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三)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50分)读某区域环境关联图,回答12题。1图中a、b、c、d四个环节分别表示()A板块挤压褶皱明显高寒农业河谷农业B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谷农业高寒农业C褶皱明显板块挤压高寒农业河谷农业D高寒农业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谷农业解析地表波状起伏是由褶皱引起的;多地震、地热资源、构造湖,是由于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作用的影响;高山草甸发展地区主要发展高寒农业;河谷地区温暖、多水源,利于发展河谷农业。答案C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青藏高原地区 D华北地区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发展高
2、寒农业和河谷农业,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答案C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由图中四座山峰的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Aa BbCc Dd4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Ab BcCd Da34.解析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与山地海拔及其所在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地自然带谱越多。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共有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应为b。答案3.A4.A如图中图a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未来自然带示意图如图b,据此完成56题。5结合a图信息,该局部地域所处大陆可能是()A亚欧大陆 B非洲
3、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 D南美大陆6与从a到b的变化相吻合的是()A地震将频繁发生B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C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进5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5题,由图可知该图为北半球,而且已经跨到高纬度地区,故应为亚欧大陆。第6题,由两图对比可知,同纬度地区变得比以前干热了,A项与其无关;阿尔卑斯山雪线将会上升,黄河水量减少,泥沙沉积减少,海平面上升,故黄河三角洲可能会减小,而且会向陆地后退。答案5.A6.C如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荒漠、草原 D
4、荒漠、草原、森林解析结合我国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可知,在离海较近的甲地发育了森林,而丙处因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位于中间的乙处草原广布。答案A8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解析上述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从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的结果。答案A9如图中A、B两处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此地为亚欧大陆,再根据A、B所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A为地
5、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B两处的自然带名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D如图是一座相对高度3 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011题。10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11若山顶有永久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AT冬18C BT夏18CCT冬10C DT夏20C1011.解析此图中,同样的自然带在北坡分布位置较高,则此地位于南半球,北坡为阳坡。南坡雪线位置
6、较低,降水较多,为迎风坡。同样根据在对流层中,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不断降低,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6C。答案10.B11.B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1214题。12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甲丙乙13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 B水分C坡向 D地形14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 B海拔低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1214.解析第12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第13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第14题,苔原带的缺
7、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答案12.A13.A14.B读2013年某科考队暑期乘船环球科考路线图,回答1517题。15沿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箭头所示方向,最不能体现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变化规律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甲处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地区,其植被变化是由地形原因引起的,并不符合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 答案A16下列关于四地附近岛屿或半岛植被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附近半岛西部沿海地区植被具有耐寒的特征B地附近岛屿东西两侧植被分布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地附近岛屿植被类型中有与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植被相同的D
8、地附近半岛植被只分布在北半球解析地附近半岛西部沿海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具有耐旱的特征;地附近岛屿东西两侧植被分布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地附近岛屿植被类型中有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植被相同;地附近半岛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南半球也有分布。 答案C17下列关于四地附近岛屿或半岛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附近半岛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B地附近岛屿东侧流水作用明显C地附近岛屿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地附近半岛光照充足,黑土广布解析地附近半岛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地附近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流水作用明显;地附近岛屿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地附近半岛
9、没有黑土分布。 答案B如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819题。18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9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风力 D光照1819.解析第18题,从图中纵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从图中横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草原带,所以R地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温带草原带。第1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F方向变化的自然带依次为高山荒漠带、山地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其差异是由于海拔导致的热量的差异造成的。答案18.B19.A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
10、系。如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21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2021.解析第20题,根据图中雪线高度等值线上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第21题,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气温与降水。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积雪量远远大
11、于消融量,因此雪线较低。答案20.C21.A读图,回答2223题。22图中岛屿两侧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23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与图中热带雨林的成因最接近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B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D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的缺失2223.解析图示地区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其岛东侧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是因为南北纵向的山脉阻挡了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沿岸暖流增温增湿而形成雨林,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此差异是地形和洋流等非地带因素而形成的地方性分异;类似地区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
12、林。答案22.D23.C读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425题。24自然带从和自然带从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解析自然带从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分别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A25B因素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解析图中为荒漠带,在有地表水或地下水富集的地方往往形成绿洲,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D二、综合题(共50分)26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
13、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如图为小尺度范围中各自然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_,_,_,_,_。(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的关系是_。(3)你认为保护斜坡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_。(4)如果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_;动物:_;地下水:_;土壤:_。解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给我们的启示:综合利用、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是人类活动中多发的消极行为,它会引起水文、土壤、生物等的一系列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1)地貌生物大气水文土壤(2)相互联系、
14、相互影响(3)恢复植被(4)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栖息地遭破坏,物种减少水位降低水土流失加剧,肥力下降27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风带)。(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和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_。(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
15、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带分异规律中的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带分异规律中的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答案(1)整体(2)中纬西风带(3)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纬度热量干湿度(经度)水分28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析甲山脉南坡山麓地带荒漠的成因,并判断其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析甲山脉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3)乙山脉西侧地和东侧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案(1)深居内陆,有高大地形阻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气候干旱)。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2)阴坡,气温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3
16、)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因是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为温带荒漠带,原因是位于背风地带,气流下沉,气候干旱。29读某大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是_,D是_。(2)自然带由AB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分异规律,最主要是由于_变化所引起的。(3)自然带由EAD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呈现_分异规律,最主要是由于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解析该图为北美洲地区自然带分布图,A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是亚寒带针叶林带。从ABC体现了自然带的自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水分变化引起的;从EAD体现了自然带的自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热量条件变化引起的。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2)自沿海到内陆的地域水分(3)自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