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山东版】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脉搏 珠连璧合 供应(gng) 风尘仆仆(p)B.通牒 按部就班 信笺(jin) 熨帖(y)C.绵里藏针 谈笑风声 杀一儆百(jng) 停泊(b)D.委曲求全 走投无路 潜移默化(qin) 炽热(zh)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由于斯诺克世锦赛首日转播失
2、误,英国广播公司一再道歉, 原因,并承诺他们将尽可能多地向观众提供斯诺克节目。当今世界无论物质生活水平怎样提高,也绝不应该成为阅读滑坡的世界,任何一个 阅读的人都有可能被生活淘汰。像其他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都市的喧嚣 给人以繁华之感,有时也会让人感觉烦躁。A、申明忽略即使/也B、声明忽视即使/也C、申明忽视尽管/但D、声明忽略尽管/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富,先修路”,一个贫穷的地方要想开发,就必须先修路;有了宽敞的路,自然就有了来开发的人,正所谓穷家富路。B面对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市政府应该正本清源,大力加强中心城区饮用水的保护工作,
3、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C在铁证面前,薄熙来还振振有词,为他的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辩解,这一行径再次受到广大民众的谴责。D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学生只能目无全牛,成为答题的机器,自身却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最美的。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下发了“演员个人营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她说:“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再活一辈子啊!”5下
4、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交规”不仅让城市交通事故大幅减少,人们日益增强的交通法规意识也使得公路交通较以前更为畅通。B上海某中学为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C因三公经费紧缩,今年奢侈用品的销售出现了实际行情与市场预估截然相反的现象。D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位历经沧桑却仍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老人形象,揭示了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及美的真谛。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论文雅孙克强在古典美学中,雅俗与“文野”分别组合,成为两组相对的范畴,即文雅和野俗。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而又相成。从人类文明脱离动物本性起步之际,雅与俗的分野就
5、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愈大,文化层次愈高,知识修养积累得愈丰厚,雅俗的差异就愈显著。上古时期,典型的雅俗差异表现在诗经之中。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诗的作者多为农夫走卒、妇人女子,多道田间闾巷的山情水音,显得浅近野俗一些;雅诗则多出自公卿士大夫之手,较为讲求辞彩,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化修养。因而雅诗与文采相联系,成为“文雅”。文雅观念的形成也与孔子有关,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文质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雅适合的是士大夫知识阶层的口味,反映的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习惯。文雅的重要内容是指语言中显示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语言中引用或化用古人语句
6、、古典古事,可使语言有苍古博厚之风。古代的批评家认为,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清人毛奇龄说:“天下惟雅须学,而俗不必学;惟典则须学,而鄙与熟则不必学。”读书是求雅去俗的最好途径。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雅和俗虽然异势,但也并非水火不容,雅俗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互相易位。“以俗为雅”这个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影响的理念即是典型的例证。文雅本指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是艺术修养高的标志,但如果一味
7、追求文采华丽、语言精致,则又会成为千口一腔的陈辞滥调,又成了凡俗、陈俗的东西而令人生厌。这时如果别出心裁,有意从以前已遭摒弃的民间语言中汲取材料,用入作品中,则会产生清新出奇的效果,这正是高雅的一种表现。“以俗为雅”的作品,其外在的形式特征是“俗”,而其体现出来的品格、趣味却是“雅”。这里“俗”和“雅”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以俗为雅”的理念还可以运用到文学创作的体裁、题材、意境等领域。如表现在体裁方面,古代文学家、批评家通常推崇雅体,贬斥俗体,如民间歌谣就被视为俗体而受到贬斥。但也有一些作家看到了这种体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如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我们要辩证
8、地看待文雅和通俗。梁启超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他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并指出:“简单说,好歌谣纯属自然美,好诗便要加上人工的美。”“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又是别一种风味的美,譬如美的璞玉,经琢磨雕饰而更美;美的花卉,经栽植布置而更美。”(选自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期,有删改)6下列关于“文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文雅是和野俗相对的范畴,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相成。B“以俗为雅”理念出现后,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就不再是文雅的标准了。C文雅观念的形成与人类文明进步直接相关,也与孔子影响后世的文质观有关。D引用化用古语,使语言苍古博厚,显示出丰厚的文化积累
9、,是文雅的重要内容。7下面对雅俗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和文化积累的多少,唯有读书才能求雅去俗。B任何事物都有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以俗为雅即是典型例证。C一味讲求文采和语言,就会成“俗”;使用民间语言别出心裁,则会现“雅”。 D雅和俗虽然异势,但并非水火不容,它们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诗经中“风诗”显得浅近野俗,“雅诗”讲求辞彩成为“文雅”,是我国古典美学史上最典型的雅俗差异。B梁启超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他认为好民间歌谣纯属自然美,而好文人诗则属人工美。 C古代文学家通常不能发
10、现民间歌谣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将其视为俗体加以贬斥,因而创造不出优秀的作品。D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虽然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但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始终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萧子显字景阳,幼聪慧,文献王异之,爱过诸子。七岁,封宁都县侯。永元末,以王子例拜给事中。累迁司徒主簿,太尉录事。子显伟容貌,好学,工属文。尝著鸿序赋,尚书令沈约见而称曰:“可谓得明道之高致,盖幽通之流也。”又采众家后汉,考正同异,为一家之书。又启撰齐史,书成,表奏之,诏付秘阁。高祖雅爱子显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偏顾访焉。尝从容谓子显曰:“我造通史,此书若成,
11、众史可废。”子显对曰:“仲尼赞易道,黜八索,述职方,除九丘,圣制符同,复在兹日。”时以为名对。三年,以本官领国子博士。高祖所制经义,未列学官,子显在职,表置助教一人,生十人。又启撰高祖集,并普通北伐记。春年迁国子祭酒,又加侍中,于学递述高祖五经义。五年,迁吏部尚书,侍中如故。子显性凝简,颇负其才气。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挥而已,衣冠窃恨之。然太宗素重其为人,在东宫时,每引与促宴。子显尝起更衣,太宗谓坐客曰:“尝闻异人间出,今日始知是萧尚书。”其见重如此而已。大同三年,出为仁威将军、吴兴太守,致郡未几,卒,时年四十九。诏曰:“仁威将军、吴兴太守子显,神韵峻举,宗中佳器。分竹未久,
12、奄到丧殒,恻怆于怀。可赠侍中、中书令。今便举哀。”及葬请谥,手诏“恃才傲物,宜谥曰骄”。子显尝为自序,其略云:“余追寻平生,颇好辞藻,虽在名无成,求心已足。前世贾谊、傅毅之徒,并以文章显,所以屡上歌颂,自比古人。天监十六年,始预九日朝宴,稠人广坐,独受旨云:今云物甚美,卿得不斐然赋诗?诗既成,又降帝旨曰:可谓才子。余退谓人曰:一顾之恩,非望而至。遂方贾谊何如哉?未易当也。每有制作,特寡思功,须其自来,不以力构。”(选自梁书,有删改)【注】分竹:给予作为权力象征的竹使符,谓封官授权。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学递述高祖五经义递:传递B、每引与促宴引:请,召C、书成,表奏之 表
13、:古代大臣上书皇帝的一种文体,此处名词作状语D、遂方贾谊何如哉方:比拟,相比。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以王子例拜给事中焉用亡郑以陪邻B、尚书令沈约见而称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前世贾谊、傅毅之徒欲人之无惑也难矣D、恻怆于怀 某所,而母立于兹11、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萧子显“负其才气”和“见重”的一组是A、子显伟容貌,好学,工属文可谓得明道之高致B、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挥而已在东宫时,每引与促宴C、圣制符同,复在兹日每御筵侍坐,偏顾访焉D、所以屡上歌颂,自比古人每有制作,特寡思功12、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子显尽管恃才傲物,死后被太宗赐予谥
14、号“骄”,但是他的才华依然得到了高祖、太宗两任皇帝的赏识。B、高祖认为他编篡通史,完成之后定会超过此前的其他史书,萧子显巧妙应对,认为此举成就堪比孔子。C、萧子显聪慧好学,善于写文章,著有鸿序赋幽通等文,为人称赏,并先后编篡后汉书齐史两本史书。D、萧子显在自序中谈到创作时,认为自己写的作品是兴之所至,并不是苦心孤诣地构思而来,这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第II卷(共114)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高祖雅爱子显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偏顾访焉。(5分)(2)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挥而已,衣冠窃恨之。(5分)14、阅读下面
15、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1)上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2)请赏析“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两句。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个小题)(1)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知我者谓我心忧, 。 (诗经)(2)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子曰:“德不孤, 。” (论语)(3)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16、怕? 。 (苏轼定风波)五、(12分)1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中央出台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禁令后,全国范围内的奢侈浪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公款消费明显减少,部分高档酒楼销售额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市高档餐饮企业收入下降超过35%,上海市下降超过20%。高档礼品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于是有人产生了“反对浪费,会不会抑制消费”的疑虑。 其实,从中长期来看,国家减少公款消费,可以把节约的经费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地方上;老百姓摆脱了讲究脸面和排场的高档消费这个沉重负担,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学习、健身、休闲旅游等方面。这些最
17、终都会转化为更高质量的消费。17、下面是“2012年中小学生上网调查”统计表,请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学生上网普及率小学87.5%初中91.4%高中93.9%学生上网内容玩游戏52.4%QQ聊天40.2%学习和其他7.4%家长对上网的态度反对72%赞成23%顺其自然15%家长反对的原因影响学习54%接触不良信息41%其他5%(1)全面把握图表信息,从学生或家长的角度概述结论。(不超过40字)(2分)(2)就你的结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不超过30字)(2分)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
18、阒寂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 。 , 。 ,其最大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丽海涵,小而永恒 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 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又浓,沁人心脾 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问津的山谷而顿失意韵 A B C D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寂静钱钟书周劼人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一片烛光隐隐。人群伫立无语,只有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清华大学的几十名师生,冒着严寒自发前来,手捧蜡烛围成 “心”型图案,并井然有序地鞠躬后献上白菊。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
19、谁?”有人低声回答:“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年。”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杨先生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回忆时说。他的人生,本不寂静。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抑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引述涉及四千余位作家,上万种著作,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吴宓称赞他:“才情学识兼具,新旧中西俱通”,学界称其为“中国博学鸿儒,当代文化昆仑”,世人赞其“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
20、的书,做他的学问。他19岁一入清华便立下“横扫图书馆”的志向,每日都从图书馆抱回一大堆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当年的同窗许振德回忆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即使是身处困境,钱先生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每日只能看马列著作。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后来,第一批“老弱病残”被“大赦”回京,名单上却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
21、的书斋内一如继往的寂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最了解他的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参加追思活动的一名清华大学博士生说,他初读围城时,也只觉得如书中所言,人生处处会遇着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人类的“围城困境”。后来他读到第三遍时,忽然间明白了:“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作茧自缚之下,活得怎能不虚伪沉重。钱先生没有为自己
22、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真挚、坦然。”走出魔镜的钱钟书一书也对他进行了这样的解读:“当我们把钱钟书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做完整的人。”先生离世后,清华学生曾谱曲写词以为纪念:“我总觉得,每次去图书馆,还能看到先生的背影,也许,先生刚走,茶还没有凉”是的,先生给清华、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寂静”的背影。先生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我们看来需要“忍受”的“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更无法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只惊叹“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记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他墨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寂静。不要奇怪为什么钱先生的离世和
23、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才是他心底所愿,才是他一生的格调。钱钟书先生逝世时,一个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19、文中写钱钟书夫妇没有被第一批“大赦”回京一事有何作用?(4分)20、请解读结尾一段中“唯一的钱钟书”和“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的含义。(4分)21、简析钱钟书先生的“寂静”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4分)22、文章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七、作文(60)23、请以“听从心灵的
24、召唤”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书写认真工整。观点或主题鲜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 A.珠联璧合 C谈笑风生 D炽热(ch)2C(“声明”着重在“公开宣布,说明”,“申明”着重在“解释,说明”。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尽管/但”表转折关系,“即使/也”表假设关系。)3 C【A穷家富路:在家可节约开支,出门却宜多备盘缠。B正本清源: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D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25、。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4BA项的问号改为句号,C项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项的前一感叹号改为逗号。5C A“不仅”置于“新交规”之前。B“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有歧义。D删掉“在”和“中”。6B(“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就不再是文雅的标准了”说法错)7C(A“唯有读书才能求雅去俗”说法太绝对,原文是“读书是求雅去俗的最好途径”;B“以俗为雅即是典型例证”的说发错,“以俗为雅”是“雅俗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易位”的典型例证;D应为“以俗为雅”的作品中“俗雅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8 D(A“是我国古典美学史上最典型的雅俗差异”错,原文为“上古时期,典型的雅俗差
26、异表现在诗经之中”;B “好文人诗则属人工美”说发错,原文为“好诗便要加上人工的美”;C不构成因果,古代文学家“创造不出优秀的作品”无中生有。)9C递:依次10 D(介词,在;A介词,按照 目的连词,来;B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C指示代词,这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1 B 12 C幽通非萧子显作13(1)高祖向来喜欢萧子显的才华,又赞许他的举止谈吐,每次御宴萧子显陪坐时,高祖都特意(专门)探望问候他。(5分)(2)等到他主管选拔人才,见了各类宾客,都不与他们交谈,只是举起扇子挥一下罢了,官绅们(有身份的人)私下里都忌恨他。(5分)(错译或漏译一处扣1分;整体句意出入较大
27、不得分)14(1)王维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分)作用:突出了作者飘泊天涯时与友人刚刚相逢又旋即别离的无限悲苦之情。(2分)使语言典雅、含蓄、凝练。(1分)(2)这两句使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寒蝉”“斜阳”“暮”渲染了一种浓重、悲凉的气氛,(1分)烘托了作者与故人分别时的浓重、愁苦的心情。(2分)15、(1)长使英雄泪满襟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别有幽愁暗恨生 必有邻(3)只是当时已惘然 周公吐哺 (4)潦水尽而寒潭清 一蓑烟雨任平生16、反对浪费,会促进更高质量的消费。(若回答“反对浪费,不会抑制消费”得2分)17、(1)示
28、例1:中小学生普遍上网,且比率随学段而提高;多数人上网都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要从普及率和上网内容两方面概括,每方面1分,共2分)示例2:多数家长对学生上网持否定态度,认为会影响其健康成长。(要从家长的态度和担心的问题两方面概括,每方面1分,共2分)(2)示例1:学生上网应该做对学习或身心健康有益的事情。示例2:家长要对学生上网做正确引导,以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18B19、体现钱钟书先生“即使是身处困境,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的“寂静”。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答出得2分;中答出其中一条得1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2分)20、钱钟书先生的学识、人品无人
29、能及(或学识、人品均无人能及的钱钟书)这个时代再也没有钱钟书这样的人了。21、 “去”的寂静。临终前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20分钟。在成就和赞誉面前,寂静如初。面对世人的广泛赞誉,他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即使身处困境,也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劳动改造时,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面对名利,“心不在焉”。“文革”后,先生声望日高,记者学者纷至沓来,先生一概谢绝。对他人的不解从不在意。谢绝他人拜访,被人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对此钱先生毫不在意,依旧只是“安安心心做学问”。 (答出一点得1分)22、 (每个人的成长都与时代环境有着紧
30、密的联系,但)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大师”,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寂静”。(先表明观点)(1分)钱钟书先生所处的时代可谓很不“寂静”,尤其是十年“文革”,几乎对每一个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然而,无论是面对世人的赞誉,还是面对生活中的困境,钱钟书先生都保持着内心的“寂静”,静静地埋头书本,静静地做自己的学问,丝毫不为环境所扰。(联系文章)(2分)当今的确是一个不太“寂静”的时代,人心浮躁,热衷名利,许多人都在这样的环境中迷失了自己。(联系现实)(2分)其实,只要能够像钱钟书先生一样,时刻保持内心的“寂静”,每个人都可以有所成就,甚至能够成为像钱钟书先生那样的“大师”。(得出结论)(1分(如果阐述的观点为“因为当今时代不够寂静,因而难以产生像钱钟书先生那样的大师”,最高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