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341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热点链接】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0年1月6日2时0分,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发生2.1级地震。河南省地震局回应称,这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为了开展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项目而进行的一次人工地震施工。开展人工地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通过地震波的反馈,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研究地质构造,认识地震活动规律。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水平1:根据资料,说出地震波的含义和地球圈层结构的名称。水平2:根据资料,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分类和特征。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描述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其联系。水平4:根

2、据图表资料,探讨地球圈层结构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通过认识地球圈层结构,树立关爱地球、保护地球的理念。综合思维: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球圈层结构的特点。区域认知:地壳分布的地区差异。地理实践力:查找某次地震资料,说明其与地球圈层结构的关系。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2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3不连续面:C为莫霍面,D为古登堡面。4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内部圈层特点地壳(H)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G)厚度约2 800千米;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E和F)厚度约3 400千米,可分为内核和外核,

3、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5岩石圈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和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1.判断正误。(1)横波只能穿过地壳、地幔,据此判断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外核。()(2)岩石圈的下界在莫霍面。()2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 B岩石圈内部C软流层 D地壳下部答案C解析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提示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个圈层。岩石圈则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的全部。二地球外部圈层1.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外部圈层含义大气圈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大气圈是生命的保护伞水圈由地球表层

4、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广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狭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1判断正误。(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2)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生物圈。()2不独立占据空间的地球圈层是()A大气圈 B水圈C岩石圈 D生物圈答案D解析生物圈不独立占据空间。3水圈主要由哪些水体组成?提示水圈由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组成,其中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陆地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题探究地球的内部圈层北京时间2020年3月25日10时49分在千岛群岛(48.93N,157.74E)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

5、度30千米。如图为地震位置(图中黑点)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此次地震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层?请说明判断依据。(2)地震发生后,附近居民看到地面物体晃动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3)地震发生后,正在附近海域航行的轮船上的人感受到怎样晃动?为什么?成果展示(1)地幔。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此次地震位于海洋上,震源深度为30千米,故震源位于地幔。(2)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3)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故轮船上的人只能感受到纵波的影响,不能感受到横波的影响。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

6、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3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和联系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和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岩石圈是指()A的上部 B的上部C和的上部 D的外部(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分析思路类题透析思路点拨地震波与内部圈层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

7、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地震波传播速度突变处为不连续面。在地下约2 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明显降低,横波完全消失;和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软流层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统称为岩石圈。为地壳,为地幔。地震波纵波可通过固、液、气态,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只能通过固态,使物体左右摇晃。地面上的人,可感受到的地震波为横波和纵波;空中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可感受到的地震波为纵波。答案(1)C(2)C(3)C主题探究地球的外部圈层2020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喷发出高达1 000英尺的蒸汽柱。图一为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景观图,图二为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

8、问题:(1)火山喷发形成的蒸汽柱联系的地球圈层是什么?(2)火山喷发物进入大气后,会形成火山灰,指出火山灰在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物质迁移顺序。(3)有人说,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也有人说,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对此,你的理解是什么?成果展示(1)岩石圈和大气圈。(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3)生物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物圈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狭义的生物圈仅指生物本身。地球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各外部圈层的概况、特点见下表: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层气体

9、和悬浮物(尘埃等)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续表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且处于不间断地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最活跃的圈层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地理事物,属于水圈的是()A湖水与雪 B草原和森林C雪山与湖泊 D雪与森林(2)图中“湖泊”涉及到的圈层主要有()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A BC D地球外部圈层的分析思路类题透析思路点拨外部圈层的组成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水圈由水体组成。湖水与雪属于水圈;草原与森林属于

10、生物圈;雪山包括雪和山,分别属于水圈、岩石圈。圈层的联系地球圈层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圈层发生联系的。湖泊属于水圈;湖泊中有生物,涉及到生物圈;湖泊的边缘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涉及到岩石圈。答案(1)A(2)A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18页问题思路点拨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两方面说明。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教材第20页活动思路点拨图中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球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水圈的代表性地物是湖泊,生物圈的代表性地物是藏羚羊和草,岩石圈的代表性地物是山和土地,大气圈的代表性地物是空气和云层。青藏高原海拔

11、高,空气稀薄形成了高寒缺氧的气候特点,温度低是形成冻土的主要条件,当地土壤较贫瘠,重点发展畜牧业。核心素养速提升素养提升1区域认知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3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从东往西地壳厚度逐渐增大。2下列关于地壳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比地幔厚度略小B地壳厚度地区差异较小C大洋地壳平均厚度较大陆小D高原地壳平均厚度比平原小答案C解析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远小于地幔厚度;大洋地壳平均厚度小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高原地壳平均厚度比平原地壳平均厚度大;地壳厚度

12、地区差异较大。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答案C解析地球内部圈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故地壳0千米在莫霍面处,C项正确。素养提升2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读图,完成12题。1构成该警示语的主题要素所处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大气圈 D地壳答案B解析该警示语的主题是池塘水深,属于水圈。2警示牌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是连续而不规则的,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互不联系的D图中各圈层的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答

13、案B解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设问的主题为“为什么池塘的水会如此清澈”,答案为“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这说明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素养提升3地理实践力1制作地球内部圈层模型。2在校园中寻找相关地理要素,判断其所属的圈层结构。3调查最新重大地震资料,判断其与地球圈层结构的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地球的内部圈层1,2,3,4,5,10,11,12,13,14(3)地球的外部圈层6,7,8,9,14(1)(2)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印度尼西亚有“地震之国,火山之邦”之称。下表

14、为印度尼西亚两次地震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时间位置震级震源深度2020年1月7日苏门答腊岛北部6.3级10千米2019年7月7日马鲁古海6.8级50千米1(区域认知)苏门答腊岛北部6.3级地震、马鲁古海6.8级地震分别发生在()A地壳上地幔 B上地幔地壳C地壳地壳 D岩石圈上地幔答案A解析苏门答腊岛北部6.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其所在位置为陆地,地壳厚度较大,地震发生在地壳;马鲁古海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0千米,其所在位置为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地震发生在上地幔。2(地理实践力)马鲁古海地震后,地震波从震源传播至地面的过程,波速的变化特点是()A增大 B减小C纵波消失 D横波消失答案B

15、解析据材料可知,地震波从地幔传播到地壳,经过莫霍面,地震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故B项正确。读图,回答35题。3(地理实践力)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C地球内部温度的垂直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答案A解析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是指地表以下部分,需要借助地震波进行探测,根据横波和纵波在不同圈层的传播速度,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4(综合思维)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最快B地震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相同D地震时纵波先传到地面答案D解析地震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快于地壳,A项错误

16、;地震波传到古登堡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减小,B项错误;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故地震时纵波先传到地面,C项错误,D项正确。5(综合思维)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可能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着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在地理概念中软流层属于上地幔,地幔又是地球的内部圈层,D项正确;而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包含地壳,但是不包含地幔,更不包含地核,故A、B、C三项错误。如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67

17、题。6(综合思维)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C解析图中向供水,同时又能向进行蒸发,说明是水圈;需要供水,且能提供氧气,则是生物圈;能降水,说明是大气圈;接受降水和渗透,说明是岩石圈。7(人地协调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 BC D答案B解析“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如图以集合形式示意地球四个圈层,圆甲示意岩石圈,圆乙、圆丙和椭圆丁示意地球的外部圈层。读图,完成89题。8(综合思维)丙、丁圈层分别是()A.水圈、大气圈 B大气圈、生物

18、圈C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答案B解析生物圈包括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由此可知乙、丙、丁三圈层分别是水圈、大气圈、生物圈。9(综合思维)地表水属于()A甲圈 B乙圈C丙圈 D丁圈答案B解析由上题可知,乙圈为水圈,水圈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因此地表水属于乙圈,B项正确。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地理实践力)莫霍面位于()A和之间 B和之间C和之间 D大气圈和之间答案A解析莫霍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即和之间。11(地理实践力)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A地壳厚度变化均一B洋壳较厚,陆壳较薄C陆壳较厚,洋壳较薄D地壳厚度与海拔高

19、低呈负相关答案C解析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陆壳较厚,洋壳较薄;地壳厚度与海拔高低呈正相关。12(综合思维)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层为地球岩石圈 B层只能纵波通过C层属于地核 D层属于地幔答案C解析内部圈层由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读图分析可知,为地壳,为地幔,为外核,为内核,故C项正确,D项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属于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为地幔,主要为固态物质组成,横波和纵波都能通过,故B项错误。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13读地壳、地幔、岩石圈及软流层示意图,图中G处为陆地,F处为海洋,回答下列问题。

20、(26分)(1)图中A表示_,其在G处的平均厚度约为_千米,F处的平均厚度约为_千米,其在整个地球的平均厚度约为_千米。(8分)(2)图中B表示_,A、B间的分界面的名称是_。简述从A到B地震波速度的变化状况。(8分)(3)图中C表示_,由图可知C大于A的原因是_。(6分)(4)图中D表示_层,一般认为这里是_的发源地。(4分)答案(1)地壳394151017(2)地幔莫霍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3)岩石圈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还包括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4)软流岩浆解析读图可知,A为地壳,B为地幔;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的平均厚

21、度约为510千米。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震波向下通过莫霍面时速度明显加快。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组成岩石圈,岩石圈漂浮于软流层之上,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14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6分)(2)地球外部圈层,厚度最大的是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圈层之间相互_、相互_、相互_,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_的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14分)(3)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6分)答案(1)略。(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联系制约渗透能量(3)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大洋地壳较薄。解析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地球大气层构成大气圈,水体构成水圈。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渗透到其他圈层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达3941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可达60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约为510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