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5月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答案A卷 1.A 2.C 3.A 4.D 5.C 7.C 10.A 11.B 12.D 14.B 17.C 18.D 19.BB卷 1.D 2.B 3.D 4.A 5.B 7.B 10.D 11.C 12.A 14.C 17.B 18.A 19.C参考解析以A卷为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A(原文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 2.(3分)C(应是三大文化生态的特征,不是研究方向) 3.(3分)A(B 应是研
2、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中国话语, 而国家发展道路与国家的硬实力是坚实的话语基础,应是指“言之有物”。C原文谈到的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指大多还是在使用西方的、中国传统的、经典文本中的、教科书中的概念、范畴、表述、理论和框架;D学术精英专注研究的主要是西方文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D(“南极冰融造成众多生物无法生存”“给本来脆弱的南极生态系统造成灾害”夸大了事实,原文意思是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给南极生态系统带来严峻威胁) 5.(3分)C(“迫使”不对,我国在解决南极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方面,是积极主动去做的;“从根本上解决”夸大了) 6
3、.(6分)人民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是宏观介绍我国35年来南极科考站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目的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获得不凡业绩。(2分)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的侧重点是介绍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雪龙号历险克难完成科考任务的奇迹及成功救援受困俄罗斯客船的佳话,目的是彰显中国科考队的克难自救能力和危难时显身手的国际主义精神。(2分)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是介绍南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南极,中国也在行动。目的是呼吁世人关注南极生态问题和彰显中国担当国际责任的大国风范。(2分)只要理解分析概括正确,即可酌情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C(“急
4、于邀功请赏”,分析不当) 8(6分)示例:“行动起初很顺利”,“行动”为什么“很顺利”,后文有交代,“刘局是卧底,是配合你们行动的”,所以“行动”抓得准。李所长在外地执行任务,事不凑巧,日落时分,接到局里出警任务,此时,身为指导员的钟方格负责所里工作,理当接受指令执行任务;事又凑巧,由此钟方格有了用武平台;此时,是局里考察钟方格的最佳时机。每例3分。例举原文1分,分析2分。 9(6分) 明确交代钟方格的“思想纠结”的内容和原因,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2分)将人物放在事物的矛盾中去刻画,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体现了钟方格作为一名资深刑警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2分)有助于升华小说主旨。
5、(2分)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A(原文标点:初,祎之得罪,睿宗以旧属申理之,姻友冀得释。祎之曰:“吾死矣。太后威福由己,而帝营救,速吾祸也!”) 11.(3分)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中的“有司”应指主管部门) 12.(3分)D(太后不是抓住刘祎之的罪名才赐死他的,而是认为他拒绝承认自己的权威才赐死他的。“言辞激烈”错,原文是“词恳哀到”)13(10分)(1) 仪凤年间,吐蕃犯境,皇帝询问侍臣安置或者讨伐他们的措施,人人谋略不同。译出大意给2分;“寇”“所以”“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后
6、来刘祎之私下对凤阁舍人贾大隐说:“太后能废昏君立明君,为何不归还国政以安定天下?”译出大意给2分;“私”“昏”“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 刘祎之,字希美,常州晋陵人。上元年间,刘祎之与元万顷等一同被召入宫中,论定编次新书共一千多篇。高宗又秘密让他们参与决策时政,以分散宰相的权力,当时称为“北门学士”。 仪凤年间,吐蕃犯境,皇帝询问侍臣安置或者讨伐他们的措施,人人谋略不同,刘祎之独自劝谏皇帝说:“夷狄就像禽兽,虽然受到侵凌,不值得计较,希望收起陛下的威严,解决百姓的当务之急。”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皇帝对他说:“卿家忠孝,朕的儿子依赖你为师表,希望蓬生麻中不扶持而能挺直。” 太后立王
7、为皇帝以后,让刘祎之参与谋议大事,更加亲近他,赐爵临淮县男。当时,诏令繁多,刘祎之才思敏捷, 裁断口授,顷刻间就可完成。司门员外郎房先敏受牵累获罪贬为卫州司马,他上诉于宰相府,内史骞味道对他说:“这是太后的意旨。”刘祎之说:“是皇上听信了有关官员的奏报。”太后听说此事,认为骞味道把过错归于皇上,(将他)贬为青州刺史,加授刘祎之太中大夫,赐绢物百段。太后因此说:“君主为头颅,臣子为四肢,将手足疾病移到腹背,还能成为一体吗?刘祎之将过错归于自己,是忠臣啊。”后来刘祎之私下对凤阁舍人贾大隐说:“太后能废昏君立明君,为何不归还国政以安定天下?”贾大隐表奏了他的话,太后愤怒地说;“刘祎之竟然辜负我!”垂
8、拱年间,有人告发刘祎之接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的黄金,并与许敬宗的妾私通,太后派遣肃州刺史王本立审讯治案,将诏令给刘祎之看。刘祎之说:“不经过凤阁鸾台,怎能称之为诏令!”太后认为刘祎之是抗拒诏使,(将他)赐死于家中,终年五十七岁。 当初,刘祎之获罪,睿宗因他原先是王府属官而为他昭雪,姻亲朋友希望他能得到宽免。刘祎之说:“我必死无疑。太后任意而行,而皇帝营救我,是给我招来灾祸啊!”在监狱里上书自我陈述。临刑前,洗沐,神色自若。命令儿子执笔口授奏表,儿子号哭哽咽不能书写,刘祎之便自己握笔,写了好几张纸,词句恳切哀婉,人们都为他悲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远梦偏欺
9、孤旅”指梦境邈远,仿佛也在欺侮我这孤独的旅人,而不是“在旅店被人欺负”) 15.(6分)“倦游也”,词人直抒胸臆,“倦”字写出了词人对官场的厌倦;(2分)“樯云舵月”指以云为樯,以月为舵,写出了词人飘然归去的快意;(2分)“浩歌归去”指高歌归去,写出了词人能回家隐居的愉悦心情;(1分)也写出了词人乐观,却也不无无奈伤感之情。(1分)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1)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2)举酒属客 扣舷而歌之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独树一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匠心独运
10、,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失去好机会。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18.(3分)D(前一个句子先提到文化”再提到“经济”,A、B排除:C句“它们”是主语,应该用被动句,错误) 19(3分)B(三句话主语一致,主语在最前面,A、D错误;“让”和“打造成”不搭配,A、C错误) 20.(5分) (1)将“垂念”改为“常念”或“难忘” (2)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 (3)将“力克”改为“战胜”或“打败” (4)将“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5)将“48元”改为“若干” 指出并修改一处1分,指出未修改不得分。 21.(6分)示例 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 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四、写作(60分) 22.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