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3. 时下“扛鼎”一词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它指“分量重、地位高”,暗含盛赞和推崇之意。三代至秦汉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器物。关于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B. 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C. 青铜鼎出现后,只是作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D.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答案】C【KS5U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依据所学,“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
2、牺牲,可以取万物之象,集天地之精华,成为先秦时期重要的献祭礼器;同时也被认为可以安邦定国,教化人伦,成为传国重器和国家政权、帝位的象征;先秦文化的载体和我国古代文明的见证。 以此分析ABD正确,所以应选C。14.“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A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B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答案】B【KS5U解析】考查学生对的内阁制度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表明君主还是有实权的,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故应选B
3、。15、“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材料中“革命失败后”是指()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答案】D【KS5U解析】考查土地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但大多遭到挫折或失败。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
4、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形势,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农村进军。他带领队伍到达了井冈山,毛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章。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故应选D。16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文中宣称: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支撑这一观点的典型事例是( )A实行“一边倒”的
5、方针 B出席日内瓦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参加亚非万隆会议【答案】D【KS5U解析】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交往对象为国家,所以应该讲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故应选D。17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适合用来形容“求同存异”方针 新经济政策“不结盟”思想 杜鲁门主义A. B.C.D.【答案】C【KS5U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材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大意是说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分析选项
6、,均符合题意,体现的是对抗。故应选C。18、“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答案】C【KS5U解析】考查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所谓“城区即市区”即是指原先的分隔状态被打破,根据史实,到了宋朝才打破时空上的限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19“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是有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表对应历史事件符合该观点的是: 蝴蝶拍翅膀产
7、生的风暴A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B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1929 年的大危机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个特征,所以应选B。20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实业救国思潮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民政府统制经
8、济【答案】C【KS5U解析】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所学可知,抗战爆发后,大批民营工业内迁,故出现1940年重庆民族企业激增的情况。分析选项,AB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应选C。21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少买”以防止贵金属流出;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多卖”,实现贸易上的顺差。材料强调“少买”“多卖”实际上是:A对外贸易的不同方式 B贸易保护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自由放任原则【答案】B【KS5U解析】考查近代以来的外贸政策的变化。依据所学,近代历史上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货币财富的增
9、加,少买多卖实际上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防止财富的流失。A项错误,并非问题的本质;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20世纪罗斯福新政后出现的;D项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经济思想。故应选B。22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福州船政局的创办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 B C D【答案】C【KS5U解析】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根据所学,“庚申之变”实际上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庚申之变”后20年中国社会出现了洋务运
10、动、戊戌变法等事件。其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故应选C。23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B【KS5U解析】考查中共八大。由题目中的信息“这个党(即中国共产党)相当有把握地领导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知此次会议应为建国后的某次会议。故排除A项;CD两项是改革开放后召开的会议,与题意不符,故排除;中共八大提出了把中国
11、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良好开端,故B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第卷 (非选择题)【必做部分】二、综合题 38、(20分)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主题一: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1分)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二
12、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著特点。(2分)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2分)主题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
13、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3)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2分)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3分)主题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4)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促进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因素。(6分)【答案】(1) 新航路开辟。(1分)加强了世界各大洲的联系说明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了整体世界;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联系说明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2) 以欧洲为中心;(2分)资本输出;国际贸易(2分)(3) 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2分)
14、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产生了近代中国的官办企业;民族工业出现。(3分)(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6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及其意义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由此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联系所学及材料“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分析归纳其意义。第(2)问,回答时一定要结合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答
15、案。依据材料“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可归纳出其特点是:以欧洲为中心。方式主要是资本输出与国际贸易。第(3)问,分析材料可知,近代中国茶叶的出口不断增加,说明中国茶叶的生产受制于国际市场,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联系所学回答后一问即可。第(4)问,主要考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联系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回答即可。39.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
16、御条约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如: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摘编自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材料二 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
17、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摘编自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等(1)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菲、美日、美韩结盟相比有哪些不同?(6分)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
18、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倡导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成果。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尊重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事件:朝鲜战争。(2分)特点:美国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2分)目的:遏制中国(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抗衡苏联,(2分)建立亚太地区霸权。(2分)(2)不同:突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界限,由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不再是大国主导下的控制与依附关系,成员国之间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共同受益;不具有军事政治性,属于论坛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以第三方为敌对,旨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促进共
19、同发展。(6分) 趋势:冷战结束,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2分)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2分)(3)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三个递进的层次评分:(观点如: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和平与发展)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0分)第二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但未进行或部分进行分析说明;(12分)第三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并能结合材料进行正反论证和深化。(34分)【KS5U解析】第(1)问,(1)从材料一中的时间和缔约国可分析出是与朝鲜战争有关;“特点”从缔结条约的国家和条约名称及内容,如“菲律宾签订美菲共
20、同防御条约”、“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可分析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目的”可结合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国际局势和美国自身建立霸权的需要两个方面去分析作答。第(2)问,“不同点”从材料二中所涉及到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的性质、相关关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性质等角度分析作答。“趋势”结合两极格局终结后的国际局势走向缓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作答。第(3)问,本问是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问必须包括表明观点、陈述理由、点题性的总结三个部分。陈述理由可结合二战后政治
21、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区域化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分析。【选做题】44、(16分) 每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祖国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杨凯中国梦的方位材料二 100
22、多年前,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个欧洲统一的梦想。雨果在住处的庭院里种下一棵橡树。雨果说,当这棵树长大之后,由欧洲各国统一而成立的“欧洲合众国”将在欧洲大陆建立起来。摘自央视纪录片货币材料三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易中天中国梦请回答:(1)材料一的“旧山河”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雨果“欧
23、洲统一梦”的历史因素。(2分)他心中的“欧洲合众国” 之梦在现实中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为实现“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举措。(3分)它与“欧洲梦”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答案】(1)“旧山河”: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历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3分)(2)历史因素:吸取历史上欧洲经常发生战争的教训。(2分)建立过程:从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
24、、再到欧洲联盟和欧元诞生。(4分)(3)举措:完善三大民主制度;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修订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提出“依法治国”方略。(3分,任意两点即可)共同点:追求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2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1949年”及内容可知,“旧山河”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联系所学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回答后一问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欧洲历史发展的教训及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结合近代以来欧洲历史发展的重大史实,如两次世界大战,归纳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的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回答后一小问。第(3)问
25、,主要考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及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背景及作用归纳其共同点。高三文综历史答案13-23 CBDDC CBCBCB38. (1) 新航路开辟。(1分)加强了世界各大洲的联系说明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了整体世界;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联系说明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2) 以欧洲为中心;(2分) 资本输出; 国际贸易(2分)(3) 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2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产生了近代中国的官办企业;民族工业出现。(3分)(4) 建立社
26、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6分)39.答案:(1)事件:朝鲜战争。(2分)特点:美国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2分)目的:遏制中国(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抗衡苏联,(2分)建立亚太地区霸权。(2分)(2)不同:突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界限,由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不再是大国主导下的控制与依附关系,成员国之间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共同受益;不具有军事政治性,属于论坛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以第三方为敌对,旨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6分) 趋势:冷战结束,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
27、2分)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2分)(3)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三个递进的层次评分:(观点如: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和平与发展)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0分)第二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但未进行或部分进行分析说明;(12分)第三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并能结合材料进行正反论证和深化。(34分)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时间和缔约国可分析出是与朝鲜战争有关;“特点”从缔结条约的国家和条约名称及内容,如“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
28、干涉或武装进攻”,可分析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目的”可结合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国际局势和美国自身建立霸权的需要两个方面去分析作答。(2)“不同点”从材料二中所涉及到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的性质、相关关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性质等角度分析作答。“趋势”结合两极格局终结后的国际局势走向缓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作答。(3)本问是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问必须包括表明观点、陈述理由、点题性的总结三个部分。陈述理由可结合二战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区域化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进行分析。【思路点拨】本题解题的关键,一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对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的政治军事集
29、团的性质、特点以及两极格局终后的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44(16分)参考答案:(1)“旧山河”: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历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3分)(2)历史因素:吸取历史上欧洲经常发生战争的教训。(2分)建立过程:从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和欧元诞生。(4分)(3)举措:完善三大民主制度;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修订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提出“依法治国”方略。(3分,任意两点即可)共同点:追求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