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海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命题人:黎敬锋、吴裕存、陈量燕、陈慧慧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3页,第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长篙(go) 漫溯(shu) 寥廓(lio) 惆怅(chng)B桀骜不驯(jie) 长歌当哭(dng) 下载(zi) 遂心(su)C长篙(go) 漫溯(shu) 寥廓(lio) 惆怅(chng)D参与(y) 骸骨(hi) 扁舟(pin) 迄今(q)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笙箫 斑斓 卷帙浩繁 陨身不恤B遒劲 苍茫 风华正茂 责无旁代C赡养 偏袒 悲歌击筑 烦文缛节D提携 萧瑟 指点江山 信手拈来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3、,临到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B今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C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迁峰会业已闭幕,中国作为主动参与制订客观标准的创建者,其在峰会上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D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良法就只能是壁上风景画而已。一些地方政府对新拆迁条例不以为然,常常由于土地财政下的利益驱动冲销了对法律的敬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1年最后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
4、数字制。B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月饼市场价格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通过过度包装、搭售贵重物品等手段变相提高价格行为的发生。C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69岁的农村老太柴小女为救4名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事迹感动了十里八乡,感动了万千网友,被众多网友称为“最美奶奶”。D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1年最后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二、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5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
5、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5对该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指的是“咱们的中国”,即“我们大家的中国”。B“说出就是祸”,“ 能点得着火”既说明了缄默的原因,也说明了一句话的力量。C“着了魔”是指突然有一天变得失去理智,流露出诗人的徘徊。D“五千年”不仅表示时间,更代表了“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指的是“咱们的中国”,即“我们大家的中国”。B“说出就
6、是祸”,“ 能点得着火”既说明了缄默的原因,也说明了一句话的力量。C“着了魔”是指突然有一天变得失去理智,流露出诗人的徘徊。D“五千年”不仅表示时间,更代表了“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7对下面这两首现代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A一代人阐释为: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B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C远与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
7、距离,显得十分亲近。D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蛮夷之鄙
8、人鄙:边远的地方。B持匕首揕之 揕:刺。C长跪而谢之 谢:道歉。D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不知有汉 乃为装遣荆轲B夫晋,何厌之有?要离之刺庆忌也C徒以有先生也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图穷而匕首见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0下列对选文和荆轲刺秦王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选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荆轲刺秦王中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荆轲刺秦王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
9、其中荆轲刺秦王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卷共3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第卷共10小题,共120分。四、(满分20分)11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分)(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3)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10、。唯大王命之。(3分)12名句默写。(每空1分,满分10分,有错字、多字、漏字,该空不得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沁园春长沙)(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_,_。(再别康桥)(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_,_。(雨巷)(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至易水之上,_,取道。(荆轲刺秦王)(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鱼我所欲也)(6)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_。(如梦令)五、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316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报秋宗璞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
11、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罢。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
12、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
13、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1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为什么怅然?(6分)15作者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使用了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6分)16结合全文谈谈玉簪花有哪些特点?作者写玉簪花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分)六、综合性学习(满分16分)17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国文化的谈话,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
14、过30个字;6分)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18读下面的三首诗,回答问题。(6分)竹(之一)每攀登一步都作一次小结竹(之三)在翠绿婆娑的外表下你空空如也上述三首诗皆是以竹喻人,请分别概括每首诗中所表现的人的精神品质。第一首:_;第二首:_;第三首:_。19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失败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却能荡出山鸣谷应的回响;七、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眼光是一种关注,有时透出严厉,有时充满温情;眼光是一种洞察,很多东西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有敏锐独到的眼光请以“_的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注意文体;先补全标题,之后再开始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题目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