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括孙中山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阐释其主要思想主张。2运用史料实证掌握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内涵,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其思想。4从对比分析角度比较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理解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吸取教训:孙中山认识到只在原有框架下修补改良,根本不可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机。2学习吸收: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一、
2、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3发展特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中最富特色、最具创意的部分。4融铸创新:信奉,欣赏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进化论民生主义二、三民主义1提出:1905 年,成立,提出“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同年在民报发刊词上,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恢复中华中国同盟会二、三民主义2内容(1)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统治。(2)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3)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民主共和国专制二、三民主义3评价(1)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
3、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2)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3)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权利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形成: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明确了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扶助农工2内容(1)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
4、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2)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3)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节制资本帝国主义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3思想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4评价(1)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 20 世纪 20 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国民革命政治基础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2)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3)
5、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反帝反封建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三民主义的提出史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中山史料二 20 世纪初,民族主义引进中国之时一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族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纛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这种民族主义的革命宣传和策略即是
6、一把双刃剑:在鼓动起民族革命激情的同时,也大大伤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统一。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史料三 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解读(1)史料一阐明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目标。分别体现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2)史料二是后人的史学评论文章,主要阐明了民族主义的影响。种族革命即反满,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狭隘性。其既调动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又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3)史料三是文献史料,主要说明了民生主义中的平均地权。表明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反映了他维护人民利益的愿望。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孙中山先生在
7、誓词中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提示】推翻满洲政府,巩固中华民国的地位;使中华民国得到列邦公认,建立平等外交。(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具体表现。【提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3)史料三中孙中山提出了什么主张?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难以得到农民的支持?【提示】主张:民生主义。核心内容: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三民主义的内在关系及特征1内在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民族主义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它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民权主义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
8、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因此,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社会革命的主张,它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2特征(1)时代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创立的政治理论体系。(2)民主性、革命性:三民主义要求推翻清政府和封建专制统治,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3)空想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改革纲领,具有很大的空想性。1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清朝统治从民生
9、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式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同新三民主义基本继承了旧三民主义所提出的基本纲领,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 民族主要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民权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 异民生只 空 洞 地 提 出“平 均 地权”的口号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
10、本”两大原则,具体涉及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当 堂 达 标 提 素 养 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中体现“民享”思想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C 孙中山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出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民生主义主要吸取了美国林肯的“民享”思想。2右图为孙中山 1905 年为同盟会制定的纲领手书,同年 11 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核心思想为()A民生主义B民族主义C民主主义D民权主义D 解答本题需要理解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民权主
11、义、民生主义各自的地位。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3“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孙中山这里说的“社会主义”主要是为了实现()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民主平等C 从“国利民福”可知孙中山关注民生,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的体现,据此从选项中选出与其相对应的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的内容。4孙中山在 1924 年 8 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
12、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D 材料只提供了民权的内涵,这是共和国建立的一方面,以偏概全,故 A 项错误;材料只能体现民享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民族平等的问题,故 C 项错误;孙中山对民权做出具体阐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的权利,有利于人民权利的真正实现,故 D项正确。5孙中山说:“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这表明他()A主张联合苏俄共同革命B认识到工农力量的重要性C认为民族主义已经实现D已经成为工农利益的代表B 孙中山认为,中国
13、国民党与民众结合后,中国民族才有胜利、自由与独立,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联合苏俄”材料没有体现,C、D 两项错误。6孙中山在 1924 年 8 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D 材料只提供了民权的内涵,这是共和国建立的一方面,以偏概全,故 A 项错误;材料只能体现民享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民族平等的问题,故 C 项错误;孙中山对民权做出具体阐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的权利,有利于
14、人民权利的真正实现,故 D项正确。7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涵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1924 年 11 月)材料二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
15、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全集(1)与孙中山以往的民族主义思想相比较,材料二有何明显进步之处?根据材料一说明出现这种进步的原因。(2)材料一、二中孙中山的主张在当时形势下有何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将材料二中体现的新民族主义与旧民族主义相比较即可得出其进步之处;分析原因时要注意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切勿撇开材料、照搬所学知识解答。第(2)问根据材料体现出来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国民革命运动,回答新民族主义对国民革命的影响即可。答案:(1)进步之处:对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的统治,主张各民族自求解放、一律平等。原因:经过总结一系列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孙中山认识到封建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内乱和分裂的主要因素。(2)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动力,团结和激励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有助于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