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墨子鲁问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
2、输子自以为至巧。墨子谓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车辖(车轴两头的插销)”据此可知,墨子意在强调()A公输子发明缺乏创新性 B科技发明应注重实用性C车辖制作技术的进步性 D经验总结推动科技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车辖(车轴两头的插销)”可知,墨子认为公输子做的木鹊不如墨子做的车轴两头的插销,说明墨子以实用为巧,而非技术高超为巧,故选B项;据材料“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可知,公输子的发明技术高超,具有创新性,排除A项;材料中墨子通过比较竹鹊与车辖的发明,意在强调车辖的实用性,没有涉及其制作技术的进步,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墨子对公输子发
3、明的木鹊的看法,是对创新技术的评价,而非经验总结,排除D项。25200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秦代里耶古城发现的简牍,系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府的文书档案,内容涵括户口登记、土地开垦、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津渡、邮驿管理、奴隶买卖、司法文书、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学习等相关政令和文书。这些史料可以佐证秦代()A地方政府管理制度严密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统一C法律制度规定异常繁琐 D地方官总揽军政财一切大权【答案】A【解析】据材料“内容涵括户口登记、土地开垦、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可知,这些秦代的竹简涉及文书、政令,内容涵括广泛而细密,说明秦代地方政府管理制
4、度严密,涉及面广,故选A项;据所学,秦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地方权力很少,排除B项;据材料“系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府的文书档案”可知,这些史料主要是地方政令和文书,而非法律条款,不能说明法律制度繁琐,排除C项;据所学,秦王朝建立中央集权,中央牢牢控制地方各项权力,地方官无法总揽一切大权,排除D项。26下图为南宋都城临安街道平面图。图中贯穿全城的御街与河道并行,成为城市的中轴线;全城被斜向道路分成了大小不一的“坊”;国子监、太学、武学等文化区则靠近西湖东北角。这说明宋代都城布局的特点是()A市坊制度严格 B以商业活动为中心C强化礼乐秩序 D注重适应自然格局【答案】D【解析】根据“南宋都城临安,贯
5、穿全城的御街与河道并行,成为城市的中轴线”、“国子监、太学、武学等文化区则靠近西湖东北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都城临安城市沿河道布局,文化机构靠近西湖,道路沿山势斜向分布,体现了适应自然的特点,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坊市打破了时空限制,市坊制度瓦解,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以商业活动为中心,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以后“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礼乐制就遭到破坏,并且材料强调的是都城布局,排除C项。27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告诫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
6、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反映了明清之际思想家()A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B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和主张,而这些主张是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所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思想是针对当时不切实际的学术风气提出的,而且经世致用思想在当时影响不大,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思想没有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结
7、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排除D项。28下表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行业1912年1920年平均年增长率(%)棉纺织业纱锭数(枚)5095641598074(1922年)121机器面粉业产量(万包)966(1913年)8316(1921年)198卷烟业资本额(万元)1381680367电力业发电容量(千瓦)1201329602119机械采煤业矿产量(吨)4165583279757294A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趋于合理 B基本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落后的工业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D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
8、主义的曲折发展。从1912年到1922年的工业发展数值变化和平均年增长率对比可知,当时中国的纺织、面粉和卷烟等轻工业,电力和机械采煤等重工业都得到了一定发展,故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重工业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结构不合理,排除A、B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工业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可排除C项。29据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关于孔子的文章在1913年83篇,1914年54篇,1915年70篇,1916年66篇,1917年50篇,1918年37篇,1919年25篇。其中,19131915年几乎全是尊孔之作,1916年及以后关于孔子的文
9、章数量逐年下降,文章的主题也才逐渐转向批孔。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政治环境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B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C民国初年儒家思想仍然曲折发展 D辛亥革命带来文化观念的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据材料信息可知,袁世凯统治时期,为复辟帝制而尊孔复古,故1916年前尊孔的文章数目较多,1916年 6月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死去后,再加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关于孔子的文章逐步减少,且多是批孔的文章,由此可见,政治环境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30“九一八”后,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反蒋抗日,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
10、、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对其意图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运用忠义伦理动员民众反蒋联共 B呼吁各界爱国民众投身国民革命C广泛动员群众投身于全民族抗战 D借助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九一八后,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反蒋抗日,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明显体现的是用中国传统爱国思想来激励民众的抗日热情,反映出当时借助民俗
11、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故选D项;材料讲的是借助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没有涉及民众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态度,排除A项;国民革命的时间在19241927年,材料的时间是在1931年以后,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民族抗战的时间在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排除C项。3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 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12、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美国取得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在发挥作用,与“瓦解殆尽”不符,故A项错误;亚投行是“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但“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不是区域性集团,故B项错误;“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体现了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故C项正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兴起,目前还不能使世界经济
13、格局“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32古罗马因成文法而闻名。罗马共和国法制史中,卡努勒亚法承认贵族与平民间跨等级的通婚,李锡尼绥克斯图法规定两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位出自平民,霍滕西亚法让公民大会的决议不只对平民,也对贵族适用。由此可见,罗马成文法()A以推进平民的权利为主 B成为统治者控制社会的工具C解决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D奠定了罗马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承认贵族与平民间跨等级的通婚”“规定两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位出自平民”“也对贵族适用”,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很多都体现了对平民利益的维护,注重打破贵族对平民的特权限制,故选A项;罗马共和国时期统治者控制社会主要体现在对奴隶制度
14、和贵族特权的维护,但是材料中的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法律对贵族特权的限制,排除B项;材料中的罗马法律有利于限制贵族特权,促进社会公平,但是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罗马法律无法完全解决社会不公平现象,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的发展最终走向了罗马帝国,建立起君主专制,排除D项。3317741781年,瓦特申请了“分离式冷凝蒸汽发动机”和“旋柄齿轮转动”的技术专利。这些技术给莫兹利发明的“螺丝切削”机床提供了持久和稳定的新动力,使得批量生产机器零件具备了可能性。这反映了()A专利制度成为工业革命的保证 B动力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D新能源的使用催生了新技术出现【答案】B【解析】根
15、据材料“这些技术给莫兹利发明的螺丝切削机床提供了持久和稳定的新动力,使得批量生产机器零件具备了可能性”,可知瓦特的蒸汽动力为莫兹利发明机床提供了动力基础,从而为机器零部件的生产创造了可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故选B项;专利制度鼓励技术发明外在保障,无法成为工业革命的内在保证,排除A项;材料中的“分离式冷凝蒸汽发动机”“旋柄齿轮转动”“螺丝切削”都属于生产力领域的巨大发展,材料中并未呈现生产关系变革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蒸汽机主要以煤炭为能源,属于传统能源,排除D项。34“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
16、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起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该材料表明()A俄国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B俄国没有真正经历资本主义社会C苏俄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偶然性D苏联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合理性【答案】D【解析】题干提到了俄国专制统治的传统和小农深厚的尊君意识,而这些是其建立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政治和思想基础,所以材料表明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合理性,故选D项;题干材料所述是在苏联斯大林执政时期,当时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不再是帝国主义国家,排除A项;俄国在农奴制改革后就建立起了资本主义
17、制度,走向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选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历史原因,而不是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偶然性,排除C项。35下图为1993年新闻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苏丹,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当时非洲面临现实境况的写照。该作品()A反映了非洲所面临的社会、自然问题 B揭示了殖民主义的罪恶C是现代主义的作品 D反映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答案】A【解析】饥饿的苏丹在某种程度上是当时非洲经过长期战乱所面临的现实境况,是自然环境被战火破坏后非洲饥饿、贫穷的写照,所以反映了非洲面临的社会和自然问题,故选A项;1991年殖民体系已经崩溃,而作品拍摄于1993
18、年,所以没法揭示殖民主义的罪恶,排除B项;由“在某种程度上是当时非洲面临现实境况的写照”可知,这是现实主义的作品,而不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C项;仅凭一张拍摄于苏丹的照片,没法反映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排除D项。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共5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公元七世纪之初,中国长期的分裂局面被隋文帝结束。他开通了从长安到潼关的广通渠,并对古邗沟进行修浚,大大便利了关中地区的漕运和交通。隋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于公元605610年,费时六年,征用五百余万民
19、工,先后开凿并疏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至此,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八百多公里的大运河全线贯通,巩固了隋朝对北方的政治统治,也使富庶的江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都洛阳。摘编自张鑫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变迁材料二 至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英轮陆续进入中国内河航运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此后,随着开埠通商逐渐扩大与外贸需求、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也由于俄、日、英、德对在华利益的争夺与瓜分,缺少水运条件和拥有政治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在建筑港口的同时修筑了京汉、津浦、胶济、北宁、陇海、南满、
20、中东等诸条铁路。这些铁路线路不仅与港口连通,形成原料、农产品出口与工业品进口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腹地,强化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也成为清末民初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通道和国防运输线,构成了今天中国铁路网络的基本格局。以铁路、港口为骨干,公路、水路、驿运互为关联而形成的这一现代交通体系,对于近代中国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区域城市成长、工矿化生产与相关产业生长、农业产业化种植等,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摘编自江沛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大运河开通后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时期新式交通发展的原因
21、和影响。(15分)【答案】(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对江南生产的粮食、物资的漕运。(4分)影响:沟通南北水运;繁荣两岸城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加强南北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原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出于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列强控制和操纵我国交通运输;先进中国人救国的努力。(每点2分,任答3点6分)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转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对国家治理和国防带来积极影响;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每点2分,任答
22、3点6分)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3分)【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由材料一“大大便利了关中地区的漕运和交通”、“巩固了隋朝对北方的政治统治,也使富庶的江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都洛阳”等信息反推可得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对江南生产的粮食、物资的漕运。第二小问影响,从大运河本身影响到的水运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从水运交通角度看,沟通南北水运;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繁荣两岸城市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文化角度看,加强南北文化交流;从政治角度看,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巩固统治。(2)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二“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英轮陆续进
23、入中国内河航运业”可得,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由材料二“随着开埠通商逐渐扩大与外贸需求、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可得,出于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由材料二“缺少水运条件和拥有政治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在建筑港口的同时修筑了京汉、津浦、胶济、北宁、陇海、南满、中东等诸条铁路”可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材料二“由于俄、日、英、德对在华利益的争夺与瓜分”、“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在建筑港口的同时修筑了京汉、津浦、胶济、北宁、陇海、南满、中东等诸条铁路”等信息可得,列强控制和操纵我国交通运输;结合所学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
24、胥铁路”可得,先进中国人救国的努力。第二小问影响,要注意辩证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具体来说,积极方面可以从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人民生活及国际联系角度思考作答。经济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转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政治上,对国家治理和国防带来积极影响;社会生活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世界联系角度看,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消极方面:从中国半殖民地的现实出发,结合所学可知,外国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主观上是服务于其侵略的需要,所以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42阅读材料,完成
25、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百年演进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二大提出要“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意在使全党在即将取得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7年,毛泽东提到:“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认为,国际上虽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摘编自张琳赵佳伟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百年演进与现实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期或多个时期,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安全观”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答案】(1)论题:(2分)没有论题或不是材料中得出的论题不得分。根据材料,概括提出的论题合适准确者得2分,余者酌情给分。(
27、2)阐述:(10分)能准确全面论证论题正确合理,至少举出三个或三个以上论据者得8分,余者酌情给分。论证充分,逻辑清楚、文字通顺,得2分,但全题不得超过12分。(3)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示例答案仅供评分及答题参考。示例:论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与时俱进。(2分)阐述: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认为“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且战争无法避免,形成了以政治安全为核心、军事安全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安全观。面对敌对势力的安全威胁,中国始终重视军事力量建设,实施“三线”建设、研制核武器。从邓小平时期开始,中国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判断
28、,在安全内容认知方面,实现了以“政治安全”为核心向以“经济安全”为主的重大转变。在安全维护手段方面,邓小平倾向于对话与合作,体现了慎武的态度。中共十八大以来,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体现在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全球和地区性安全问题的持续增多,中国国家安全面临多元复杂的威胁和挑战。习近平总体安全观不是孤立地看待一国的安全,而是从多领域、多层面地看待国家安全,重视国际安全合作,将“结伴而不结盟”视为实现国际安全的重要路径,更加注重“中国作为”在国际安全中的积极作用。(10分)【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表格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根据“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百年演进”可把论题定为:
2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与时俱进。其次,依据论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从原因方面进行阐释,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认为“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且战争无法避免,形成了以政治安全为核心、军事安全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安全观。面对敌对势力的安全威胁,中国始终重视军事力量建设,实施“三线”建设、研制核武器。从邓小平时期开始,中国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判断,在安全内容认知方面,实现了以“政治安全”为核心向以“经济安全”为主的重大转变。在安全维护手段方面,邓小平倾向于对话与合作,体现了慎武的态度。中共十八大以来,国际安全
30、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体现在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全球和地区性安全问题的持续增多,中国国家安全面临多元复杂的威胁和挑战。习近平总体安全观不是孤立地看待一国的安全,而是从多领域、多层面地看待国家安全,重视国际安全合作,将“结伴而不结盟”视为实现国际安全的重要路径,更加注重“中国作为”在国际安全中的积极作用。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升华,如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与时俱进。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九大在福
31、建上杭古田村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这就是永载史册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决议明确规定:“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决议指出“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批判了“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等单纯军事观点。论述了红军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古田会议对建党建军
32、等创立了全新的原则,揭示了人民军队继往开来的客观规律,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军事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摘编自汪建新重温(1)根据材料,概括古田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田会议的意义。(7分)【答案】(1)主要内容:明确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肯定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原则;阐述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强调了红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方法。(8分)(2)意义:以党的决议的形式,对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制度建设作了原则性要求,决议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政治工作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决议所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形成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解析】(1)据
33、材料“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可知,明确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据材料“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可知,肯定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原则;据材料“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批判了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等单纯军事观点”可知,阐述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据材料“论述了红军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可知,强调了红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方法。(2)据材料“古田
34、会议对建党建军等创立了全新的原则”可知,古田会议以党的决议的形式,对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制度建设作了原则性要求,决议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政治工作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据材料“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军事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知,决议所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形成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自1959年中印关系日益紧张以来,英国政府便开始关注中印边界问题。1959年10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收到英国驻印度高级别专员麦克唐纳关于推进英美联合,乘势(使印度)加入西方阵营的建议后,他并未指示唐纳采取任何措施,只希望英国保
35、持观望态度,不需要“火上浇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英国政府鉴于美国对印度的支持态度,指出1950年印度独立时未退出英联邦是英国外交上的重大胜利;南亚诸国历来作为英国商品的重要市场,英国政府“要让英联邦成为真正的实体,而不是徒有虚名”;认为“英国联邦这个组织之所以这么可贵,就在于他鼓励这样一种友好的联系”。麦克米伦在英联邦内积极活动,向巴基斯坦施加影响要求其支持印度;麦克米伦政府还对印度进行实际军事援助,包括武器援助和防空协助。摘编自吕利珍英国麦克米伦政府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和政策(19621019635)材料二 1960年3月初,苏联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访印时称,苏联准备帮
36、助印度建设首座核电站,此时,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团也正在印度访问。1961年5月,美国有条件地答应向印度提供大规模援助,同意在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两年里向其提供357亿英镑的贷款,但前提是,向印度提供贷款的其他西方国家得匹配差不多相同规模的贷款。同年11月,英美共同希望加深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与西方之间的理解”,同时,英美同意了印度提出的购买大批飞机及帮助培训人员的请求。12月,英美继续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其中,战争尚未结束时,美国就向印度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紧急军事援助。1962年11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陈毅谴责美国干涉中印争端,反对其在亚洲国家间的挑唆行为。摘编自孟庆龙中印边界战争
37、前后美国对印度态度的变化兼论美印关系的历史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前后英国态度的变化,并简析致使英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前后美国援助印度的目的并说明其采取的援助行动。(9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南亚政治局势变化的历史启示。(2分)【答案】(1)变化:由观望到支持印度。(1分)因素:美国对印态度的影响;巩固英联邦的需要;印度对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分)(2)目的: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制约中国;强化对西方世界的领导。(3分)行动:提供经济贷款;协调西方国家的对印政策
38、;进行航空技术培训与输出;提供军事援助。(6分,答出三点即可)(3)历史启示:坚持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强化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主权完整;反对霸权主义,禁止别国干涉内政。(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他并未指示唐纳采取任何措施,只希望英国保持观望态度,不需要火上浇油”、“麦克米伦在英联邦内积极活动,向巴基斯坦施加影响要求其支持印度”可得,由观望到支持印度。第二小问影响因素,据材料一“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英国政府鉴于美国对印度的支持态度”可得,美国态度对于英国的影响;据材料一“南亚诸国历来作为英国商品的重要市场”可得,英
39、联邦自己的需求,其实主要是在经济方面的需求。(2)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二“苏联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访印时称,苏联准备帮助印度建设首座核电站”“1961年5月,美国有条件地答应向印度提供大规模援助”结合美苏争霸中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与控制,可得美国为了遏制苏联;联系所学知识,由于印度与中国问题关系紧密,所以美国这么做也是为了制约中国,同时强化其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引导。第二小问援助行动,据材料二“同意在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两年里向其提供357亿英镑的贷款”可得,提供贷款;据材料二“英美共同希望加深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与西方之间的理解”可得,协调西方国家对印的政策;据材料二“英美同意了印度提出的购买大
40、批飞机及帮助培训人员的请求”可得,美国对其进行航空技术培训与输出;据材料二“美国就向印度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紧急军事援助”可得,军事援助。(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冷战时期的国际背景并根据当今的时政热点,从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别国干涉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实现外交独立、捍卫民族尊严、加强边防控制等角度出发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920年,茅以升从美国回到祖国。1934年至1937年,时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茅以升,主持设计、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建造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195
41、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受命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8年筹建人民大会堂时,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派,茅以升对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全面审查核算。在工程教育中,茅以升历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程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校长等职,始创启发式教育方法,致力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专门人才。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等书,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和科技、教育、科普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摘编自孙进军茅以升:人贵自立 勤奋为桥(1)根据
42、材料,概括茅以升的主要成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茅以升取得成就的原因。(9分)【答案】(1)作为桥梁工程专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参与筹建人民大会堂,全面审查核算结构设计图样;作为工程教育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专门人才;发表多篇文章,主编桥梁著作,潜心理论研究。(6分,答到一个层面2分,答到三个层面给6分)(2)情怀祖国,发奋图强;献身科学,治学严谨;创新进取,敢为人先;党和国家的支持;国家建设的需要。(9分,答到一个层面3分,答到三个层面给9分)【解析】(1)据材料“1934年至1937年,时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茅以升,主持设计、修建了钱塘江
43、大桥”、“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受命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可得作为桥梁工程专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据材料“1958年筹建人民大会堂时,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派,茅以升对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全面审查核算”可得参与筹建人民大会堂,全面审查核算结构设计图样;据材料“始创启发式教育方法,致力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专门人才”可得作为工程教育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专门人才;据材料“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等书”可得发表多篇文章,主编桥梁著作,潜心理论研究。(2)据材料“1920年,茅以升从美国回到祖国”可得情怀祖国,发奋图强;据材料“1934年至1937年,时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茅以升,主持设计、修建了钱塘江大桥”可得献身科学,治学严谨;据材料“在工程教育中,茅以升历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程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校长等职,始创启发式教育方法,致力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专门人才”可得创新进取,敢为人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得党和国家的支持;国家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