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指南录后序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课文第1-5节中的重点字词,翻译课文。2、掌握第6-8自然段的重点实词、虚词。了解6-8段大意,掌握重点句子翻译。3、把握“序”的文体特点,理解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4、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的特点。5、体会作者忍辱负重,忠君爱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知识要点】一、对照文中注释,翻阅工具书,阅读课文第6-8段,写出你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1、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悲余志焉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无所愧怍 自文于君亲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死有余僇 3、找出下面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活用词( )活用类型( )解释为 4、找出下面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翻译。使来者读之 古义 今义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古义 今义 二、翻译下列句子。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课堂探究】一、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二、结集的目的是什么?三、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四、再读作品,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的精神美。(一)、请大家有感情地诵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读出了文天祥什么感情?(二)、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这样的情感?请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并作简要分析。五、有关文天祥的名言佳句。(一)、文天祥的佳作1、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
3、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2、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
4、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二)、温州文天祥祠上联: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下联: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佚名五、课文知识点归纳:【针对训练】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 B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交付)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2、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B、 请罪/
5、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B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C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D 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6、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C.死生,昼夜事也。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3、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请罪于母,母不许二、阅读薛奎传,完成练习题。(19分)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
7、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
8、,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B先帝尝以为卿可任 任:任用 C真宗善其言 善:以为善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貸:借钱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奎“遇事敢言”的一组是(3分) 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
9、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 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奎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运粮到盐州的民夫先回仪州,并上奏免除赔偿因大雨而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并准备弹劾薛奎,听了薛奎的解释后,终于接受了他的请求。B薛奎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数千人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对薛奎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C薛奎任益州知州时,拿出自己的俸禄给一个因贫穷无力奉养母亲的人,但同时告诫他,如不好好赡养母亲,将不会饶恕他。D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说话。对于皇上的言行,能当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得到皇帝的肯定。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3分)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4分)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