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桑莹莹 审题人杨青梅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为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答案】D考点:古代农业经济。禾”是谷物的总称,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体现农业生产在中国古代的地位。2、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
2、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农业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所以选C。3、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
3、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由“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得知这主要反映了生产能力对小农经济的影响。其它材料没有反映。所以选C。4、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农抑商
4、政策的理解。由“今法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得知材料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所以选B。5、“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 明朝苏州【答案】C考点:宋代商业的发展。从材料“御街一直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
5、了空间限制。根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据此本题选C项。 6、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商品输入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机器工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 B C D【答案】C考点:自然经济的解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世界博览会上清政府展出“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说
6、明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尤其是传统纺织业遭遇西方工业品的致命冲击后破产,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876年”此时中国已开始洋务运动,但却无近代机械工业产品展出能够说明机器工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当然从参与博览会本身说明清政府已注意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性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所以说法正确,故答案选C项。7、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答
7、案】D考点:中国古代的城市。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早期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和军事职能;之后随着商品将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只能发生了变化,主要以经济职能为主,所以城市职能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的缘故。故此题应选D项。8、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满载着皮毛、花旗参、胡椒等纯正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5个月的航行到达了中国,随后又把茶叶、瓷器、丝绸等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A泉州 B广州 C南京 D上海【答案】B考点: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广州一处可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所以外贸商船停泊的城市
8、应该是广州,选B。9、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答案】D考点: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能够直接说明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所以答案选D,但这并不能说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高于欧洲国家,A
9、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处于萌芽状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于欧洲国家。10、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 A商品经济发展 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专制主义强化 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答案】A考点:理学统治地位动摇与史实不符,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确立于明朝,排除B。专制主义强 化与史实相符,但是不符合题意“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排除C。科举录取人 数太少与史实不符,排除D。随着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冲击了旧有的思 想观念,致使“万
10、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有所动摇,出现了“农工商贾虽然贱, 各务营生不辞倦”。所以正确答案为A。1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从材料信息看,商人 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故A 项正确;“会馆”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 项错误;中国古代 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C 项错误;“海禁政策”实行于明清
11、时期,故D 项错误。12、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 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 B C. D【答案】C考点: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以上都属于清代为“悲歌”、“落日”的史实;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并非禁止只是严格的限制,当时尚
12、有广州一处交流口岸。故此题应选C项13、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A B C D【答案】A考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这说明太湖地区大力发展纺织业,但并没有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说明江南各地包括农村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是根据自己的自然地理条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中
13、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存在。选择A14、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答案】D考点:史观。对于欧洲来说哥伦布是发现美洲“新大陆”;在美洲人看来,欧洲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他们来说是侵犯,侵略者是野蛮人
14、,没有文明可言;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开始会合,逐步打破了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孤立、分散的状态。选项中只有D项理解全部正确。15、“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认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是()A满足了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 B使得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C推动了欧洲小农经济的发展 D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新航路开辟重要意义的准确理解。由材料中新航路的开辟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中是的封建社会
15、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判断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崩溃,而且滋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因素,据此D符合题意,故选D。16、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答案】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吃新大陆”可知,发现新大陆是哥伦布,而支持哥伦布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所以答案选B。17、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
16、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答案】C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8世纪末l9世纪初”便可知道造成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所以答案选C,A项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B D两项出现的时间特征与题意不符。18、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将投资1 500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建立低碳燃料标准。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利用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蒸汽动力的推广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电力的广泛应用【答案】C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石油作为重
17、要能得到广泛应用。19、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建立起以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是由于()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封建势力的衰退C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D工人运动的兴起【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 工业革命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动 力。A、B 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有很大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D 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 成无直接联系。 20、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
18、前因后果关系完整() A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答案】A考点:从题目叙述的内容分析,属于工业革命的内容,由于工厂的大批兴建,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引起就业人口的结构的变化。21、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答案】D考点:殖民扩张。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16-l8世纪” “新XXX”的地名得知它
19、的根源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所以选D。22、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ABCD【答案】B考点:殖民扩张。17 世纪并未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因此,项说法错误的,排除该项,故选B。23、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
20、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答案】C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题干设问要求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石油化学工业是重工业,属于工业结构,因此可以排除A项。BD两项是现象而非本质,故排除。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形成垄断。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选择C项。24、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
21、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答案】A考点:工业革命。注意关键信息“1759年”“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不得人心”“威胁社会稳定”,此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矛盾出现。材料的意思是指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引起工人的不满,可能导致工人运动的兴起,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5、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
22、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B是错误的;他没有反映“火车的发明”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C项是错误;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与材料无关。D项是错误的;他没有反映“火车的发明”。所以选A。26、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
23、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答案】C考点:殖民扩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1603年西班牙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等关键信息可知,西班牙的贵金属多,物价上涨。而导致这一原因是因为西班牙对殖民地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所以答案选C。A和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西班牙的工商业发展很落后,材料也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27、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答案】B考点:两次工业革命。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
24、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28、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答案】B考点: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当时英国的工人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时间长而且纪律非常严格,
25、由“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即可知。AC两项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故错误。而D项表述本身错误,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故选B。29、“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答案】A考点:殖民主义的罪恶。由“人被打上烙印、关在阴暗的地下室、人死在航程上、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等信息可知,题干这所诗反映的黑奴被赎买的情
26、况,故A项正确;BCD项说无从反映。选A项。30、1901年,英国人威廉斯蒂德曾说:早晨,一个普通人从新英格兰制造的床单上起身,使用杨基保险剃刀刮胡子,在穿着北卡罗来纳短袜,脚上套上波士顿靴子,扣紧康涅狄格吊带(注:材料所涉均为美国地名)从这段话可以推断出()A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来自殖民侵略B英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已失去市场C美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表现出强劲市场占有力D美国已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答案】C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发 展迅速工业品销往全世界 姓名: 班级: 考号: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每
27、题2分,共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材料题(共3题,26题13分,27题10分,28题17分,共4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并提取历史信息 男耕女织图材料二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户(机主)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赴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生计)。 蒋以化西台漫记请回答:(1)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形态?(1分)它有哪些显著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说
28、明冶铁业和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2分),体现我国农业的什么特点(2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1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如何看待这种新现象的出现?(3分)【答案】(1)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分)特点: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农业发展对铁农具的需求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冶铁业的发展使铁农具的使用更为广泛,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特点:精耕细作。(2分)(3)现象: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两项写一项即可)(1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
29、展。(1分)看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但它毕竟力量小、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1)从材料图片可以看出,这是古代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形态,这种境界模式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反映的是男子的份内事是耕地,并且还非常勤劳的去耕地,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反映的是女子的份内事是织布并且还非常辛苦的去织布,所以此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的特点显然是:自
30、给自足。(3)主要以两汉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为主题。要用材料一中的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这一关键信息归纳回答(3)“工匠”反映的是雇佣关系,所以经济领域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现象,而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导致资本主义萌芽。所以“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只能答上生产力的发展。至于“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也已明确指出可以不答。2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31、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材料三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32、(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发展和特点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2分)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3)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3分)【答案】(1)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2分)特点:战国出现大商人;明代出现“商帮”(或出现徽商和晋商)。(2分)(2)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业
33、区已经相当繁华。(3分)(3)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发展(或经济发展)。(3分)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1)理念由材料一中的“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和“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分析概括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其特点是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战国时期“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责,家累千金”和明清时期的“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吕不韦等大商人,而明代则是徽、晋地域性商帮的出现。(2)把材料三与材料二进行比较,“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
34、“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即可得出“市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答案。(3)古代中国的商业是建立在农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的,因此农业得到发展是重要的条件,同时社会的安定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28、(17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材料二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略,到1813年时,英国
35、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建立起来。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列举了殖民主义哪些罪恶行径?(3分)(2)据材料二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
36、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分)【答案】(1)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利用奴隶劳动、贩卖黑奴。(2)从实施贸易垄断制度转变为实施自由贸易制度(2分)。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2分)。(3)前期:蒸汽火车,汽轮;动力:蒸汽机。后期:汽车、飞机;动力:内燃机。(6分)(4)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
37、市场形成的助推剂。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考点: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等。(1)马克思主义列举的殖民主义的罪恶从材料可以概括为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利用奴隶劳动、贩卖黑奴等。(2)“变化”只要能从材料三中找出有效信息就不难回答;至于“原因”可从题中时间“19世纪上半期”及材料中“1813年”联系此时与英国有关的重大事件莫过于“工业革命”了。(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答出。19世纪前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有蒸汽机车、汽船等;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有汽车、飞机等。第二小问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动力分别是蒸汽机和内燃机。(4)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要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