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开滦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46小题)1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描述了如下内容,约德一家生活陷入困境,迁往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在农场做农工。但是那里也并非天堂,他们所得的报酬远低于政府的规定。农工们进行反抗,竟然遭到警察的镇压。小说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美洲早期移民时期B西进运动时期C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D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考点:罗斯福新政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准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关键词“他们所得的报酬远低于政府的规定”可知,只有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才规定的人民的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标准等,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
2、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C。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材料对赃官的处置说明中国古代( )A法律体系严明而残酷B注重对官僚队伍的管理C惩赃官维护集权统治D贪污腐化现象比较严重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由材料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从汉至元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对赃官的管理和处置,并且处置较重。BD两项表述都是材料的直接反映,均排除;之所以这样做
3、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C项反映了实质,正确;A项表述材料没有反映。故选C。3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云:“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从社会学的角度主要反映了( )A唐代有了明确的时尚观念B唐代服饰多姿多彩的特点C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D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摧残考点:文学成就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成就,考查学生对材料文字的解读能力。诗的大致意思是我穿的还是小头鞋子、窄窄的衣裳,还是用那青黛画眉,画得又细又长。外边的人们没有看见,看见了一定要笑话,因为这种装扮,还是天宝末年的时髦样子。题目要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说明宫女已有模仿与从众心理,追求
4、时尚,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4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程颐主张:“有欲屏去思虑,患其纷乱,则是须坐禅人定。如明鉴在此,万物毕照,是鉴之常,难为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材料表明程颐( )A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B主张清净禅定体认天理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主张内心的反省考点:宋明理学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归纳能力。由材料“有欲屏去思虑,患其纷乱,则是须坐禅人定”,反映了程颢主张通过禅定摒弃外物干扰使心中空寂无适,进而豁然贯通体认天理,这种方式与佛家领悟入佛的修炼方式是一样的,B项正确;A项表述是影响,与材料题意不符
5、,排除;C项表述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是陆九渊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材料表明( )A中国近代化的水平大大提高B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总值与进口比例两方面看,中国的机器进口明显增长,进口机器是投资建厂的需
6、要,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水平有所提高,A项正确;1913-1936年中国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逐渐有所好转,但没有根本变化,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背景,排除;在这一时期中国进口主要是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D项表述不准确。故选A。6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可以使大群大群的人们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几次讲话的影响所能相比的。材料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抵制日货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爱国运动D新文化运动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辛亥革命答案:C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材料说明这场运动在短时间内对社会起到了广泛的思想解放作用。抵制日货运动反映了人们的爱国思想,但对社会思想解放影响较小,A项排除;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缺乏群众基础,B项排除;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弘扬了民主和科学,D项排除;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翻地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启迪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C项正确。故选C。7伯利克里说:“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
8、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感情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当我们工作完毕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娱乐,以提高我们的精神。”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保护C注重维护城邦公共利益D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由材料转折性连词“但是”,说明强调重心“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体现出对城邦公共利益的维护,C项正确;材料中“隔壁邻人为所欲为工作完毕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娱乐”反映出B项,但不是重点,排除;AD两项表述材料都没有反映,均排除。故选C。8德意志帝国
9、建立后,虽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只有立宪之形,而无立宪之实,正如马克思所说:“用议会粉饰门面”。造成德国政治现代化道路呈现“只有立宪之形,而无立宪之实”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局面B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C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考点: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之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分析运用的能力。19世纪中期的德国由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德意志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
10、发展的道路,反封建不彻底,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C项正确;A项是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为实现统一采取的措施,根本上还是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德意志统一反封建不彻底的弊端,排除。故选C。9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于2013年3月2日在布鲁塞尔闭幕。当天,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25个欧盟成员国正式签署旨在巩固财政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叉称“财政契约”。据此推理可知( )A欧盟在维持稳定的欧洲经济秩序上发挥重要作用B欧洲一体化由经济联合开始过渡到政治经济联合C欧洲在实现货币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D欧盟定期召
11、开经济会议处理成员国内部纠纷问题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强调欧盟成员达成了关于稳定欧洲经济货币秩序的协议,说明欧盟成员国在欧洲货币经济方面进一步加强联合,也就是欧盟发挥了积极作用,A项正确;B项早在1993年欧盟成立之时就已经实现,排除;C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中的“内部纠纷问题”从材料中很难体现。故选A。10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勒格林写道:“全球化的美妙在于,它把人们从地理的专制中解放出来。一个法国人或美国人可以在西班牙或佛罗里达度假,可以吃日本寿司或意大利面晚餐,可以喝可乐或智利葡萄酒,可以看好莱坞大片或阿
12、奠多瓦(Alm一odovar)的片子,可以昕邦拉舞曲(bhangra)或饶舌音乐,可以练瑜伽或跆拳道,可以读Elle或经济学人,可以拥有来自全世界的朋友。”这是在强调全球化的(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商业功能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能力。从材料中提到的多是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因此显然是在强调全球化的文化功能,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C。11罗马帝国统治者屋大维的顾问抱怨说:“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
13、治起来困难至极。”有利于解决这种“麻烦”的是(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考点:罗马法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万民法知识点。从材料中“罗马帝国”、“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可知罗马帝国时期人口增加、统治区域扩大,万民法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B项正确;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是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是共和国时期,属于公民法,AC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D项排除。故选C。12美国思想家杰斐逊在论述弗吉尼亚州议会权力时说:“这些权力由多数人行使而不是由一个人行使,也不会减轻(暴政的程度)。一百七十三个暴君(弗吉尼亚下院有一百七十三个议员)和一个暴君一样,都会压迫
14、人。他们即使是由我们自己选出的,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一个选出来的暴政并不是我们争取的政府”。在此,杰斐逊主张( )A权力分立B议会至上C强权政治D主权在民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如果权力不受限制,“这些权力由多数人行使而不是由一个人行使,也不会减轻暴政的程度”,因此要防止暴政出现的关键是权力分立与制衡,A项正确;BCD三项题干都无法体现,均排除。故选A。13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为希腊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制度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打破了血缘关系,
15、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时期为保护公民的利益,确立了陶片放逐法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ABCD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希腊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三个突出人物的贡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A项正确;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14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惩
16、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B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C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D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归纳能力。题干中的三则材料表述的都是政府对官员的监督和惩治,C项正确;材料中并不全是对贪污的惩治,A项排除;BD两项表述材料都没有涉及,均排除。故选C。15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竟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二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B符合现代
17、化史观,立场相同C符合革命史观,具有片面性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判断历史结论的能力。太平天国希望建立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马克思和蒋介石都是从革命史观来评价,但是马克思从天朝田亩制度的角度评价其政权建设,而蒋介石主要从农民阶级反抗清朝统治的角度评价其军事斗争,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都与题干材料不符。故选C。16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
18、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
19、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等可以得出,当时中央的财政体制因为时局的动乱而遭破坏,给地方截留赋税提供了可乘之机,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C。17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BCD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读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英两国签署南京条约,与法国无关,A项排除。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符合史实,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列强争相在中国强占殖民地和划分势力
20、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排除。义和团运动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项表述前后因果倒置,排除。故选B。18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解散议会(下院),重新选举,由选民(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存留,可见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都与史实不符,均排
21、除。故选B。19“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B意识形态的对立C军事力量的失衡D经济水平的差距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提及苏联的“军事力量”,可以与西方匹敌,但“模糊了”两者的“根本不对称性”,可见从经济入手分析“根本”,联系所学知识得知,D项正确。题意中提及的是美苏两国,与同盟力量无关,A项排除。意识形态的对立,不能体现二者的“不对称性”,B项表述有误,排除。材料中提及“军事力量”是匹敌的
22、,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D。20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致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士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材料提及的改革是“洋务运动”,其主旨为“中体西用”
23、,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标志中国近代化的起步,B项正确。洋务运动,维护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不是发展资本主义,C项排除。D项与此无关,排除。故选B。21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内阁权力制约皇权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专制统治日益腐败D中央集权受到削弱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皇帝事前赠阁臣白金,贿赂阁臣,但不代表受阁臣制约,A项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皇帝易储,贿赂大
24、臣,可见政治腐败,C项正确。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和地方关系,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2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该组统计数据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表格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反映的是民族工业集中于江苏地区,其它地方所占比例较少,可见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表格中未反映民族资本和外国
25、资本的比较,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选B。2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 )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C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
26、所指,赫鲁晓夫“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即其冲破斯大林模式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正确。赫鲁晓夫打破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又陷入自己的崇拜之中,B项排除。CD两项都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举措,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选A。24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长途贸易比较发达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ABCD考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的发展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材料中提及的“招来染人,分工操作”,体现资本主义萌芽
27、的出现,但不能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表述有误,A项正确。BCD三项都含有,均排除。故选A。25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B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宋代社会风尚的变化考点:商业的发展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现象指“仆役小吏”,“民庶的妻小”等穿戴变化,俨然士流、贵族,可见风尚变化,D项正确。A项是现象的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26美国史学家所著的
28、全球文明史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目中这样论述到:“欧洲的海上霸权和大西洋与太平洋航路的开通,在世界历史上造成了三个重大后果。其一,为食物、疾病和一些工业制品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其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世界经济,首次将美洲包括在国际贸易中,并为欧洲和亚洲确定了不同的框架。其三”根据你的理解,省略号部分最合适的表述应该是( )A“促使哲人们去寻找和发现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的法则。”B“一个基于议会理念之上的政治制度逐渐成型并走向成熟。”C“孕育了被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的崭新的生产方式。”D“为西方以殖民的方式直接进入世界的某些地区创造了条件。”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
29、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旨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角度入手,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从社会角度分析,B项从政治角度分析,两项都与题意不符,均排除。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故选D。271927年底苏共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个过渡应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私有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A对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尚未最终决定B农业集体化全面推行C小农经济分散性不适应工业化要求D新经济政策被取消考点:斯大林模式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
30、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集体经济的过渡是“逐步的”,“个体私有经济”仍长期存在,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表述有误,新经济政策被取消是在1928年,排除。故选A。28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BCD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家庭联产承包责
31、任制的实施,农民获得的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归国家,表述有误,排除所有含的选项,B项正确。ACD三项都含有,均排除。故选B。29“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我国与此最为吻合的经济政策是在(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
32、的意思指“计划前提下实施市场调节”,这种经济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后,C项正确。AB两项所处时间段中国都在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与题意不符,均排除。D项所处时间,中国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为主,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301917年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一文中,列宁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垄断”的思想在后来的政策中体现为“粮食税”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完全是出于战时的需要,早在战前就有这种想法C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照搬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33、的正确途径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粮食垄断”在后来政策里体现为“余粮收集制”,A项排除。材料的意思是指加强政府的垄断,时间出现在1917年,可见B项正确。C项“照搬”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正确途径”,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31贾正清在中华民国剑桥史中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全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推动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
34、去。”这反映当时( )A国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B中国没有真正融入世界市场C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世界D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甚微,联系所学知识得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国民政府采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效的应对危机,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世界经济重心并未转移,仍是西方国家,D项不符史实,排除。故选A。32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
35、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 )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C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发达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尽管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但是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等等,这足以证明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中国人传统的宗法观念仍然是根深蒂固,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与材料的主旨不符,均排除。故选A。3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
36、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背熟“四书”,时间为明清之时,可见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文学作品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34“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
37、嘲而不纳,终身不仕”。与材料的主张相契合的思想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C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D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庄子的逍遥无为思想,即道教思想,B项与此相符,正确。A项是荀子的主张,是儒家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儒家思想,不符题意,排除。D是法家的主张,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35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8、)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C宋朝时,新儒学中意境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得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仍处于正统地位,进步思潮只是一小部分,不占主流,D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表述都与史实相符,但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D。36西方艺术史中写道:“照相术和新的科学探索手段令画家们兴奋不已。摄影揭示了表象的多样性以及直接捕捉真实的能力,这便促使人们就同一场景置于不同光线和
39、氛围之时形象所产生的变化进行索。”由此产生的画派代表作品是( )A马拉之死B自由引导人民C播种者D日出印象考点: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这种绘画风格利用“照相术和科学手段”,探索“不同光线和氛围之时产生的变化”,联系所学可知,这属于印象画派,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B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C项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D。37台湾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的产 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
40、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人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A明清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工商业的繁荣密切相关B“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反映了明清时期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C庶民文化作为下层民众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D明清时期的小说、京剧和文人画等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考点: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汉字与书画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与书画和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可知,明清民间文化即市民文化,它的出现与明清经济的发展有关,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有误,应该是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排
41、除。D项中文人画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故选A。38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1B2C3D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首创中央集权制度
42、,开创了中国古代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唐太宗采用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监督,确保皇权的独尊;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加强;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皇权世袭早在秦朝时就已确立,综合以上所述,符合言论史实的是秦始皇和唐太宗,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都有误,均排除。故选B。39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
43、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大一统建立在“尊王、崇礼”之上,可以看出,大一统源于分封制,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都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选B。40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考点:科技成就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可见调版印刷的发展成熟,A项正确。B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未体
44、现,排除。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4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可以看出
45、,皇族内部的权力受到很大的削弱,B项正确。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通过分化相权,最终加强了皇权;AC两项表述都正确,但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均排除。唐代的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说法错误,与材料不符,D项排除。故选B。42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A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B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C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
46、闲文化盛行考点:商业的发展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所述现象指明代时期的士大夫阶层“留意声律”,“尚古朴”,这种风气影响了全国上下甚至边远地区,材料中未提及研究西学,A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只是材料最后一句的体现,不能涵盖全部信息,排除。材料所指现象指士大夫阶层的休闲文化,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故选D。43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B
47、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考点:新文化运动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重“实利”,“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集合而成”,可见此观点强调重利轻义,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都与材料观点无关,均排除。故选C。44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B美日远东
48、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提及“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间为1937年,联系所学可知,此时处于抗战初期,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持消极悲观态度,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体现,均排除。故选C。45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
49、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传统农业精华”指小农经济,个体经营,精耕细作;“社会主义原则”指公有制,集体经济,按劳分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及的农业制度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46有学者分析,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
50、叶的欧洲,社会上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猛兽。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这些先哲们,对民主最大的恐惧是所谓“多数暴政”。而19世纪中期,“到处都在促进民主”。这位学者认为民主制度形成的动力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考点: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A项表述有误,排除。“到处都在促进民主”,联系所学知识,在19世纪中期,民主的动力来自于民众的力量,B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不能涵盖材料的要素,C项排除。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于第二次工
51、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排除。故选B。二、解答题(共2小题)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
52、认。伯利克里材料三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建立。北欧各国大体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建立起了普选制。英国是192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才实现了普选制;法国是1944年,意大利是1945年,美国则是1970年尼克松总统签署了保证黑人选举权的法案,才算是基本实现了普选制。通览
53、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的形成过程,几乎都经过了由严格限制选举权,到逐步放宽选举权,再到形式上确立普选权等三个发展阶段。它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还是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必然趋势。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的政体是否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指出其实质。(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对选举资格的规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54、立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1)原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原因:察举人才来自民间,被察举的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理论上人人都有被举的机会。 (2)说明:不是。因为只有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而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少数,广大妇女、奴隶、外邦人等被排除在外。实质:是奴隶制民主(少数人的民主)。 (3)变化:财产、种族、性别等歧视政策逐渐被取消;逐步实现普选。原因:政治上,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推动欧美国家代议制的日益完善。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试题解析:本题
55、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从中抽取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因有“乡举里选”之说,从中可以说明“公选”的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的范围入手说明即可。第二小问,实质为奴隶主的民主。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拥有选举权,而拥有
56、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逐渐建立”,从中概括变化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的分析,联系欧美国家此时的时代特征,从代议制、资本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等角度分析即可。48.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地理大发现后,由
57、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 1791年,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制造业报告,要求对欧洲进口的货物征税,以保护本国工业;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建立一个联邦投资的铁路和航运网。目的是刺激商业发展和使国家更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但是,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不希望对海外贸易征收关税,担心会导致海外贸易缩减和提高生活费用。国会最后没
58、有批准这项报告。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2)概括汉密尔顿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张。结合材料和美国的政治体制分析这些主张未被批准的原因。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答案:(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奢侈品的长度贩运,主要满足上层社会的需要,贸易总量小。新航路开辟后:以生产和生活用品为主,贸易额巨大,促进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鼓励本国工商业发展,发展国内交通加强经济联系原因:三权分立体制下,国会有权否决政府提案;国会议员由各州代表组成,维护本州经济利益。试题解析:本题考
59、查新航路的开辟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销售数额却很有限”;新航路开辟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从中概括变化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要求对欧洲进口的货物征税”,“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建立一个联邦投资的铁路和航运网”,从中可以概括其主张。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下不会被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