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讲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2012 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 351 中甲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 示意图,乙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 52 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 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 2014 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 351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
2、差异的气候原因_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_原因_(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点拨: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整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结合题目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并参考题目所给的图文信息获取回答题目的有效信息进行两个工程的对比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缓解供水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节流是主要的分析角度,除了产业结构、技术措施外还包
3、含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小大原因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要逐级调水答案:(1)(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2012 年安徽卷)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
4、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 352 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格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 23 题。图 352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 /美元/m3水量 /亿m3价格 /美元/m3水量 /亿m319910.1010.120.148.151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2.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BCD31993 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
5、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点拨:主要考查跨流域调水的背景原因。一般思路是从地区水资源蕴含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经纬度位置判断气候,北部地区湿润多雨,而南部地区干旱少雨;居民点分布,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由水系特征可知中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农业用地多。南部地区供水少,而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需要从北部调水。答案:2B3.D4(2011 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 35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 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 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
6、调整。图 353表示上海市 2004 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图 35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点拨:本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首先产业转移对于输入地的有利影响;其次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后,对于在沪的安徽籍人员来讲提供了哪些机会。答案: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5(2011 年江苏卷)图 354 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 355 为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7、读图回答问题。图 354图 355(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2)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3)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东部,靠近省会城市广州;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工业主要分布在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区域联系的题目近年各地高考题涉及较多。在内容上,关 于资源调配,主要结合区域图考查调配的原因、路径选择以及 对输出和输入地自然和经济的影响;关于产业转移,考查产业 转移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路径以及影响。能力上主要考查 运用理论分析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图
8、表分析的能力。由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任何 一个区域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区域而单独存在,这就需要区域联 系,协调发展。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调配的原因: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围绕着供和需两方面矛盾来探讨。资源调配工程资源调出地区资源调入地区一般思路资源储量丰富、产量巨大;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出口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资源储量小或者资源产量远远不能满足资源的需求,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西气东输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巨大,经济发展水平低,天然气的消费量小,天然气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
9、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水平低,发展水平提高较慢东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而其他能源生产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制约经济发展;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2.调配的路径:路径的选择要考虑自然条件(如南水北调线路的选择)、社会经济因素(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经过更多城市)、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3调配的意义:对输出区和输入区分别产生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对于调入地而言,能缓解当地能源、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的结构。对于调出地而言,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把资金可投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等有利影响。但也不能忽略能源、资源开发可能使生态环境
10、受到影响、破坏。资源调配工程对资源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资源调出地区的意义一般思路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资源消费结构调整;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西气东输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天然气加工工业
11、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4.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调配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图 356【典例 1】2007 年 8 月 31 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 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 1 700 km。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到 2010 年,中石化每 年将往上海输送 19 亿立方米天然气。据此回答(1)(2)
12、题。图 357(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运输线路短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ABCD【调用知识】线路的走向要考虑沿线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地形条件影响到线路铺设的难度和成本;沿线经济状况影响到天然气的市场。【思路整理】比较两条线路,川气东送到上海,主要途经长江中下游地区,线路短,工程量小,沿线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从选项分析,三峡地区地势险峻,不利于管道建设;从供气量来看,西气东输因为途经新疆和陕甘宁两大气区,供量更大、更稳定。【答案】B(2)下列关于川
13、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是()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知识迁移】资源调配对于输入地来讲只能是缓解能源紧 张的现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答案】C【变式训练】图 358 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12 题。图 358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CBD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ABC青藏地区BD点拨:
14、第 1 题,本题易错点在于凭经验,根据西部地区能 源丰富,自给率高而选择 A 选项。西部地区在早期,由于经济 落后,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所以自给率在早期 并不是最高的。第 2 题,能源调出的地区应该是能源丰富,供给大于消费的地区。结合选项,东北地区尽管能源丰富,但本地重工业发达,需求量大。青藏地区主要以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为主,开发利用规模不大,很难调配。答案:1C2.D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主要以第二产业的转移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某个区域可能不再适合某种产业的发展,或者为了寻找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发了产业的转移。1影响
15、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产业成本的变化、发展前景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以说,凡是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都是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哪一种因素能成为某种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还与这种工业的生产特点有关。产业转移是重新寻找更合适的区位,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要把握,产业迁入地应该是更能降低该产业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扩大其发展空间。2区域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轻工业(初期)(积累资金,提高技术)重工业(中期)(加强基础工业,提高科技水平)高科技工业(后期)。3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
16、集型产业、轻工业(或者附加值低的环节),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重工业,最后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可能性条件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便宜的地租、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源等,到底哪一个是考虑的重点与转移的产业特点相关。4产业转移的影响:无论是转出区还是转入区都要从利弊两方面来分析。产业转入区接收产业转移可以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可能带来生态环境问题。产业转出区发展空间小的产业的转出能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带来失业率上升,产业空心化等不利影响。【典例 2】(2010 年佛山模
17、拟)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图 35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 359A产业转移的移出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接收地主要是粤东、粤西地区B产业转移接收地的共同区位优势主要是当地劳动者素质较高、工资收入偏低C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D产业转移的移出地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务工的农民大幅度减少,出现“用工荒”现象【思路整理】图表中获得信息,珠三角产业转移到粤西和粤北地区;根据产业转移的理论,产业转移是更广阔的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区位,首先转移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价格低的地方转移,但转入地不一定劳动者素质都较高;产业转移能加快转入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
18、业化和城市化。【答案】C【变式训练】图 3510 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 34 题。图 35103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4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点拨:从图上曲线可以看出产品转移的路径是丙乙甲。第一阶段,丙国技术水平高,能进行产品的加工生产,随着经 济发展,该产品在本国发展潜力不大,随之转移到乙国,丙国 进行产业升级,后又从乙国转移到甲国。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 全球化的趋势。答案:3D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