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994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文化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古代政府机构;官职的升迁;古代的礼法习俗;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古人的称谓;文学典故与常识等。题型突破二 文化常识多方联系细推断,平时积累最关键 一、古代文化常识题解题“2步法”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如同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也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牵引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记牢,一般能轻松解答此类题目,只有个别选项有时需要借助语境才能推断,可以说古代文化常识题主要考查积累识记能力,兼考推断理解能力。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考查点 相关教材 首相 缙绅、大夫、士萃

2、于左丞相府。(指南录后序)建储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有司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契丹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类似的还有,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的“诸子百家”等。其他年份的题目虽然不是直接考查教材中的文化常识,但也有相关性,例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的“阙”在古代可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可指代皇帝居处,借指朝廷;还可指宫殿,如水调歌头中的“不知天上宫阙”指的就是宫殿。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的“豪右”“顿首”“茂才”“京师”都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词语。2018年高考全

3、国卷中的“陵寝”“株”“御名”对考生来说,也不算生疏。201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以字行”涉及教材中的人物称谓。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遵循以下“2步法”:【典例示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

4、使箫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

5、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

6、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断句题,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语段的大致意思,二是四个选项停顿点的不同。比如“初/选人调拟”“初选人调拟”,从“初”是时间状语的角度分析,“初”后要停顿;再如“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从前文分析,这句话主要是说先前官员选定的弊端,这里的“吏”“选者”是相对的,即这是两句话,主语分别是“吏”和“选者”,所以“选者”前要停顿。据此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

7、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近侍: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他们的官职未必就是高的,并且对皇帝的影响也不一定大。答案 C 解题思维 第一步:依据积累直接判 通览四个选项,A、B两项可依据平时积累直接判定,无须结合语境。A项中的“状元”是对文化常识中“典章制度”的考查,可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来推断,

8、“状元”指科举考试中经过殿试后获得第一名的人,可判断A项正确;B项中的“上元”是对文化常识中“礼俗习俗”的考查,联想到中华民族的节日,古时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也可联想到诗句:“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唐王勃七夕赋),可推断B项正确,这样就排除了A、B两项。第二步:回归原文慎推断 通过第一步,剩下的就是比较难判断的C、D两项了。而这两项中C项通过语境还是不好确定其正误,尤其是C项后半句“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暂且一放,先看D项。D项中的“告老”是对文化常识“礼俗习俗”中讳称的考查,可联系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词语“告老还乡”判断。并且该词语和教材中学过的

9、“乞骸骨”意思相近,再结合选文上下文内容,“在大名六年,多次告老,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可推断D项正确,故可确定C项错误。(文史不分家,如果历史知识掌握比较好,考生对于C项一眼就能判定是错误的,“近侍”虽然对帝王有较大影响,但他们有“名”无“职”。)【一题多用,强化巩固】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 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 拟(),先 南曹(),次 考功(),综核()无 法(),吏得 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 者(),考取,考中 最后一级中央政

10、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授予官职 宋以来“知某官”“知某事”之官的佐 官称同知。管理,掌管 编写,编订 泛指分条订立的章程、规则 选拔 初步定下来 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 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 聚总而考核 法度 缘,顺着,沿着;从字面意义附 会曲解 做狡诈、邪恶的事 省略“于”,对 许 开辟,设置 的人 士无 留难()。契丹 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 入对()曰:“臣 备位()侍从,朝廷 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 有以()折(

11、)之,则伤 国体()。”遂命()将 诣()枢密院 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 栋()聚观,曰:“看南朝 状元()。”及 肄 y()射,()将先 破的 d()。无理阻挠刁难 率领 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 把,省略“之”,它,出使的任务 许 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 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朝廷的重大决策有用来的办法使屈服,使折服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许到查阅房梁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学习,练习许射中靶子契丹使萧禧 馆客(),禧 果()

12、以 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 体重(),吾 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 对()。()归 报(),神宗 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yn州。上元()张灯,吏 籍()为盗者 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 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 y()皆空。父老叹曰:“自接待宾客 果然 把当作 许 边界 只是,不过 关系重大 将 去,到 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 亦作分划,区分;划分 饬令,指示 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 宾语前置,以何,为什么 出使

13、 句末语气词,呢 回答 许将 复命 认为好 第二年 管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登记 关进监狱 许 这 判断句,是 全,都 释放遣发 从此 多个监狱 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 士子()喜聚()肆()以 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 尤()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 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 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dn 为相(),与蔡卞 同()肆()罗织(),贬谪元祐才 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 省略“于”

14、,在 店铺,酒馆 议论,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许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出兵作战 通纵 通犹,好像 等到 许 详细 上报 询问 宰辅重臣 回答 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 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 入朝 担任 担任/做丞相 一起,共同 肆意 网罗罪名 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 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 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shu()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 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选自宋史许将传)众位,多位 上奏 打开 省略“之”,它,用这件事 许 打开 品德高尚

15、管理 移任 多次 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 宋徽宗赵佶的年号 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取进士第一名。神宗召他进宫对答,任命他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要先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因此得以改动做坏事,选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的官员,设公堂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的。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地,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议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

16、人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话来驳斥他们,就会有失国家大体。”于是命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说道:“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之事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 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回来禀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他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了,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

17、都空了。父老感叹道:“自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在一起恣意评论官府政事,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这种习气自然平息了。召任兵部侍郎。(许将)上奏章说:“治理军队要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等到对西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许将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问枢密大臣,(他)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 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用这件事问许将,许将 回答 说:“挖 别人 的坟 墓,不是 品德 高尚 的人 所做的事。”(后来被降职)任颍昌知府,移到大名。在大名

18、六年,多次以年老请求辞官,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二、古代文化常识平时识记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浩如烟海,识记积累起来相当困难,为此,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识记方法。(一)分类串记法 按照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等类别归类,使内容繁多的文化知识形成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的知识“网络”,甚至可以采用表格分类记忆法。例如科举制度是个记忆难点,完全可以按照考试等级分类记忆。1.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

19、试。2.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3.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0、(二)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例如记忆官职变动:任、拜、除、征 迁、擢、拔 调、转、徙 罢、贬、左迁(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免除官职或降职)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三)分清易混点 文化常识中有一些易混知识点要分清,例如“谥号”“庙号”“年号”等的区别。常见“号”的区别: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

21、,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

22、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即练即悟】1.填空。(1)三十岁称_,四十岁称_,五十岁称_,六十岁称_,七十岁称_,八九十岁称_,一百岁称_。女子十三四岁称_。(2)“单于”“阏氏”是_民族对他们的_及其_的称呼。吐蕃和回纥的最高首领称_。(3)汉朝选官制度为察举制,科目有_、_、_等。后来该制度实际上多为世家大族所垄断。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古稀耄耋期颐豆蔻匈奴首领正妻赞普、可汗孝廉贤良文学茂才2.填写下表的空缺处。秦朝和唐

23、朝的政府机构示意图 答案 丞相 尚书 工部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上元初,帝观酺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帝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

24、传)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龄。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解析 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故选B。答案 B【参考译文】郝处俊,是安州安陆人。他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上元

25、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祥和的办法。”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

26、人。岁癸巳,奂微服北渡,冠氏帅赵寿之即延致奂,待以师友之礼。门人有自京师载书来者,因得聚而读之。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戊戌,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楚材奏荐之,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选自元史杨奂传,有删改)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

27、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错误,“微服私访”的还有帝王。答案 B【参考译文】杨奂,字焕然,是乾州奉天人。癸巳年,杨奂着便装渡黄河北上,冠氏帅赵寿之立即邀请杨奂前来,用对待师友的礼节对待他。杨奂门人中有人从京师运载书籍前来冠氏,因此得以相聚读书。东平严实听说杨奂的名声,多次询问他的行止,杨奂始终不去拜见严实。戊戌年,考试各道进士。杨奂就试于东平,两道考试都中诗赋、策论第一。随监试官北上,拜见中书令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上奏推荐杨奂,任命他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在任十年,于是向燕京的行台请求退休。杨奂博览群书,长于记忆,作文章务必去除陈词滥调,以因袭古人为耻辱。朝廷中诸位年高德重者,都降低辈分与他交往。关中地区虽然号称人才众多,但名声没有超过杨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