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豫西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国内开展的首次“中国民众最关心的十大哲学问题”调查中,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名列榜首。这反映出当前中国民众注重哲学对人生的现实关怀特性,注重当下现世的生活而非抽象的、来世的未来。以下说法能反映这一特性的有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哲学虽然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沉思星辰能提升我们的灵性,使我们的日常关切显得微不足道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A. B. C.
2、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题干反映的是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表明哲学是对整个世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体现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不符合题意;“哲学虽然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表明哲学不是生活,但能为生活添加色彩,符合题意;“沉思星辰能提升我们的灵性,使我们的日常关切显得微不足道”,强调了思考的作用,但夸大了思考的作用,日常关切不是微不足道,错误;“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表明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并不神秘,反映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符合题意。故选C。2.马
3、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与题意不符。:坚持、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4、D【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3.基督教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更是直接酝酿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而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这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5、论的指导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有了哲学就有了科学的世界观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选项的观点将哲学凌驾于各门具体学科之上,是错误的。选项表述本身错误,且与题意不符,排除。基督教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更是直接酝酿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体现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入选。选A。【点睛】易错点-哲学“科学之科学”该观点错误。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
6、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是错误的。4.伟大的科学巨人斯蒂芬霍金在大设计里说:“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下列与斯蒂芬霍金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有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
7、】此题考查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这表明霍金坚持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把虚无的“道”说成世界的本源,认为精神由道产生,形体由精神产生,精神比形体更根本,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意识是指道是具体事物的道,没有具体事物也就没有抽象的道理,强调抽象的道理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符合题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意思是说“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不符合题意,排除;“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8、是故谓之道” 强调的是“气”是“道”之根本,“道”源于“气”,把“气”当成本原,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费尔巴哈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对上述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都属于可知论都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前者属于不可知论,后者属于可知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材料中荀子和费尔巴哈的观点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的反映存在,属于可知论观点,正确,错误;荀子和费尔巴哈的观点未涉及思维和存在何
9、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因此不能反映出二者的观点属于哲学哪一阵营哪一形态,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6.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人的命,天注定”与“物是观念的集合”“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相关知识。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命,天注定”与“物是观念的
10、集合”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不符合题意,排除;“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属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吾心”是世界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认识“气”是世界的本原,属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原,属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属辩证法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只承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切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在奋力推进中国特
11、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巅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入选。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入选。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
12、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巅峰,排除。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经验总结,与中国革命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8.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决定因素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A【解析】【
13、详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哲学,项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但不是决定因素,项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力量,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真正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
14、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程度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科学之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
15、要功能,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正确且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只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错误;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A. B. C. D. 【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
16、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在于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项符合题意;旧哲学并不都是唯心论,也不都是形而上学者,旧哲学同样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存在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
17、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主动创造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是
18、物质的唯一特性,适合题意;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不合题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12.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系统应急人员应急联动与应急处置能力,某省地震局于2018年9月21日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省、市、县地震部门和各地震台应急人员近600余人参加了演练。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主要是强调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自
19、然风险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系统应急人员应急联动与应急处置能力,某省地震局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这主要是强调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自然风险,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也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20、尊重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3.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依据是物质是运动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依据是事物又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正确。:材料的做法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正确。: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不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
22、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3)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14.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恩曼研究发现,人的记忆主要由高峰和结束两个时段的体验所决定,即“峰终定律”。简单地说,就是人在一段经历之后,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对“峰”与“终”的体验。当前,“峰终定律“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启示我们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就能把
23、握规律的客观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人的心理运动有“峰终定律”,启示我们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项符合题意;“峰终定律”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启示我们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违背“峰终定律”的现象,项不合题意;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一定就能把握规律的客观性,该观点太绝对,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15.象形文字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们对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靈”(灵的繁体)字就是一个缩影。“巫”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一竖代表联通天地
24、,通达天地之人即为巫,三个口字代表念念有词,祈雨成功即为灵验。上述材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的能动作用。:语言文字是老祖宗们对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是人能动认识世界的形式,故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改造世界,与题意不符。:“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强调意识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材料中强调的是意识对社会的反映,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16.2019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
25、术成功测定并分析了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该项研究提出了普通小麦从青藏高原边缘到长江流域的扩散路线,为中国种植的现存小麦地方品种的栽培起源、扩散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现代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知识水平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现代科技和测序手段推动了基因组研究的突破性进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在生活和实践中产生,认识受知识水平影响,但能否确反映客观存在不取
26、决于反映者的知识水平,错误。: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并提出普通小麦扩散路线,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认识是对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的作用,正确。故本题选C。17.写意画推崇“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意境是其灵魂。在创作理念上,写意画不求形似,但求神韵。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在构图上讲究“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写意画A. 是画家创意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符合审美要求
27、B.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失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C. 虽缺乏社会实践基础,但比写实画更有艺术价值D. 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答案】D【解析】【详解】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画家创意”也属于意识的范畴,A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如实反映与歪曲反映之分,只要承认意识反映客观事物,就是唯物主义的表现,因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失真并不表明是唯心主义的,B错误;写意画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对生活艺术加工的产物,不能说其缺乏社会实践基础,同时不能认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哪一种更有艺术价值,C错误;材料中关于写意画“创作理念”与“构图”的做法体现了意识的创造性,即不是“复制”事物本身,而是有选择、
28、有目的,D入选。故本题答案为D。18.从下列诗词对秋不同描写中,我们可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诗句的不同描写源于人的主观认知A. B. C. D. 【答案】B【解析】不同的诗人对秋的描述不同,这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活动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适合题意;本题强调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不是改造世界,不适合题意;诗句的不同描写源于客观实在,受到人的主观
29、认知的影响,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19.根据新时期党建的需要,“主体责任”首次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将以往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这说明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在推翻以往真理过程中向前发展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同一个
30、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主体责任”是根据新时期党建的需要而被首次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这体现了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材料中对“主体责任”的界定发生了变化,是适应实践发展需要对原有真理性认识的扩展和深化,并不意味着真理被推翻,错误。:以往的主体责任是指党风廉政建设,现在的主体责任是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内涵得到丰富和拓展,两者并非“同一个确定对象”,即前后不是同一个“主体责任”,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真理的
31、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惟一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即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在学生中流传着一种选择题万能解题口诀,“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长短不一要选B;参差不齐就选D”,对此有的视为学生们的福音,有的却因为经常出错而嗤之以鼻。对此认识正确的有视为福音者笃信从实践中总结的口诀能够帮助学生解题嗤之
32、以鼻者认为口诀作为认识成果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万能解题口诀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意识主体的个性和能力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材料所述的选择题万能解题口诀,有的视为学生们的福音,是因为视为福音者笃信从实践中总结的口诀能够帮助学生解题;“有的视为学生们的福音,有的却因为经常出错而嗤之以鼻”说明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意识主体的个性和能力;错误,口诀作为认识成果是经过实践的检验的,并且证明口诀是错误的;错误,“万能解题口诀”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故选C。21.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的
33、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判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人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和谬误。从“沉默螺旋”到“反沉默螺旋”,“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说明人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符
34、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排除;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说法错误,已有认识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不能一味推翻,错误。故选A。2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要做到两个“随时准备”,是因为受主体和客体因素影响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在社会领域,站在谬误一方的绝大多数人抵制真理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谬误的出现是认识过程的常态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今天
35、,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要做到两个“随时准备”,是因为受主体和客体因素影响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正确且符合题意;不是设问的原因,排除;有的谬误是由逻辑思维错误引起的,但不能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谬误的出现是认识过程的常态”,故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2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希望文艺界和社科界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
36、实践的依据在于中国理论源于中国实践,中国实践是为了构建科学的中国理论中国理论坚持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理论决定中国实践的方向中国理论是在中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依据在于中国理论是在中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坚持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理论源于中国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中国实践是为了构建科学的中国理论”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并且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中国理论影响但不能决定中国实践的方向,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24.约100年前,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伟大科学家预言,大质量恒星在燃料耗尽、
37、生命终结之后会向内部中心区域崩塌、集聚,最终形成黑洞。2019年4月10日,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 )对星系M87中心的观测,获得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也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这主要说明了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的根本目的是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认识的进步与发展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具有真理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及其作用。借助于现代实践活动给人们提供的先进设备,人们得到了对黑洞的进一步认识,这说明了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认识的进步与发展,故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
38、一标准,但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不是实践的根本目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看它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存在,而不是是否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是对实践的目的、作用的错误认识。故选A。【点睛】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性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
39、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段时间来,香港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势力以“反修例”为幌子进行各种激进活动,他们在外部势力的策划和支持下,鼓吹“港独”,包围和冲击中联办,肆意侮辱国旗、国徽和区徽。暴行不仅危及香港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会毁掉特区政府的管治权威,毁掉香港的法治基石,毁掉香港的繁荣稳定,甚至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国民教育的缺失,参暴者中的许多年轻人把
40、无知当热血,在被捕之后还以各种极其幼稚的理由申请保释,自认为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当前最急迫和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阻止香港滑向沉沦的深渊。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对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的违法犯罪活动,都必须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包括追究幕后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的刑事责任。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公民和主权国家的有关知识,为恢复香港秩序提出建议。【答案】公民: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学习和遵守宪法和香港特区基本法,任何人没有逾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人都要平等适用法律。要
41、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正确行使政治自由权利,依法理性政治参与;严格履行政治义务,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公民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维护中央和特区政府的权威,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主权国家:我国要积极行使独立权和管辖权。解决香港问题属于我国内政,对于任何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以及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的违法犯罪活动,都要依据我国法律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相关国家应自觉履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国际义务。【解析】【分析】此题以“港独”扰乱香港暴行为
42、背景材料,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公民和主权国家的有关知识,为恢复香港秩序提出建议。”属于建议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公民”和“主权国家”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具体分析。从公民角度:根据材料信息“对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的违法犯罪活动,都必须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包括追究幕后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的刑事责任”、“暴行不仅危及香港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会毁掉特区政府的管治权威,毁掉香港的法治基石,毁掉香港的繁荣稳定,甚至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考生可围绕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角度进行建议。从主
43、权国家角度:根据材料信息“香港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势力以反修例为幌子进行各种激进活动,他们在外部势力的策划和支持下,鼓吹港独,包围和冲击中联办,肆意侮辱国旗、国徽和区徽”、“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考生可从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管辖权;主权国家应自觉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国际义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进行具体建议。【点睛】“对策或措施(怎么办)类”主观题解答策略1.题型介绍此类题一般先展示某事、某地存在一系列问题,然后问如何解决(如措施、对策、建议、办法等);或者是展示某地、某
44、人成功的事例,问取得成功的经验或因素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等。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知识范围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模块。2.解题规律有四个思路值得借鉴: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果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三
45、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四是考虑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的措施。当然,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探月工程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的“绕”“落”和“回”三步走战略。2018年12月8日,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历时26天,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第一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对月中继通信,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获得了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并将为深空探测领域军民融合、创新发
46、展积累重要经验。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壮举月球背面软着陆,勇于探索,奋力攻关,精心设计、精准计算,精确控制,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航天精神和卓越创新能力。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探月工程取得开创性突破的哲学道理。【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月工程,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
47、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探月三步走战略及其每步具体目标,为工程有序顺利推进,提供正确指导。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科学态度,发扬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奋力攻关,精心设计、精准计算,精确控制,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航天精神和卓越创新能力。【解析】【分析】此题以我国探月工程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
48、明中国探月工程取得开创性突破的哲学道理。”属于分析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唯物论”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有关中国探月工程取得开创性突破的相关信息分别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点睛】“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解答策略1.题型介绍分析说明题是一种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的一段或几段材料进行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从而说明这段材料的观点、原理是什么的题型。这类题型的设问,一般要求分析材料中体现问题的实质、原因(依据)、影响、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要求学生尽量能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道理
49、,然后根据相应类型进行分析。2.解题规律解答此类型题须按以下四步进行: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把文化创新分解为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主体等方面。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解答分析说明题,要做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特别要指出的是,回答问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上述方法有取有舍,详略得当。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障碍。一方面,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
50、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国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改革是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新形势的的主动选择,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变革。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答案】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做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国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国际经济的新形势,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国家加强结构性改革是
51、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障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2、,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供给侧改革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现如今短视频APP已经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抖音、好看视频、微视、快手等用户动辄上亿,为什么这些短视频APP如此火爆呢?因为这些短视频APP本身也是
53、具备传输速度快、展示效果好、社交私性高等因素,让这些短视频APP比起文字传播的速度更加直接高效。其次,宽带和移动流量资费下调,Wifi普及率提高,社交方式、用户需求的改变。资本、创业者、媒体携手共欢,把短视频推上了内容创业的风口。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其遇到一系列瓶颈,如产能不匹配、盗版严重、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如很多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良芬不齐,它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秋序、炫富攀比、拜金奢靡等低俗内容的非主流观念,在“审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短视频的未来任重而道远。有人认为:“它将给我们带来满天星辰。”也有人认为:“它终将是
54、虚火后留下的一地鸡毛。”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的人对短视频发展前景有不同看法的原因。【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短视频的发展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导致不同人感受的差异性。【解析】【分析】本题以短视频APP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短视频APP市场火爆及发展的瓶颈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的知识
55、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的人对短视频发展前景有不同看法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认识论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认识的含义、认识的制约因素、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认识的含义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制约因素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受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不同的人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不同的人对短视频发展前景有不同看法的原因:短视频的发展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文化
56、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导致不同人感受的差异性。【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本题由于已给知识限定,可将知识点涉及的内容先罗列出来,然后统一分析材料。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勇于进行法治理论发展和创新。
57、下表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法治思想的发展进程。时间表现十六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举措十九大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想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
58、况,提出并推动依法治国理论发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完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法治理论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法治理论随着实践深入,不断向前发展。【解析】【分析】此题以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法治思想的发展进程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了一道问题,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方面要综合把握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结合有关材料具体分析。【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
59、想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属于体现类试题。本题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属于哲学第六课的内容。解题时要注意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与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首先,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角度看,我国法治思想的发展即认识的发展,这是由实践决定的,因此,题中材料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并推动依法治国理论发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完善。其次,从真理的角度看,不同时期,关于法治的表述不同,这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法治理论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最后,我国法治思想的发展还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法治理论随着实践深入,不断向前发展。【点睛】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惟一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即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