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1卷)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二轮联考试题(三)(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国语齐语载,齐桓公把任贤作为一项基本的政策,发布命令,要乡长“进贤”;如有贤人而不报,谓之“蔽贤”,是
2、犯罪行为,要给以惩处。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齐国A.墨家思想广为流行 B.传统用人政策改变 C.封建等级观念淡化 D.称霸条件日益成熟25.史记载:“沛公至咸阳(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据此可知,秦代A.户籍管理比较完善 B.文化事业空前发达 C.法家思想得以实施 D.基层治理十分严苛26.1020年4月,应利州路(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绵阳市、巴中市、广元市和陕西汉中市等区域)转运使李防之请,朝廷雕印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末五代人韩谔的四时纂要等农书,付诸路转运司,“以助民务”。这表明当时A.西南地区农
3、业技术发展缓慢 B.技术进步顺应经济重心南移 C.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受到重视 D.印刷科技推动农业技术推广27.明初,江苏吴江地区“风俗醇厚,贵贱有等”;到嘉靖年间,则“靡而尚华侈”“纵肆无忌”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思想 B.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C.城市商业改变伦理观念 D.个性解放之风逐渐兴起28.1848年,徐继畬编纂的瀛环志略一书正式完稿。在初版中,他将“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亚细亚”之后。在听从好友张穆建议后,他又将“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卷一的卷首。这一改变旨在A.坚持“天朝上国”的理念 B.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 C.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 D.融合传统科技的成
4、果29.图6为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英国报纸刊登的一幅时政漫画。该漫画反映了A.满清政府外强中干 B.中日战争规模有限 C.西方列强隔岸观火 D.列强支持日本侵华30.“党军未到之前,汉口、武昌只有10余个工会;党军攻占汉口不到1个月,便出现了100多个工会。两个多月后,又增至300多个工会。”这一情形出现于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31.1960年6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讲,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把数量放在第二位。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针对A.经济发展的困难 B.经济调整方针的贯彻 C.“一五”计划
5、的完成 D.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32.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说:“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材料主要揭示了古代雅典A.主权在民思想比较流行 B.实行直接民主的主要原因 C.城邦政治体制较为发达 D.采取平民共治的有利条件33.1516年,瑞士神学家慈运理提出:“由于上帝的道与圣灵的带领,我看到有必要放弃这些事情(人的教诲),而学习从上帝自己的道直接产生的教义。”这一思想A.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强调了民族教会的重要 C.首创了“因信称义”的教义 D.冲击了天主
6、教会的地位34.巴黎公社曾发布公告:“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公社,通过设在中心城镇的代表会议来处理它们的共同事务每一个代表都可以随时罢免,并受到选民给予他的限权委托书(正式指令)的约束。”这一规定旨在A.壮大工农联盟 B.发动农民起义 C.建立新型民主 D.践行共产主义35.19441973年,西方国家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1971年8月,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任由美元汇率自由浮动。到1973年,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这一变化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减少 B.折射出传统政治格局的瓦解 C.反映了世界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D.延缓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
7、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宋朝初期,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太学的发展相对缓慢。到神宗之时,由于王安石的推动,太学取得较大发展。据记载,北宋太学初置时,大约百余人;神宗时增至2400余人;徽宗崇宁时达到高峰,人数一度达到3800余人。宋以前的太学,生员主要是各级官员的子弟,宋代的太学,基本凭考试升进,生员的来源范围扩大明显。太学在当时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对地方官学,乃至民办学校起到了导向作用。北宋不少太学生不畏强权,敢于上书直言,论列时政,如钦宗上台不久,太学生陈东就上书请求惩办蔡
8、京、童贯等人,后来梁师成等获罪,与陈东上书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之,北宋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划上了浓重的一笔。摘编自闰孟祥、贾明杰宋代太学教育材料二12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大学。据统计,13世纪欧洲约有大学22所,16世纪已有80多所。当时,大学成为僧侣政治和行政权力、教权和主权并列的第三种力量,但它并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束缚。大学团体的正式成员都有表决权,参与决策校内事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有资格被选为校长。13世纪,教皇救令和大学法规已对课程内容有明确规定,如文学课程主要开设文法、修辞等“七艺”,天文学几乎限于历法和复活节日期的推算,神学课程为意见集和圣经等。中世纪大学吸收来自不同种
9、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他们之间通用拉丁语进行对话,不断地交流学识、探索科学。当时,教皇也准许某些名牌大学的教师在许多大学同时任教,学生有迁移权。摘编自张晓丹试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太学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1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并评价中世纪欧洲大学。(1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在110年的中国近代史里,实现民主与反实现民主两种力量的斗争较量,时起时伏,时激时缓,波浪式地前进着,这就规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不能顺利发展,时而发展速度快一些,时而慢一些,甚至
10、停滞不前,偶尔还出现倒退的“低谷”,也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形态。摘自夏东元110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成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谈一谈你对材料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准确。)(12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权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南朝宋高祖刘裕在掌握朝政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
11、主要依据门第,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掌权后,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他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士族或皇族出身的贪官污吏。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他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他还敦崇学艺,修建庠序(地方学校),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刘裕死后,其子刘义隆继续实行他的政策。由于刘裕父子的改革,宋初的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刘义隆在位的30年左右用元嘉做年号,因而历史上称之为“元嘉之治”。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等(1)根据材料,概括刘裕
12、改革的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裕改革的意义。(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联合国非殖民化方针主要是指联合国文件中,尤其是联合国宪章中有关处理非殖民化问题的基本原则、规则和制度。二战期间,随着宗主国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在心中的破灭,非洲人民要求政治自由、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亚洲,中国、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人民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运动。罗斯福曾多次表示自己是坚定的反殖民主义者,并对殖民制度进行了严厉的谴责。斯大林也强调要以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去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二战后,欧洲殖民国家开始承认“白人的统治背负着非
13、法的耻辱”,一些开明的欧洲政治家也认识到必须重新调整殖民政策。1945年联合国成立之初,殖民地人口约有8亿。截止到2011年,除了16块非自治领土上的200万人口外,全球政治独立的非殖民化目标已基本完成。摘编自张莉清、陈竹君论联合国非殖民化方针的缘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非殖民化方针提出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非殖民化方针实施的意义。(6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
14、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书中,李嘉图从分配的角度去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由于没有把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所以他不能完全科学地说明分配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誉为继国富论之后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该书一经出版,就逐渐为人们认可,并成为畅销书,曾多次再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影响深远。该书囊括了古典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摘编自潘素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嘉图撰写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