辛店洼为例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28、;成土母持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治理: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以北丘洼为例土壤中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3)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 井灌井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 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 例5读我国某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图1)和不同年代气温、降水与地下水位关系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 该平原地区地下水的主
29、要补给水源为,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约。2. 该平原最有可能是(在题后括号内填写一选项的字母即可)()A. 银川平原B. 成都平原 C. 华北平原D. 江汉平原 3. 综述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4. 简述该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将导致的后果。5. 为减缓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 大气降水(雨水)10米2. C3. 自然原因: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径流量小(水源补给不足)。人为原因:需水量增大,水污染加重,地下水开采量加大。4. 引起潜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沿海地带会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5. 节约用水,
30、保护水源,依法控制地下水开采量,跨流域调水例6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材料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刚性增长和资源的刚性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据了解,1978年至1996年间,良种、栽培技术、防灾减灾和土壤改良对
31、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分别为33.8%、34.1%、14.2%和17. 9%,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材料三最近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亿吨)1. 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2. 结合材料二,分析回答:我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自然制约因素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分析,1998年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 由于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过
32、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2.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受气候冷湿,生长期短等因素制约。3. 自然灾害频繁,粮食收购价格低,农业生产投入高、农业负担过高,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差,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 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C、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低山丘陵区为例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人口数量增加,
33、耕地不断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大量非耕地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生物资源:品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
34、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热等最难改造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但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一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其一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其二,这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
35、石质山地,一旦地表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业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走立体农业之路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鸭、
36、野生猕猴桃、残次木材的加工,大大提高农民收(2)生态建设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例7下图甲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乙图是某地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 甲图示区域所属地形区,乙图示区域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2. 在乙图中用虚线画出两河之间分水岭的大致走向。3. 甲、乙两区域水土流失都十分严重,但乙地区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比甲地区要大,其原因是什么?4. 甲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耕垦指数达50%以上,原本脆弱的
37、生态环境因遭到破坏而更加恶化,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实现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请阐述对该地区进行综合治理,需要采取哪些措施。1. 黄土高原红壤为主,土壤贫瘠2. 作图略3. 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高;石质山地,土层较薄,一旦表层被侵蚀,石质裸露,恢复几无可能;江河下游多为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经济发达。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注重农业各部门内在联系,综合发展农、林、牧等;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农业(答两条以上即可)。四、中国的粮食问题解决措施1、提高粮食单产。2、开发后备耕地资源。3、依靠科技进步。4、集中力量建设大规模粮食生产基地,保证商品粮供应。5、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6、节约粮食潜力很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有可为。五、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