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节城市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第12题。1.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有()A.农村劳动力过剩B.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C.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D.交通便捷2.20012007年以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B.社会经济的发展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解析第1题,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会有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中,是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属于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拉力;交通便捷属于中间阻力减小。第2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
2、力。该时期,国家户籍政策没有多大变化;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城市化没有多大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的结果,不是原因。答案1.A2.B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列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B.乙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C.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4.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第三产业快
3、速发展解析第3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乙城市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甲城市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低于乙城市所在国家,其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第4题,甲城市所在国家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其原因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答案3.B4.B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第56题。5.阶段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6.引起阶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4、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阶段该地城市由市区向郊区拓展,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第6题,由图可知,阶段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与小城镇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这可能是由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引起的。答案5.B6.C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模型图,完成第78题。7.城市“海绵体”的主要功能是()A.净化雨水B.保护生物多样性C.减轻城市内涝和提高雨水利用率D.调节城市局地小气候8.目前中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5、海绵城市的建设可能()A.使城市化水平提高B.使城市产业结构得以调整C.加重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D.使城市“热岛”效应减轻解析第7题,城市“海绵体”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因此,其主要功能在于减轻城市内涝和提高雨水利用率。第8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净化、回收和再利用,而“海绵体”的建设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答案7.C8.D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图1和图2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1图2材料二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
6、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材料一中AE反映的是过程。该过程最重要的标志是。图1中的变化过程与图2中的曲线对应,符合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特点。(2)图1中EF反映了现象。(3)指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快容易出现的问题:、。(4)材料二中大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对气温:;对降水:;对地下水:。解析第(1)(2)题,图中AE反映了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可判断为城市化过程;图中AF城市人口的比重到了一定阶段后又下降,与图2中的曲线相对应,说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与发达国家相对应。第(3)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7、过快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第(4)题,大城市的发展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气温升高、酸雨增多、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发达(2)逆城市化(3)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4)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废热多,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数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能力提升读下图,完成第12题。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所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B.C.D.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市
8、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解析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城市人口比较稳定且少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分别表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因此分别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第2题,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缓慢,早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也很慢,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通过计算可知,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一半。由图可知,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代表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答案1.D2.D读下图
9、,完成第34题。3.图甲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到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A.非农业人口增加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C.城市规模扩大D.城市等级扩大4.据图乙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A.温室效应B.交通拥挤C.城市内涝D.住房紧张解析第3题,由图甲可知,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而耕地面积减少。第4题,图乙反映的主要是城市化对降水量、径流量产生的影响。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面积、建筑面积增加,植被减少,降水下渗量减少,使降水在短时间汇集,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答案3.C4.C下图表示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完成第56题。5.a、b、c三条
10、曲线分别表示()A.工业、农业、服务业B.服务业、工业、农业C.农业、服务业、工业D.工业、服务业、农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城市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B.多数城市的服务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C.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D.科技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曲线开始时b的劳动力比重最大,c的劳动力比重最小可以判断,b是农业,c是服务业,则a是工业。第6题,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多数城市的工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答案5.A6.C7.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
11、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
12、由图可知,从1990年到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20%左右上升到85%左右,城市人口比重增速较快,结合我国国情可推断出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第(2)题,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主要从对城市和对农村的影响分析,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有大量的人口、工厂、交通工具不断排放废热和温室气体,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城市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上升,郊区气温相对较低,大气受冷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高空大气从城市吹向郊区。为了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同时城郊之间要有绿化带,起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答案(1)中期加速阶段。(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