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865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国I卷)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3 P-31 S-32 Mn-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年来,我

2、国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项目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飞机C919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 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于一次能源C. 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答案】A【解析】【详解】A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B电能属于二次能源,B错误;C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错误;D常见的高温结

3、构陶瓷有氧化铝、SiC陶瓷等,均不是硅酸盐陶瓷,D错误。答案选A。2.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NAC. 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NA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为1.0 NA【答案】B【解析】分析:A、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B、根据氩气的组成解答;C、根据丙三醇的结构分析;D、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分析。详解:A、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

4、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是一个Ar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A,B正确;C、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A,C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A,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D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其产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

5、成反应完全不同。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目的A称取2gCuSO45H2O溶于98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装入试剂瓶中配制2%的CuSO4溶液B将活性炭放入盛有NO2的锥形瓶中,观察气体颜色探究碳的还原性C将ZnSO4溶液滴入盛有2mLNa2S溶液的试管中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滴入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观察现象比较ZnS(白色)和CuS(黑色)的溶度积D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H2O2溶液然后只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FeI2固体,观察比较现象探究I-对H2O2分解是否具有催化作用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溶于98

6、g水中,溶液质量为100g,但硫酸铜质量小于2g,则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能探究还原性,故B错误; C发生沉淀的转化,由现象可比较ZnS(白色)和CuS(黑色)的溶度积,故C正确; D碘离子与过氧化氢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探究催化剂对分解反应速率影响,故D错误; 答案选C。4.1,1-二环丙基乙烯( )是重要医药中间体,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二氯代物有9种D. 生成1mol C8H18至少需要3mol H2【答案】A【解析】【分析】1,1-二环丙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两个三元环,碳

7、有2种杂化方式:sp3、sp2,据此答题。【详解】A.碳有2种杂化方式:sp3、sp2,前者是正四面体构型,与它相连的原子不可能全处于同一平面,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故A错误;B.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1,1-二环丙基乙烯()的二氯代物有9种,故C正确;D.1,1-二环丙基乙烯()分子式为C8H12,由C8H12生成1molC8H18至少需要3molH2,故D正确。故选A。【点睛】烃的等效氢原子有几种,该烃的一元取代物的数目就有几种;在推断烃的二元取代产物数目时,可以采用一定一动法,即先固定一个原子,移动另一个原子,推算出可能的取代产物数目,然后再变

8、化第一个原子的位置,移动另一个原子进行推断,直到推断出全部取代产物的数目,在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重复和遗漏。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分别是X、W两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戊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25时0.1mol/L 戊溶液的pH为13,工业上通过电解丙和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乙、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ZWYXB. Z分别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没有共价键C. 元素Y与X、Z都能组成两种化合物D. 乙与戊的水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工业上通过电解丙和丁的混合

9、物来制取甲、乙、戊,可推测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故甲为氢气,所以X是H元素,乙是氯气,所以W为Cl元素,戊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25时0.1mol/L 戊溶液的pH为13,所以戊为氢氧化钠,根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Y为O元素,Z为钠元素。【详解】A、Z为钠元素,W为Cl元素,Y为O元素,X是H元素,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ZWYX,故A正确;B、钠与氧气在点燃那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其中含有氧与氧之间的共价键,故B错误;C、Y为O元素,X是H元素,两者可

10、以形成水和过氧化氢两种化合物,Z为钠元素,可以与氧元素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化合物,故C正确;D、乙为氯气,戊为氢氧化钠两者反应可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此溶液具有漂白效果,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为简单的无机推断,本题的突破点为工业上通过电解丙和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乙、戊,可猜测应该是点解饱和食盐水,进而推出其他物质。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6.我国科学家开发的一种“磷酸钒锂/石墨离子电池”在4.6V电位区电池总反应为:Li3C6V2(PO4)36CLi3V2(PO4)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11、的是A. 该电池比能量高,用Li3V2(PO4)3做负极材料B. 放电时,外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M极质量减少0.7 gC. 充电时,Li+向N极区迁移D. 充电时,N极反应为V2(PO4)33Li3e=Li3V2(PO4)3【答案】B【解析】【分析】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3C6V2(PO4)36CLi3V2(PO4)3,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电极反应式为V2(PO4)33Li3e=Li3V2(PO4)3,负极为Li3C6材料,电极反应Li3C6-3e3Li+6C。【详解】A. 该电池比能

12、量高,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用Li3V2(PO4)3作正极材料,负极为Li3C6材料,故A错误;B. 放电时,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Li3C6-3e3Li+6C,外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M极质量减少0.1 mol7gmol1=0.7 g,故B正确;C. 充电时,Li+向阴极迁移,即向M极区迁移,故C错误;D. 充电时,N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Li3V2(PO4)3-3e=V2(PO4)33Li,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是解题关键,易错点D,充电时外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13、失去电子。7.25时,向一定浓度的Na2C2O4溶液中滴加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X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c(H2C2O4)逐渐增大B. 直线n表示pH与的关系C. 由N点可知Ka1 (H2C2O4)的数量级为10 -2D. pH=4.18的混合溶液中:c(Na+)c(HC2O4-)= c(C2O42-) =c(Cl-) c(H+)c(OH-)【答案】D【解析】【详解】A. 如图所示,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pH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c(H2C2O4)逐渐增大,故A正确;B. pH增大,增大,减小,则直线n表示pH与

14、的关系,故B正确;C. 由N点可知Ka1 (H2C2O4)的数量级为10 -2Ka1(H2C2O4)= ,在N点=-1,即,N点的pH2.22,则c(H+)102.22mol/L,所以Ka1(H2C2O4)10102.221.0101.22,故C正确;D. M点:-lg=0,Ka2=10-3.1810-1=10-4.18,pH=4.18时,c(HC2O4-)= c(C2O42-),但无法判断c(HC2O4-)= c(C2O42-) =c(Cl-),故D错误;故选D。8.甘氨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强化剂。实验室利用与甘氨酸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省略)。查阅资料:甘氨酸易溶

15、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酸性。实验过程:I装置C中盛有17.4g和200mL1.0molL-1甘氨酸溶液。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中空气排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向三颈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1)仪器a的名称是_;与a相比,仪器b的优点是_。(2)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_;装置D的作用是_。(3)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过程I加入柠檬酸促进溶解并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甘氨酸亚铁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pH过低或过高均导致产

16、率下降,pH过高导致产率下降其原因是_;柠檬酸的作用还有_。(5)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6)本实验制得15.3g甘氨酸亚铁,则其产率是_。【答案】 (1). 分液漏斗 (2). 平衡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3). 饱和NaHCO3溶液 (4). 检验装置内空气是否排净,防止空气进入装置C中 (5). Fe2+2HCO3-=FeCO3+CO2+H2O (6). pH过低,H+与NH2CH2COOH反应生成NH3+CH2COOH;pH过高,Fe2+与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 (7). 防止Fe2+被氧化 (8). 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 (9). 75【解析】

17、【分析】(1)a为分液漏斗,b中软管可平衡气压;(2)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HCl,C中应防止亚铁被氧化;(3)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制得和二氧化碳、水;(4) pH过低,H+与NH2CH2COOH反应生成NH3+CH2COOH;pH过高,Fe2+与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结合信息可知,合成过程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促进FeCO3溶解和防止Fe2被氧化,柠檬酸具有还原性;(5)甘氨酸亚铁难溶于乙醇;(6)17.4g即0.15mol FeCO3和200mL1.0molL-1甘氨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甘氨酸亚铁0.1mol,本实验制得15.3g甘氨酸亚铁。【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与a

18、相比,仪器b的优点是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2)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C中(从而防止Fe2被氧化)。(3)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制得和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CO2+H2O。(4)pH过低或过高均导致产率下降,pH过高导致产率下降其原因是 pH过低,H+与NH2CH2COOH反应生成NH3+CH2COOH;pH过高,Fe2+与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Fe2+2OH=Fe(OH)2 ;结合信息可知,合成过程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促进FeCO3溶解和防止Fe2被氧化。(5)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

19、是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液度,使其结晶析出。(6)17.4g即0.15mol FeCO3和200mL1.0molL-1甘氨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甘氨酸亚铁0.1mol,本实验制得15.3g甘氨酸亚铁,其产率是 100%=75%。【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把握物质的性质、习题中的信息、制备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易错点(3)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制得和二氧化碳、水,复分解反应强于水解,注意题中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9.二氧化锰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生活中均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可以用制备对苯二酚的废液为原料生产二氧化锰。此工艺对节约资源、

20、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1)经分析知该废液中含有硫酸锰、硫酸铵、硫酸以及Fe2+、Co2+、Ni2+等金属离子。以此为原料制备化学二氧化锰的流程如图所示。常温下几种有关难溶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若除去Fe2+后的废液中Mn2+浓度为1mol/L,欲使Co2+和Ni2+完全沉淀,而Mn2+不受损失,S2-的浓度范围应控制在_mol/L。化合物MnSCoS(型)NiSKsp2.510-10410-211.0710-21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步骤中涉及到过滤的操作有_。(填序号)步骤得到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其重要的用途之一是_。得到该副产品的操作是_。(2)生产电解二氧化锰原理是

21、在93左右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锰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若电解过程中的电压为3V,理论上生产1tMnO2消耗电能_kwh。(1kwh=3.6106J)(3)双氧水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锰时所发生的反应为MnSO4+2NH3+H2O2MnO2+(NH4)2SO4,在溶液的pH、过氧化氢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图所示。MnO2的回收率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答案】 (1). 410-16-2.510-10 (2). 3MnSO4+NaClO3+3H2O=3MnO2+NaCl+3H2SO4 (3). (4). (NH4)2SO4 (5). 做

22、化肥 (6).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7). Mn2+-2e-+2H2O=MnO2+4H+ (8). 1845 (9). 温度升高反应加快生成更多的MnO2,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若在升温则氨气挥发,过氧化氢分解【解析】【分析】(1)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认为完全沉淀,要将Co2+和Ni2+完全沉淀,根据Ksp的表达式计算即可;步骤利用NaClO3将MnSO4氧化成MnO2,在溶液中NaClO3被还原成NaCl,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写方程式即可;凡是涉及固液分离的步骤都涉及过滤;整个过程中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有除去,故步骤得到副产品为硫酸铵;(2)阳极发生氧化反

23、应,应为Mn2+失电子被氧化成MnO2;(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温度太高,双氧水会分解,氨气会挥发。【详解】(1)根据Ksp(CoS)=c(Co2+)c(S2-)、Ksp(NiS)=c(Ni2+)c(S2-)得:、,欲使Co2+和Ni2+完全沉淀,就要将Co2+和Ni2+的浓度控制在10-5mol/及以下,那么:、,解得c(S2-)410-16、c(S2-)1.0710-16,又因为Mn2+浓度为1mol/L而不受损,则Mn2+和S2-还没开始沉淀,此时有c(S2-)c(Mn2+)Ksp(MnS),即c(S2-)1mol/L2.510-10,解得:c(S2-)2.510-10,综上所述

24、: ,即:硫离子浓度在410-16mol/L-2.510-10mol/L之间,故答案为:410-16-2.510-10;步骤利用NaClO3将MnSO4氧化成MnO2,在溶液中NaClO3被还原成NaCl,方程式:3MnSO4+NaClO3+3H2O=3MnO2+NaCl+3H2SO4,故答案为:3MnSO4+NaClO3+3H2O=3MnO2+NaCl+3H2SO4;中,都涉及到固液分离,都用到过滤,故答案为:;整个过程中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有除去,故步骤得到的副产品为硫酸铵,可做化肥,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即可得到硫酸铵,故答案为:(NH4)2SO4;做化肥;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5、过滤;(2)阳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再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Mn2+-2e-+2H2O=MnO2+4H+,生产1t MnO2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做如下计算:,解得n=, 所以电子数=,因为每个电子带1.610-19C的电量,所以电子所带总电量q=1.610-19,由E=qU得:E=(1.610-193)J=kwh1845 kwh,故答案为:Mn2+-2e-+2H2O=MnO2+4H+;1845;(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但是温度过高,H2O2分解了,NH3挥发了,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反应加快生成更多的MnO2,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若在升温则氨气挥发,过氧化氢分解。【点睛】(1)完

26、全沉淀指的是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计算的时候往往用10-5mol/L计算。10.研究CO2与CH4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和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上CO2与CH4发生反应I:CH4(g)+CO2(g)2CO(g)+2H2(g) H1在反应过程中还发生反应:H2(g)+CO2(g)H2O(g)+CO(g)H2=+41kJ/mol(l)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化学键CHHHC=O键能(kJ/mol)4134368031076则Hl =_kJ/mol,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该反应工业生产适宜的温度和压强为_(填标号)。A.高温高压 B

27、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2)工业上将CH4与CO2按物质的量1:1投料制取CO2和H2时,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923K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CH4的原因是_计算923K时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K=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200K以上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3)工业上CH4和CO2反应时通常会掺入O2发生反应 III: CH4+2O2CO2+2H2O,掺人O2可消除反应产生的积碳和减小反应器的热负荷(单位时间内维持反应发生所需供给的热量),O2的进气量与反应的热负荷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O2进入量的增加,热负荷下降的原

28、因是 _。掺人O2可使CH4的平衡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O2的平衡转化率_【答案】 (1). +234 (2). S0 (3). B (4). CH4和CO2按1:1投料发生反应I时转化率相等,CO2还发生反应II,所以平衡转化率大于CH4 (5). 0.39 (6). 1200K以上时以反应I为主,二者转化率趋于相等(或1200K以上时反应I的正向进行程度远大于反应II)(或1200K以上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II) (7). 反应III放热,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使热负荷降低 (8). 增大 (9). 减小【解析】【分析】(l)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通过反

29、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可以计算Hl,从焓变和熵变综合判断反应自发反应的原因,从平衡移动角度来判断反应条件;(2)工业上将CH4与CO2按物质的量1:1投料,发生反应、II,则923K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CH4的原因从二者实际参加的反应来讨论;从图、及题干中提供的数据结合反应、II,用三段式按定义计算923K时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200K以上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等的原因还是从实际参加的反应来讨论;(3)工业上CH4和CO2反应时通常会掺入O2,则发生反应 III: CH4+2O2CO2+2H2O;按热负荷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维持反应发生所需供给的热量以及O2的进气量与

30、反应III放出的热量关系,据此解题; 发生反应 III: CH4+2O2CO2+2H2O,分析甲烷、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及消耗量,分析CH4的平衡转化率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受到的影响;【详解】(l)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焓变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则Hl=;答案为:+234;反应I:CH4(g)+CO2(g)2CO(g)+2H2(g) H1,S0,因此S0是反应自发反应的原因,该反应是吸热、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因此,选择高温低压的条件;答案为:S0; B;(2)923K时反应中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是一样的,但是,二氧化碳还参加反应II,因此其平衡转化率大于CH4;答案为:

31、CH4和CO2按1:1投料发生反应I时转化率相等,CO2还发生反应II,所以平衡转化率大于CH4;CH4和CO2按1:1投料,设投料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由图知CH4和CO2的转化率为60%、70%,则发生反应I时发生反应II:;答案为:0.39; 反应I中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相等,1200K以上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等则意味着该条件对反应I更有利,以反应I为主; 答案为:1200K以上时以反应I为主,二者转化率趋于相等(或1200K以上时反应I的正向进行程度远大于反应II)(或1200K以上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II);(3)工业上CH4和CO2反应时通常会掺

32、入O2,则发生反应 III: CH4+2O2CO2+2H2O,反应III是放热反应,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通入氧气越多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越多,则热负荷值越小;答案为:反应III放热,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使热负荷降低;发生反应 III: CH4+2O2CO2+2H2O,促进甲烷消耗,则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为:增大;发生反应 III: CH4+2O2CO2+2H2O不利于反应I,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又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因此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下降;答案为:减小。11.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最后亮相的DF-31A洲际战略导弹是我国大国地位、国防

33、实力的显著标志。其制作材料包含了Fe、Cr、Ni、C等多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2)与Cr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可能位于周期表的_区。(3)实验室常用KSCN溶液、苯酚()检验Fe3+。其中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4)铁元素能于CO形成Fe(CO)5。羰基铁Fe(CO)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1mol Fe(CO)5分子中含_mol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_。(5)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体可采取非最密堆积,然后在空隙中插入金属离子获得超导体。如图为

34、一种超导体的面心立方晶胞,C60分子占据顶点和面心处,K+占据的是C60分子围成的_空隙和_空隙(填几何空间构型);若C60分子的坐标参数分别为A(0,0,0),B(,0,),C(1,1,1)等,则距离A位置最近的阳离子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6)Ni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一种NiaO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a的值为0.88,且晶体中的Ni分别为Ni2+、Ni3+,则晶体中Ni2+与Ni3+的最简整数比为_,晶胞参数为428pm,则晶体密度为_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表达式)。【答案】 (1). 3d64s2 (2). s、ds (3). NOS (4).

35、sp2杂化 (5). 10 (6). CN- (7). 正四面体 (8). 正八面体 (9). (10). 8:3 (11). 【解析】【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处于过渡元素,除最外层外价电子还包含3d电子;为24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B族,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个;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一同周期相邻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苯酚为平面结构,C原子采取杂化;与CO形成5个配位键,属于键,CO分子中有1个键,分子含有10个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含有2个原子、价电子总数为10,

36、可以用N原子与1个单位负电荷替换O原子,也可以用C原子与2个单位负电荷替换O原子;据图知,占据的是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和正八面体空隙,若分子的原子坐标参数分别为0,0,1,等,说明该晶胞的参数是1,则距离A位置分子最近的为形成的正四面体体心上的;根据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求得晶体中与的最简整数比,晶体的晶胞结构为NaCl型,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O原子,有4个“”,再根据计算。【详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处于过渡元素,除最外层外价电子还包含3d电子,故价电子排布式为,故答案为:;位于第四周期,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个,与Cr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为K和Cu,分别为

37、s区和ds区,故答案为:s、ds;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一同周期相邻元素的O,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故第一电离能,苯酚为平面结构,C原子采取杂化;故答案为:;杂化;与CO形成5个配位键,属于键,CO分子中形成1个键,故F分子含有10个键,1mol分子中含10mol键。CO含有2个原子14个电子,所以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或、,故答案为:10;据图知,占据的是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和正八面体空隙,若分子的原子坐标参数分别为0,0,1,等,说明该晶胞的棱参数是1,则距离A位置分子最近的为形成的正四面体体心上

38、的,为晶胞棱长的,其参数为,故答案为:正四面体;正八面体;设晶体中与的最简整数比为x:y,根据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解得x:晶体的晶胞结构为NaCl型,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O原子,有4个“”,则晶体密度,故答案为:8:3;12.有机物J属于大位阻醚系列中的一种物质,在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18年我国首次使用溴代羰基化合物合成大位阻醚J,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_.(2)C D的化学方程式_.E F的反应类型_(3)H 中含有的官能团_.J的分子式_.(4)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

39、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_.(5)参照题中合成路线图。涉及以甲苯和为原料来合成另一种大位阻醚的合成路线:_。【答案】 (1). 2甲基丙烯 (2). (3). 取代反应 (4). 酚羟基和硝基 (5). C10H11NO5 (6). 6 (7). (8).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确定分析解答。【详解】由C物质逆向推断,可知A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一个甲基支链,则A为2-甲基丙烯,A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B物质中的Br原子水解,生成带羟基的醇,C物质的羟基反应生成醛基即D物质,

40、D物质的醛基再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成羧基,即E物质,E物质上的羟基被Br原子取代,得到F,F与H反应生成J;(1) 由C物质逆向推断,可知A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一个甲基支链,则A为2-甲基丙烯,故答案为2-甲基丙烯;(2)C中的羟基被氧化生成一个醛基,化学方程式,E物质上的羟基被Br原子取代,故答案为,取代反应;(3)由J物质逆向推理可知,H中一定含有苯环、硝基和酚羟基,J的分子式为C10H11NO5,故答案为酚羟基和硝基;C10H11NO5;(4)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一定含有羧基或者酯基,其中含有羧基的2种,含有酯基的4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5)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1-甲苯,Cl原子水解成羟基得到苯甲醇,苯甲醇再与发生消去反应得到,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