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827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1 小专题14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根据全球观测资料分析,近百年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给制的全球地面气温演变趋势在上图所示的100多年间,地球气温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气温上升加速,最后几十年成为近百年最热的年份。原因: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厄尔尼诺人为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三是致冷剂使用排放氟氯烃(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同时氟氯烃吸收红外线)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是指能吸收红外辐射的大气成份。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O2、O3、甲烷(CH4)、氟利昂等。全球变暖影响生态环境:引起海平面上

2、升(海水膨胀及极冰融化),对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社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温带农耕区退化为草地、半干旱变得干旱,干旱区变得更干旱,亚寒带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适宜温带作物生长;高山雪线上升。)旱涝次数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例1: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 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2)用直线将三

3、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简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用箭头图示的方法表达大气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 大气上界 地表答案:(1)0.300.32 1.11.5 1.62 (3)略(4)略例2: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 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 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 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是1997牟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1)

4、图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 、 、 。(2)上图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最少的亚洲国家是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 ,其能源消费结构以 为主。(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 (5)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息传出即引起世界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7)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8)要降低大气中CO2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

5、写二条)(1)欧洲 北美洲 亚洲(2)美国 印度(3)中国 煤炭(4)法国70电能由核电提供(5)大量燃烧矿物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6)产生温室效应,世界气候变暖(7)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8)减少CO2排放,推广绿色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南极附近出现臭氧层空洞: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出现在当地春季(北半球911月) 臭氧量减少的原因: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等;人为原因:冰箱、空调等使用致冷剂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发生光化学反应消耗;核爆炸和飞机尾气也破坏臭氧层。臭氧含量减少的危害:到达地面的太阳紫

6、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影响渔业生产、破坏森林)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例3:读漫画“现代女娲补天”,回答: (1)现代“女娲”为何要补天?(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_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 层中的分解。(3)此现象产生的严重后果是:_, _。 【答案】(1)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增大,过量紫外线到达地面,破坏生态环境。(2)氟氯烃 平流 03(3)过量紫外线照射引发皮肤癌变 引起植物基因突变等(3)酸雨危害与防治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形成:燃烧矿物

7、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南方是世界酸雨最为严重的地方我国情况: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40%,其中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成为重酸雨区(pH值4.5的重酸雨区有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上海、江苏等地)。季节性:东北主要在冬季。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防治:A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无污染能源B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

8、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燃技术控制酸雨C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D加强国际协作E“适应”政策培育抗酸雨污染的新品种例4:为什么我国酸雨的分布范围南部比北部广、东部比西部广?答:东部、南部地区降水多,而北部、西部降水少,且东部地区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性燃料消耗量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南方地区土壤多呈酸性,一些地形闭塞、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酸雨分布与危害就更为严重。例5: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 地区,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我国的酸

9、雨类型主要是 ,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 。(2)图中A地区的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B地区 ,其原因是 。(3)酸雨造成的危害是:生物危害: ;非生物危害: 。(4)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还有 、 ,在治理三大大气环境问题时必须采取 方式。【答案】 (1)南方 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硫酸型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2)更严重 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易形成酸雨(3)影响动植物生长、繁殖,甚至死亡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等(4)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全球合作例6:读“某年欧洲降水pH值等值线图”分析后,回答下列各小题:(1)下列各国中,图示环

10、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_、_。 A西班牙 B瑞典 C德国 D冰岛 E意大利(2)产生该问题的直接原因_ _ _。(3)该环境问题对非生物造成的主要危害_ _ ;对生物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是_ _ 。答案 (1)B C(2)工业废气中含二氧化硫或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3)对非生物界:损坏建筑物,使河、湖酸化,破坏土壤和水源;对生物界:使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植物死亡。(4)沙尘暴1、关于沙尘暴在气象观测中,通常将发生在大气中由风吹起地面沙尘使水平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划分为:1. 浮尘:悬浮在大气中的砂或土壤粒子,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的天气现象;2. 扬沙,又名高吹沙(尘):能见度在 1

11、 - 10 千米内的天气现象。中国以新疆、内蒙等干燥地区多见,并且多在春季出现,南方极少;3. 沙暴: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世界上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中亚的温带沙漠气候区周围、北美加利福尼亚热带沙漠气候区、非洲撒哈拉热带沙漠气候区和澳大利亚中西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这些沙源地不仅影响其周围地区,而且沙尘也被行星风系带到很远的地方,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尘被西南风带到瑞士形成泥雨,中亚的沙尘被西风带到我国等。2、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的发生一般需要强劲的风力、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的空气层结 3 个条件。裸露地表富有松散干燥的沙尘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足够强劲持

12、久的风力和不稳定的空气层结是沙尘暴形成的必要气象动力和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的 35 月,以午后为多沙尘暴频频发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我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 165.3 万平方公里,并正以每年 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土地沙漠化东西部有很大的差别。以贺兰山为界,以西受西北干旱气候控制,缺少降雨,土地利用为绿洲灌溉农业区。沙漠化的因素和表现形式主要是水资源调配不当,下游农耕地因缺水撂荒或沙漠与绿洲过渡带的盲目开垦、樵采及过牧引起,或草场因地表水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天然植被死亡,风蚀量增大。东部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夏秋有一定量的降水,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农牧交错带,冬春干

13、旱季节,由滥垦、草场严重超载或过牧退化、樵采引起,以农耕地土壤沙化、砾质化、灌丛沙漠化和沙地活化为主要形式。3、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我国沙尘暴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就沙尘天气发生的季节而言,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我国西北、华北大部沙尘暴年平均日数普遍大于1天,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4、沙尘暴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并重”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针;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停止导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一切生产活动,对于超出生态承载能力的地区要采取一定的生态移民措施。1)尽快确定旱作农业区的北界,作为实施“退耕”的标准。2)尽快编制各地区的

14、“退耕还林还草”规划,科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举措。3)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利用经济杠杆,在上中游强制性推行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和恢复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4)善待沙漠、慎重移民。严格控制沙漠开发;尽快在沙漠边缘过渡带、干湖盆、内陆河下游建立封育区和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保护、完善、巩固、提高绿洲防护林体系。在防沙阻沙林外缘划定 300500 米宽的封沙育草带,严禁放牧樵采。每年适当引洪灌溉丘间低地以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另外,绿洲防护林多为过熟林,应经严格审批和在有效监督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更新。6)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覆被率,革新农机具,发展阳光大棚、温室等高科技农业

15、。7)强化沙尘暴的科学研究,加强沙尘暴源区监测网的建设,掌握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做到对沙尘暴的预警预报。减轻沙尘暴灾害的损失。例7:读下图,分析后回答下列各小题: (1)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是_。(2)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3)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 _ _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_。(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盛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 “三北”防护林 (2)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水蚀作用强力 植树种草 (3)该地区

16、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回收利用。例8:读北京市1960-2000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25-29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沙尘暴扬沙浮尘 B.浮尘扬沙沙尘暴C.扬沙浮尘沙尘暴 D.沙尘暴浮尘扬沙2)、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4)、为降低北京地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其发生源地今后应重点发展( )A.传统

17、农业 B.生态农业 C.石油农业 D.立体农业5)、近几年,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愈加频繁,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 )过度垦殖 过度放牧 地表沙化 过度樵采A. B. C. D.例9:近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暴发的一场强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的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回答: 1)这次沙尘暴的源地是( )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D澳大利亚中部 2)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尘的

18、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 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3)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例10:图中虚线内是世界沙尘暴多发地之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该区域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2)这段时期,影响该区域的 风越过 山地,到达平原地区时,温度上升,变得干燥。(3)由于100多年间对该地区的过度开发,导致了 ,才使该地区的沙尘暴日益

19、频繁。【答案】(1)冬、春季节; (2)西、落基山; (3)草场(植被)破坏。例11:材料一、近年来,沙尘暴在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下列是关于2000年4月6日沙尘暴袭击北京的报道:上午8 时,沙尘已到达北京昌平区,到10时昌平区的可吸入颗粒物高达每立方米1449微克,并且进入海淀区,到12点市区可吸入颗粒物普遍超过每立方米1000微克。为保证飞机的起降安全,30多个航班被迫改降天津机场,使首都机场候机室滞留3000余名乘客。 材料二、新华网兰州3月28日电(记者李铁)中国科学院的几位专家最近提出了沙尘暴发生的成因的新见解,并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灾害的一些具体对策。 今年以来,中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

20、沙尘暴灾害天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陈广庭、屈建军等几位研究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他们认为,中国北方地区再次进入沙尘暴频发期,主要原因是沙漠化加剧造成的。沙尘暴经过的许多地方都是干旱沙漠区,如在阴山北坡,土地沙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裸露,风蚀严重;在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由于过度放牧、樵采、搂发菜等人为原因,固定沙丘活化,流沙不断向南移动。这些地区在大风天气,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吹向天空,成为中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来源。 专家认为,沙尘暴实际是历史上形成黄土沉积过程的再继续,防治沙尘暴灾害要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滥开荒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

21、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舍饲,减轻草场压力。同时,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改善当地群众生活。 据介绍,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北方地区平均每年都要发生几次不同程度的沙尘暴。尽管每次沙尘暴危害程度和过往路径都有所不同,但基本轮廓是可以勾画的。沙尘暴主要是在新疆东部戈壁、阿拉善高原北部及蒙古杭爱盆地兴起。这一带是风暴中心,常常扬起上千米高的沙尘,形成沙尘暴。受西风环流的影响,沙尘暴沿阴山北坡风蚀沙漠化区向东挺进,沿途继续卷起大量沙尘。在河北化德、康保一带分为两支携裹沙尘的大风,分别从永定河谷、潮白河谷、关沟三个大风口进入北京。根据材料一、二回答:1、从材料可以看出,沙尘暴对城市的不

22、利影响有 2、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春季的自然原因是: ; 。3、近年来,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的原因除了 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我国北方草原区的 行为,以及在林区的 行为,使地表 ,地面沙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沙源。4、形成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5、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关,为了制止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我国北方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1、空气质量下降,大气能见度变低,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营。2、 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地面干燥。受蒙古高压控制,北方地区春季盛行强劲偏北风。3、

23、气候异常;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4、 B 5、 营造“三北”防护林,实施退耕还牧还林,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控制沙源(5)、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臭氧增多)在一些不利气体扩散的一些大城市(如谷地地形、静风、逆温)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体、危害人体健康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发展公车减少私车,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一、主要内容空气污染物指数、首要空气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1、空气污染指数(API)衡量空气质量优劣的一种指标指某地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成分指数都计算出来以后(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4、,取其中最大值为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2、首要污染物污染成分指数最大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矿物燃料燃烧、冶炼含硫矿石一氧化碳燃煤可吸入颗粒物(TSP)矿物燃料燃烧、运输、采矿氮氧化合物机动车尾气排入臭氧二、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大致取决于两个因素污染排放情况和大气扩散能力1、污染物排放情况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污染物的排放量越大,空气污染物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2、大气扩散能力气象条件:天晴、日照充足:有利于空气对流而扩散风:有利于气态污染物的扩散降水:二氧化硫、颗粒物的浓度降低逆温、静风:易造成污染物积累地面状况:盆地或山谷地形:近地面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

25、相对较差,易发生大气污染事件三、污染物的危害悬浮颗粒物:同气体污染物二氧化硫的协同影响,削弱了日光的照射和能见度,使空中多云、多雾、浑浊。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施工。 飘尘:飘尘随呼吸进入人体,均有一半可附着在肺壁上,是构成或加重人类呼吸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施工。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人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氧化硫,会出现倦怠、乏力、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味觉障碍、感冒不易康复等症状;二氧化硫形成酸雾或酸雨还会腐蚀金属、器材,沉降到地面会破坏土壤和水质。其主要来源为燃煤、工业。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为氧的300倍,形成氮氧血红蛋白,削弱血红蛋白向

26、人体各组织输送氧的能力,神经中枢受损最大。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汽车尾气。 碳氢化物:碳氢化物中包含多种烃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有些化合物会直接刺激入的眼、鼻粘膜,使其功能减弱,更重要的是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对人及生物有严重危害的光化学烟雾。其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工业。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中的一氧化氮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一氧化碳还强。通过呼吸道及肺进入血液,使其失去输氧能力,产生与一氧化碳相同的严重后果。氮氧化物侵入肺脏深处的肺毛细血管,引起肺水肿等。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汽车尾气。 碳烟:除浓度外,粒子的直径及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5微米以下的粒子可以进入呼吸道,3微米以下的粒子可沉积在肺细胞内,引发肺病。其主要来源为柴油车尾气。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