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6599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4版高中政治《高中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3 第二单元 第四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1.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人有纱丽、日本人有和服、越南人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社

2、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A.B.C.D.2.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南宋就有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后来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老鼠娶亲的年画。民国初年,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发展成如今的挂历。这反映了()A.传统文化源于民间艺术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D.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文艺、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华

3、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A.B.C.D.4.下边漫画启示我们()A.继承文化遗产需要弘扬文化价值B.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提高文学修养C.繁荣文化需要创新人际沟通方式D.发展文化需要搁置争议博采众长5.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为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彻底改变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改变文化的多元状态A.B.C.D.6.下图中“教”字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边象征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棍棒),左下是一个“子”字,左上

4、两个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变形而已,演变至楷体,字形变化较大。宋朝朱熹依据“教”的楷体字形训话字义:“文孝谓之教。”这一演变告诉我们()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7.2013年2月,在文化部主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上专家们就传统节日空洞化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专家认为,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失去信仰,这个节日就名存实亡。”专家的观点强调了对传统文化中的继承。()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8.1911

5、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根本改革现有生产关系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9.2012年8月15日正式出炉的2011年广东省居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4.03本。上述材料说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主要手段新传媒在

6、文化传播中日益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现代传播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A.B.C.D.10.(2013南通模拟)2012年4月10日,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曾经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在时隔15年后,以3D、IMAX和DMAX版再次席卷全球。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花费1 800万美元重新制作的经典大片,上映之前就备受全球影迷追捧。这说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的发展【来源:全,品中&高*考+网】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2013盐城模拟)2012年4月7

7、日,“儒学的复兴孔垂长先生欢迎会暨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两岸学者共议“儒学的复兴”。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下列对儒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用外来文化改造儒学,才能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B.儒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C.儒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D.要辩证地看待儒学,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2013徐州模拟)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的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B.教育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特定功能C.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准

8、确的科学信息D.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某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建立张丽莉的专门网站及时介绍张丽莉老师的最新信息,不少师生在网站上参与讨论。张丽莉是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青年女教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2012年5月14日,教育部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丽莉为榜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勇于创新,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运用教育在文化生活中作用的相关知识,说

9、明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张丽莉为榜样,向张丽莉学习的意义。14.(26分)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材料二“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

10、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3分)(2)阅读材料二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13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民族服饰“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体现了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中山装“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

11、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体现了文化具有传承性;不同民族,服饰不同,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符合题意。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解析】选C。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文化源于实践,A项错误;B、D两项与题意不符。【变式备选】儒家主张“仁爱”,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推崇“即心即佛”,有利于人的内心和谐这些国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国学思想应成为我国当代文化的主旋律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被全部传承【解析】选A。古代国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说明传

12、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项符合题意。我国当代文化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项观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全部传承”说法太绝对,应排除。3.【解析】选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错误;“趋同”观点错误。【知识链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

13、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来源:全,品中&高*考+网】4.【解析】选A。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遗产。应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而不是带着功利主义观点去抢名人“故里”,A项正确。B、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5.【解析】选A。题中观点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的态度,因此有利于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传统文化因时而变,正确。“彻底改变”观点错误;观点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

14、错误。6.【解析】选C。汉字的演变表明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C项正确。A、B、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7.【解析】选A。春节是传统节日,祭祖等活动属于传统习俗,A项正确。B、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8.【解析】选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属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其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体现A项。B项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应是改革而不是根本改革;C项与题意不符;D项“摒弃”观点错误。9.【解析】选A。材料表明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取代”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与题意不符。10.【解析】选B。A夸大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排除;C、D不符合题意;经过科学

15、技术加工后的泰坦尼克号再次席卷全球,说明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故选B。11.【解析】选D。儒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选D。A、C说法错误。B不是从“文化发展”角度说的。12.【解析】选A。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但“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排除B;C表述错误,教育并不一定能使受教育者获得准确的科学信息;D表述的是大众传媒的功能。13.【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作用。注意综合教育对文化素养的培养、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答案:(1)每个

16、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张丽莉,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带动受教育者文化素养的提高。(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将张丽莉的精神传播给受教育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将先进人物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承。(4)教育是发展科技与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张丽莉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

17、生,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解析】第(1)问,文化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既不能全面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第(2)问,任何新事物都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没有旧事物就没有新事物。新事物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因此,要从联系和区别两个方面去分析“和”。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道德经的内容也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

18、。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德经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2)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既体现了传统的“和”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因此这一治国方略必将促进社会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来源:全,品中&高*考+网】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