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971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魏晋南北朝和唐代小说简谈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志怪两种。志怪方面,又可分为文人之作和宣扬佛教教义的作品两种。志人小说则以记文人及贵族的生活为主,笑话也可以属于这一类。这些小说在小说史上有如下的特点:一是真实和虚构的问题。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但这个时期的小说作者即使是写鬼故事,也自以为是写真事;志人小说更是以真实作为评定小说优劣的标准。二是写作态度问题。现代小说的作者,会为了某个目的去编写小说,也就是有一定的写作动机;但这个时期的作者

2、写这些作品则是“被动的”记录,也就是“非有意为小说”。三是志人小说的出现,显示了小说向写人事发展的趋势。四是小说和历史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至于文学手法方面,这一时期小说在叙事上只是“粗陈梗概”,只有故事大纲,基本上没有较高级的小说技巧出现。但世说新语却长于叙事,善用比喻,文字生动,成就较高。小说发展到唐代,无论在形式观念上,还是在写作技巧上,都与前代作品有本质的改变。唐传奇兴盛的原因首先是唐代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政治经济的成功,促成了文学的发展。但这一点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文体,所以就讨论唐传奇来说,单作这样的分析还不够。要注意的是,小说以写人的社会生活为主,如果社会停留

3、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种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小说就只能写一些口耳相传的鬼故事,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唐代社会的进步,都市的出现,使人与人的来往密切了,出现了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还有人生得失的反省,政治上尔虞我诈的斗争,宗教的流行等,都可以在小说中出现。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唐代小说蓬勃发展的主因。其次是文学本身的条件。具体来说一是小说体裁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为唐传奇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例如一些志怪的作品成为唐传奇创作的题材;而志人小说由写鬼怪的风气转而为写人事,对文人的创作也有很好的启示。唐传奇的发展,由初期的神怪故事,如古镜记,到后来的半人半鬼,如离魂记,到纯人事

4、的描写,如李娃传可以看到这种发展的痕迹。二是其它文学样式的配合问题。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评唐人传奇说:“盖此等(指唐传奇)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唐传奇和多种文体有关系,这是大家同意的,如传奇写人物与史传有关系,传奇篇后的议论与史评有关系,都是事实。至于诗和传奇的配合,二者相辅而行,如长恨歌传之有长恨歌。传奇和“古文运动”的关系,有人认为古文运动的成功,对唐代小说具有十分的积极作用,这一看法有待商榷。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使之在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上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

5、,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选自钟海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和志怪两种,它们相互没有交叉性,所以把笑话归为志人一类有一定道理。B.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只注重故事大纲,没有高级的小说技巧出现,只有世说新语是个例外。C.南北朝小说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即使是写鬼故事,作者主观上也认为是写真事,志人小说

6、则要求必须真实。D.唐代小说在形式观念和写作技巧上,都与前代作品有巨大不同。这与唐代社会丰富的生活有极大的关系。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首段用分类法介绍了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内容,用列举法阐释其发展特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B.第四段论述了唐小说与前代作品相比产生质变的内在原因。具体来说,小说体裁的发展、其它文学样式的配合为唐小说发展提供了动力。C.本文论述语言严谨,结构有序,使用假设、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内容丰富充实,有说服力。 D.本文对魏晋南北朝及唐代小说的内容、风格特征、取得的成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得出小说和历史的关系十分密切的核心观点。3根据

7、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宋人赵彦卫认为唐传奇各类文体皆备,史传、史评的影响作用尤其突出,是它们成就了唐传奇。B.有人认为古文运动的成功,对唐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此作者并未下定论。C.唐传奇的艺术成就超越了六朝小说,表现在注重细节描写,关注人物的精神展示,塑造了多样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具备一定的审美性和娱乐性。D.通过文章中关于六朝小说到唐传奇发展演变的探究,可以看出小说创作须遵守的一条规律:要自觉进行艺术想像和创造。否则,很可能只是粗陈梗概的效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神 医冯骥才(1)天津卫是码头。

8、码头的地面疙疙瘩瘩可不好站,站上去,还得立得住,靠嘛呢能耐?一般人能耐也立不住,得看你有没有非常人所能的绝活儿。换句话说,凡是在天津站住脚的,不管哪行哪业,全得有一手非凡的绝活,比方瞧病治病的神医王十二。(2)要说那种“妙手回春”的名医,城里城外一挑一筐,可这只是名医而已,王十二人家是神医。神医名医,一天一地。神在哪儿,就是你身上出了毛病,急病,急得要死要活,别人没法儿,他有法儿,而且那法儿可不是原先就有的,是他灵光一闪,急中生智,信手拈来,手到病除。(3)王十二这种故事多着呢,这儿不多说,只说两段。一段在租界小白楼,一段在老城西马路。先说租界这一段。(4)这天王十二在开封道上走,忽听有人尖叫

9、。一瞧,一个在道边套烟筒的铁匠两手捂着左半边脸,疼得大喊大叫。王十二急步走过去问他出了嘛事,这铁匠说:“铁渣子崩进眼睛里了。”王十二说:“别拿手揉,愈揉扎得愈深,你手拿开,睁开眼叫我瞧瞧。”(5)王十二抬起头往两边一瞧,这条街全是各样的洋货店,王十二喜好洋人新鲜的玩意儿,常来逛。他灵光一闪,扭身就朝一家洋杂货店跑去,进门伸出右手就把挂在墙上的一样东西摘了下来。(6)王十二跑回铁匠跟前说:“把眼睁大!”铁匠使劲一睁眼,王十二也没碰他,只听“叮”的一声,这声音极轻微也极清楚,跟着听王十二说:“出来了,没事了。你眨眨眼,还疼不疼?”铁匠眨眨眼,居然一点也不疼了,跟好人一样。再瞧,王十二捏着一块又小又

10、尖的铁渣子举到他面前。(7)铁匠纳闷,到洋货店里打听。店员说:“还没有听说它能治眼!这是个能吸铁的物件,洋人叫它吸铁石。”原来王十二是使它把铁匠眼里的铁渣子吸下来的。(8)可是,刚刚那会儿,王十二怎么忽然想起用它来了?(9)神不神?神医吧。再一段更神。(11)这段事在老城西那边,也在街上。(12)那天一辆运菜马车的马突然惊了,横冲直撞在街上狂奔,马夫吆喝拉缰都弄不住,街上的人吓得往两边跑,有胡同的地方往胡同里钻,没胡同的往树后边躲,连树也没有的地方就往墙根扎。马奔到街口,迎面过来一位红脸大汉,敞着怀,露出滚圆锃亮的肚皮,一排黑胸毛,赛一条大蜈蚣趴在当胸。有人朝他喊:“快躲开,马惊了!”(13)

11、谁料这大汉大叫:“有种往你爷爷胸口上撞!”看样子这汉子喝高了。(14)马夫急得在车上喊:“要死人啦!”(15)跟着,一声巨响,像撞倒一面墙,把大汉撞飞出去,硬摔在街边的墙上,好像紧紧趴在墙上边。马车接着往前奔去,大汉虽然没死,却趴在墙上下不来了,他两手用力撑墙,人一动不动,难道叫嘛东西把他钉在墙上了?(16)人们上去一瞧,原来肋叉子被撞断了,断了的肋条穿皮而出,正巧插进砖缝,撞劲太大,插得太深,拔不出来。大汉痛得急得大喊大叫。(17)大汉叫着:“快救我呀!”声音大得震耳朵。有几个人撸袖子要上去拽他。(18)这时,就听不远处有人叫一声:“别动,我来。”(19)人们扭头一瞧,认出是神医王十二,便说

12、:“有救了。”(20)只见王十二先往左边,两步到一个剃头摊前,顺手从架子上摘下一块白毛巾,又在旁边烧热水的铜盆里一浸一捞,便径直往大汉这边跑来。他手脚麻利,这几下都没耽误工夫,手里的白毛巾一路滴着水儿、冒着热气儿。(21)王十二跑到大汉身前,把滚烫的湿毛巾往大汉脸上一捂,连鼻子带嘴紧紧捂住,大汉给憋得大叫,使劲挣,王十二死死搂着捂着,就是不肯放手。大汉肯定脏话连天,听上去却呜呜地赛猪嚎。只见大汉憋得红头涨脸,身子里边的气没法从鼻子和嘴巴出来,胸膛就鼓起来,愈鼓愈大,大得吓人,只听“砰”的一声,钉在墙缝里的肋叉子自己退了出来。王十二手一松,大汉的劲也松了,浑身一软,坐在地上,出了一声:“老子活了

13、。”(22)王十二说:“赶紧送他瞧大夫去接骨头吧。”转身去把白毛巾还给剃头匠,走了,好似嘛事没有过。(23)在场的人全看得目瞪口呆。只有一位老人看出门道,说:“王十二爷这法儿,是用这汉子身上的劲把肋条从墙缝里抽出来的。外人的劲是拗着自己的,自己的劲都是顺着自己的。”这老人寻思一下又说:“可是除去他,谁还能想出这法子来?”(24)人想不到的只有神,所以天津人称他神医王十二。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文章第一段说“码头的地面疙疙瘩瘩可不好站”,暗示了天津卫码头人才济济,非有能耐站不住脚,同时自然地引出了小说主人公神医王十二。B神医和名医的区别在于,

14、面对别人治不了的急症,神医能灵光一闪,急中生智,信手拈来,手到病除。这是一般名医难以望其项背的。C本文选取了神医王十二治病的两个具体事例,其共同特点是病发突然,治法简单神奇,与众不同,生动展现了王十二的非凡绝活。D小说恰当使用有地域特点的口语,作者像说书人一样,面对面向听众讲述故事。被马车撞了的大汉获救后说“老子活了”,一句粗话为的是真诚表达对王十二的感激和赞赏之情。5.小说在刻画神医王十二的形象时,具体使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6.有人认为,小说(8)(9)两段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具体阐释理由。(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

15、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

16、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南阳大饥,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

17、身。(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删动)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B.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C.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D.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18、,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指士人服装,亦用来专指礼服,还可代称缙绅、士大夫、世族,文中即取此意。B.孤:年幼失去父母。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独:年老无子女。C.朔旦:旧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如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后汉书顺帝纪:“三朝之会,朔旦立春。”D.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职轻而权重。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晖自小颇有胆识。路遇群盗,挺身而出,义勇之气受到了盗贼的欣赏,最后放过了 他和同行的亲属。B.朱

19、晖是有气节的志士。他闭门不受新阳候阴就的礼物,后受到骠骑将军东平王苍的征召,连皇帝都赞赏他的义气。C.朱晖智勇双全。从恃贵而骄的少府卿阴就的主簿那里拿到璧玉,王苍认为他有蔺相如之风。D.朱晖为官刚直且乐善好施。南阳饥荒时,他扶助乡里,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百姓和上下官员的一致好评。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 明吾非有爱也。”(2)自去临淮,屏居野泽,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南阳大饥,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7分

20、)定 林 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释】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人以主观感受开篇,他用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生凉,周遭幽寂、空旷,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下来。B颔联通过描写“脱屦”“敷衾”两个细节,尽显闲适自得之状,也透露出诗人微妙难言的衷曲和守正自信的品格。C尾联突出表现了诗人渴望求得“真乐”的迫切心情。诗人认为如能做到超凡尘世,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D.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在定林寺游玩休憩的即兴即事之作,前三联展现了

21、自然之美,尾联极富理趣,是难得的佳作。12.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联的妙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分)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_,_”这两句诗。 (2)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_”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书愤中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反问句是“_?”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

22、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_(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打造命运共同体始于周边,造福周边。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与柬埔寨要继续做高度互信的好朋友、_(息息相关/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化现象,从学界到民间,不乏追寻者。但是也有些人只凭借_(口耳之学/口诵心惟),就想揣摩得到儒学的真谛,这是错误的。海市蜃楼之美,美得_(不可思议/不可名状),但不管它是在海中出现,还是在沙漠中出现,都是一种幻觉。人若相信,踏入其中,便会死无葬身之地。A.鱼目混珠、休戚相关、口诵心惟、不可思议 B.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口耳之学、不可名状 C.鱼龙混杂、息息相关、

23、口诵心惟、不可思议 D.鱼目混珠、休戚相关、口耳之学、不可名状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6题我在战争中成长,是一个由历次战斗推上元首职位的人。命运支配我,胜利确认我留在这个地位上。但是,这些并不是由法律、幸运和民族意志认可的资格。曾经统治哥伦比亚的利剑不是阿斯特雷亚的天平,而是对邪恶天性的鞭笞。有时,这种邪恶被天国降临人间,以儆戒惩罚独裁者和各国人民。在和平的日子里,这把利剑没有任何用处。和平来到之日,应该是我的权力结束之时,因为我曾经如此发过誓,对哥伦比亚作过许诺,在一个人民不能确保行使其权力的地方,是不会有共和制度的。像我这样的人,( )。为了自身的自由,也为了大家的自由,我愿做一个公

24、民。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时,天国让这种邪恶降临人间,以惩罚独裁者和儆戒各国人民。B有时,这种邪恶被天国降临人间,以惩罚独裁者和儆戒各国人民。C有时,天国让这种邪恶降临人间,以儆戒独裁者和惩罚各国人民。D有时,这种邪恶被天国降临人间,以儆戒独裁者和惩罚各国人民。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国家主权会受到在平民政府中任职的我的直接威胁。B国家主权会有直接威胁,因此在一个平民政府中任职是危险的。C在一个平民政府中任职是危险的,是对国家主权的直接威胁。D是对国家主权的直接威胁,因此必须在平民政府中担任重要职位。17.12月1

25、2日上午,80岁老人赵某和丈夫王某去城市广场展销会选购农产品,因展销会人多拥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赵某在12点左右和丈夫王某走散。当时,赵某身穿黄色上衣,头戴蓝色毛线帽。王某赶紧联系了儿子王先生,王先生立即报警,并想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请帮助王先生拟一则寻人启事,其它相关信息请用“”代替。要求不超过90字。(5分)四、写作(4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有三个人,各划着一只载着满满瓦器的小船过一处险滩。第一个人刚进入险滩,一个急浪打来,船倾斜了,一船瓦器被打碎了;第二个人划到半途中,一个不小心,船碰到岩石上,也把一船瓦器翻到了水里;第三个人咬牙小心,将船一步步划

26、到了对岸,高兴地叫了一声“啊呀,终于到了!”刚要喘气,手一松桨,船立马转身,翻了,一船瓦器也全都碎掉了。“说到过河的本事,我最差,但我省下了很多力气,我不后悔。”第一个人说。“我刚好花了一半力气,却也过了一半的河,我没有吃什么亏,处于你们中间,也没啥丢人的。”第二个人说。“咱三个只有我划到了岸这边,这是我的光荣,我比你们强。”第三个人说。然后,他们三人相互看着对方,哈哈一笑,都快快乐乐地划着空船回去了。请准确把握材料内涵,展开联想,思考如何面对生活。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明确;3不少于800字。太原五中高二年级语文(十二月)考试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D【解析】A强加

27、因果关系且“相互没有交叉性”原文没有依据。B “只注重故事大纲,且没有任何高级的小说技巧”错,“只有世说新语例外”与原文意义不符合C“志人小说要求必须真实”错)2. D【解析】D项“小说和历史的关系十分密切”并非本文的核心观点3. A【解析】A“史传、史评的影响作用尤其突出,是它们成就了唐传奇”错。(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D【解析】“老子活了”为的是真诚表达对王十二的感激和赞赏,错。5.【答案】(1)反衬(对比)手法。用天津卫城里城外能够“妙手回春”的名医之多来反衬“神医”之少、之绝。(1分)(2)侧面描写。在医治铁匠、醉酒者时,用周围的人的反应来表现王十二医术的高明。(1分)(3)语言描写、

28、动作描写。通过治病时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神医王十二做事干脆利索、思维清晰敏锐、为人豪爽稳重的形象。(2分)6. 【答案】不可删去。第(8)段真实地表现了读者及四周观众的疑问,突出神医的神能;第(9)段承上启下,自然引出下一个故事。加了(8)(9)段,结构完整,全文上下一体,过渡自然。(每点2分)可删去。(8)段可删,故事本身已说明王十二的神奇,没必要再进行多余的说明。去掉第(9)段,让故事本身证明主人公的神效果会更好,提前说明,破坏了阅读小说时所产生的想象力。(每点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7.C8. B【解析】B(孤:指幼而无父者。)9.D【解析】D(朱晖为官刚直,也因此得罪了权

29、贵,被上司忌恨,被人弹劾。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10.【答案】(1)有人为此讥讽朱晖,他说:“以前阮府君有求于我,不敢听命的原因,实在是怕砧污府君的好名声,现在相送,表明我并非有所吝惜呀。”(“所以”1分,“令”1分,“爱”1分,整个句子大意1分)(2)离开临淮后,隐居于田野荒泽中,不和乡里的人交往,同乡人讥讽他的刚直。南阳发生了大的饥荒,朱晖全部散掉家产,分给同宗族中贫弱的旧交老友。(“屏居”1分,“介”1分,“故旧之贫羸者”定语后置1分,整个句子意思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C【解析】(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表现的正是一种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抒写了自己旷

30、达的胸怀,是已然达到的心境。而C选项将这种心境理解成一种渴望和假设是有问题的。)12.【答案】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翻译1分)“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将自然之景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成为“人化的自然”,(手法及分析2分)表达了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情感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2)映阶碧草自春色(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安能行叹复坐愁三、语言文字运用14.D【解析】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它适用的对象一般是物

31、(事),不是人。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后文强调“伪劣产品”,此处应为“鱼目混珠”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此处“命运共同体”应用“休戚相关”。口耳之学:指从道听途说中所知道的一些浅薄的并非真正有益的学问。口诵心惟:一边读一边想它的意义和道理。此处应为“口耳之学”。不可思议: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故用“不可名状”。15.A【解析】应该是“天国“做后文“惩罚”与“儆戒”的主语,因此只能选A、C项。“惩罚各国人民”搭配不当,所以选择A项。16. C【解析】前文是“像我这样的人”, 往后承接的句子,只能

32、是人会怎样,只能接C、D两个句子。再根据后文“我愿意做一个公民”,只能选择C项。17. 【答案】 赵某,女,80岁,患阿尔茨海默病,于12月12日上午12点左右在城市广场展销会上走失。走时身穿黄色上衣,头戴蓝色毛线帽。有知其下落者请联系王先生,定酬谢。联系电话:(人物身份1分,时间地点1分,人物外貌1分,酬谢承诺1分,联系电话1分。)四、写作(4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从成功与失败的角度看, 坦然面对失败;精神不败,脊梁不弯。2从乐观与悲观的角度看, 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乐观者透过风雨看到彩虹;以“乐”的阳光驱散“悲”的阴霾。相关链

33、接1:文言文翻译朱晖字文季,南阳宛城人。家中世代为官,早年死去父亲,十三岁时,王莽败亡后,天下大乱,跟着外氏家属奔逃到宛城。路上遇到一群贼寇,持刀劫掠随行的妇女,抢夺她们身上的衣物。兄弟宾客们都惊惶失惜,趴在地上吓得不敢动弹。朱晖拔剑走上前说:“财物你们都可以拿走,各位女长辈的衣物你们不能动一下,否则,今天就是朱晖的死日!”贼人见他年纪小,秉性刚烈,笑着说:“小孩子还是收起刀吧。”于是丢下他离开了。当初,光武帝刘秀和朱晖的父亲朱岑一起在长安求学,两人有老交情,等到刘秀即皇帝位后,访求朱岑,他已经死了,于是召来朱晖授他郎官。朱晖不久因病离职,在太学完成了学业。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

34、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永平初,显宗的舅舅新阳候阴就仰慕朱晖的贤能,来自前往拜访他,朱晖躲避不见,阴就又派家丞给他送礼,朱晖就闭门不接受。阴就听说后,赞叹说:“真是志士啊,还是不要改变他的气节吧。”后来做郡吏,大守阮况曾经想买朱晖的婢女,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朱晖才厚赠给他家。有人为此讥讽朱晖,他说:“以前阮府君有求于我,不敢听命的原因,实在是怕砧污府君的好名声,现在相送,表明我并非有所吝惜呀。”骠悍骑将军东平王苍听说朱晖的事后,就征召他做官,对他的礼节很是恭敬。正月初一,王苍应当进府祝贺新年。按照惯例,少府应该给璧作为答礼。当时阴就做府卿,富贵骄纵,手下傲慢跋扈不奉行法令。王苍坐

35、朝堂上,沙漏将要滴尽(时间很久),所要的璧还没有得到,回头问掾属说:“怎么办?”朱晖望见少府主簿拿着壁,就前去骗他说:“我多次听说这块璧,却不曾见到,请让我瞧一瞧。”主簿把璧交给了他,他回头叫令史捧着璧。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阴就说:“朱掾属是个义士,不要再去要了。”王苍等事情结束后,召朱晖对他说:“你认为你和蔺相如比怎么样?”皇帝听说了这事很是震动,让朱晖做了卫士令。后来又升任临淮太守。几年后,因犯罪被免官。 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离开临淮后,隐居于田野荒泽中,不和乡里的人交往,同乡人讥讽他的刚直。南阳发生了大的饥荒,朱晖全部散掉家产,分给同宗族

36、中贫弱的旧交老友。后来官升到尚书令,因年老多病而乞求退休。相关链接2:诗歌赏析翻译: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上面。只留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寻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不能寄托,悲鸣的虫声同样是悦耳的声音。赏析: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 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去能成为伟大的政治诗人,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所患有眼疾、腰疾、昏眩、

37、齿病等。因此,定林开篇便言:“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漱甘,即用泉水漱口。甘,指泉水。这句语出世说孙楚“枕石漱流”之典。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襟,烦躁的心情。襟,指胸怀、心怀。 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凉,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两句,抒写感受。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因脱水边屦”),在岩石上铺上被褥(“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称道。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