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823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北海市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生物一、选择题1.豌豆的杂交实验只有在人工条件下才能进行,下列关于杂交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去雄是指将母本和父本的雄蕊去除B. 接受花粉的是母本,提供花粉的是父本C. 授粉前后都要套袋,去雄后不能立即授粉D. 所统计的子代都来自母本植株【答案】A【解析】【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解】A、去雄是指将母本的雄蕊去除,A错误;B、接受花粉的是母本,提供花粉的是父本,B正确;C、授粉前后都要套袋,去雄后不能立即授粉,要待花粉成熟后

2、才能授粉,C正确;D、所统计的子代都来自母本植株,D正确。故选A。2.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植株与植株X杂交,所得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A YyRrB. YyrrC. yyrrD. yyRr【答案】B【解析】利用逐对分析法可知,F1中豌豆的黄色:绿色=(3+3):(1+1)=3:1,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Yy;F1中豌豆的圆粒:皱粒=(3+1):(3+1)=1:1,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Rr、rr,又已知黄色圆粒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故植株X的基因型为Yyrr。故选B。3.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

3、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所示,相关遗传因子用A和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紫花植株一定是杂合子B. 图中的红花植株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C. 图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是白花D. 图中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柱形图中第三组杂交组合为本题突破口,根据后代比例为1:2:1可知,该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能够确定紫花肯定为杂合子,但是根据比例不能确定谁是显性纯合子。【详解】A、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为1:1:2,说明紫花植株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B、图中

4、的红花植株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或aa,B错误;C、白花萝卜为纯合子,图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全部是白花,C正确;D、图中的紫花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相同,仍为红花:白花:紫花=1:1:2,D正确。故选B。4.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育种者将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统计其后代的性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4种表现型的子代中共有6种基因型B. 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一致的个体占1/4C. 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

5、配子D. 子代无香味感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8【答案】D【解析】【分析】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统计其后代的性状,结果如图所示,无香味:有香味=3:1,无香味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抗病:感病=1:1,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所以亲本无香味感病基因型为Aabb,无香味抗病基因型为AaBb。【详解】A、根据图示中子代无香味:有香味=3:1,抗病:感病=1:1,可推知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单独观察A(a)基因,子代会出现AA:Aa:aa=1:2:1的基因型之比,单独观察B(b)基因,子代会出现Bb:bb=1:1的基因型之比。子代表现型为22=4种

6、,基因型为23=6种,A正确;B、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为:1(3/4)(1/2)(3/4)(1/2)=1/4,B正确;C、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和ab两种类型的配子,C正确;D、子代无香味表现型的植株中基因型之比为AA:Aa=1:2,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从另一对性状观察,子代中的感病(bb)全为稳定遗传个体,故子代无香味感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1=1/3,D错误。故选D。5.P细胞和Q细胞是同一生物的两个不同细胞,经测定发现P细胞中的核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P细胞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则Q细胞

7、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 若P细胞为正常的体细胞,则Q细胞可能为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生殖细胞C. 若P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则Q细胞可能为正常的体细胞D. 若P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则Q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所含核DNA量相同,这与题意不符,A错误;B、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核DNA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这与题意不

8、符,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所含核DNA含量是体细胞的2倍,这与题意不符,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所含核DNA含量是有丝分裂后期的一半,这与题意相符,D正确。故选D。6.对甲、乙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细胞都处于四分体时期B. 甲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是4C. 乙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比为1:1D. 甲、乙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个体【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和乙细胞中都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甲和乙细胞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四分体时期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不含染

9、色单体,B错误;C、乙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比为1:1,C正确;D、根据图示看不出甲和乙细胞的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因此无法判断其性别,D错误。故选C。7.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 )A. S型细菌能使小鼠致死B. R型细菌可以被转化C. 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致病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及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详解】A、格里菲斯实验中给小鼠单独注射S型细菌,小鼠死亡,这可证明S型细菌能使小鼠致死,A错误;BC、格里

10、菲斯实验可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C正确;D、格里菲斯实验中给小鼠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这可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致病能力,D错误。故选C。8.下图是DNA分子某个片段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且属于单糖B. 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呈双螺旋结构C. 互补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A和T之间有三个氢键D. DNA分子双链按照反向平行方式盘旋,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

11、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图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且属于单糖,A正确;B、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呈双螺旋结构,B正确;C、互补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C错误;D、DNA分子双链按照反向平行方式盘旋,碱基对排列在内侧,D正确。故选C。9.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但也各不相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D. 一个DNA分子中可以含有两个

12、等位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详解】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C正确;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一个DNA分子中不含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D。10.XXY染色体的人通常表现为男性的生理特征,此类人伴有雄激素缺乏的症状,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第二性征。下

13、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XY个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n=47B. XXY个体较XY男性的红绿色盲发病率低C. XXY个体两条X染色体只能来自亲本的同一方D. XXY个体的亲本可能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分配出现异常【答案】C【解析】【分析】1、题干分析:XXY染色体的人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造成的遗传病,该病人伴有雄激素缺乏的症状,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第二性征。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14、;(2)世代相传。【详解】A、XXY个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故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n47,A正确;B、XXY的男性,对于红绿色盲,可有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XXY个体较XY男性的红绿色盲发病率低,B正确;C、XXY个体两条X染色体可能只来一个自亲本,也可能分别来自于两个亲本,C错误;D、性染色体为XXY型个体,可能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一起进入了卵细胞中,产生异常卵细胞XX与正常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D正确。故选C。11.下图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 )A. 倒位B. 缺失C. 易位D. 重复【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

15、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详解】原染色体上含有基因abcdef,变异后,只含基因abcf,少了基因de,说明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正确。故选B。12.20世纪,艾弗里实验小组与赫尔希和蔡斯小组利用不同实验材料做了一系列实验,图1、图2是其部分实验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a组得到的都是S型细菌,b组得到的都是R型细菌B. 图2中步骤为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细菌混合C. 图2经步骤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不能检测到32PD. 综合图1和图2可以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答案】B【解析】【分析】1、

1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图1中a组得到的是S型细菌和R型细菌,b组得到的都是R型细菌,A错误;B、图2中步骤为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细菌混合,B正确;C、图2经步骤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能检测到少数32P,C错误;D、综合图1和图2可以得出D

17、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错误。故选B。13.一个用15N标记的细菌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腺嘌呤有40个,其中一条链上含胞嘧啶30个,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3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只含15N、只含14N的两种DNA分子数之比是0:6B. 第3次复制需游离的胞嘧啶为160个C. 子代DNA分子两条链中鸟嘌呤含量相等D. 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1:1【答案】B【解析】【分析】1、1个DNA经过3次复制,共产生238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8个DNA分子都含14N,比例为100%;含15N的DNA有2个。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

18、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详解】A、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3次复制结束后无只含15N的DNA分子,只含14N的DNA分子数为82=6个,A正确;B、根据题意,原始的DNA分子中A有40个,因所有碱基之和为200个,则C=G=60个,第三次复制结束得到23=8个与原始DNA分子相同的DNA分子,此时所含胞嘧啶之和为860=480个,第三次复制的起点为第二次复制结束时,同理可

19、知此时所含胞嘧啶之和为460=240个,故第3次复制需游离的胞嘧啶为480-240=240个,B错误;C、因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相同,即G=60个,其中一条链G=30个,则另一条链G=60-30=30个,C正确;D、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有双链DNA分子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D正确。故选B14.如图表示细胞内相关的变化过程,则该过程( )A. 发生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图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由下至上B. 发生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合成结束后的结构相同C. 发生于原核细胞内,此过程需要解旋酶和ATP的参与D. 发生于原核细胞内,合成和所需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答案】D【解析】【分析

20、】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生物核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中是mRNA,是多肽链。【详解】A、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空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判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由下至上,A错误;B、发生于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结束后的结构相同,B错误;C、发生于原核细胞内,此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但需要ATP的参与,C错误;D、发生于原核细胞内,合成和所需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正确。故选D。15.1970年,科学家在致

21、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实验证据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B. RNA病毒的逆转录过程需要其线粒体提供ATPC. 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解旋酶等多种酶参与D. 逆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A、上述实验证据没有推翻传统的中心法则,而是对传统的中心法则进行补充和完善,A错误;B、RNA病毒无细胞结构,其逆转录过程需要宿主细胞中的线粒体提供ATP,B错误;C、逆转录过程需要逆

22、转录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参与,以RNA为模板故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C错误;D、逆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D。1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更可能增加生物对环境的不适应性B. 诱变育种能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可加快育种的进程C.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还具有不定向性等特征D. 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而不引起基因数目的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

23、胞的DNA等。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详解】A、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基因突变更可能增加生物对环境的不适应性,A正确;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属于不定向变异,B错误;C、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还具有不定向性等特征,C正确;D、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而不引起基因数目的改变,D正确。故选B。17.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下列过程中未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 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获得胰岛素B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 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D. 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详解】A、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获得胰岛素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而基因工程

25、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C、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错误;D、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C。18.图表示一动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表示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B与基因b的分离属于基因重组B. 若上的基因B与上的基因b发生交换,则属于染色体“易位”C. 若上的片段与上的某片段发生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D. 和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说明细

26、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B和b是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B、若上的基因B与上的基因b发生交换,属于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若上的片段与上的某片段发生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D、和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对应位置的基因也可以不同,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间期发生了突变,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正确。故选D。【点睛】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19.下列关于六倍体普通小麦

27、的花粉经植物组织培养成的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三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不可育B. 是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可育C. 是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不可育D. 是六倍体,体细胞内含有六个染色体组,可育【答案】C【解析】【分析】单倍体指的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这种个体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详解】花粉是普通小麦的配子,其经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植株应为单倍体。六倍体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植株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普通小麦的一半,所以普通小麦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且不育。故选C。【点睛】识记并理解单倍体的概念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28、。20.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培育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B. 利用烟草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烟草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C. 利用60Co辐射水稻种子,培育出水稻优良品种属于基因工程育种D. 矮秆感病与高秆抗病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小麦品种属于杂交育种【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多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和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总结能力,难度中等。【详解】A、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A正确;B、单倍体育种是先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再人工诱导形成纯合的二倍体,则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烟草新品种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B正确;C、利用60Co辐射水稻种子,培育出水稻优良品种属于诱变育

29、种,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D、矮秆感病与高秆抗病小麦培育出矮杆抗病小麦品种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C。21.下图甲、乙表示小麦的两个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表示培育小麦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育种方法操作简单,原理是基因重组B. 过程的具体方法是对花药离体培养C. 和的育种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D. 过程可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Ab的种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杂交育种,为多倍体育种,为单倍体育种,为诱变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育种方法

30、为杂交育种,操作简单,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B、过程是形成单倍体,具体方法是对花药离体培养,B正确;C、是单倍体育种,是多倍体育种,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D、过程可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Ab的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一般没有种子,D错误。故选D。22.某调查小组为了探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设计如下调查方案,正确的是( )A. 白化病,在校园内逐个调查B. 血友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 苯丙酮尿症,在社区内随机抽样调查D. 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答案】B【解析】【分析】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

31、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探究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详解】A、白化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可探究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A错误;B、血友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可探究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B正确;C、苯丙酮尿症为单基因遗传病,在社区内随机抽样调查可得出该遗传病的发病率,不能探究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C错误;D、青少年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影响,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不能探究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错误。故选B。23.下图是某

32、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 -4是杂合子,-7是纯合子C. 若-4与正常男性结婚,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2D. 若-4与患病男性结婚,生下患病儿子的概率是1/2【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分析:由于图示所示的遗传病是伴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可知该家族有女性患者,排除伴Y遗传,因此可能是伴X遗传病。假设是伴X隐性遗传病,4号患病,其儿子都应患病,但7号不患病,确定该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详解】A、已知伴性遗传情况下,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III-6应是患者,而III-6正常,说明该病遗

33、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B、III-7正常,必是隐性纯合子,II-4是患者,必含显性致病基因,III-7有一隐性正常基因来自II-4,故II-4是杂合子,B正确;C、若基因用B、b表示,则II-4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性为XBY,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2,C正确;D、若II-4与患病男性结婚,即XBXbXbY,生下患病儿子的概率是1/4,D错误。故选D。24.“牝鸡司晨”是母鸡变成公鸡后清晨啼鸣的记载。在某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停止产卵的雌鸡会逐渐向雄鸡的性状转化,且“牝鸡”能与正常母鸡交配产生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鸡的性别分化受环境因素影响B. “牝鸡”与正常母鸡交

34、配产生的F1全为雌性C. “牝鸡”的两条性染色体为异型D. 正常公鸡与性逆转的母鸡杂交,可检测性逆转母鸡的性染色体组型【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由题干“在某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停止产卵的雌鸡会逐渐向雄鸡的性状转化”,说明母鸡的性反转受环境影响;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中母鸡为ZW,公鸡为ZZ,但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后其基因型不变,仍为ZW。【详解】A、由题干分析可知,鸡的性别分化受环境因素影响,A正确;B、“牝鸡”(ZW)与正常母鸡(ZW)交配产生的F1染色体组成为ZZ、ZW,即后代既有母鸡也有公鸡,B错误;C、“牝鸡”有Z和W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C正确;D、正常公鸡(ZZ)与性逆转

35、的母鸡杂交,可检测性逆转母鸡的性染色体组型,若出现母鸡就可确定其性染色体组型为ZW,若只有公鸡就可确定其性染色体组型为ZZ,D正确。故选B。25.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简图所示,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B. 过程是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C.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能正常受精D. 三倍体无子西瓜无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过程中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图示过程中进行了有性生殖,而并不能使精卵结合,而是为三倍体西瓜的发育提供生长素。【详解】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也可以低温诱导,A错误

36、;B、过程是诱发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能正常受精,C错误;D、三倍体无子西瓜无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D正确。故选D。【点睛】当三倍体西瓜的柱头接受了二倍体的花粉后,花粉在萌发的过程中,促发了其子房合成了大量生长素。26.在调查某植物种群时,发现其叶片的锥形(L)对刺形(l)为显性。据统计,基因型为LLLl、ll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50%、10%,该植物种群中基因L的频率为A. 4 0%B. 5 0%C. 65%D. 9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

37、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详解】由题意知,基因型为LLLl、ll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50%、10%,则L的基因频率是40%+50%1/2=65%,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7.下列关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B. 不能对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作出科学的解释C. 蛇的四肢长期不用退化而获得匍匐的习性为自然选择的结果

38、D. 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答案】D【解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1)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2)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而实际上,如果个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相应基因必须在群体里扩散并取代原有的基因,这样新的生物类型垢可能形成;(3)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详解】A、达尔文进化理论没有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A错误;B、达尔文进化理论能对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作出科学的解释,B错误;C、环境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生物

39、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故蛇的四肢退化不是因为长期不用,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会导致生物间的差异增大,当生物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物种,D正确。故选D。28.公元前500年,绿头鸭在中国中部被驯化,后形成了各种不同地方鸭品种。其中,北京鸭就是几百年高强度人工选择的结果,具有白羽、体型较大、饲料转化率较高的特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驯养让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B. 驯养过程中绿头鸭发生了进化C. 绿头鸭和北京鸭属于两个物种D. 控制羽色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影响种

40、群基因频率的因素:迁入与迁出、突变、自然选择、基因重组。3、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详解】A、先有基因突变,后有驯养的选择作用,A错误;B、绿头鸭在中国中部被驯化,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方鸭品种,说明驯养过程中绿头鸭发生了进化,B正确;C、绿头鸭和北京鸭属于同一个物种,C错误;D、控制羽色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B。29.下表是某种昆虫迁入新环境后,种群

41、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 2015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C. 该昆虫种群基因库是指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A和aD.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基因型的选择实现的【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频率是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由表格信息分析,某种生物

42、迁入新环境后,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因此生物发生了进化,A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a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表中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着,所以种群发生了进化,A正确;B、2015年该种群不一定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不一定是18%,B错误;C、种群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所有基因,C错误;D、自然选择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D错误。故选A。30.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生物的共同进化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只包括新物种形成的

43、过程C. 共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D.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A、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生物的共同进化,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C、共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C正确;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可以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也可以通过

44、物种之间的互利共生来实现,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31.图1表示某动物(AABb)体内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图1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则处于BC段的时期是_。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图1中CD段的变化,发生的时期分别是_、_。(2)根据图2中的,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该动物的性别,理由是_。(3)减数分裂的最大特点是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图2中的_(填数字),该细胞中含_对同源染色体。【答案】 (1). 整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

45、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2). 有丝分裂后期 (3).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 不能 (5).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在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现象 (6). (7). 0【解析】【分析】分析图1:AB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未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

46、体,也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1)图1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则处于BC段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图2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据此不能判断该生物的性别。(3)减数分裂的最大特点是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图2中的,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

47、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32.如图为某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某阶段示意图(可能会用到的密码子信息:CCA脯氨酸,GGU甘氨酸),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为_过程,该过程是指_。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_。(2)反密码子位于图中的结构_(填序号)上,氨基酸A的名称是_。(3)图示过程与DNA复制过程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不同之处为_。(4)通过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在真核生物中密码子UGG对应的氨基酸为_,作出此推论的理论依据是密码子具有_性

48、。【答案】 (1). 翻译 (2). 以mRNA为模板,利用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3). 从左到右 (4). (5). 甘氨酸 (6). 前者A与U互补配对;后者A与T互补配对 (7). 色氨酸 (8). 通用【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原核细胞中的翻译过程,其中表示mRNA,表示tRNA。【详解】(1)图示为翻译过程,该过程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根据肽链的长度确定,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由左向右。(2)反密码子位于图中的tRNA上,氨基酸A是最左侧的tRNA携带的氨基酸,密码子是GGU,其名称是甘氨酸。(3)图示过程与DNA

49、复制过程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不同之处为UA、AU。(4)通过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在真核生物中密码子UGG对应的氨基酸为色氨酸,作出此推论的理论依据是密码子具有通用性。【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相应知识,做本题首先需要看懂题目中图形,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具体途径和条件。33.某种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性状(白色、紫色、红色、粉色)由位于染色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花色合成的相关途径如下图所示。将某一紫花植株与某一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F1全部开粉花,F1自交后,所得F2中红花植株:粉花植株: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6:3:4。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

50、简要写出上述亲本植株的杂交操作过程:_(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达)。(2)该种植物的白花植株共有_种基因型,上述亲本中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3)若让F2中的红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答案】 (1). 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 3 (3). AAbb aaBB (4). 红花:粉花:白花=4:4: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花色合成的相关途径推导出各种花色的基因型,并学会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亲本基因型及遵循的遗传规律,应用遗传规律进行概率计算。据图分析可知,白色植株基因型为aa_,紫色植株

51、基因型为A_bb,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_BB,粉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_Bb。据此答题。(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根据试题分析可知,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三种。F2植株中红花植株:粉花植株: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6:3:4,3:6:3:4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推知F1粉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双杂合子),亲本紫花植株(A_bb)与某一白花植株(aaBB或aaBb或aabb)杂交可得F1(AaBb)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3)

52、F1自交后,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紫色): aaB_(白色)+aabb(白色)=3:6:3:4。因此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粉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其中红花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3AB、1/3aB,粉红花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B、1/6ab、1/3AB、1/3Ab,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4:4:1。34.育种上可以利用普通小麦培育出小黑麦,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易感病(ddtt)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

53、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1)A组育种方法是_,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2)B组所示的育种过程中,选种从_代开始,因为从这一代开始发生_出现需要的性状类型。(3)C组所示的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_,过程表示的是_,过程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经过程处理后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所占的比例为_。【答案】 (1). 多倍体育种 (2). 染色体变异 (3). )F2 (4). 性状分离 (5). 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 减数分裂 (7). 细胞的全能性 (8). 1/4【解析】【分析】分析图形可知:A组为多倍体育种

54、,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组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组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详解】(1)由图示可知,A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2)B组所示的育种过程中,选种从F2代开始,因为从这一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出现需要的性状类型。(3)C组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过程表示的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经过程处理后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ddTT所占的比例为1/4,因为F1的基因型为DdTt,产生dT配子概率是1/4。【点睛】本题考查

55、育种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中档题。35.北美有三种蛙可生活在同一个池塘里,林蛙在水温7时(2月)产卵,笛蛙在水温12时(3月初)产卵,鼓蛙在水温16时(3月底)产卵。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繁殖季节不同,导致林蛙、笛蛙和鼓蛙之间的_受阻,形成了_,由此说明三种蛙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2)林蛙可以捕食多种害虫。根据捕食者在进化中的“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

56、成腾出空间。)可知,林蛙的存在对增加物种的多样性_(填“有利”或“无利”)。(3)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可知,三种蛙能生活在同一池塘里,是长期_的结果。【答案】 (1). 基因交流 (2). 生殖隔离 (3). 不属于 (4). 有利 (5). 自然选择【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

57、条件。【详解】(1)由于林蛙在水温7时(2月)产卵,笛蛙在水温12时(3月初)产卵,鼓蛙在水温16时(3月底)产卵,说明它们的繁殖季节不同,从而导致林蛙、笛蛙和鼓蛙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形成了 生殖隔离,由此说明三种蛙不属于同一物种。(2)林蛙可以捕食多种害虫。根据捕食者在进化中的“收割理论”,即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可推测林蛙的存在对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有利。(3)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可知,三种蛙能生活在同一池塘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和理

58、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36.果蝇的正常翅对残翅为显性(由A、a控制);朱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W、w控制);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现有两果蝇杂交,子代中正常翅:残翅3:1,且雌蝇全是朱红眼,雄蝇中朱红眼:白眼1: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控制正常翅与残翅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控制朱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F1中残翅朱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_,让F1中残翅朱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2)现有基因型纯合的灰体和黑檀体杂交得到F1,F1中发现一只灰体雄果蝇细胞中3号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已

59、知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受精。设计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B是否位于异常染色体上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答案】 (1). 常 (2). X (3). aaXWXw、aaXWXW (4). 残翅朱红眼雌蝇:残翅朱红眼雄蝇:残翅白眼雄蝇=4:3:1 (5). 实验思路:让黑檀体雌蝇与该灰体雄蝇杂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体色均为黑檀体,则基因B在异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体色均为灰体,则基因B在正常染色体上【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正常翅对残翅为显性,朱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WXw、AaXWY。【详解】(1)根据题干信

60、息判断,控制正常翅与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朱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WXw、AaXWY ,F1中残翅朱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XWXw、aaxWXW,让F1中残翅朱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雌配子XW占3/4,Xw占1/4,雄配子XW占1/2,Y占1/2,故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残翅朱红眼雌蝇(1aaXWXw、3aaxWXW):残翅朱红眼雄蝇(1aaXWY):残翅白眼雄蝇(1aaXwY)=4:3:1。(2)现有基因型纯合的灰体和黑檀体杂交得到F1 。F1中发现一只灰体雄果蝇细胞中3号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已知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受精。设计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B是否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实验思路:让黑檀体雌蝇与该灰体雄蝇杂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体色均为黑檀体,则基因B在异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体色均为灰体,则基因B在正常染色体上。【点睛】识记遗传规律,能够依据子代表现性及比例判断亲本基因型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