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687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九周测试题一、 选择题1. 1141 年,南宋与金订立了绍兴和议,下列内容不属于“绍兴和议”的是()。 A. 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B. 金保持帝号 , 同时向南宋称臣 C. 南宋向金每年缴纳一笔财物“岁贡” D. 南宋对金称臣 2.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结果,他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事件?() A. 汉初七国之乱 B. 中唐安史之乱 C. 北宋靖康之变 D. 清末庚子变乱 3. 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措施是“理财” , “理财”的基

2、本原则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通过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 可知其“民不加赋”指的是 ( ) 。 A. 不增加普通百姓的赋税负担 B. 不增加所有“民”的赋税负担 C. 不改变以前的各种赋税制度 D. 通过官办工商业解决政府财政 4. 有学者认为 , 庆历新政中范仲淹等人同心协力 , 和衷共济 , 有时还相推崇。“所以 , 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 也在于它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最有可能是指 ( ) 。 A. 朝廷对文官的防范 B. 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C. 朝廷对割据势力的防范 D. 朝廷对宰相等重臣的防范 5. 宋史记载 : “仁宗之世 , 契丹增币

3、 , 夏国增赐 , 养兵西陲 , 费累百万。”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 A. 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逐渐加重 B. 辽、西夏与宋朝的边境贸易增加 C. 战争增多使北宋军队数量大增 D. 宋仁宗已下定决心进行财政改革 6. 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但最后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北宋人民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A. B. C. D. 7. 北宋仁宗天圣九年 (1031 年 ) 二月规定 : “大两省官出知外郡 , 不得奏辟 ( 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

4、) 同 ( 通 ) 判职官 , 其诸处知州 , 亦不得保荐见任 ( 现任 ) 同 ( 通 ) 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 。 A. 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 B. 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 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D. 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 8.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 , 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 ) 。 A. 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 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 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9. “今世用人 , 大率以文词进。大臣 , 文士也 ; 近侍之臣 , 文士也 ; 钱谷之司 ,

5、 文士也 ; 边防大帅 , 文士也 ; 天下转运使 , 文士也 ; 知州 , 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 ( )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10. ( 宋代的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清的省)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这表明()。 A. 行政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中央集权B.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11. 南宋初期的一首诗写道: “ 山外青山楼外楼,

6、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 A. 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B. 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C. 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 D. 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2. “ 荆公 ( 王安石 ) 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酌盈剂虚,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 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虽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 材料认为王安石变法 ( ) A.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 增加了国民财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D. 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3. 面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7、,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变法主张。范仲淹推行的 “ 庆历新政 ” 的宗旨是 ( ) A. 整顿官僚机构 B. 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C.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D. 重新丈量土地,增加税源 14.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北部边境却边患严重,统治频现危机,其主要原因是 ( ) A. 宋初政策调整的弊端 B.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C. 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 D. 经济重心向南移动 15. A 项不是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可知,宋朝宰相行政权与财权分离,皇权得到了加强,故B项正确;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是改革的内容而非目的,故C项错误;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

8、基础意在强化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A. 知县 B. 枢密副使 C. 知州 D. 工部侍郎 16. 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 A. 提高三司使的行政地位 B. 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 C. 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 D. 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17. 宋太祖说, “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 A. 派文臣

9、做知州 B. 设 “ 三衙 ” 收精兵 C. 设三司使管财政 D. “ 强干弱枝 ”“ 守内虚外 ” 18. 秦汉时期宰相一职由一人担当 , 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到了北宋 , 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 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 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C.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 D. 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19. 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 , 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 , 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 , 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 , 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 A. 笼络民心 B. 加强中央

10、集权 C. 强化皇权 D. 稳定统治秩序 20. 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 宋金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金灭辽 二、 材料解析题 21.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对以上大事年表解读有三种看法: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C.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 其中解读正确的是哪一种看法? (2) 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艾森斯塔德认为: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其第一个一般性政治目标首先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

11、高主权”;统治者的第二个一般性目标则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殊取向”“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 摘编自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 社会结构之演变 运用所学知识,试以北宋史实为例论证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这一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逻辑清晰) 23.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 元)脱脱

12、等宋史 材料二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实行。 ( 元)脱脱等宋史官职七(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宋代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B5、A 6、D7、C8、B9、C10、A 11、C12、A13、A14、A15、B 16、B17、A18、D19、C 20、A 二、材料解析题21、 (1)C.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

13、消长。 (2)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有战有和,如宋辽订立澶渊之盟,故A解读错误;这一时期,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与南宋对峙,呈现出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的特点,故B解读错误。 22、 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对其加以监督;财政上,在地方设转运使管理财政,地方大部分赋税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强化君主专制: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3、 (1) 以增加“宰相”人数的方法削弱相权。 (2)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但受通判监督、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宋代通过分割地方权力而强化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