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634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4章 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和类型。(重点)2列举食物链和食物网。(重难点)3描述生物圈的组成。环 境 对 生 物 非 常 重 要1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2生态因子的种类(1)非生物因子:光、温度、水等。(2)生物因子: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3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可成为限制因子,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最适区。探讨:影响浒苔生长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哪些?提示:水温、光照、无机盐的浓度等。探讨:生物都生活在环境中,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请思考生态因子是

2、否就是指环境因子?提示:不是。生态因子只是环境因子中的一部分,是指环境中能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的因素,例如,虽然海拔、水深对生物也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其作用是通过其他因子如温度、阳光、水分等因素实现的,故只能是环境因子,而不是生态因子。1生态因子的特征(1)整体性:环境中的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为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2)主导性: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并非同等重要,其中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3)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一方面,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不

3、是等价的,但都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在一定情况下,某一生态因子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生态因子的增加或减弱而得到补偿。2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分析(1)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也叫生态幅。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有一个最适区。(2)对于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很不相同。(3)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1.右图是5种鱼对温度和含盐量的耐受程度。这些鱼种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

4、()A415B324C542 D215【解析】坐标中的横轴表示盐分,纵轴表示温度,由坐标可看出,鱼1需要温度高、盐分低的环境,鱼2需要温度低、盐分低的环境;鱼3需要温度高、盐分高的环境;鱼4需要温度低、盐分高的环境;鱼5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全球都能分布。北极海域温度低、盐分高,因此鱼4能适应;热带湖泊温度高,盐分低,因此鱼1能适应。【答案】A2有些动物的性别分化受温度影响。下图是四种爬行动物的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雌、雄性个体的比例,其中能表示雄性仅出现在某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则出现雌性的是()【解析】根据题意,图A随温度的升高,雄性出现的比例迅速增多,接近于100%;图B随

5、温度的升高,雄性出现的比例迅速下降;图D雌雄出现的比例大致相等,不受温度的影响。图C中,雄性仅出现在2432 的狭小范围内,符合题意。【答案】C生 物 与 环 境 构 成 生 态 系 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成分:无机盐、空气、光、水及非生物的有机物等。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概念:生态系统中由于营养关系而形成的结构。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种类:主要有捕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腐生食物链三种类型。(2)食物网: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网状营养结构。原因

6、:一种生物吃多种生物或被多种生物所食。作用:增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通过这种营养结构传递的。探讨:组成生产者的生物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提示: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比如硝化细菌、硫细菌。探讨:菟丝子无叶绿体,直接从宿主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持生活,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哪种成分?提示:消费者。探讨:细菌可以在生态系统中作哪些成分?提示: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因营养方式不同而不同。如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细菌是生产者,肺炎双球菌等寄生细菌则为消费者,枯草杆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则为分解者。探讨:食

7、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同属一个营养级,一种生物可能分属两个营养级吗?提示:对于某动物而言,其营养级可能是不固定的,一种生物也可能在不同食物链中分属不同营养级;两种生物也可能在不同食物链中同属一个营养级。1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成分归类各成分的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必需成分生产者自养型生物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和蓝藻;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光合(或化能合成)作用引入生物群落,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必需的主要成分(基石)消费者异养型生物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物帮助生产者传粉、传播种子等最活跃的

8、成分分解者异养型生物腐生细菌和真菌;腐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联系2.食物链与食物网(1)食物链: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2)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3)对食物链和食物网,除理解其概念外,还应该掌握以下几点:食物链的书写原则:植物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性动物中型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性动物。食物链起始于生产者,终止于没有天敌的消费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生态系统

9、能量流动的起点,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级别可能不同。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3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分析(1)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右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鸟,从而导致兔、鸟减少。但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还可依靠其

10、他食物来源来维持数量基本不变。(4)在食物网中,要分析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时,若沿不同的路线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32570211】A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C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细菌中的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但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植物中的猪笼草既可以充当生产者,也可作为消费者。【答案】A2.如图是处于

11、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2)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3)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短时间内大鱼数目_,水藻数目_,淡水虾数目_。(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A水藻大量减少B小鱼的数目增多C大鱼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解析】数食物链条数时,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依次经过不同的消费者;看哪些生物处于第几营养级,要注意同一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是有差异的;本题图是三条捕食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但我们知道主要的分解者有腐生细菌和真菌;一

12、种生物的天敌减少,短时间内导致这种生物的数量大量增加,那么处于该生物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就会大量减少;在一定的区域,各种生物的总和就是群落,群落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答案】(1)3水鸟、小鱼、淡水虾(2)腐生细菌、真菌(3)增多减少减少(4)C(5)群落生 物 圈 是 最 大 的 生 态 系 统1生态系统的类型分类2生物圈(1)概念: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2)范围: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3)地位: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4)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通常起支配作

13、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探讨:生物圈为什么没有包括岩石圈中层和下层以及大气圈的中层和上层?提示:岩石圈中层和下层以及大气圈的中层和上层没有生物生存,因此不属于生物圈。探讨: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提示:地球上不同纬度或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因此,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也不相同。探讨:为什么说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总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提示:第一,从能量角度来看,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可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输入生物圈,维持其正常运转;第二,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可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各种必需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能

14、够不断地在生物界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第三,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并且对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通常起着支配作用。一方面,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各个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人类也能够为了眼前利益,掠夺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但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因此,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1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有剧烈变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是() 【导学号:32570212】A森林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群落结构相

15、对简单,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密度和群落的结构常常发生剧烈变化。【答案】D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形成的特殊圈层,是生物的总和【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因而大凡有生物生存的区域无一不在生物圈范围内。 【答案】D1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

16、物调查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导学号:32570213】A阳光B温度C海水含盐量D海水含氮量【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阳光对植物分布起决定作用。由于波长不同的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不同,而不同水生植物所需光的波长又不同,致使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答案】A2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D农业生态系

17、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但是每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不一定最大,故A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其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B正确;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C正确;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D正确。【答案】A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32570214】A都位于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

18、植物【解析】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可能为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它们都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答案】D4请据图回答:(1)图解表示一个_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_。(2)蛇占有_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_。(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_,原因是_。(4)动植物尸体是图中的_通过_和_这两种作用分解的。【解析】由于图解中含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所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根据食物链的概念不难得出蛇所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而如果螳螂全部迁走,食物网变得简单,能量的损耗减少,黄雀得到的能量相应就会增多,进而引起其数量增多。动植物的

19、遗体等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答案】(1)生态系统能源(2)2第四和第五营养级(3)增多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4)细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课堂小结:网络构建核心回扣1.生态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它们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3.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无机盐、空气、光和水及非生物的有机物等。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5.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食物链中有可能不同。6.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分解者不属于任何营养级。7.自然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