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推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石油分馏、煤的干馏均为物理变化D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B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液态的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错误;C石油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操作,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2、错误;D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利用蛋白质在轻金属的饱和盐溶液中溶解度小,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2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 MgCl2晶体 B.熔融的NaCl C. 液态酒精 D. KOH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A、氯化镁晶体是电解质,但晶体不导电,A不正确;B、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导电,且是电解质,B正确;C、酒精是非电解质,C不正确;D、氢氧化钾溶液导电,但溶液是
3、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电解质和导电的判断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 PCl5 B HClO C SCl2 DBF3【答案】C【解析】只要分子中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和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满足8,即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因此选项C正确。A中的P,B中的H,D中B,都不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答案选C。4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
4、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EB金属性:DCC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B是碳元素;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是钠元素;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D是铝元素;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则A是氢元素、E是氯元素;A、同一周期(横向)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纵向)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ABEDC,故A错误;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铝的金属性小于钠,故B错误;C、
5、因为Na、Al是活泼金属,氯气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所以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它们,故C正确;D、HCl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NaCl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它们的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元素的推断及其元素的性质的相关知识。5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定性检验 SO32,将 BaCl2 溶液用 HNO3 酸化 B为了提高 KMnO4 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 Cl,用 HNO3 酸化的 AgNO3 溶液 D配制 FeCl2 溶液时通常加少量 HNO3 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6、A、检验 SO32,若将 BaCl2 溶液用 HNO3 酸化,则硝酸会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的沉淀会是硫酸钡沉淀,错误;B、高锰酸钾溶液若用盐酸酸化,则高锰酸钾会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错误;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 Cl,用 HNO3 酸化的 AgNO3溶液,因为硫酸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盐酸中本来含有氯离子,会给氯离子的检验带来干扰,所以只能选择硝酸酸化,正确;D、HNO3 会与FeCl2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亚铁离子变质,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之间的反应,酸化操作的判断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
7、=1的溶液中:K、Na、SO42、HCO3-B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Al3、K、NO3-、SO42C在0.1 molL1 FeCl3溶液中:K、NH4+、I、SCND在c( H)/c(OH)1012的溶液中:K、Na、ClO、NO3-【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A中HCO3-在pH=1的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中的Al3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C中I、SCN 与Fe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H)/c(OH)1012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所有离子能够大量共存。考点:离子共存问题7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
8、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在第2分钟初至第3分钟末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答案】AD【解析】A由图象可知,02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1mol,24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2mol,46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1mol,则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然后逐渐增大,最后减小,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反应4分钟后曲线斜率变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02分钟反
9、应刚开始,温度较低此时反应速率由氢离子浓度决定,24min反应速率最快,24分钟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4min后反应速率又降低,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故C正确;D、图象分析可知,反应在第2分钟初至第4分钟末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0.1 mol/(Lmin),所以反应在第2分钟初至第3分钟末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0.1 mol/(Lmin),故D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及有关图象,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根据速率定义式进行理解,注意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22.4L氯气与足量的钠反应,
10、转移电子数为2 NAB常温常压下,32 g O3或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都为2 NAC1 mol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D含2 mol H2SO4溶质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答案】B【解析】A 错误,没有标明标准状况B 正确,32/16=2,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含有的氧原子数都为2 NAC 错误,失去的电子数为 NAD 错误,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就不在和铜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2 NA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B23g甲苯和丙三醇(C3H8O3)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02N
11、AC1molOH中电子数目为10NAD标准状况下,224 L溴乙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07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苯分子不含碳碳双键,含有大键,错误;B中甲苯和丙三醇摩尔质量相同,1mol甲苯分子和1mol的丙三醇含有的氢原子相同,不论混合物怎么调整,含氢原子固定,正确;C中1molOH中电子数目为9NA,错误;D标准状况下,溴乙烷为液体,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0一定量的CuS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产生蓝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为
12、A9.0L B13.44L C15.7L D16.8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Cu守恒,可得到n(CuS)=n(CuO)=,即S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S2-转化为SO42-,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6价,转移8个电子,即一共转移0.15mol8=1.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故HNO3中的N转移电子总数也为1.2mol,又因为生成NO和NO2 体积比为1:1,得到等量关系为:1.2mol=n(NO)3+n(NO2)1,得到n(NO)=n(NO2)=0.3mol,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可知V=n(NO)+n(NO2)22.4L/mol=13.44L,故答案选B。考点:考
13、查电荷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1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l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K放入水中产生气泡,溶液变红K能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碱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使蔗糖中的H、O两元素以2:1的组成脱去。得到C单质和水。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加热时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会把C氧化为CO2;它本身被还原为SO2气体。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表面积增大而变得蓬松。正确
14、。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由于浓硝酸有强氧化性,会在Al的表面氧化产生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阻止了反应的继续发生。即发生钝化现象。这是浓硝酸的强氧化性的缘故。错误。C将一小块K放入水中,会发生反应:2K+2H2O=2KOH+H2;由于置换出水中的氢,所以产生气泡,同时产生了碱。但是由于没有放酚酞指示剂,因此溶液不会变为红色。错误。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发生反应:3Fe+4H2O(g) Fe3O4+4H2产生黑色的Fe3O4。错误。 考点:考查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的关系的知识。12(6分)将V1 ml 1.0 mo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
15、录溶液的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V1=30 ml时,盐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 molC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D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答案】C(6分)【解析】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恰好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最高,A正确;二者恰好反应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之比是32,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是1.0mol/L3/21.5mol/L,B正确;当盐酸的体积为0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是21,所以C不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D正确,答案选C。13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
16、Cl3三种溶液中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A. 6:3:2 B. 1:1:1 C. 9:3:1 D. 3: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AgNO3溶液的浓度都是c,体积分别为3V、2V、V, NaCl、MgCl2、AlCl3溶液的浓度都是c1,设体积分别为x、y、z,则完全沉淀时Cl-+Ag+AgCl,c1x=c3V,c12y=c2V,c13z=cV,解得x:y:z=9:3:1,故选C。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行的计算,明确完全沉淀时氯离子和银离子的关系是解
17、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解答中未知的量可以利用假设来分析解答即可。14(2014秋肇庆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往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2+CO2+H2OCaCO3+2H+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A1O2+4NH4+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HSO3+Ba2+OHBaSO3+H2O【答案】D【解析】A.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依据强酸制备弱酸的规律,可知往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不反应,故A错误;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
18、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CO32+H2O+NH3H2O,故B错误;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1(OH)3+3NH4+,故C错误;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离子方程式:HSO3+Ba2+OHBaSO3+H2O,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高考的频考点,解题关键在于明确反应的实质、熟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注意反应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选项D为易错选项,题目难度15下列各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共存且通入括号中相应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ANa+、Ba2+、HSO3-
19、、I- (氯气) BCa2+、NO3-、Na+、Cl-(二氧化硫) CFe3+、SO42-、CO32-、NO3- (氨气) DNa+、K+、HCO3-、Cl-(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HSO3-、I- 能被氯气氧化,不能存在,错误;B、NO3-能氧化亚硫酸(二氧化硫溶于水),不能存在,错误;C、Fe3+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共存有关问题。16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的是(填序号) 。aC7H12O2 bC6H14 cC6H14O dC7H14O3(
20、2)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A的结构简式为_;名称是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 (填名称)。(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中有三个峰,且峰面积比为3:2:1。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包括顺反异构)。【答案】(1) b (1分)(2) (CH3)2C=C(CH3)2 (1分), 2,3二甲基2丁烯 (2分)n(CH3)2C=C(CH3)2 (2分) 碳碳双键、溴原子 (2分)(
21、3) 【解析】试题分析:(1)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则1摩尔C6H12消耗的氧气为x+y/4=9。a1摩尔C7H12O2消耗氧气为9摩尔,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然手耗氧量相等,不选;b1摩尔C6H14 消耗9.5摩尔氧气,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正确;c1摩尔C6H14O 消耗9摩尔氧气,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不选;d、1摩尔C7H14O3消耗9摩尔氧气,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不选。所以选b。(2) 烃A为链烃,与溴化氢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结构对称,只含有一种氢原子,所以A为 (C
22、H3)2C=C(CH3)2, A与足量的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2CBrCBr(CH3)2,B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B消去一个溴化氢分子得到D为(CH3)2CBrC(CH3)=CH2 。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CH3)2C=C(CH3)2,名称为 2,3二甲基2丁烯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该反应方程式为n(CH3)2C=C(CH3)2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D为(CH3)2CBrC(CH3)=CH2, 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溴原子和碳碳双键。(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为3:2:1,则为 。考点:
23、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17(16分)平衡指的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最后所处的运动状态;中学阶段涉及的平衡有气体可逆反应的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等。(1)现有容积为1 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向其中加入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后发生如下反应:A(g)B(g) C(g) H=a kJmol-1,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 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回答下列问题。20s内B气体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消耗1molA的同时消耗1molB C容器
24、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C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molC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kJ,则Q1 与Q2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_(填字母)。(A)Q1 + Q2 = 2a (B) Q1 + 2Q2 2a(D)Q1 + Q2 2a ,答案选AC。 A(g)B(g) C(g)起始量(mol) 2b 2 0转化量(mol) 1.2 1.2 1.2平衡量(mol)0.8b 0.8 1.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解得b0.7(2)根据水解方程式H2PO3H2OH3PO3OH可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1.251012molL1。亚磷酸钠具有强还原性
25、,可使碘水褪色。若向NaH2PO3溶液中加入少量I2,则亚磷酸根被碘氧化为磷酸,同时还有碘化氢生成,即氢离子浓度增大。由于溶液中,温度不变水解常数不变,氢氧根离子浓度碱性,所以将变大。(3)根据图像可知生成PbS时需要的硫离子浓度最小,这说明PbS的溶度积常数最小,所以向三种沉淀中滴加盐酸,最先溶解的是FeS。根据沉淀容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可知,向新生成的ZnS浊液中滴入足量含相同浓度的Pb2+、Fe2+的溶液,振荡后,ZnS沉淀会转化为PbS沉淀。考点:考查平衡状态判断以及有关计算、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应用等18实验室要配制1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 (
26、1)下列仪器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 ( )A锥形瓶 B200 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100 mL容量瓶 F天平(2)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是_。(3)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_,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 步操作是_。(4)配制完毕后,老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后的溶液直接转入容量瓶后就进行定容操作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5)通过计算可得出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_克。若用
27、4 mol/L的NaCl浓溶液配制100 mL 0.5 molL1的稀溶液,应用量筒量取_mL该浓溶液。【答案】(13分)(1) AB (2分) (2) (小)烧杯、玻璃棒 (2分) (3) 容积、使用温度 (2分)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2分)(4) B (2分) (5) 2.9(1分) ;12.5 (2分)【解析】试题分析:(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28、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肯定不会用到仪器为:锥形瓶、200mL容量瓶故选:AB(2)由(1)中配制操作步骤可知,还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药匙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药匙(3)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容积、使用温度配制最后需颠倒摇匀,使用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容积、使用温度;查漏(4)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少量氯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移入容量瓶中氯化钠的实际质量
29、减小,溶液浓度偏低;D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以溶液浓度偏低故选:B(5)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氯化钠的质量为m=0.1L0.5molL-158.5g/mol=2.925g2.9g若用4mol/L的NaCl浓溶液配制,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4mol/L的NaCl浓溶液的体积,设4mol/L的NaCl浓溶液的体积为xmL,则xmL4mol/L=100mL0.5mol/L,解得:x=12.5,所以应量取4mol/L的NaCl浓溶液的体积是12.5mL故答案为:2.9g;12.5mL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
30、液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注意从c=n/V,理解配制原理19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I查阅资料(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2)向Na2CO3和Na2S混合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制备产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实验步骤】如图示加入试剂。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
31、O4。C中发生反应:Na2CO3 + 2Na2S + 4SO2 3Na2S2O3 + CO2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C中溶液经一系列的操作可得到Na2S2O3 5H2O的粗产品。(1)仪器a的名称是_; E中的试剂可以选用 _ (选填序号)。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Na2CO3溶液(2)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取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 (填实验现象),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3)为减少
32、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 。. 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0.0 mL,恰好反应完全。(4)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 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分液漏斗(1分)、bd(2分)(2)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33、(2分)(3)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2分) (4)1270/3w(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根据装置可知,A装置是制备SO2的,C装置是制备得Na2S2O3,BD装置是防倒吸的,由于SO2有毒,需要尾气处理,因此E装置是吸收SO2的。由于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或Na2CO3溶液吸收,答案选bd。(2)Na2S2O35H2O的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而实验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要进一步验证,则可以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盐酸,若沉
34、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3)由于亚硫酸盐易被氧化生成硫酸盐,而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能氧化亚硫酸盐,所以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的Na2SO4的量,改进后的措施是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4)根据化学反应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I22S2O32-=2I-S4O62-,得关系式:I 6Na2S2O3127g 6molx g 2.010-3 mol/L0.01L 解得x=10-5g则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1270/3w
35、mg/kg。【考点定位】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滴定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知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滴定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知识。对于氧化还原滴定要掌握如下三点:(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2)试剂:常见的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的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3)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有三类。氧化还原指示剂;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自身指示剂,如高猛酸
36、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20(16分)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操作现象向盛有4gNa2O2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得到溶液a剧列反应,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取5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变红10分种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稍后,溶液变为无色(1)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中溶液褪色可能是溶液a中存在较多的H2O2与酚酞发生了反应。甲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H2O2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试剂 (填化学式),有气体产生。乙同学查资料获悉:用KMnO4 可以测定H2O2含量: 取15.00mL溶液a,用稀H2SO4酸化,逐滴加入
37、0.003molL-1 KMnO4溶液,产生气体,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至终点时共消耗20.00 mL KMnO4溶液。请配平: MnO4 H2O2 H = Mn2 O2 H2O溶液a中c(H2O2) molL-1。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的原因可能是 。(3)为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继续实验:向H2O2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振荡,加入5滴0.1molL-1 NaOH溶液,溶液变红又迅速变无色且产生气体,10分钟后溶液变无色。向0.1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的,振荡,溶液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向该溶液中通入O2,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从实验和中,可得出的结
38、论 。同学们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了溶液a中滴入酚酞后,H2O2与酚酞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 。【答案】(1) 2Na2O2 + 2H2O =4NaOH+ O2(3分) (2)MnO2(2分) 2MnO45H2O26H=2Mn25O28H2O(3分) 0.010(2分)反应生成的Mn2+作催化剂(2分)(3)碱性条件下,H2O2能与酚酞反应而O2不能 (2分);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入2滴酚酞后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或10分钟后,看溶液的红色是否仍保持不变(2分)【解析】试题分析:(1)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39、 2H2O =4NaOH+ O2。(2)让H2O2反应产生气体,加入MnO2,催化其分解。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所得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根据方程式和滴定所用的KMnO4溶液体积,有2n(H2O2)=520.0010-3L0.003molL-1=0.1510-3 mol,则c(H2O2)0.1510-3 mol/(15.0010-3L)= 0.010 molL-1。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较大反应速率反而较慢,说明生成物对反应速率有影响,那么应该是生成的Mn2+作催化剂的缘故。(3)对比、反应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碱性条件下,H2O2能与酚
40、酞反应而O2不能;要确定H2O2与酚酞发生了化学反应,具体操作为: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入2滴酚酞后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或10分钟后,看溶液的红色是否仍保持不变考点: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滴定。21(8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2.74 g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4 molL-1,求:(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加热灼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0.04 mol (2)2.12 g【解析】n(Na+)=100 mL10-3 LmL-10.4 molL-1=0.04 mol所以n(Na2
41、CO3)=0.01 mol n(NaHCO3)=0.02 mol灼烧后剩余Na2CO3为0.01 mol+0.01 mol=0.02 molm=2.12 g。22(共14分)已知化合物A与B、丙与丁的组成元素分别相同,且四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与B在常温下均呈液态。D与F都为固体单质,且D、 F与甲的浓溶液在常温下都会出现钝化现象,加热时有大量气体产生。(相关转化及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未标出)。(1)A的结构式 , E与F的反应是 (填反应名称),写出2种该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 、 。(2)若反应除生成甲外,还生成丙,写出过量D与甲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A与丙可以化合生
42、成甲;D与甲的浓溶液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三种化合物乙、丙、B,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 【答案】(1)H-O-O-H 铝热反应 焊接铁轨、冶炼金属 (2)3Fe+8H+2NO3=3Fe2+2NO+4H2O (3):2SO2+O2 2SO3 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解析】试题解析:A与B在常温下均呈液态,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H2O2,B为H2O,C为O2,D与F都为常见金属单质,且D、F与甲的浓溶液在常温作用都无明显现象,可认为发生钝化反应,且F可置换生成D,则F为Al,D为Fe,为铝热反应,A与丙可以化合生成甲,可知甲为硫酸,丙为SO2,丁为SO3,乙
43、为Fe2(SO4)3,X为FeSO4,(1)A为H2O2,结构式为H-O-O-H,E与F的反应是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或冶炼金属;(2)Fe与过量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一氧化氮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3)为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SO2+O2 2SO3;为Fe与浓硫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考点:无机物的推断23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44、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X最好是_(填化学式),检验X是否加入过量的方法_;(2)写出步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填化学式)杂质;为了除这个杂质,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过量的_,之后若要获得纯固体NaNO3,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答案】(1)Ba(NO3)2;溶液静置分层,继续滴加Ba(NO3)2,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Ba(NO3)2已经过量,否则没有过量;(2)Ag+Cl-AgCl;(3)Na2CO3;HNO3;蒸发【解析】试题分析: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由实验流程可知,如先加入AgNO3,则
45、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X为BaCl2或Ba(NO3)2,生成沉淀A为BaSO4沉淀,然后在溶液1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即沉淀B为AgCl,再向所得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沉淀C为碳酸钡、碳酸银,最后所得溶液3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实验最终要得到NaNO3,试剂X最好是Ba(NO3)2,检验Ba(NO3)2是否加入过量的方法是溶液静置分层,继续滴加Ba(NO3)2,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Ba(NO3
46、)2已经过量,否则没有过量,故答案为:Ba(NO3)2;溶液静置分层,继续滴加Ba(NO3)2,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Ba(NO3)2已经过量,否则没有过量;(2)步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杂质,为了除这个杂质,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过量的HNO3,之后若要获得纯固体NaNO3,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故答案为:Na2CO3;HNO3;蒸发。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的相关知识。24(13分)如下图所示中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常温下A
47、、C和D为无色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X分解产生A、B和C三种产物的比值为1:1:1。(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X: ;B: ;F: ;G: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变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A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GE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答案】(13分)(1)X:NH4HCO3 B:H2O F:NO2 G:HNO3(8分)(2)2CO2+2Na2O22 Na2CO3+ O2(2分)3Cu+8H+2NO3-3Cu2+2NO+4H2O (3分)【解析】试题分析: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C是氨气,则X是铵盐,X分解生成三种气体,且比值为1:1:1,所以X是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B常温下不是气体,所以B是水,则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D是氧气;氧气与氨气反应生成NO和水,所以D是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F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不同浓度的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和二氧化氮,所以G是硝酸。(1)根据以上分析,各物质的化学式是X:NH4HCO3 B:H2O F:NO2 G:HNO3(2)A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CO2+2Na2O22 Na2CO3+ O2;GE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