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结合汉初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从通史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历史背景。2从学科素养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措施。3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2)适应政策的需要。2地位 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 70 年的时间里,黄老之学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地位。支配休养生息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3含义(1)内容:治身、。(
2、2)构成:“黄”是指的学说,“老”是指的学说。(3)主张:强调“”,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4影响(1)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2)不适应强化形势发展的需要。治国黄帝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中央集权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1)社会,经济发展。(2)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事业。(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特点: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法家思想稳定大一统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内容(1)春秋推崇的是天地之常经。(2)“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又提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3)强调君主施政应以为主,以辅德。(4)提出“三
3、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刑大一统君权神授仁政德 4影响(1)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2)思想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的考查标准。确立了在中国中的主流地位。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传统文化大一统朝廷选官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董仲舒的新儒学史料一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春秋繁露史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春秋繁露顺命史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4、、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解读 上述史料均是董仲舒的思想观点,反映了其“天人感应”观点;反映了其“君权神授”观点;反映了其“三纲五常”观点;反映了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反映了其“大一统”观点。思考(1)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新儒学内容“新”的表现。【提示】新内容:董仲舒新儒学在继承和发扬儒学仁政、民本思想的同时,又大力宣扬“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主张。(2)三则史料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提示】史料一: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史料二:针对加强君权需
5、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史料三: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法家化、道家化。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2)神学化、宗教化。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学说,神化皇权,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3)经学化、官学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被逐渐定于一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2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先秦儒学董仲舒新儒学 主题主要谈论现实
6、问题主要谈论神学功能是对真理的追求主要为现实政治服务 内容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区别地位诸子百家之一官方化,独尊,是封建正统思想 联系新儒学对先秦儒学中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等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以适应汉武帝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认识及评价评价 目的内容积极消极 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罢 黜 百家,独尊儒术”有 利 于 维 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是文化专制政策,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禁锢了思想,限制了其他学术流派的发展 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 人 感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约君主权力和防止暴政神化并加强了皇权,为儒学披上
7、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合理成分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纲”中充满封建意识;“三纲五常”加强了君权,在本质上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当 堂 达 标 提 素 养 1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这一典故反映了西汉初年盛行()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C 曹参这种做法,其实是坚持清静无为,不扰民生事,其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2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至汉武帝即位时“民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8、C无为而治D大一统思想D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用黄老之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到汉武帝时,经济实力大增,为此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故选 D 项。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C 儒学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较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汉代儒学吸取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形成新儒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即指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4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
9、”多达 33 次。这反映了()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A 抓住关键信息“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这指的是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这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故选 A 项。5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提出“民贵君轻”取代“黄老之学”B 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等的思想,但并没有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故 A 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形式上把儒学神学化
10、,在内容上提出“君权神授”,故 B 项正确;新儒学并未否定“为政以德”,而是以“天人感应”来约束君主,要求君主实行德政,故 C 项错误;“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故 D 项错误。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高祖十二年,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侯赐邑,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材料二 汉武帝元朔五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汉代太学注重考
11、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体现了汉代教育的哪些特点。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祭孔的形式越来越多可知,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第二小问,结合董仲舒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态度及采取的举措来回答。第(2)问,归纳材料关键信息回答即可。答案:(1)现象: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提出“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时代需求;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特点: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