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为丛驱爵者,鹯也B女闻六言六蔽矣乎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解析:选C。A项,“爵”通“雀”;B项,“女”通“汝”;D项,“蚤”通“早”,“施”通“迤”。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牺牲既成,粢盛既洁解析:选C。C项古今意义相同,一辈子。A项,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这里指国都;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B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是表程度的副词。D项,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3下列句中加
2、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A其何能淑B虽欲无王,不可得已C不远千里而来D贼仁者谓之贼解析:选D。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好的结果;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C项,意动用法,以为远。4下列与“天下诸侯朝觐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以勇气闻于诸侯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D石之铿然有声者解析:选D。D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判断句。C项为省略句。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选C。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和;给。C项,均为“在”。D项,表顺承;表假设。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
3、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得天下有道 道:办法B所恶勿施,尔也 尔:这样C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圹:原野
4、D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虽:虽然解析:选D。D项中的“虽”意为“即使”。7与“苟不志于仁”中“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子妻之B秦师遂车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解析:选C。例句与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为名词作状语。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之:代词,指百姓B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C则诸侯皆为之驱矣之:代词,指百姓D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之:都是“的”的意思解析:选C。C项中“之”代指“好仁者”。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
5、得天下,仁者无敌。B孟子认为,得民心是有方法的,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民就可以了。C孟子用“獭”“鹯”的比喻指出,天下暴虐无道的诸侯不可能得民心,想在天下称王,也是不可能的。D孟子认为当今想称王的人,平时不施行仁政,没做过多少赢得民心的事,而想成就王业,那也是不可能的。解析:选B。B项“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民就可以了”错。得民心是“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0如何理解“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答:答案:孟子运用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百姓对“仁”“义”的渴望和拥戴,即施仁政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
6、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
7、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拒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选自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穷通)【注】昼:齐国邑名。乐正子: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8、)A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B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C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D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解析:选A。陈述主体为“杨、墨之道”“孔子之道”,据此可正确断句。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仕”意思为“为官”“任职”,引申为“职位”。有时通“士”,古代四民之一,指以道艺、武勇谋求仕进的人。B“卿”有多种释义:古代高级官名。如:三公九卿、卿相。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自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古代夫妻互
9、称:卿卿。选文意思同。C“禄”本义为“福气、福运”,作动词是“给予俸禄”的意思,亦指“官吏的俸给”。D诗是指诗经,书是指尚书。 解析:选A。“有时通士,古代四民之一,指以道艺、武勇谋求仕进的人”解释错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时在昼邑“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B孟子在昼邑“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邑再停留下去了。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终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
10、。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就会阻止仁义施行,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并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解析:选A。B.无中生有,齐王并没有改变态度。C.“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错,“为诗书等作序”是其返回后的行为。D.“率兽食人”,(像)率领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暴政害民,说“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不当;“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破除杨朱、墨翟的学说,二是不发扬孔子的学说。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译文:(2)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译文:解析:(1)注意“然后”的对应翻译,“不予追”
11、为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调序。(2)注意关键词“遇”“于”“焉”的对应翻译,“天也”为判断句,要加判断动词“是”。答案:(1)我离开了昼邑,齐王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强烈的要回去的想法。(2)我不能被鲁侯赏识,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侯赏识呢!孟子在子思门下接受学业,明通义理后,在诸侯间游说,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曲玄远不切实际,但他始终不委曲求全,屈缩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做到卿这一职位,后来不被重用。孟子离开齐国,尹士说:“不知道齐王不能成为商汤、周武王那样的君主,这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是到齐国来,那就是为谋求利禄。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因为不受齐王赏识
12、而离开,但却在昼邑住了三夜后才走,这是多么迟缓啊?”孟子说:“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齐王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离开昼邑,在我心里还认为是太快了,(我心想)齐王或许会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改变了态度,那一定会让我回去。我离开了昼邑,齐王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强烈的要回去的想法。”鲁平公准备好车马,将要去会见孟子,他所宠幸的近臣臧仓说:“为什么呢,您为何要屈驾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难道认为他有贤德吗?”乐正子(对孟子)说:“我告诉过国君,他打算来见您的。宠臣中有个叫臧仓的阻止他,所以国君最终没有来。”孟子说:“
13、他(鲁平公)来看我,自有促使他来的因素,不来看我也有不来的因素。来不来,其实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这就是天命)。我不能被鲁侯赏识,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侯赏识呢!”孟子又曾经在邹、薛二地断炊,非常困窘,返回后跟弟子万章等人为诗经尚书作序,阐释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一书,其中内外篇共十一篇,认为“圣王不出现,诸侯横行霸道,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以致世上的言论不是属于杨朱一派便是属于墨翟一派。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这是无视君王;墨家主张兼爱,这是无视父亲。目无父亲,目无君王,这就是禽兽。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这是用邪说来欺骗民众,遏止仁义。仁义被遏止,就像率领野兽来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来继承夏禹、周公、孔子这三位圣人的事业。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梁惠王又聘请他,任命他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