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611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性测试题十九(选修一综合测试)本卷共6道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1(15分)(2012吉林质检)材料一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1)依据材料一,说明范仲淹改革的背景是什么?(6分)材料二“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

2、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2)在材料二中,范仲淹特别强调了什么内容?(3分)为什么?(6分)【答案】(1)至庆历年间,宋朝立国确立的削弱地方权力、集权中央、分化事权的政治制度延续近百年的时间,带来了深重的弊病,不适应现实的形势。(每点2分,共6分。)(2)对农民进行教育的重要性。(3分)原因:实施善政的关键在于养育人民;国家把务农放在了首位;务农有利于人民衣食充足;人民衣食充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2(15分)(2012山西大学附中)材料一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抚司,曰招讨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以劳绩之多寡,分尊卑之等差,而府州

3、县之名亦往往有之,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天顺末,许土官缴呈勘奏,则威柄渐弛。成化中,令纳粟备振,则规取日陋。孝宗虽发愤厘革,而因循未改。嘉靖九年始复旧制,以府州县等官隶验封,宣慰、招讨等官隶武选。隶验封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者,都指挥领之。于是文武相维,比于中土矣。其间叛服不常,诛赏互见。明史卷310列传第198材料二臣思前明流土之分,原因烟瘴新疆,未习风土,故因地制宜,使之乡导弹压。今历数百载,相沿以夷治夷,遂至以盗治盗,苗、倮(彝族的一支)无追赃抵命之忧,土司无革职削地之罚,直至事大上闻,行贿详结,上司亦不深求,以为镇静,边民无所控诉。若不铲蔓塞源,纵兵刑财赋事事整理,皆非

4、治本。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惟剿夷必练兵,练兵必选将。诚能赏罚严明,将士用命,先治内,后攘外,实边防百世之利。清史稿卷512鄂尔泰奏疏(1)归纳材料一有关明朝在西南地区统治的内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及其影响。(9分)【答案】(1)明朝初年在西南地区,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西南地区主要由土司管理;明朝中后期开始在西南地区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部分进行“改土归流”。(6分)(2)原因:改变明朝实行的土司制度的弊端(如土司世袭,土司与百姓矛盾尖锐);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

5、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9分)3(15分)(2012孝感)材料一1871年12月,由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日本政府要人组成的日本政府遣外使团自横滨出发,途经华盛顿、伦敦、巴黎、哥本哈根、柏林、罗马等地,对欧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为期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考察。遣外使团于1873年9月归国后,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遣外使团的正式报告书。报告书对当时的欧美社会有如下的评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

6、。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此等于东洋风习相反。明治初期日本关于近代文明的三大争论材料二“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5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政府对待“报告书”的积极应对措施。(4分)(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在遭受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开展的,但最终的结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结局不同的原因。(6分)【

7、答案】(1)特征: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和参政意识浓厚。(5分)措施:深入开展明治维新,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即殖产兴业,拓展海外贸易等;制定和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4分)(2)阿里在埃及进行的改革内容上与明治维新类似,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和不断对外扩张,遭到旧势力和人民的激烈反抗,并与英国的殖民利益发生严重冲突。(3分)而日本明治政府的改革,既学习西方,又能结合国情加以深化,改革措施有力适当,得到比较广泛支持;日本与列强的矛盾也逐步化解。(3分)4(15分)2012南京、盐城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8、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材料二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9、(3分)(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3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4分)【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2分)影响:成为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繁荣,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2)措施:均田制。(2分)原因: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分)(3)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为后来统一全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分)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

10、了基础。(3分)5(15分)(2012琼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下图)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加尔文材料三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

11、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2分)(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3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2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和历史作用。(8分)【答案】(1)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激起了各地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2分)(2)主张:“因信称义”;“先定论”。共同点

12、:“信仰得救”。(3分)(3)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2分)(4)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社会政治运动。(2分)历史作用:政治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经济方面:宗教改革中天主教被剥夺的财产大多落到了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思想方面: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方面的准备。(2分)6(15分)(2012威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彼得

13、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汤志韵编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5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明的表现。(10分)【答案】(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5分)(2)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2分,回答其中之一即可)吸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8分) 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