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 20 世纪上半叶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简述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标志、内容和意义。2简述十月革命的过程、意义。3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4简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内容和意义。5简述苏联模式的成就、评价。课时作业要点整合情境探究随堂演练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1背景(1)经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统治却持续
2、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1898 年,俄国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4)思想:1900 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宣传,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资本主义沙皇专制社会民主工党火星报马克思主义2标志: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3内容(1)列宁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布尔什维
3、克党列宁主义帝国主义不平衡(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单独一个暴力俄国革命无产阶级二 十月革命的胜利1过程(1)二月革命爆发:1917 年,俄国爆发。意义: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和彼得格勒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局面。结果: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与资产阶级
4、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继续进行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二月革命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帝国主义(2)四月提纲:1917 年 4 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并亲自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3)十月革命:1917 年 11 月 7 日,即俄历 10 月 25 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4)建立政权:次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5、这次大会标志着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的诞生。社会主义革命冬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2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2)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到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 20 世纪的世界格局。(4)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理想现实殖民地半殖民地三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
6、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2)目的:1918 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3)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4)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和危机。2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 年 3 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2)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
7、引入外国资本。(3)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巩固了。经济政治新经济政策粮食税租让制国民经济苏维埃政权3苏联模式(1)建立:1924 年 1 月,列宁逝世。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2)成就:经过两个“”,到 1937 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资本主义濒发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经济危机(3)评价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8、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局限性:但苏联模式排斥,片面发展,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卫国战争市场经济重工业农业主题一 十月革命的特点材料一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 1905 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列宁选集第 26 卷材料二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
9、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三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1917 年 8 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思考(1)结合材料一,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像马克思预想的那样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2)结合材料二,概括当时俄国革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材料三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事件直接
10、相关?答案:(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战争引起革命。(2)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无产阶级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人民群众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抱有幻想。(3)无产阶级已经没有和平夺权的可能,由幻想和平过渡到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七月事件。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资产阶级领导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区别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
11、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革命理论的角度看: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单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从革命的道路看:它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即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
12、形式夺取政权。(5)从革命的对象看:反侵略、反资本主义与反封建三位一体。主题二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材料一 1920 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
13、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要推进整个经济,所需要的正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我们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扩大我国工业,把工人数量增加一两倍,我们必须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越快越好。斯大林全集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哪项措施直接导致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马克思主义有哪些突破。(3)材料三体现了苏联模式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模式对苏联兴衰的影响。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
14、集制。(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高速度;农业服务于工业。影响: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1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历史作用(1)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历史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 1921 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现
15、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2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教训(1)影响积极方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苏联模式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消极方面:后来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成为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2)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均衡发展。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16、,必须结合起来。1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 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B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7 年俄国爆发了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二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 C 项正确。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故 A 项错误。二月革命时无产阶级尚未完全取得政权,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二月革命的意义,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D 项错误。2全球通史载:“1917 年 3 月
17、至 11 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D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停止战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导致其与群众的矛盾尖锐,故 D 项正确;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故 A 项错误;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矛盾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不
18、符合当时俄国史实,故 C 项错误。3在俄国历史上因为一次革命造成了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成功促成了俄国社会转型B它的过程类似于英国光荣革命C它使得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D它的性质类似于中国辛亥革命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在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合选项可知,中国的辛亥革命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 D 项正确。十月革命成功促成了俄国社会转型,而不是二月革命,排除 A 项。二月革命属于暴力革命,因此与英国的不流血政变的光荣革
19、命不同,排除 B 项。二月革命后俄国同时存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爆发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 C 项。4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对此,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指令性计划经济B解析:概括材料“1921”“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可知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可知战时共产主
20、义政策已经失败,故 A 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表现,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指令性计划经济,故 D 项错误。51936 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规定:“苏联之经济生活,受国家所规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一贯提高劳动民众之物质及文化水准,巩固苏联之独立并加强其国防能力。”20 世纪 30 年代,在“国民经济计划”的“决定及指导”下,苏联()A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迅速实现了工业化C日益僵化并走向解体D经济改革受到挫折B解析:苏联(俄)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左右,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A 项;苏联 1936 年宪法的颁布是斯大林体制正式
21、形成的标志,在斯大林体制下,苏联于 20 世纪30 年代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故选 B 项;苏联解体是在 1991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 C 项;苏联经济改革受到挫折是在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故排除 D 项。6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B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
22、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 B 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 C 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 项错误。7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解析:苏联在 1928 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力开展以钢铁、煤炭等为主的工业化建设
23、,四年以后,生铁、煤炭产量翻了一倍,汽车等机器制造产量增加了数十倍,如此巨大的工业化成就引起了美国的关注,故 B 项正确。8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亿千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A解析: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的苏联工业化建设,其资金要靠国内提供,粮食出口成为换取工业化所需外汇的最主要途径。材料中粮食产量减少,但同时粮食出口量却在增加,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只能减少国内的粮食供应以保证工业化的需要,这意味着苏联广大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要勒紧腰带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奉献。故 A 项正确。温示提馨请 做:课时作业 15PPT文稿(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