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415-16苏教版(无)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语音。(共8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
2、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mio xio kng ki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
3、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二、多音字注音并组词。(4)累 应 载 便 二、字词。(21分)1、组词 (5分)砚( ) 凌( ) 藉( ) 馒( ) 暇( )现( ) 陵( ) 籍( ) 慢( ) 瑕
4、 ( )2、排一排。(4分)有“王、陈、黄、李、许”五位同学排队,如按笔画多少排应是:( )如按音序排列应是:( )3、用“静”字组六个词语,并能选择合适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6分) 4、按要求写词语。(6分)1.描写山的成语:( )、( )2描写水的成语:( )、( )3.描写内心活动的成语:( )、( )5.仿写 例: 毛茸茸、( )、( )小心翼翼、( )、( )毕毕剥剥、( )、( )评卷人 得分三、句子(共19分)1、关联词填空。(3分)我们读一篇文章,( )要懂得它的内容, ( )要想想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样想了,你对文章的理解( )会更加深刻,( )过了很长时间,( )
5、不会忘记。2、按要求改句子 (11分)(1) 他用慈祥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课桌上的课本和粉笔盒里的钢笔。缩句:(2)雪花飘落下来。扩句:(3)烈火烧身不能忍受。改为反问句:(4)外公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改为间接引语:(5)修改病句:1、美丽的南丽湖公园。2.两辆新旧自行车,骑起来就是不一样啊!(6 ) 海底的鱼发出个各种声音.改为拟人句:(7)大礼堂里挤满了人。改为夸张句:(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邱少云牺牲自己,不暴露目标。(9)用“骄傲”写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句子:1._2._(10)联系课文,写出这句话的意思。孰为汝多知呼?(11)长征这首诗中的“_,
6、_。”概括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12)、排列错乱句子。(5分)( )可是,有些人自以为人华超群,忽视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 )这些事例说明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我在少年时代,曾看见过不少天资聪明,敏锐过人的学生。( )这就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话。( )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是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不懈,遇事寻根问底,终于做出了优异成绩。评卷人 得分四、阅读。(共22 分)一、课内阅读.请读后完成练习。(10分)(一)第一场雪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
7、、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儿;冬夏长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风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1、这段话作者按照从( ) 到 ( ) 的顺序描写了 ( ) 的景象。(1分)2、文中画“ ”线的句子是( ) 描写, 写出了( )、( ) 、 ( ) 的 的美。句中最能表达作者“喜爱”之情词语有: ( ) ( )、( ) 、( ) 、( ) 、( ) ( 4分)3、文中画( )的句子是 ( ) 的描写
8、,写出了 的美。句中把 比作 ,还运用了象声词 ,表达了作者喜爱 ( ) 之情。(3分)4、文中形成“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是什么原因?(2分)二、课外阅读(二) 广玉兰(12分)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n dn)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n zhu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o ti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 sh)的紫红色的小颗粒,
9、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1分)2、按要求写词语。(2.5分)“迫不及待”的近义词是_, “热热闹闹”的反义词是_,再写三个AABB式的词_、 _、_。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把_比作_,这样比的好处:_。(1+0.5+0.5+1=3分)4、本段是按_的写法,写了广玉兰哪几种花开的形态?_。(1+1=2分)5、“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是作者的联想,请选择一种喜欢的花,也写一个由此花引起的联想。_(1.5分)评卷人 得分五、习作。(共30分)任选一题:(30分)1、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关心、帮助我们时时被人间的真情真爱感动着。请你以感动为题,写下一件你看到或听到的让你难忘的事,要写450字以上。2、巴迪说,爱有两种表现形式。是哪两种呢?你对爱是怎么理解的,又感受过什么样的爱,这种爱在你的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你将这方面的体会、经历过的情景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