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河南省洛阳八中2012-201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429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河南省洛阳八中2012-201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首发》河南省洛阳八中2012-201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首发》河南省洛阳八中2012-201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首发》河南省洛阳八中2012-201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首发》河南省洛阳八中2012-201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姓名: 班级: 座位号: - 装 - 订 - 线 -洛阳八中高二语文段考试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B.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C我市理科状元李志强和文科状元沈小凤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3、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缺的诗文.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2)、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3)、出师一表真名世, 。 陆游书愤(4)、_,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 湘夫人

3、(5)、不知乘月几人归,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_,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9)、戎马关山北, _。杜甫登岳阳楼(10)、_ ,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11)、岁暮阴阳催短景, 。杜甫阁夜(12)、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1)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答: (2)、对床夜话卷二引文中写道:“不以虚为虚,而以情为虚,

4、花景物为情思”,这里的“虚”指思想感情,“景”指景物形象。本诗“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两句是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的?答: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200400600800参考答案1、D(A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3)

5、A(B“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C比翼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D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4) (1)潇潇春雨初歇,一个小小的渡口旁,一片柳林经过春雨的洗涤,越发显得青翠满眼,生意盎然,诗人正乘舟寻访友人。这种清新明丽的景色、轻松宜人的环境气氛表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2)、从题目中的“寻”字可以洞察出实际上并非到达后极目所见,而是舟行途中对目的地的遥想,是根据故人对他的居所所作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想象。这种遐想,使得这首本来容易写的平直的诗增添了曲折的情致和隽永的情味,变得更耐人咀嚼了。鉴赏: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位家住溪边的朋友李某(“九”是

6、友人的排行)。头一句写这次行程的出发点杨林东渡头的景物。顾名思义,可以想见这个小小的渡口生长着一片绿柳。出发时潇潇春雨已经停歇,柳林经过春雨的洗涤,益发显得青翠满眼,生意盎然。这清新明丽的景色,为这次轻松愉快的游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气氛;雨后必然水涨,也为下句“荡轻舟”准备了条件。 第二句写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和诗意联想。因为是三月三日乘舟寻访友人,这个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节令、美丽的景色都很容易使诗人联想起历史上著名的山阴兰亭之会。诗人特意标举“永和三日”,读者即可以从这里引发出丰富的联想,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丽画图,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7、“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欢乐场面。 三四两句转写此行的目的地李九庄的环境景色。故人的家就住在这条溪流岸边,庄旁河岸,有一片桃林。三月初头,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让人自然联想起夹岸桃花的武陵源。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正是暗用桃花源的典故,把李九庄比作现实的桃源仙境,不过用得非常自然巧妙,令人浑然不觉罢了。三四两句,实际上并非到达后即目所见,而是舟行途中对目的地的遥想,是根据故人对他的居处所作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想象。诗人并没有到过李九庄,只是听朋友说过:从杨林渡头出发,有一条清溪直通他家门前,不须费力寻找,只要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桃林,就是他家的标志了。这,正是“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这种诗意

8、遥想的由来。不妨说,这首诗的诗意就集中体现在由友人的提示而去寻访所生出的美丽遐想上。这种遐想,使得这首本来容易写得比较平直的诗增添了曲折的情致和隽永的情味,变得更耐人涵咏咀嚼了。4、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以春蚕为喻,表现人生哲理。 “作茧”与“破茧”是春蚕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作茧化蛹,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 便破茧成蛾, 超越、 升华。 由此及彼, 由蚕及人, 联想开来, 感悟人生哲理, 自然有话可说。 1.着眼于“作茧”立意。诸如:像蚕一样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是一种修炼,是积 蓄力量,是养精蓄锐,是蓄势待发;作茧是适当与外界隔绝,韬光养晦,从

9、而得以更好的成 长;在茧中丰满羽翼,积蓄力量;为梦想蓄势,为成功蓄势;要潜下心来,耐住寂寞,磨练 自己,修生养性;作茧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为了有朝一日破茧而出,羽化成蛾,拥有更广阔 的天空。立意为:为成功蓄势,耐住寂寞方成大器 2.由“作茧”想到“作茧自缚”,其意为: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 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由此可以反向立意,诸如:人生何苦自作茧, 不要作茧自缚,切莫作茧自缚,莫让蚕茧遮望眼,作茧而不自缚,作茧未必自缚,作茧却非 自缚。立意为:切莫自我束缚 3.把“茧”看成是束缚、限制、困境。诸如:在苦难中磨练自己,不经历磨难怎能成功, 阳光总在风雨后。战胜苦难,铸就辉煌;为自己作茧,就是敢于吃苦,在苦难面前不退缩; 在逆境中奋斗,最终破茧而出 4.着眼于“破茧”立意,诸如:破茧而出,破茧出新我,挣脱束缚,摆脱束缚,创造精彩 人生;冲破束缚,超越自我,冲破精神的束缚,打破观念的束缚,打破思维定势,冲破心灵 之茧,破除世俗之茧,破除习惯之茧;破茧,拥抱蓝天。-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