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的遗传物质为单股正链RNA,用+RN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个体层次B. 新型冠状病毒比腺病毒(一种双链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C. +RNA中的嘌呤数可能等于嘧啶数D. +R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A【解析】【分析】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2、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A错误;B、双链DNA结构更稳定,新型冠状病毒的单股正链RNA,结构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异,B正确;C、+RNA中的嘌呤数可能等于嘧啶数,嘌呤数也可能不等于嘧啶数,C正确;D、+R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故选A。【点睛】2.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 A 与 bB. Y 与 YC. M 与 mD. n 与 n【答案】C【解析】【分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3、,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如A和a。【详解】A、A 与 b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B、Y 与 Y属于相同基因,B错误;C、M 与 m属于等位基因,C正确;D、n 与 n属于相同基因,D错误。故选C。【点睛】3.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发生在: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联会时期D. 四分体时期【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
4、)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选A。【点睛】4.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B、ab、ABB. Ab、aB、abC. AB、AB、ABD. AB、ab、ab【答案】D【解析】【分析】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
5、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详解】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因此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另3个精子为AB、ab、ab。即D正确。故选D。【点睛】5. 中心法则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下图中、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A. 复制、翻译、转录B. 复制、转录、翻译C. 转录、翻译、复制D. 翻译、复制、转录【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
6、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表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据图可知,图中、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B正确。故选B。6. 下列有关遗传学上的密码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就是一个密码子B.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就是一个密码子C. 密码子有61种,对应的反密码子也有61种D. 一种密码子能编码多种氨基酸【答案】B【解析】【分析】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
7、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A、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A错误;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就是一个密码子,B正确;C、密码子有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对应的反密码子有61种,C错误;D、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D错误。故选B。【点睛】7. 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父母均正常,但都有色育弟弟,问他们生下色盲男孩的概率是( )A. 1/2B. 1/4C. 1/8D. 0【答案】C【解析】【分析】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致
8、病基因来自母亲,一个女性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会患病。【详解】假设用B和b表示,该夫妇都有一个患病的弟弟,基因型为XbY,则该夫妇的母亲基因型都为XBXb,父亲的基因型都为XBY,可推知该夫妇中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妻子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该夫妇生下色盲XbY的概率为1/21/4=1/8,都是男孩,故色盲男孩概率为1/8,C正确,ABD错误。故选C。8.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 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 要分离DNA和RNAC. 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D. 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D
9、【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成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详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著名实验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思路都是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故选D。【点睛】9.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和B. 和C. 和D. 和【答案】B【
10、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减数分裂产生的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受精作用是精子核卵细胞结合,让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数目。详解】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位基因没有分离,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错误;过程,组合错误;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正确;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确;过程中,受精作用,精子核卵细胞随机结合,导致染色体数目恢复,此过程没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错误;B正确
11、,ACD错误。故选B。10. 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B. 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 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了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
12、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A正确;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用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正确;D、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了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B。【点睛】11. 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对某个体进行测交,得到4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5、92、89、83,则该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 )A. AaBB
13、RRB. aaBBRrC. AaBbrrD. AABbRR【答案】C【解析】【分析】1.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2.对某个体进行测交,得到4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5、92、89、83,即1111,由此可推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详解】A、对AaBBRR进行测交,即与基因型为aabbrr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与题意不符,A错误;B、对aaBBRr进行测交,即与基因型为aabbrr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与题意不符,B错误;C、对AaBbrr进行测交,即与基因型为aabbrr个体进行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表现型之比
14、接近1111,与题意相符,C正确;D、对AABbRR进行测交,即与基因型为aabbrr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点睛】12.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连续自交3次,F3中Aa的比例是1/8B. 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2中Aa的比例是1/4C. 连续自交n次,A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D. 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A的基因频率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自交n后,后代中AA=aa=1/2(1-1/2n),Aa=1/2n;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
15、性个体:自交n后,后代中AA=AA/(AA+Aa)=(2n1)/(2n+1),Aa=Aa/(AA+Aa)=2/(2n+1)。【详解】A、连续自交3次,F3中Aa的比例是=(1/2)3=1/8,A正确;B、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2中Aa的比例是2/(22+1)2/5,B错误;C、连续自交n次,A的基因频率不变,仍为50%,C错误;D、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D错误。故选A。【点睛】13. 基因型为 Aa 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 代中 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 3:2:1B. 2:3:1C. 4:4:l
16、D. 1:2: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2: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为1/2A、1/2a,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2/3A、1/3a。因此该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22/3=1/3,Aa的比例为1/21/3+1/22/3=1/2,aa的比例为1/21/3=1/6。因此,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2:
17、3:1,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正确理解“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准确分析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解题关键。14.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 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A. 0B. 1/8C. 1/16D. 1/32【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
18、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由于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1/21/21/201/2=0。故选A。【点睛】15. 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7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鼠体色遗传遵
19、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F2灰鼠有3种基因型C. F2黑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D. F2黑色小鼠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4/9【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7灰,这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且A_B_表现为黑色,A_bb、aaB、aabb均表现为灰色,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小鼠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F2
20、灰鼠有5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B错误;C、F2黑鼠(1AABB、2AaBB、2AABb、4AaBb)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C正确;D、F2黑色小鼠(1AABB、2AaBB、2AABb、4AaBb)中与F1基因型(AaBb)相同的概率是4/9,D正确。故选B。【点睛】16. 进行正常分裂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有( )A. 一条X染色体B. 两条X染色体C. 两条Y染色体D. 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次级精
21、母细胞的前期或中期可能含有一条X染色体 ,A正确;B、次级精母细胞的后期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B正确;C、次级精母细胞的后期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经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含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D错误。故选D。17.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该实验可以用14C和18O取代32P来标记DNAC. 用搅拌器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 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
22、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B、由于组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C、O,因此不能用14C和18O取代32P来标记DNA,B错误;C、用搅拌器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
23、确;D、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错误。故选C。【点睛】18.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片段中含有5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60%B. 该DNA分子中含有碱基T的数目为40个C.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时需要消耗120个游离的鸟嘌呤核苷酸D. 经3次复制后含14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7/8【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1)1个DNA经过3次复制,共产生23=8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4、故8个DNA分子中含原DNA分子链的个数只有2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A=T,一条链中T+A占40%,则整个DNA分子中T+A占40%,所以DNA分子中A=T=50240%2=20个,则鸟嘌呤G=50-20=30个,复制3次相当于新合成7个DNA分子,故需G的数量=(23-1)30=210个,第3次复制需G的数量=2230=120个。【详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在两条单链中的含量等于在DNA分子中的含量,故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也占40%,A错误;B、根据分析,该DNA分子中含有A的数目为20个,B错误;C
25、、鸟嘌呤G=50-20=30个,复制3次需G的数量=(23-1)30=210个,C错误;D、经3次复制后,共产生23=8个DNA分子,共16条链,其中含15N的单链2个,含14N的单链14条,含14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7/8,D正确。故选D。【点睛】19. 据调查某群体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32%)、 XBXb(16%)、 XbXb(2%)、 XBY(40%)、 XbY(10%),则在该群体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80%、20%B. 60%、40%C. 53%、47%D. 40%、10%【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
26、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2、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无相关的等位基因,计算时需要注意这一点。【详解】Xb的基因频率=Xb/(XB+Xb)100%=(16%+2%2+10%)/(32%+16%+2%)2+(40%+10%) 100%=20%,则XB的基因频率为80%。故选A。【点睛】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上棉花细胞中导入了抗虫基因染色体部分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重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
27、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解】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上属于基因重组,正确;棉花细胞中导入了抗虫基因属于基因重组,正确;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
28、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错误;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正确。故选D。【点睛】21. 已知某种甘蓝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要含一个显性基因个体就表现为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以下3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绿色B. 绿叶甘蓝甲的基因型为aabb,紫叶甘蓝乙的基因型为AaBbC. 组F1中绿叶和紫叶的表现型比为1:15D. 组F1紫叶中纯合子的比例是3/16【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和题图: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说明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的子代都是绿叶,说明甲植株为
29、纯合子。实验的子代发生了绿叶:紫叶=1:3性状分离,说明乙植株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其基因型为AaBb。结合实验的结果可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aabb,紫叶为A_B_、A_bb和aaB_。【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绿色,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绿叶甘蓝甲的基因型为aabb,紫叶甘蓝乙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C、乙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为:A_B_(紫):A_bb(紫):aaB_(紫色):aabb(绿)=9:3:3:1,因此组F1中绿叶和紫叶的表现型比为绿色:紫色=1:15,C正确;D、组F1紫叶(1AABB、2AaBB、2AABb、4AaBb、
30、1AAbb、2Aabb、1aaBB、2aaBb)中纯合子的比例是3/15,D错误。故选D。【点睛】22. 现用一只隐性雌蝇与一只纯合显性雄蝇杂交,来判断果蝇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2上。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后代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B. 若后代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2上C. 若后代雌性均为隐性,雄性均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上D. 若后代雌性均为隐性,雄性均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2上【答案】B【解析】【分析】用B、b表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若基因位于片段上,则亲本为XbXb、XBYB;若基因位于片段-2上
31、,则亲本为XbXb、XBY,据此分析。【详解】AC、根据题意,若基因位于片段上,则亲本为XbXb、XBYB,子代为XBXb、XbYB,后代雌性和雄性均为显性,A、C错误;BD、若基因位于片段-2上,亲本为XbXb、XBY,子代为XBXb、XbY,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B正确,D错误。故选B。23. 将基因型为Aa正常生长玉米(2N=20)先取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幼苗1,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了新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 幼苗1长成的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C. 新植株是纯合子,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D. 新植株体内最
32、多有4个染色体组 【答案】A【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详解】A、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B、幼苗1是单倍体植株,长成的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B正确;C、新植株是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得到的纯合子,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C正确;D、新植株正常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当体内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处于后期时,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A。【点睛】24. 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
33、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 1和1一定为杂合子C. 1和2再生一头母牛为V形耳尖的概率为3/4D. 2与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1和2都是V形耳尖,生出非V形耳尖2,可推知控制耳尖性状的V形基因是显性基因,但是1为V形耳尖公牛,3为非V形耳尖母牛,排除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V形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设耳尖V形与非V形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由此判断各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详解】A、由分析可知,V形耳尖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34、A错误;B、1和1均为杂合子,但1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B错误;C、1和2均为Aa,再生一头母牛为V形耳尖A_的概率为3/4,C正确;D、2的基因型为aa,5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2,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然后根据相关表现型判断基因型,并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相关计算。25. 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 共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C.
35、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3、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因此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对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种生物
36、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B错误;C、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D、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点睛】二、非选择题26. 下图一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中只显示两对同源染色体),图二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_(填序号),不含同源染色体是_(填序号)。(2)处于_期,对应图二中_段。(3)的名称是_, _(填“是”或“否”)为的子细胞分裂图。(4)图二中AC段
37、形成的原因是_, NO段形成的原因是_。L点M点表示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特点。【答案】 (1). (2). (3).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4). GH (5). 次级卵母细胞 (6). 否 (7). 完成DNA复制 (8).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9). 受精作用 (10). 一定的流动性【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一中,为有丝分裂前期,为减一前期,为减一中期,为有丝分裂后期,为减一后期,减二后期,为减二后期;图二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
38、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一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故图一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2)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二中GH段。(3)细胞质不均等分离,故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细胞均等分裂,属于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图。故细胞不可能是细胞的子细胞分裂图。(4)图二中A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NO段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L点M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的状态,表示受精作用,精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点睛】熟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39、裂过程以及该过程中的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别题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受精作用也是本题的考查点。27. 某植物花色的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该植物杂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如果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若让F1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由传粉得到F2,则F2中白花植株的概率为_。(2)如果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一蓝花植株与一白花植株杂交, 得到的F1均为紫花,则该紫花植株相关基因的位置是下面_,F1
40、自交得到F2的 表现型及比例为_。 (3)该种植物花色的控制过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 (1). Aabb (2). 4 (3). 紫花:蓝花:白花=9:3:4 (4). 1/9 (5). 图二 (6). 紫花:蓝花:白花=2:1:1 (7).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紫色的基因型为A_B_,白色的基因型为aa_。【详解】(1)由分析可知:杂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色的基因型为A_B_,有4种,如果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
41、交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_B_):蓝花(A_bb):白花(aa_)=9:3:4,让F1中的蓝花植株(AAbb:Aabb=1:2)进行自由传粉得到F2,F2中白花植株的概率为1/31/31/9。(2)如果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一蓝花植株与一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均为紫花,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说明A、b连锁,a、B连锁,故该紫花植株相关基因的位置如图二,F1自交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蓝花:白花=2:1:1。(3)与图可知:该植物花色的控制过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
42、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条件,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要求考生学会应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难度一般。28. 某家系中有甲(设基因为A、a)、乙(设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 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1)甲病是_染色体上的_性遗传,乙病是_染色体上的_性遗传。(2)2的基因型为_,5基因型为_ 。(3)若4与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4)若6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可能是_(个体)在减数_分裂出现异常。【答案】 (1). 常 (2). 显 (3). X (4). 隐 (5). aaXBXb (6). AAXbY 或
43、AaXbY (7). 5/12 (8). 4 (9). 第二次【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4和5都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和5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5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2)2患乙病,其基因型为XbXb,则其表现正常的母亲2的基因型为aaXBXb;5两病兼患,其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3)若4(AaXBXb)与5(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2/3AaXbY)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
44、率是(1-2/31/4)1/2=5/12。(4)若6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基因型为XbXbY,其乙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4,而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该图形成的原因可能是4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点睛】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及题中信息准确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9. 下图为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基因是_。(2)图中表示的过程称为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3)图中表示的物质_,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45、_。(4)据图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左右”或“右左”),一个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5)已知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通过 _方式合成的,则指导其合成的DNA分子至少要有_个碱基。【答案】 (1). 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 转录 (3). RNA聚合酶 (4). mRNA (5). UGG (6). 左右 (7). 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同种蛋白质) (8). 脱水缩合 (9). 30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表示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表示翻译过程,最上面的图表示正在进行翻译过程。【详解】(1)基因是具有
46、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图中表示的过程称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3)表示的物质是mRNA。色氨酸的反密码子是ACC,则密码子时UGG。(4)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一个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蛋白质。(5)胰岛素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则对应的mRNA至少含有153个碱基,则指导合成的DNA至少要有306个碱基。【点睛】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0. 下图表示二倍体水稻(2n=24)育种的一些途径。
47、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途径的育种方法是_。其优点是_。(2)图中途径的常用方法是_。过程常用_(试剂)处理,但过程处理的是单倍体的_。(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选择图中_(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答案】 (1). 诱变育种 (2). 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变异类型 (3). 花药离体培养 (4). 秋水仙素 (5). 幼苗 (6). (7). 基因重组【解析】【分析】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48、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杂交自交选优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
49、程。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详解】(1)图中途径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其优点是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2)图中途径的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但两个过程处理的对象是不同的,过程处理的是单倍体的幼苗,过程处理的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要实现对水稻品种的定向改造,需要用到基因工程的手段,选择图中表示的途径即基因工程育种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点睛】熟知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流程、意义、优缺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别图中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