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11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128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11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11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总课时数第 节教学目标1、 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2、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理解词中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教学参考必修二语文课本 语文教学参考书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辅助手段多 媒 体-专用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 研习词作,品味用典:研习下阕:1、学生自读下阕,找出词中用典的地方,并思考其作用。2、分析研究用刘义隆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释词:北顾:回头北望(追兵)。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这个典故?(结合韩草率冒进的背

2、景理解)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的是什么?释词:可堪:那堪、怎堪。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到前面讲解“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看到佛狸祠的一幕景象,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朝廷无能,百

3、姓松懈,自己一腔热血却又连遭贬谪,此时此刻站在北固亭的作者想到了谁?廉颇。师补充典故: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一饭三遗矢)。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2)、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5、下片小结: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

4、廷所用的悲愤情感。二、 赏“苏辛”词作,品作者情怀。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怀浇心中块垒,还自我之情愫。 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三、总结全词,尝试背诵。读出豪放之气,读出爱国激情!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同学们能够理解他的辛酸、他的悲愤吗?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齐读下阕,尝试背诵(抓住“元、四、可、凭”四字背诵。)课外作业课外摘录几首辛弃疾的词,体会起借助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情思。教 学 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