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四年级 生物试卷1.育种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类重视。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倍体育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 单倍体育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 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分别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 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答案】A【解析】多倍体育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没有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错误;单倍体育种是先将花粉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正常的植株,再从中选择出我们所需要的类型,其中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2、必须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正确;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分别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正确;单倍体育种得到的都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D正确。2.图甲表示某种多肽链的合成过程,图乙表示这种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且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有利于蛋白质的快速合成B. 该多肽合成过程中消耗的大多数能量一定来自线粒体C. 图甲中遗传信息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往左D. 除去图乙中该多肽的3个甘氨酸后,产物中会增加6个氨基和6个羧基【答案】B【解析】图甲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每个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
3、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有利于蛋白质的快速合成,A正确;图甲显示: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还没有完全与DNA模板链脱离就与核糖体结合,据此可判断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原核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错误;因形成的mRNA的长度从右向左越来越长,因此图甲中遗传信息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往左,C正确;图乙中的3个甘氨酸均位于肽链的中间,每去掉1个甘氨酸需水解掉2个肽键,同时生成2个氨基和2个羧基,所以除去图乙中该多肽的3个甘氨酸后,产物中会增加6个氨基和6个羧基,D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忽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的异同而导致对B选项的误判。因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所以原核细胞的转录、翻译都是
4、在细胞质中进行,边转录边翻译;真核细胞有核膜,因此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翻译在细胞质中,先转录后翻译。3.给兔子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其体内检测出了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可与兔子的M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兔子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酸B. 微小RNA被吸收进入兔子体内,可能需要载体的协助C. 微小RNA通过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兔子患病D. 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结合时,不存在A与T配对【答案】A【解析】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微小RNA
5、属于小分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均需要载体的协助,因此微小RNA被吸收进入兔子体内,可能需要载体的协助,B正确;微小RNA与兔子的M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结合,导致翻译不能进行,所以微小RNA通过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兔子患病,C正确;RNA中不存在碱基T,因此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结合时,不存在A与T配对,D正确。【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兔体内来自食物的微小RNA可与兔子的M基因转录产生的mRN
6、A结合”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核酸的化学组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翻译”等相关知识展开联想,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不难得出对各选项正确的判断。4.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第二个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B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两个纯系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再相交,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B、b位于常染色体C. F2中紫眼果蝇有4种基因型,其中紫眼雌果蝇全部为杂合子D. F2中红眼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仍然可以出现3种表现型【答案】C【解析】根据
7、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_B_个体是紫眼,aaB_、aabb是白眼,则红眼的基因型是A_bb,实验中纯合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紫眼,雄性都是红眼,子二代中紫眼:红眼:白眼=3:3:2,因此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由于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是AaXBXb(雌性紫眼)、AaXbY(雄性红眼),则F2中紫眼果蝇有AAXBXb、AaXBXb、AAXBY、AaXBY共4种基因型,其中紫眼雌果蝇全部为杂合子,C正确;F2中红眼果蝇相互杂交,后代只能出现
8、红眼和白眼2种表现型,D错误。5.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及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该实验可表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B. 和结果表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分布不均有关C. 若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D. 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实验,要求考生理解该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分析实验,进而得出正确的判断。对照实验的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结合题意分析图形可知,图中和、和均能构成对照实
9、验,其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是否含有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生长情况,对比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知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A正确;和也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自变量是含尖端产生化学物质的琼脂块放置的位置不同,因变量是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生长情况,对比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知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分布不均有关,B正确;由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只能是胚芽鞘的尖端,图中组胚芽鞘均已经去除了尖端,均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若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该实验,会得到与黑暗处理时相同的实验结果,C错误;图中和、和均能构成对照实验,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D
10、正确。6.如图是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字母代表基因)。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B. 图中的四分体结构异常C. 图中的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现型无异常D. 该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要求考生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倒位”这种变异的特点,能根据图中的“倒位环”判断出所属的变异类型,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分析图形可知,该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形成的四分体中,一条(异常的)染色体形成了形成了“倒位环”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即染色体中的基因序列由abcdef变为adcbef,A错误,B正
11、确;图中的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表现型会异常,C错误;该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的减数分裂中的联会过程,D错误。7.株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可以正常联会产生二倍体配子,也可异常联会形成三倍体配子和单倍体配子,二者都可以正常受精产生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联会后形成AA、aa两种配子;异常联会后形成A、a、Aaa、AAa四种配子B. 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发生了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C. 该植株利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养的个体均为纯合子D. 若只进行正常联会,自交后代出现aaaa个体的概率是1/3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及遗传规律,要求考生理解染色体数目变异及其减数分
12、裂过程,根据题意和图形判断出正常联会和异常联会时分别形成的配子种类和比值,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根据题意,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若正常联会可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值为AA:Aa:aa=1:4:1,自交后代出现aaaa个体的概率是1/36,若异常联会后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值为A:a:Aaa:AAa=1:1:1:1,A错误,D正确;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该植株利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养的个体可能为纯合子(如aa或AA),也可能为杂合子(如AAa或Aaa),C错误。8.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
13、确的是A.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Y染色体B. 若两图均表示减数分裂,则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图的CD段C.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D. 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含有2个或4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核DNA含量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此题难度较大。分析图形可知,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全部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一定含有1
14、条Y染色体,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和中期细胞内可能不含Y染色体,也可能只含有1条Y染色体,而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后期细胞内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也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A错误;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基因重组发生在图1的BC段;图2只能表示有丝分裂不能表示减数分裂,若图2表示减数分裂则只能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能表示减数分裂全过程,此时基因重组可发生在BC段,B错误;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1的CD段发生着丝点分裂,而图2的CD段为末期开始时发生的变化,即两极分别形成两个细胞核,C错误;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1的DE段为后期发生的着丝点分裂,导致一个细胞内含有4个
15、染色体组;而图2的DE段为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此时一个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D正确。【点睛】解题方法点拨:1)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根据上图曲线可得到下表结论:ABBCCDDE减数分裂对应时期M前的间期M全过程和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有丝分裂对应时期间期前期和中期后期末期2)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曲线:(1)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表示减数分裂的是。(2)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表示减数分裂的是。9.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
16、,a、d点在纵轴方向上均上移B.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D. c点时该植物的02产生量为N1一N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要求考生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b点为光补偿点,c点为光饱和点,d点出现光饱和现象,a点的纵坐标代表细胞呼吸强度,可据此分析答题。根据题意,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则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呼吸强度增强,所以a点上移;d点对应的纵坐标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因此
17、d点在纵轴方向上也应该上移,A正确;由于b点时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即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因此b点前植物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环境中氧气浓度、植物含水量等其他因素影响,C错误;c点为光饱和点,c点时该植物的02产生量(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释放的02量+细胞呼吸吸收的02量=N1+N2,D错误。【点睛】解题方法指导:(1)光合作用曲线中补偿点和饱和点移动规律:(1)补偿点的移动: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CO2(或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左移。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
18、CO2(或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左移。(2)饱和点的移动:相关条件的改变(如增大光照强度或增大CO2浓度)使光合速率增大时,饱和点应右移,反之左移。(2)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1)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2)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植物生长速率取决于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即“净光合速率”,切不可盲目地认为总光合速率越高时,植物生长越快。10.下图表示某植物的一片叶子在条件改变前后吸收C02和释放02的有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光照强度
19、的变化也可以影响暗反应的速率B. 强光开始照射后,短时间内发生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和C5的含量分别是减少和增加C. 据实线AB段变化可推测,强光照射产生的ATP和H除满足还原C3需要外还有剩余D. B点以后该片叶子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曲线考查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实线表示暗反应速率,虚线表示光反应速率,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此题难度较大。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需要光照条件同时产生氧气,暗反应则消耗二氧化碳;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由弱光变成强光,则光反应加速,氧气释放速率迅速升高;由强光变成弱光,则光反应减弱,
20、氧气释放速率迅速下降,故图中虚线表示释放02的速率曲线,实线则为C02的吸收速率曲线,因此从实线变化情况可知,光照强度的变化也可以影响暗反应的速率,A正确;图中曲线表明,强光开始照射后,氧气释放速率急剧上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上升相对缓慢,即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迅速增多,还原C3生成C5速率也迅速升高,而固定C02(消耗C5)生成C3速率上升相对缓慢,故短时间内发生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和C5的含量分别是减少和增加,B正确;据实线AB段变化可推测,强光照射产生的ATP和H除满足还原C3需要外还有剩余,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实线表示暗反应速率,虚线表示光反应速率,B点以后实线与
21、虚线重合,说明此时段该片叶子的光反应速率等于暗反应速率,D错误。【点睛】解题思路点拨环境因素骤变对物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判断:(1)分析方法:需在绘制光合作用模式简图的基础上借助图形进行分析。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如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2)含量变化分析过程与结果:条件过程变化C3C5H和ATP模型分析光照由强到弱,CO2供应不变过程减弱过程减弱,过程正常进行增加减少减少光照由弱到强,CO2供应不变过程增强过程增强过程正常进行减少增加增加光照不变,CO2由充足到不足过程减弱,过程正常进行,随C3减少减弱,过程正常减少增加增加光照不变,CO2由不足到充足过程增强
22、正常进行,随C3增加增强,过程正常增加减少减少11.脂质体是以磷脂等物质制备的中空膜泡状结构的人工膜。转基因技术中的做法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他脂质的乙醚溶液加入到DNA溶液中,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B. 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C. 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可提高转移效率D. 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及功能,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题给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根据题意,经特殊处理而得
23、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可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细胞内吞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可将目的基因(DNA)携带进入受体细胞内,B正确;植物细胞工程中,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有利于原生质体的融合,因此利用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将DNA携带入受体植物细胞内,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有利于脂质体小泡与植物细胞膜的融合,可提高转移效率,C正确;根据题意,该脂质体小泡的膜表面不含糖蛋白,因此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不会产生免疫反应,D错误。12.细胞甲和细胞乙来自同一个体的具有不同
24、功能的细胞,将甲、乙两种细胞中全部的mRNA提取出来,分别为甲一mRNA和乙一mRNA,并以甲一mRNA为模板在酶A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甲一cDNA),让甲一cDNA与乙一mRNA进行分子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一mRNA与甲一cDNA均能形成互补的杂交链B. 若细胞甲能分泌抗体,则细胞乙不含相应的抗体基因C. 能与甲一cDNA互补的乙一mRNA中含有编码呼吸酶的mRNAD. 若细胞甲是由细胞乙分化而来,则细胞甲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答案】C【解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乙的mRNA是不完全同的,一部分乙一mRNA与甲一cDNA能形成互补的杂交链,A错误;来自同一个体
25、的细胞甲与细胞乙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因此乙细胞也具有相应的抗体基因,B错误;由于所有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因此所有细胞都有相应的呼吸酶基因表达产生的mRNA,因此能与甲一cDNA互补的乙一mRNA中含有编码呼吸酶的mRNA,C正确;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D错误。 13.下表格列出了某一家庭5个成员的简化DNA指纹,其中“一”表示有相应的标记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基因标记母亲父亲女儿1女儿2儿子A. 基因和可能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B. 基因和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 基因、和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D
26、. 基因和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据表格可知,基因III只有父亲有,而母亲没有,且父亲的基因遗传给了女儿,没有遗传给儿子,则基因很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IV母亲没有,而父亲有,父亲的基因遗传给了女儿1,而没有遗传给女儿2,说明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也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分析表中信息,基因和基因的遗传情况一致,说明基因与基因最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基因、和父亲没有,而他的两个女儿中,有的有基因、和基因,有的没有基因、和,说明其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他的两个女儿中都应该没有基因、和,C正确;基因和都是父亲有,而儿子
27、没有,因此基因和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相关知识,需要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4.如图所示为小肠上皮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小肠上皮细胞膜上含有多种载体,一种载体只能转运一种物质B. 钠离子和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均为被动运输D. 小肠上皮细胞膜折叠成嵴,扩大了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利于物质的运输【答案】D【解析】据图可以看出,肠腔吸收葡萄糖与Na+的载体蛋白是相同的,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排出Na
28、+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与消耗ATP,并且是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小肠上皮细胞排出葡萄糖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小肠上皮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小肠上皮细胞膜折叠成嵴,扩大了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利于物质的运输,D正确。【点睛】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和Na+的载体为同种载体蛋白;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低浓度葡萄糖的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小肠上皮细胞从组织液吸收K+并向组织液排出Na+均需载体蛋白和消耗ATP,所以小肠上皮细胞从组织液
29、吸收K+并向组织液排出Na+的方式也为主动运输。15.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苏丹染液染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脂肪微粒B. 在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后,立即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可以选取某所学校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D. 用缺镁培养液培养的植物叶片来提取分离光合色素,滤纸上的色素带均变细【答案】A【解析】在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苏丹染液染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脂肪微粒,A正确。在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后,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等片刻,带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技术室底部,再将计
30、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观察计数,B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用缺镁培养液培养的植物叶片来提取分离光合色素时,因为镁参与的叶绿素的形成,滤纸条上只有叶绿素的色素带变细,D错误。16.如图表示人体能量代谢的有关过程,A、B、C、D、E、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能量,a、b、c表示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a过程的每个阶段均能合成ATPB. 若图中数据代表对应过程能量值,则BD+E+FC. 图中b过程只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进行D. c过程的进行往往伴随着放能反应【答案】C【解析】人体的氧化分解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在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才能产
31、生ATP,第二阶段不能,A错误。B应是热能,热能占了大部分,B错误。图中b是产生ATP的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的,C正确。c过程是ATP水解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吸能反应,D错误。点睛:细胞呼吸可以使糖类等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其中包括彻底氧化分解的有氧呼吸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无氧呼吸,而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而ATP中的能量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17.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生热量增加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具有渗
32、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作用于靶细胞,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故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均增多,均正确;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故正确;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能合成抗利尿激素,但是由垂体释放的,故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不是甲状腺,故错,答案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体温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
33、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8.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答案】A【解析】图示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该图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又细胞每一极都有相同的染色体,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考点定位:考查减数分裂图像相关内容。19.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
34、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促进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 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但不是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答案】B【解析】图2显示:局麻药单独使用时,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分析图1可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错误;该麻
35、醉药的作用机理是是堵塞了通道蛋白,导致Na+无法内流,使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兴奋,而-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所以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正确。20.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染色体上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B. 图中甲染色体上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同C. 图中控制红花的基因表达时,转录过程需RNA聚合酶参与D. 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均能观察到【
36、答案】C【解析】等位基因基因控制的是相对性状,图中标有3对相对性状,因此染色体上共存在3对等位基因,A错误;图中甲染色体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双链DNA分子中CG、AT,因此甲染色体上的嘌呤碱基数(AG)与嘧啶碱基数(CT)相同,B错误;图中控制红花的基因表达时,转录过程需RNA聚合酶参与,C正确;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定才能观察到,D错误。21.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清回答:(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
37、、_。(2)粒色和粒形性状的遗传均遵循_定律,理由是_。(3)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发生了_。【答案】 (1). 黄色 (2). 饱满 (3). 基因的分离 (4). F1自交后,F2中黄色:白色=3:1,饱满:皱缩=3:1 (5). 1 (6). 交叉互换【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文: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说明有色相对于无色为显性性状,饱满相对于皱缩为显性性状;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无色饱满2%,白色皱缩23%其中黄色:白色=3:
38、1,饱满:皱缩=3:1,但四种性状之间的比例不是9:3:3:1。(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有色相对于无色为显性性状,饱满相对于皱缩为显性性状。(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自交后,F2中黄色:白色=3:1,饱满:皱缩=3:1,说明粒色和粒形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单独考虑两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1,但是综合考虑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是9:3:3:1,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确定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根据子二代的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和遵循的规
39、律。22.乳铁蛋白不仅参与铁的转运,而且有调节免疫的功能,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抗菌、抗癌药物。科研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中,从牛分泌的乳汁中提取乳铁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人的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并最终在牛的乳腺细胞中表达,需将人的乳铁蛋白基因与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构成基因的表达载体,其中表达载体中标记基因作用是_。(2)将导入乳铁蛋白基因的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_,当胚胎发育到_时期时,就可以移植到经过处理的受体母牛子宫。(3)为了获得雌性奶牛,需对培养的早期胚胎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
40、测囊胚的_(填“部位”)中取出几个细胞,提取DNA;然后用位于_(X、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碱基作_,以提取的胚胎细胞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最后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4)利用上述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可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能生产人乳铁蛋白的牛。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要把转基因牛的体细胞细胞核移入到_(时期)去核卵母细胞中,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该细胞使其完成_进程。【答案】 (1). 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2). 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3). 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
41、4). 桑椹胚或囊胚 (5). 滋养层 (6). Y (7). 引物 (8).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9). 细胞分裂与发育【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2、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将人的乳铁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2)将导入乳铁蛋白基因的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当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时期时,就可以移植到经过处理的受体母牛子宫。(3)性别鉴定取的是滋养层细胞,提取该细胞的DNA,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碱基作引物,以提取的胚胎细胞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最后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4)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要把转基因牛的体细胞细胞核移入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去核卵母细胞中,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该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与发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