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197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总复习同步练习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选择题1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这一问题时,引用了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解析】 “过去的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造成了政治上的专制、经济上的衰退、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C项全面体现了这一点。【答案】C2(2011嘉兴一中模拟)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B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定价C国家对农业领

2、域税收做了调整D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解析】 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农业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赫鲁晓夫则削减农业税。故选C项。【答案】C3(2011黄冈中学模拟)列宁要求无产阶级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体现这一胆识的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D.推行新经济政策【解析】 材料所表述的内容是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让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故选D项。【答案】D4(2011

3、河南息县)“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为此,苏俄(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加速发展战略 D新经济体制【解析】解题时抓住“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由此可知这属于新经济政策。【答案】B 5(2011扬州模拟)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表述全正确的是()名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颁布时间1917年1921年1936年实施背景新生的苏俄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苏俄遭遇旱灾,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措施实行工业国有化国有企业一律

4、采取租让制发展重工业评价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A.颁布时间 B实施背景 C措施 D评价【解析】新经济政策的措施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评价都不正确;斯大林模式的时间错误。故选B项。【答案】B 6(2011烟台一模)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人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解析】

5、苏联在利用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重视积累,忽视消费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强调了国家利益而忽视了民生改善。故选C项。 【答案】C 7(2011烟台一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自由放任导致19291933年大危机的发生;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属于国家干预经济,但导致了苏俄政治和经济的危机。故选B项。【答案】B 8(2011吉林三模)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

6、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解析】 考查的是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准确完整的提取历史信息、深入理解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的能力。【答案】 D9(2011九江一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这一时期苏俄面临()A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B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C严重的兵变和农民暴动 D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可知,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国内外敌人的进攻。故选B项。【答案】B 10(2011中山三模)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解析】解题时抓住时间“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这时苏联正

8、在进行农业集体化,题干中的做法与A项符合。【答案】A 11(2011河南息县)2003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私有化、多元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院士将苏联解体的原因片面归结为()A经济危机B政局动荡C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提出了“民主化、私有化、多元化”的改革内容。故选D项。【答案】D 12(2011南京模拟)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B由战时共产主义

9、到斯大林模式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经济政策。“先进工人到所有一切生产粮食和燃料的区域去,到所有一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必须立即采取最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反映了粮食税政策,A项正确;B、C、D三项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0广州调研)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

10、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材料二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材料三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

11、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大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请回答: (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4)谈谈你对俄罗斯重新评价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一现象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及探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

12、据材料从时代背景、实践效果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积极和不足两个角度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第(3)问回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结果;第(4)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评价: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合理性: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粮食供应困难。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20世纪20年代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答出两点即可,第一点为必答要点,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

13、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盲之成理也可)(2)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革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革走进误区;1990年,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4)按以下三个层次回答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第

14、二层次:对现象背后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第三层次:能作出正确的、概括性的评价。14(2011临沂模拟)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15、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审题,要求作答的只是“消极影响”,可依据两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总结;第(2)问可依据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有重点地作答;第(3)问作答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计划经济”模式,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未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突破这一模式的重要表现;第(4)问,要结合前三问的内容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作答时不要脱离“两种模式”这一核心内容,切忌漫天撒网,离题万里。【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